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殺人犯2 | 公平都是不公虛構的?他曾被13萬群眾請求特赦!

2021-02-08 DOCO熱紀錄

2015年,紀錄片《製造殺人犯》第一季在Netflix上線,剛和觀眾見面就引發了強烈而長效的討論——

13萬群眾在白宮官網上為男主角艾弗裡請願,請求總統特赦;

美國主流媒體華盛頓郵報、NBC電視網等紛紛跟蹤報導;



艾弗裡的辯護律師迪恩·斯特朗和傑瑞·布丁成了美國的國民偶像。

豆瓣上,看過該片的中國觀眾也打出了9.2的高分,好評更是不勝枚舉。

究竟《製造殺人犯》第一季講了個什麼故事?先來回顧一下。

故事主人公史蒂芬·艾弗裡,1962年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智商70(一般人在90-110),破壞公物,打架鬥毆,二十歲時因虐待動物被指控。

幼年艾弗裡

他的人生巨變發生於1985年,一名女士海邊跑步時被人拖入樹叢性侵。警察聽完受害者描述後,想到了劣跡斑斑的艾弗裡。

儘管他有不在場證明,但是警方卻捏造了所謂的嫌犯畫像(不是根據受害者描述所畫,而是照著艾弗裡的照片畫的)。最終,視力模糊精神受創的受害者被誘導指認了艾弗裡,艾弗裡被判入獄32年

嫌犯畫像

直到2001年,DNA技術開始用於案件取證,艾弗裡案件在「清白組織」(民間組織,致力於冤案平反)的幫助下被重新審理。


一根案發現場的陰毛被重新檢測後,發現與資料庫裡另一個犯人格雷戈瑞·亞倫的DNA吻合,這個重要證據讓艾弗裡重獲自由。

1985艾弗裡案件真正的犯人 格雷戈瑞·亞倫

含冤入獄18年,當時23歲的艾弗裡成了41歲的大叔,胖了也禿了,妻子帶著孩子們遠走高飛了。無端在監獄裡耗盡了自己的青春,艾弗裡起訴了當地警察局和檢察院,要求獲得3600萬美元的賠償。

艾弗裡遭受18年牢獄之災被釋放時

本以為能拿到賠償開始新生活,然而,2005年女攝影師特裡薩的死亡案件,兇手再一次指向艾弗裡,以及他的侄子布蘭登。

最終,艾弗裡被判終身監禁且不能假釋,布蘭登被判監禁但可以在59歲時獲得提前釋放的資格。

死者 女攝影師特裡薩



《製造殺人犯》第一季完結時,艾弗裡和他的辯護律師還在不停上訴。

現在,《製造殺人犯》第二季已經在Netflix上線播出,故事緊接著第一季繼續發展著——

艾弗裡被定罪後,在他生命中出現了一個重要人物:凱薩琳·澤爾納。她是艾弗裡的新辯護律師,曾因為幫17名被冤枉的人洗脫罪名而聲名鵲起。

艾弗裡被定罪後的辯護律師 凱薩琳·澤爾納

她拿著艾弗裡被定罪時的證據,走訪了血跡分析專家、屍體焚燒分析專家、骨骼研究專家等,仔細詢問案發現場每一個證據發生的可能性,以防有人偽造證據陷害艾弗裡。

先來看看艾弗裡被定罪時的證據

1. 死者的汽車在他家的汽車回收廠被發現。

2. 死者被焚燒過的屍骨在他的房子旁邊被找到。

3. 死者的車鑰匙被發現在艾弗裡的房間,並且還有他的指紋。

4. 死者的車裡有艾弗裡的血跡。

5. 最重要的是艾弗裡的侄子布蘭登指證自己和舅舅一起殺死、分屍、焚燒了死者。

艾弗裡的侄子 布蘭登·戴西

然而事實是什麼呢

1. 鑰匙上竟然沒有死者的DNA,而且第一次搜查並未發現鑰匙,突然有一天鑰匙神奇出現在了案發現場很顯眼的位置。

2. 血跡、屍骨在第一次搜查時也沒有被發現,是在幾天後才被陸續發現的。

3. 死者車內雖然有艾弗裡的血跡,但是沒有任何他的指紋。

4. 1985年艾弗裡案件發生時,抽取的艾弗裡血樣試管盛放盒,封條竟然破損了;盛血的試管,還被扎了一個小孔。


5. 更巧的是,發現鑰匙、血跡這些重要證據的是同一個人——Lenk警官。這個人是誰呢?

