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犯罪紀錄片《製造殺人犯》,豆瓣評分9.2分,值得一看
30年前,他被冤入獄..被關18年終於因為新的DNA證據被證無罪...結果剛提出3600萬賠償卻又再次成了血腥殺人案的唯一嫌疑人被判終身監禁...究竟是真的有罪還是警方栽贓陷害? 紀錄片播出之後,已經有15萬人為他請願..雖然判決已經論定. 但是真相卻永遠沒人知道。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對「他人即地獄」的最好的詮釋。你選擇去相信了什麼,你眼中只能看到什麼。都是執念。這個紀錄片真的拍的太好了,要堅持看到第二集。我在netflix上看了,就欲罷不能。我覺得真的像Steven Avery的律師Dean Strang在影片結尾說的一樣吧,「時到今日(案發十年後),我情願覺得Steven是有罪的,不然如果他真是清白的,想到他在監獄裡的這些日子,為了一件他從來沒有做過的事兒,真的是讓我內心覺得十分的崩潰與恐懼。」
也許就算他是無罪的,他的社區的人們也不希望他走在大街上,覺得他對他們會是人身威脅吧。畢竟大半輩子都在監獄渡過,而且有18年都是冤枉的,沒有心理變態真的是個很堅強的人。真的讓人心酸的是Brendon這個小孩,入獄的時候才16歲,他看起來真的是被嚇壞了。而且入獄十年後,他變得非常胖,我在想是不是注射了改正強姦犯的雌性激素。Steve的媽媽在這些年都經歷了什麼,讓人很難想像。
就像jinx紀錄片裡說的一樣,死者已經不能開口說話了,法官們是在做上帝在做的事兒,替死者做主。也許永遠沒有人知道真相是什麼。但仍舊希望有一日可以真相大白。劇集的名字《製造殺人犯》(Making A Murder)是意味深長卻又毛骨悚然的雙關語,我們既可以理解影片所想要呈現的不公的、缺乏人性的美國司法制度製造了出了一個殺人犯,但也可以認為長達18年的冤獄之災或許令Steven Avery犯下駭人聽聞的殺戮行為。
作為一部時間跨度長達17年的紀錄劇集,其中涉及的數不清的人物和細節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但我們可以從《製造殺人犯》裡看到導演 Laura Ricciardi 和 Moira Demos的是希望如何講述這個槃根錯節,高潮迭起的故事的。
在第一集,也就是故事的開端中,導演乾脆利落得交待了故事的主人公Steven Avery和他前所未聞的遭遇——由於Manitowoc郡警察局的瀆職和疏忽造成的18年冤獄之災。那麼剩下的九集應該講些什麼呢?它埋下了懸念,牢牢勾住了我們的吸引力。
對於該劇最大的難度之一也許就漫長的時間跨度和數不清的人物以及卷宗文案。定格攝影、標題卡片、錄像資料、採訪旁白這些紀錄片中常見的手法似乎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而從第一集中就被揭露出的Steven Avery與Manitowoc郡政府部門的糾葛引出了《製造殺人犯》整個敘事鏈。導演 Laura Ricciardi 和 Moira Demos通過精妙的剪輯製造了很多的迂迴,無論是費盡心思的案件推理,還是複雜錯綜的人際關係。這樣不但埋伏了接下來的影片裡將要交代的情節,還可以刺激我們的好奇心,引導我們循著這些迂迴去追溯更多的信息,企圖了解背後的真相。
雖然「無論紀錄片在表達上如何追求平衡和中立,它都無法避免主觀性」,導演對案件中出現的信息和素材的取捨,以及對鏡頭風格,受訪者語氣,甚至正證據的擺放格式都會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我們對事實的理解。但紀錄片最強大的力量就在於它基於事實而並非虛構。
猶如每次鏡頭對中Steven Avery的年邁的父母,對準那兩張被歲月和不公折磨不堪的面孔,看著大半輩子都在為Steven Avery伸冤的父母在每一集裡不斷老去,看著司法官僚和執法人員一次又一次使用不正當的手段企圖達到自己的目的時,我們的內心的是五味雜陳的。我們也許不能堅信Steven Avery的無辜的,但這個時候,我們是相信這部紀錄片的。
希拉·柯倫·伯納德說過:「紀錄片不應該只是幫人們消磨時間,而應該做更多的事情。它應該呼籲觀眾積極參與,激發觀眾去思考他們知道些什麼,他們是怎麼知道的,以及他們可能更多地想知道什麼。」截至目前為止,Steven Avery所有的上訴機會都已經耗盡,雖然已經有13萬人向白宮請願要求歐巴馬總統赦免Steven Avery,但遺憾的是美國憲法中總統並沒有這個權利,只有各州州長對在押罪犯擁有赦免權,而威斯康辛州州長已經發表申明予以拒絕。但好消息是一名叫做Kathleen Zellner律師接受了Steven Avery的案子,她是全美成功脫罪記錄最好的冤案律師。在Steven Avery之前已成功幫助17人脫罪。Kathleen Zellner不久前已前往監獄會面了Steven Avery,查閱了38箱涉案文宗,她發表推文堅信Steven Avery被誣無罪。故事還沒有結束,真相還沒有到來。
死者已經不能開口說話,法官和陪審團扮演著上帝的角色,企圖替死者做主。但在一個缺乏人性和所謂公平的司法體制,這個詭異又離奇的真實故事讓我們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懷疑和道德的困局中,面對這一切,我們的內心是及其複雜的。就像片尾Steven Avery的律師Dean Strang「時到今日(案發十年後),我情願覺得Steven是有罪的,不然如果他真是清白的,想到他在監獄裡的這些日子,為了一件他從來沒有做過的事兒,真的是讓我內心覺得十分的崩潰與恐懼。」
這是一部花費十年時間跟拍的紀錄片,光素材就有700小時以上,編輯者將它定性為冤案並用大量詳實的紀實內容來證明,為了令複雜的人物關係一目了然,經常可以看到圖表、時間軸,簡要說明、文書重點、順序或插敘,條理清晰,整理總結素材的能力之高更是可見一斑。其中最為精彩的部分是庭審,因前期適當的鋪墊以及優秀的剪輯令本是枯燥的拉鋸戰變為一個個激動人心的精彩據理力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竟然真實且正在發生,司法體系的漏洞、被告人的單純與無知、人們的偏見、媒體的渲染、「可能」存在的壞警察等等,造就了這一切。正義是存在的,但正義能否得到伸張,可能真的需要時間以及來自各方面的努力。這部紀錄片的播出得益於《紐約災星》的成功,但較於後者是報導一個真正的壞人,而前者是讓公權者說我錯了,兩者的深刻不同令前者意義更為重大。最為珍貴的是紀錄片所傳遞的不放棄,隨著Netflix在全球的開播,將會有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民眾關注此事,希望會出現擁有轉機的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