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電影爆米花」
HBO最近辦了件大事兒!現年71歲的紐約億萬富翁羅伯特·杜斯特,三十多年來被質疑與前妻失蹤、家庭密友被殺、鄰居肢解等多起離奇案件有關,而他從未因此被指控。HBO為其特別製作了六集紀錄片《紐約災星》,講述與他有關的三起謎團難解的謀殺案,而就在該劇即將播出最後一集的時候,HBO居然協助美國洛杉磯警方逮捕了他們的男主角!
羅伯特·杜斯特,美國人民並不陌生,他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著名的紐約地產大亨西摩爾·杜斯特之子,其家族擁有位於曼哈頓心臟地帶的15棟摩天大樓,連紐約時代廣場也是在該家族的支持下完成重建的。不過,真正讓杜斯特出名的,還是他身上所牽連的三樁謀殺案:1982年妻子失蹤、2000年密友被發現槍擊身亡、2001年一位老年鄰居被肢解。 現年71歲的杜斯特,在這30多年裡歷經多次調查,卻始終清白一身。兩年多前,HBO電視臺提出把他「傳奇」的一生拍攝成六集系列紀錄片《紐約災星:羅伯特·杜斯特的生與死》,他本人答應親自出演。 2015年3月8日,就在《紐約災星》播出到第五集也就是倒數第二集的時候,警方從片中掌握了一個重要線索。現身說法的杜斯特在洗手間自言自語時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到底幹了些什麼?殺光他們?當然,這是一定要的啦!」而當時,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接受採訪時戴著的麥克風還開著。 3月14日晚,杜斯特化名入住紐奧良一家酒店時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當局發現他隨身攜帶約150克大麻和一把左輪手槍。17日,杜斯特再次出庭,紐奧良地區檢察官指控其攜帶武器和大麻。一旦謀殺蘇珊·伯曼的罪名成立,他或將面臨死刑。
傳奇的羅伯特·杜斯特:三起破朔迷離謀殺案他都逃脫了
1、來自紐約最富有地產家族的超級億萬富翁
「一生中,我有花不完的錢,而這並不使我幸福。」杜斯特來自紐約最富有的地產家族,據稱其家族財富至少達40億美元。由於性格自閉孤僻,杜斯特並未子承父業,而與家族漸行漸遠。不過在父親去世、弟弟道格拉斯接管家族生意以來,他每年可從家族獲得200萬美元的合法收入,直至2006年從家族財產和信託利息裡一次性獲得6500萬美元。據FBI估算,被抓獲時的杜斯特淨資產為1億美元。
2、性格古怪孤僻,7歲目睹親生母親跳樓自殺
杜斯特性格古怪孤僻,對其性格造成致命打擊的,是7歲時目睹親生母親從樓上跳下自殺身亡,根據他自己所說,當時是父親西摩爾·德斯特有意設計讓他站在樓下觀看的,不過這一點在紀錄片中被杜斯特的弟弟否認,但弟弟也承認,杜斯特在上學期間就被同學所孤立。
3、三起撲朔迷離的謀殺案之妻子凱薩琳失蹤
牙科醫生凱薩琳·杜斯特是杜斯特的第一任妻子,兩人婚後因杜斯特拒絕要孩子而心生芥蒂,關係每況愈下,後者的家暴和精神分裂傾向日益嚴重。1982年,凱薩琳在他們位於紐約州的鄉間住所失蹤,所有人都認為是杜斯特所為,警方卻始終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證據。最終司法當局宣布其死亡,但不涉及非法行為。羅伯特·杜斯特曾作證說,「那天晚上我在韋斯特切斯將她送上開往城裡的火車,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她」。
4、三起撲朔迷離的謀殺案之密友蘇珊遭謀殺