他恰巧就是多年前發現重要證據秘而不宣,導致艾弗裡多坐了8年牢的警官。他還負責保管艾弗裡1985年案件的卷宗和證據,而艾弗裡血樣試管盛放盒的破損,不禁讓人聯想到死者特裡薩汽車內血液的來源問題。

Lenk警官

6. 最重要的問題是,侄子布蘭登指證自己和舅舅是案件的主謀,而實際情況則又是另一番模樣。

布蘭登年僅16歲,智商不足70,在審問中很明顯是被兩個經驗豐富的警察牽著鼻子走。審訊視頻裡顯示,兩位警察總用類似於「你是不是想在牢裡一輩子」、「坦白可以減刑」這樣的話來誘導他的證詞。

審訊視頻

逮住這些充滿漏洞的證據,凱薩琳開始了各種補救和糾正程序。她表示自己將翻案,還打算把史蒂芬·艾弗裡加入被錯誤定罪而最終免罪的長清單中。

為了翻案,律師凱薩琳同時開展了三項工作——

開展證據測試(推敲證據是否真的存在)

證明檢方過錯(質疑檢方審訊判案過程中出現的執法問題)

質疑其他嫌疑人(重新排查案件中存在作案動機的人),從而申請法院給艾弗裡重審的機會。

凱薩琳進行案發現場重演後,發現無論如何「造不出」案發現場的血跡

關注艾弗裡案件的人很多,凱薩琳也抓住機會在推特進行了宣傳,每次找到一點新證據,都會在推特聲明一番。

凱薩琳的推特

可以說,整個《製造殺人犯》第二季最大的看點其實是凱薩琳·澤爾納,隨著她不斷找出證據,並且總結出1272頁新審判動議,艾弗裡的案件似乎在往一個可觀的方向發展……

《製造殺人犯》第二季上線後吸引了很多中外觀眾,但不管是在爛番茄還是豆瓣上,評分較第一季都有所下滑。或許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第二季並沒有給出案件實質性的進展,更像一份凱薩琳搜集上訴證據的報告。

爛番茄網站評分

豆瓣評分

如果說第一季是向觀眾講了一個荒誕的、令人絕望的案件,同時披露了美國法律系統的陰暗面;那第二季則是在不斷重複回顧上一季的結論和觀點,案件沒有給出結局,艾弗裡和布蘭登的未來變得遙遠不可期。

史蒂芬·艾弗裡入獄幾十年來,他的父母慢慢衰老,去監獄看望艾弗裡的次數也變得有限,他們經歷著一次次翻案的可能,也經歷著一次次希望的幻滅。

艾弗裡和父母

至於艾弗裡有沒有犯罪,只要不是事件的親歷者就無法給出真實的答案;而紀錄片《製造殺人犯》做的事情,就是從龐大的素材當中串聯出事件發展的過程,儘可能用鏡頭語言還原艾弗裡案件的細枝末節和幕後真相。

周越璞畢業於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電視研究專業並取得碩士學位。

在洛杉磯從事剪輯工作7年,在《製造殺人犯》第二季中擔任第一剪輯助理,與國際頂級的紀錄片製作團隊共同合作長達18個月。她剪輯的類型不限於各類劇情片,紀錄片,創意廣告,宣傳片以及真人秀等等。

短片《Ablution》在TCL好萊塢大道中國劇院首映,入圍了紐約國際電影節等數十國際電影節。紀錄長片《孔子夢》曾入圍IDFA剪輯工作坊、IDF-CNEX培育工作坊。十餘部短片在歐洲以及美國各大電影節都有斬獲。

《製造殺人犯》第二季上線之後,DOCO熱紀錄採訪了該片的第一剪輯助理周越璞,她介紹了第二季的部分創作過程以及好萊塢紀錄片創作的經驗:

1. 一部偉大作品的創作過程就在於精益求精的狀態,在於極致。

2. 紀錄片剪輯的重點,就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在素材中慢慢探索和反覆溝通。

D:DOCO熱紀錄

Z:周越璞,《製造殺人犯2》第一剪輯助理


D:面對《製造2》巨大的素材量,剪輯過程中如何挑選重點進行創作?

