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客家文化!第二屆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紅立方開幕

2021-03-02 深圳特區報

11月30日,由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國際海報節組委會承辦的2019第二屆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在深圳紅立方開幕。本屆展覽以「之間」為主題,借海報為表現載體,攜手來自美國、芬蘭、丹麥、德國、瑞士、義大利、韓國、捷克、中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位設計師,基於多元文化視角的客家文化傳承與創新展開,呈現對於自然、社會、人文等話題的深層思考。

據悉,本屆展覽自發出邀約以來共收件130餘件作品,並邀請設計界知名人士與行業專家組成專業評審團,從藝術審美與創意的層面對收件作品進行深入評鑑,發掘更多設計內涵與價值,最後共評選出十張「最佳客家印象獎」和十張「客家印象佳作獎」。

第二屆客家印象「之間」主題相比第一屆「客家印象」主題,在內容和外延上都給予了設計師更多的想像和創意空間,因此收件作品較上一屆展覽作品無論在內容深度、時代特性、創新性以及客家文化挖掘上都可圈可點,呈現出設計師對於客家文化、城市與自然、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傳承與發展等不同角度的表達,通過「之間「話題為客家傳統文明在當下的傳播與創新提供新的可能,並成為龍崗的新文化特色。

「龍崗客家人比較多,客家文化也是龍崗本土的特色,為更好將其發揚光大並得到大家的關注和保護,搭建文化交流平臺,讓全世界了解龍崗客家文化、中國文化是本次展覽的目的所在。」深圳國際海報節策展人陳平波介紹,除展出受邀設計師作品外,現場還設有專業設計分享單元,三位業界極具影響力的設計師為觀眾和設計愛好者帶來精彩的分享。

「對於龍崗而言,優質的文化性國際展覽,是對客家文化活動形式的繼續探索,使傳統文化在當下有更新穎的語言,也能更好被群眾所接納。」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劉德平表示,本屆展覽將為打造龍崗自身強力文化品牌與產業,提升龍崗特色旅遊的文化內涵作出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國際海報節組委會秉持海報節「設計改變未來」的宗旨,以文化藝術項目助力公益事業,通過藉助自身平臺的影響力與關注度為社會公益出力。展覽現場還設有藝術周邊產品售賣點進行現場義賣,所得資金也將全部進入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文體關愛基金,將愛心進行傳遞,從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據悉,在今年三月由市委宣傳部、市推廣辦主辦的深圳國際交流周展覽活動上,第一屆客家印象部分作品在捷克布拉格ABF Gallery展出,「龍崗客家」也隨之走進更多人的視野。本次展覽於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深圳紅立方公共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連續展出,讓客家印象精彩繼續。

