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為「設計之都」與「創意之都」,其文化力量與藝術魅力日益凸顯,並向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不斷邁進。而地鐵藝術設計,作為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展示平臺,不僅象徵著城市建設水準與審美標準,作為精神與文化的載體,還將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流傳百年。
繼品牌升級後,12月17日,深圳地鐵在文化塑造提升方面再度創新,由深圳地鐵集團指導,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UCD新文創策略研究室/UCD公共藝術發展平臺聯合主辦的「『陽光+家』深圳地鐵藝術設計創想會」在坪山美術館開幕。本次創想會邀請了來自全球各地的15位著名藝術家、策展人、文化學者及軌道專家,以國際化視角結合深圳地方文化,共同為深圳地鐵量身打造兼具「空間美」與「實用美」的藝術設計方案。
創想會以地鐵16號線為藍本,包括著名建築師/坪山美術館館長劉曉都,前紐約城市文化事務部總監Tom Finkelpearl, 國際知名建築師Tobias Putrih,英國新媒體設計團隊Immersive創始人John Munro等在內的藝術家,通過雲上圓桌會對各自的方案和創意進行了展示說明。此外,藝術家們在「陽光+ 家」的主題概念及「世居、客居、新居」的文化定位下,探討了深圳地鐵的藝術設計未來,並深度挖掘深圳非遺文化在地鐵元素中的體現,期望通過設計實踐打造軌道上的城市創新文化藝術平臺。
據深圳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地鐵將汲取本次會議精髓,進一步深化藝術設計方案,打造符合『線網一體化、文化藝術一體化、個站、地下空間一體化、地上空間一體化』五個一體化策略的文化地鐵、藝術地鐵、景觀地鐵線路。」
深圳地鐵集團從軌道交通景觀文化藝術線網總體策劃的高度,以文化理念先行,統領設計、施工、運營全周期的「新地鐵設計」思路,搭建全球跨界別設計力量,給予城市更加廣闊的公共藝術視野,加速助力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新文化藝術平臺」。毫無疑問,這是深圳地鐵集團打造「全球軌道交通標杆企業」的又一次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