Z:其實對於紀錄片來說,《製造2》的片比應該算在正常範圍內。難點是在於,素材的種類非常的多,而每一種素材,和每一種素材種類中的小類別,都要有相應的整理方式。

以我們為例,素材種類基本可以分為:拍攝素材;新聞素材;電話錄音素材;庭審審訊素材;案件證據素材;家庭錄像或者律師等第三方拍攝素材。而在拍攝類素材中,又可基本分為紀實類素材,採訪類素材,空境;新聞素材中,可分為,全國性新聞,地方性新聞,原告方新聞,被告方等等;案件證據素材中,需要劃分為圖片,法律文件類,證據類等等。

當這些不同類型的文件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後,基本每一類,每一個素材都要有相互對應的剪輯工程文件整理文件,電腦finder內整理文件,以及文字類分類整理文件。當然這其中根據不同情況和不同素材會各有不同,但是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創造出一個詳細,有邏輯的索引系統,儘量保證任何人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剪輯過程中,只有整理系統後,才能讓剪輯師,導演和編劇有創作的空間去進行創作,否則,對於這樣一個涉及到如此多法律,罪案相關的題材,會根本無從下手。而剪輯的重點,就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在素材中慢慢探索和反覆的溝通中找到的。

D:艾弗裡和布蘭登案件仍懸而未決,目前凱薩琳還在上訴嗎?案件有何新進展?

Z:目前我所了解到的情況是凱薩琳在州立失敗後,準備上投到巡迴法院。而布蘭登的案件目前被最高法院拒絕審理。目前這兩個案件的律師們都在盡全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情去推進。

如果後續大家有興趣,推薦一個網站,這個網站整理出了所有的案件相關法律文件:http://www.stevenaverycase.org/ 每當案件有新的進程,這裡都會有相應的更新。

D:片中涉及了司法機構隱秘之事,推遲上線是否由於受到政治因素的阻撓?

Z:第一季我不是很清楚,第二季一直推遲上線的原因其實是自從第一季上線後,在全美以及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影響也包括對於兩個案件的影響,史蒂芬和布蘭登的案件發展速度在紀錄片出來後發生了非常多、非常快的變化。所以記錄不能停止,也決定了素材一直在很快地增加,所以就一直在推遲上線時間,因為想劇集出來的時候,觀眾所看到的和現實世界的進展是相同的。

D:可否介紹一下好萊塢紀錄片劇組剪輯團隊的構成?


Z:一般剪輯部門的構成如果是電影的話,那麼就是剪輯師,剪輯助理(1個或者兩個),後期助理(俗稱Post Production Assistant)。如果是劇情劇集的話,一般是有三個剪輯師團隊,每個剪輯師會有助理,整個剪輯部門會有1個或者兩個後期助理。整個組成部分主要指線下(offline)剪輯的剪輯主團隊,不包括特效剪輯,後期協調等這些職位。有時候好奇的時候,會去IMDB上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的Editorial Department部分,基本上對組織結構就會比較明了。

D:《製造2》中擔任第一剪輯助理,有哪些工作經驗想要分享?


Z:我一直都非常尊敬紀錄片創作者們,他們所要面臨的種種挑戰和困難很多時候是普通人難以想像的。我這邊只能分享一些皮毛感想。在後期方面,首先就是要尊重剪輯師,找到合適自己的剪輯師。紀錄片剪輯師對於項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時候承擔的是編劇的角色。於彼要尊重,於己要找到合適的。

其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或者甚至是看起來不允許的情況下,找一個靠譜的剪輯助理。尤其是對於素材量大,素材種類複雜的項目。紀錄片創作過程一般都比較長,中間也會經歷很多人員的變換,所以創作者們的壓力會很大,心理調節很重要。

然後以《製造2》為例的話,我個人一個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是:任何事情都不會以犧牲作品質量為由擋在創作面前。兩個導演對於片子的認真態度,追求精益求精的狀態,可以說達到一種極致。而這些,才正是這部偉大作品創作出的過程。