編輯 曹亮

相關焦點

  • 動態海報 | 客家印象海報邀請展
    Dynamic Poster for 100 Posters - Hakka Impression客家印象海報邀請展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在本次策展中首次嘗試海報視頻播放展示,與傳統靜態展覽同步展出。因展覽籌備及視頻製作時間的緣故,我們僅能從眾多優秀作品中挑選出10餘幅設計師的作品重新進行演繹,為傳統海報設計加入多媒體設計的元素,以契合當今數位化大潮下的設計發展趨勢。此次視頻製作在忠實於原作的基礎上完成,從動態海報的特徵,對海報中的設計圖形進行拆解或重構,並最終形成視頻影像。
  • 第二屆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作品賞析
    客家  元素-國際  表達
  • 客家印象動態海報設計
    來自2018年客家印象海報邀請展作品
  • 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
    客家水席開席。陳思濤 攝客家美食大品碗。農特產品展銷。南充新聞網訊(李斌 張明)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12月2日,以「遊朱德故裡 品德鄉美食」為主題的朱德故裡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節在朱德故裡景區川北院子廣場舉行,吸引遊客及附近居民近千人品嘗特色美食,觀看客家民俗文藝匯演。上午9時許,遊客紛至沓來,整個廣場熱鬧非凡。
  • 客家文化對臺灣的影響
    臺灣客家有600萬以上,約佔臺灣總人口的26%,客家文化隨客家人遷徙臺灣而入臺,在臺灣有廣泛的影響,已經成為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87年,臺灣《客家風雲》雜誌創刊,提出「重建客家人尊嚴」的訴求,力圖復興臺灣客家文化。
  • 第二屆兩岸客家媒體聯合採風團看梅州秀美古韻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梅州消息 為進一步加強兩岸客家新聞媒體的交流與合作,弘揚海峽兩岸客家精神,傳承客家文化,推進兩岸客家鄉親聯心聯誼,認同「兩岸本同家,同根同源同血脈」,第二屆兩岸客家媒體聯合採風團活動於9月18日—25日在廣東梅州市舉行。
  • 國內知名客家電影策展人鄧世傑拜訪深客會
    2015年3月19日下午,國內知名客家電影策展人鄧世傑拜訪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會,在深圳市客研會會址與深圳市客研會綜合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葉志生等人進行了座談
  • 羅新煥:「客家文化網絡形象大使」
    汕尾市陸河縣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羅新煥的故事《陸河客家文化的「網絡形象大使」》獲評「南粵十大好網民故事」。 2006年以來,羅新煥撰寫了100多篇有關海陸豐客家民俗文化歷史等方面的文章,在《汕尾日報》《光明網》《客家網》《梅州日報》和福建《環球客家》等報刊、網絡平臺發表,出版了《陸河民俗文化(採擷)》《閒話陸河》等客家文化書籍。每年編輯出版一期《陸河客家》會刊,加強對外客家文化交流。
  • 全球華人」龍」字榜書大展暨第二屆北京國際水墨畫邀請展在北京開幕
    千龍舞全球  水墨韻華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球華人」龍」字榜書大展暨第二屆北京國際水墨畫邀請展在北京開幕本社訊:2019年12月21日上午,由《中華國粹》雜誌社,中國徐悲鴻畫院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球華人龍字榜書大展暨第二屆北京國際水墨畫邀請展」在北京上上國際美術館隆重開幕。
  • 「世界看河北」國際海報展將開幕
    由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石家莊智行創意公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世界看河北」國際海報展將於10月14-16日在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次海報展是第四屆河北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也是首次面向全球徵集以河北地域文化和旅遊資源為主題的創意海報活動。
  • 熱點| 「文化+旅遊」 我區打造客家特色旅遊精品
    客家文化城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總佔地面積103畝,有客家宗祠、楊公祠、客家圍屋、藝術長廊等客家文化景觀設施,集祭祀慶典、文博展覽、商貿活動、休閒娛樂為一體,曾先後承辦或舉辦第十九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祭祖大典
  • 兩岸青年探尋客家之美 體驗生態之秀
    你好臺灣網12月8日消息(記者 梁佳樂、陳少偉)12月4日-8日,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之客家文化與生態農業體驗之旅從世界客都梅州啟程,七十多位來自兩岸的青年,經古邑河源,至客城惠州,一路探尋客家人文、體驗生態之秀。
  • 客家文化 客家藍衫──客家文化的一個重要象徵,你知道嗎
    客家文化主要包括客家方言、客家習俗、客家人文、客家建築、客家飲食、客家服飾和客家意識等。
  • 客家文化|客家教育奇觀
    這卻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發人深思的一個部分,可以說,這也是社會協調的一種機制。不是神話,又勝似神話。 客家先民歷經五次大遷徙,但「耕讀傳承」的意識始終未變,以「讀」求「仕」依然是他們選擇的上策。偏僻山區與聚族而居的環境,使他們只能走家族式的辦學與管理。
  • 第50屆臺灣電視金鐘獎完整入圍名單,客家電視成大贏家!
    金鐘獎客家語電視劇《出境事務所》 第50屆電視金鐘獎於2015年8月26日公布入圍名單,頒獎典禮將於9月26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展翅的生命力(參賽單位:生態主張數位影像有限公司)探索新美臺灣(參賽單位:亮相館影像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全世界(參賽單位:東森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燃燒的鬥魂(參賽單位:朝日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四)科學節目獎臺灣製造大解密(參賽單位:新加坡商全球紀實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法布爾昆蟲記(參賽單位:客家電視臺)
  • 【最美客家女12強】李茉
    ,弘揚客家文化她眼中的客家女:溫潤,善良,自強不息她是舞臺上的「百靈鳥」她專業優秀卻仍在不斷努力她的軍旅情結還揮之不去她是最美客家女04號選手--李茉李茉來自吉林,從小就喜歡音樂,不斷追求夢想的她從此跟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
  • 臺灣文化|客家花布的經典、復古與創新
    圖/ 網絡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漢人南遷時所保留的唐宋時期河洛文化,並融合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和廣東地區原生的南粵文化
  • 首部反映客家女電影《客家媽媽》開機
    張金川 攝    圖為龍巖籍奧運冠軍石智勇、張湘祥特邀參加電影《客家媽媽》演出。張金川 攝   中新網龍巖7月9日電 (張金川)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9日在「客家祖地」福建龍巖開機拍攝一部反映客家女性的電影《客家媽媽》。著名女演員娜仁花在劇中飾演女主角,青年演員馬元、王嘉分別擔綱重要角色。
  • 中國內陸神奇的客家王朝,西部客家第一鎮洛帶,感受原生態客家文化
    朋友看過照片說這種感覺很像是瀘沽湖古鎮一樣,平坦的街道,兩旁是整齊的古老建築,古色古香,兩旁的店鋪裡各色物品琳琅滿目,店主們也在熱情地招呼這街道上往來的遊客,而給我留下特別印象的
  • 客家音樂節開跑!歌手羅時豐甜蜜誇獎客家妹勤儉賢淑又漂亮
    「客家音樂節」12日在新竹起跑,下午由「鬧棚聲-客家八音堵班.拼場」為全系列活動揭開序幕,吸引不少人潮,晚上首場「靚聲-客家經典再現 演唱會」,特別邀請老、中、青三個世代客家音樂歌手同臺演唱,包含羅時豐、黃連煜、吉那楊淑喻,及劉平芳、林展逸、愛客樂iColor等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