犯罪小說作家蘇珊·伯曼是杜斯特一家的摯友,2000年,當調查人員重新開啟對凱薩琳失蹤案的調查,準備去洛杉磯拜訪蘇珊時,她卻以行刑的方式在家中被槍擊身亡。據稱,蘇珊·伯曼是杜斯特的紅顏知己,對其非常了解,杜斯特儘管嫌疑重大,卻依舊因證據不足而逃脫法律制裁。紀錄片《紐約災星》也為警方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被殺害的蘇珊·伯曼的繼子給該片製作單位提供了杜斯特當年寫給蘇珊的一封信,信上筆跡跟警方認定的兇手筆跡相符。
5、三起撲朔迷離的謀殺案之老年鄰居遭肢解
2000年前後,為擺脫各種指控騷擾,杜斯特開始異裝成聾啞女人離群索居,一年後,他的鄰居莫裡斯·布萊克被肢解扔在不遠的加爾維斯頓灣。2003年杜斯特被正式指控謀殺布萊克,他承認了這次犯罪,但最終卻讓陪審團相信,他的行為是出於正(微博)當防衛。據稱,就像遭遇了「杜斯特魔咒」,宣判羅伯特·杜斯特無罪的陪審員成員之後接連遭受噩運。儘管到目前為止,本案還並未完結,關於紀錄片中的錄音是否能最終作為確鑿證據被採納,也尚未得到警方的確認。不過,這起意外的「東窗事發」事件,使得原本關注度就極高的紀錄片《紐約災星》,成為近期海內外社交網絡上被不斷瘋轉的熱門話題,豆瓣電影給出了超高分數,微博上一片熱議。
《紐約災星》的導演安德魯·傑羅基(Andrew Jarecki)以上述三條線索為主線,從羅伯特·德斯特的鄰居遇害事件說起,努力還原他的童年,並講述他和第一任妻子凱薩琳·德斯特(Katherine Durst)的感情,以及與信任甚至崇拜他的密友蘇珊·伯曼(Susan Berman)曾經的親密歲月。
本以為這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偽紀錄片,從警察、檢察官、律師、證人,到主角和死者們的身邊親友都太過光鮮,剪輯和語言亦滴水不漏,想不到這竟然是一部真正的紀錄片。
那位「飾演」羅伯特·德斯特的人,禮貌、聲音低啞而常有乾澀,沉默的外表下有藐視法律和人性的癲狂,這位擁有像石頭一樣堅實內核的「演員」其實就是德斯特本人。
羅伯特·德斯特和第二任妻子Debrah Lee Charatan
有意思的是,失蹤的第一任妻子凱薩琳,與她的侄女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他第二任妻子的強悍和聰慧也不是演出來的。黑手黨之女的密友蘇珊也果真是個一頭黑髮、性格熱烈似有義大利血統的女人。
所有人物都個性分明,就像電視劇的角色一般。
無論把它當做電視劇還是紀錄片來看待,《紐約災星》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都沒有白費。製作組多年來收集的紮實素材和採訪,準確而弔詭的配樂,以及剝去不夠確鑿的線索(比如很多人包括攝製組都相信死於德斯特之手的人絕不止這三個)專心呈現主要人物的正確選擇,把海量素材剪輯得邏輯分明懸念迭起(共有六集,有讓人一口氣看完的魔力)的能力,都保證了這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除去這些基本功,導演傑羅基擅長操縱觀眾情緒的能力亦是一流。且不論這種能力是否過於功利和淺薄,至少它是快餐文化時代的必備技巧。也許是因為此前傑羅基已經執導過一部關於德斯特的電影《All Good Things》,並相信他是無罪的,電影始終站在同情他的視角,這個角度也一併延續到了《紐約災星》中。