*本文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截圖、網絡

對艾弗裡案件感興趣的朋友,美劇天堂有資源

想了解案件進程的,可以上這個網站瀏覽

http://www.stevenaverycase.org/ 

微信公眾號再次改版

將【DOCO熱紀錄】設置為「星標

才不會和我們走散

相關焦點

  • 卡戴珊再為殺人犯求特赦,網友:被殺的反正不是你的家人!
    話說今天,外媒報導了金·卡戴珊的一個特殊舉動——她在網上公開給一名殺人犯求情,請求總統川普特赦這名即將執行死刑的囚犯。金·卡戴珊為其求情的這位囚犯,叫布蘭登·伯納德,今年40歲。他18歲時因謀殺了2人而被判處死刑。
  • 美國犯罪紀錄片《製造殺人犯》,豆瓣評分9.2分,值得一看
    美國犯罪紀錄片《製造殺人犯》,豆瓣評分9.2分,值得一看30年前,他被冤入獄..被關18年終於因為新的DNA證據被證無罪...結果剛提出3600萬賠償卻又再次成了血腥殺人案的唯一嫌疑人被判終身監禁...究竟是真的有罪還是警方栽贓陷害? 紀錄片播出之後,已經有15萬人為他請願..雖然判決已經論定. 但是真相卻永遠沒人知道。
  • 法律還有啥用 川普2天特赦超過40人 包括惡魔殺人犯
    總統可以給予任何人特赦,無論罪行如何,也無論有沒有特赦的理由,他都可以給予特赦。 根據消息,當地時間22日,川普特赦15人,23日再赦26人。兩天時間內川普特赦超過40人。 他都赦免的哪些人呢?
  • 美媒:川普卸任前出現「特赦遊說買賣」,不公平但也不違法
    而多德本人則否認他曾向任何人吹噓自己有能力獲得赦免,並拒絕回答相關問題。先前為白宮提供赦免和減刑建議的前聯邦檢察官布雷特·託爾曼(Brett Tolman)也參與了類似的交易,其客戶包括庫什納的父親查爾斯(即川普的親家)等人,而查爾斯·庫什納去年年底獲得了川普的特赦。
  • 《製造殺人犯》,它憑什麼讓你寒假必看?
    《紐約觀察家》評價道:《製造殺人犯》是一部讓人驚訝、恐慌、憤怒的真實故事,我告訴你,這個故事會讓你絕望。 13萬人來到白宮官方網站,籤署請願書,呼籲總統特赦被冤枉的STEVEN AVERY按照規定,他本人應該迴避這個案子,但他依然主動提出搜查Steven的住處,汽車、血跡、鑰匙、彈殼這四項重要證據被發現時,他都在場!這是當時出入的記錄,上面有Lenk的名字
  • 《製造殺人犯》一個全世界人都應該知道的故事……
    國外司法的審判能夠有多不公?一件殺人案究竟能有多離奇?現實可能遠比電影精彩…暑假到了,又可以開開心心的追劇了,今天小Fun為大家推薦一部真人真事紀錄片——《製造殺人犯》,小Fun在這部劇的時候一度呼吸困難,眼淚橫流,氣憤難當……在說劇情之前,先讓我們來看看這部劇在美國到底引發了多大的雪崩般反響吧!
  • 全美熱議紀錄片《製造殺人犯》,觸目驚心!
    但——艾弗瑞的故事遠沒結束。出獄後,他準備狀告當地執法部門,要求索賠3800萬美元。每次在他進入現場後,都會有新的證據被「意外發現」。荒誕至此,艾弗瑞的一級謀殺罪,仍被判成立。當人性之惡鑽進司法體系的漏洞,肆意捉弄弱勢群體。現實,充當了最牛逼的編劇。《製造殺人犯》按網飛(Netflix)的播放方式,一口氣公開一整季。
  • 美劇推薦——《Making A Murderer(製造殺人犯)》
  • 27根丁丁毀掉一個男孩,這是另一部《製造殺人犯》
    說起近年來網飛產的紀錄片的確可圈可點,2015年的一部《製造殺人犯》轟動全美。 然而就在他重獲自由並向縣警局索要3600萬美金的賠償後,又一起女攝影師的意外死亡指向史蒂芬。  《製造殺人犯》第二季計劃在今年年末推出,聚集了再多目光,這樁案件仍舊冰冷無望。 2016年的《辛普森:美國製造》全景展現了現象級的世紀大案。
  • 讓人脊背發涼的紀錄片《製造殺人犯》究竟講了啥?
    《紐約觀察家》評價道:《製造殺人犯》是一部讓人驚訝、恐慌、憤怒的真實故事。我告訴你,這個故事會讓你絕望。事態在發酵……《製造殺人犯》已經不只是一部劇。連法庭為Brendan指派的律師和調查員,都在不斷誘導Brendan承認罪行,而不是為他辯護,更別提為他爭取什麼利益。
  • 豆瓣9.3分引發50萬人到白宮伸冤,《製造殺人犯》為何震驚全美
    司法的審判能夠有多不公?一件殺人案究竟能有多離奇?同時Netflix已續訂《製造殺人犯》第二季,預計將於12月推出。那麼這部一經播出就火爆整個美國的紀錄片——《製造殺人犯》,到底講述了一件怎樣聳人聽聞的奇案?讓權威電影網站IMDb評分高達9.2分。
  • 轟動全美:記錄真實司法案件的歷史檔案級神劇《製造殺人犯》
    >  最近有部記錄真實兇案的紀錄片在美國網絡上引起了轟動它就是今年在Netflix在播出的現象級紀錄片《製造殺人犯
  • 北京晨報:話劇《特赦》「在審判中感受公平正義的光芒」
    點擊「中國國家話劇院」可快速關注 由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原創話劇《特赦》將於12月4日至9日在國家話劇院劇場進行首輪演出
  • 《製造殺人犯》為何震驚全美?
    司法的審判能夠有多不公?一件殺人案究竟能有多離奇?現實可能遠比電影精彩…6月6日,Netflix出品、豆瓣評分9.3的紀錄片《製造殺人犯》獨家登錄愛奇藝紀錄片頻道。同時Netflix已續訂《製造殺人犯》第二季,預計將於12月推出。
  • 被製造出來的兇手,兩次入獄堪比小說,入獄35年刑期還在繼續
    2015年底,美國在線影音串流平臺Netflix推出《製造殺人犯》,上映後立即引發全球觀眾點播。紀錄片從主角史蒂芬•艾弗裡(Steven Avery)的童年說起,智商只有70的艾弗裡,從小就是師長眼中的麻煩人物,到處惹是生非,甚至還曾在旁人的唆使之下,將貓丟到火裡。艾弗裡並沒有是非對錯的判斷力,因此每當警笛響起時,他並不懂得不逃跑與抵賴,會乖乖配合警方做筆錄並交出保釋金,努力告訴自己「下次不可以再這樣了!」
  • 川普最後的癲狂,連罪大惡極殺人犯都赦免,聯合國看不下去了
    12月25日,國際在線報導稱,美國總統宣布特赦令,讓包括罪大惡極的多名殺人犯免於獲罪。接連在本月22至23日,美國總統川普接連公開宣布了兩項特赦令,先後令多達41名犯人免於牢獄之災。這次川普的總統特赦令一經曝光,就引起了美國國內乃至全球輿論界的一片譁然,因為在其特赦令中的罪犯名單中,有不少是惡貫滿盈的犯罪分子,其中更令人震驚的是,還包括4名曾經手染鮮血的殺人犯,即出身於美國「黑水」公司的僱傭兵、曾在伊拉克戰場大肆殺害無辜平民的殺人犯。據悉,這4人確實在伊拉克犯下了滔天罪行,曾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對平民進行槍擊,造成共計多達32人死傷,其中14死18傷。
  • 《製造殺人犯》主人公案件逆轉 這部片掀起對美國司法系統的大討論
    司法的審判能夠有多不公?一件殺人案究竟能有多離奇?現實可能遠比電影精彩…去年年底火爆整個美國的紀錄片《製造殺人犯》,其主人公的案件在8月12日出現了逆轉!在上周五的庭審中,Steven Avery侄子Brendan 的律師在辯護中表示,此案件的調查過程違反了憲法賦予Brendan 的權利。
  • 樸槿惠真正的贖罪開始了,10萬韓國民眾希望看到真相,無緣特赦!
    樸槿惠在擔任韓國總統期間可是創造了不少,其實她是韓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女性總統,並且在經濟方面有突出貢獻,但是樸槿惠也沒能逃過青瓦臺的詛咒,在監獄之中待了三年多的時間,沒有人韓國群眾會選擇原諒樸槿惠,但沒想到樸槿惠卻是遺臭萬年,至今為止還得不到韓國群眾的原諒。
  • 【 我力挺我轉發】香港市民要求特赦七警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回應
    此外,連日以來香港市民要求特赦七警的呼聲也有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的回應,2月28日梁振英親自接收了民間團體要求特赦7警察的請願信。最後1被告提上訴求推翻定罪及刑期據港媒報導,7名警員在佔領行動期間襲擊前公民黨成員曾健超罪成,各被判囚2年,警察隊員佐級協會早前有代表指7名警員會提出上訴。
  • 《製造殺人犯》1+2季 全
    紀錄片《製造殺人犯》在豆瓣得到了9.3分的評價。在美國的評分網站IMDb是9.2分,爛番茄更是達到了97%接近滿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