如果說每部影片都會有一個讓人難忘的情節的話,《紐約災星》抓住並呈現的就是德斯特在回憶童年時候簡單的一句表述:「Happy, Happy, Happy」。對於母親的離世,他用緩慢而平靜的語氣說:「有天晚上,爸爸帶我到窗口讓我看媽媽。我看到媽媽穿著睡衣站在屋頂上,我就朝她揮揮手。我什麼都沒想到,只知道,哦,媽媽在那,得朝媽媽揮揮手,然後就回床上繼續睡覺。」然而未等德斯特離開,其母一躍而下,女傭尖叫。「媽媽墜落的過程特別特別漫長。」
此後,他父親一直避談母親的離世,德斯特變成問題少年,屢屢離家出走。這一切都出自他的口述,聽起來像是講一個遙遠的故事,卻如催眠般刻到了觀者腦子裡。
事實上,無論德斯特講述與誰的故事,甚至他和現任妻子狄波拉的交談,都像浸在顯像液中的底片,需要時間才能浮現畫面,卻始終不甚清晰,因為缺失了最關鍵的情感聯繫而顯得涼薄。
和大部分紀錄片不同,《紐約災星》播至過半,導演和攝製組的主觀視角才浮出水面,並逐漸佔據主導位置。最初的剪輯很容易讓觀眾同情德斯特,但後來出現的材料,令整個「劇情」急轉直下,因為關鍵性的證據出現了——兇手在殺死蘇珊後寄給警局的信封上的字跡和德斯特寄給蘇珊的信封上的字跡非常相似。導演甚至出鏡直言,自己信任的德斯特很可能是殺人兇手,並表達了對自己及身邊人員安危的擔憂。
最令人不寒而慄的地方出現在結尾——德斯特在洗手間忘記關掉採訪時的麥克風。他喃喃自語:「我做了什麼?當然是把他們都殺了」。這句話錄於兩年前的一次採訪,卻被放在了最後。
《紐約災星》大結局在3月15日播出了,但就在播出前一天,羅伯特·德斯特再度因涉嫌一級謀殺被捕。攝製組則因為需要接受調查而宣布不再接受媒體採訪。
這一次,德斯特能否再度因為關鍵性證據的缺失而逃脫法律制裁?那個擁有強大資源與財力支撐的律師團能否再次奏效?不過,這些已經不是輿論關注的重點。大家的視線轉向了《紐約災星》,攝製組是否涉嫌為了影片的效果而隱藏了證據——德斯特兩年前就被偷錄到的「認罪錄音」,以及兩封筆跡相似的信件。
對此,攝製組的解釋是,錄音是在影片播放前數月才被偶然發現的,筆跡的線索則在此前已經呈給警方供秘密調查。至於德斯特在播出前一日的被捕是因為,儘管他不以殺人取樂,但在其自由受到威脅時卻會變得危險。
另外,紀錄片的拍攝原則受到了質疑和挑戰。
紀錄片應不應該帶有強烈的主觀判斷,引導觀眾順著設計好的思路走並最終認同他們的結論?紀錄片有「定罪」的資格嗎?
《紐約災星》並不是唯一一部通過導演的主觀意願影響司法進程的影片。《The Staircase》及《Serial》就是此類作品。再往前追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由真實案件改編的紀錄片早已發展壯大成獨立的門類,埃羅爾·莫裡斯(Errol Morris)的《細細的藍線》(The Thins Blue Line),《失樂園》(Paradise Lost)三部曲,以及《大急救》(Deliver Us From Evil)各自產生了現實效應——前兩部幫助主角們離開監獄,第二部還把牧師重新投回監獄。
但這樣做顯然是有危險的。如果紀錄片的導向遠離了真相,那麼就會對司法公正產生負面影響。但是從目前的經驗來看,司法系統本身的漏洞導致的不公,往往會因紀錄片而得到糾正。在德斯特一案中,《紐約災星》挖掘的兩個關鍵性證據在法庭上很可能不堪一擊——首先,筆跡在審判中的可信度不高,無法作為關鍵證據,另外,德斯特的自言自語更是容易被辯護律師洗白。
所以,《紐約災星》就算是一部極度主觀且有操縱觀眾之嫌的紀錄片,它的出發點依然指向正義。它亦有一部紀錄片應有的開放視角。看完之後,你可能痛恨德斯特,可能同情他,可能反思司法體系,也可能因為看到一個虛無的生命而戰慄。
分享自網絡
搜索ID:zhuzhujing-movie
或長按下圖指紋
關注電影爆米花
每一天快樂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