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

2020-12-23 瀟湘晨報

客家水席開席。陳思濤 攝

客家美食大品碗。

農特產品展銷。

南充新聞網訊(李斌 張明)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12月2日,以「遊朱德故裡 品德鄉美食」為主題的朱德故裡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節在朱德故裡景區川北院子廣場舉行,吸引遊客及附近居民近千人品嘗特色美食,觀看客家民俗文藝匯演。

上午9時許,遊客紛至沓來,整個廣場熱鬧非凡。德鄉嫂、戈葡紅酒、客家牛肉等儀隴旅遊商品、農特產品紛紛亮相。一群身著客家服飾的阿哥阿妹載歌載舞,拉開了美食節的帷幕。《喜迎豐收》《九道拐》《豐碑》等客家歌舞,展示了客家人的精神風貌;國家級非遺川北大木偶表演,讓遊客直呼「震撼」。

隨著文藝匯演的進行,客家水席開席。客家墩子肉、客家大品碗、龍眼八寶、大豐收……一道道獨具特色的客家菜餚陸續上桌。一邊品嘗客家美食,一邊欣賞民俗演出,遊客們連連稱讚。

據悉,客家水席經儀隴客家廚師口口相傳得以傳承,至今已有300餘年歷史。客家水席通常由9層菜品組成。「9」表示以最大熱情和最高等級招待客人。

「目前,我們已制訂客家水席標準化體系,打造丁氏客家農莊等具有客家特色的主題農家樂,更好地傳承客家習俗,弘揚客家文化。」朱德故居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儀隴縣客聯常務副會長陳良平介紹說。

【來源:南充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川北客家第一莊——儀隴丁家大院
    1.儀隴地處四川省東北部,這裡文化底蘊深厚,風土人情純樸,這裡是一代偉人朱德元帥的故鄉。世人懷著對偉人的敬仰之情在不斷地了解儀隴,走進儀隴,發現儀隴。而且是融合了儀隴客家文化於其中,被稱作是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館。3.丁氏莊園是客家後裔丁邱南 丁邱毓 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主持所修建的。從1906年動工,到1925年竣工,長達18年之久,歷時兩個朝代。丁氏莊園佔地面積達68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集居住與防衛為一體,規模宏大,聞名川北,在民國時期號稱「川北第一莊」。
  • 行走百村 尋味高明|客家美食,心頭上的鄉愁
    行走城鎮百村探尋高明味道2020年高明第二屆百村名菜爭霸賽啟動啦!一道道高明特色美食驚豔了你的味蕾從田間到舌尖,從美食到旅遊匠心打造高明百村美食品牌今天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來自明城客家菜餐館的而且,由於客家人居住地區大都是遠離海洋,客家菜便以內陸型的油重味濃、鹹香軟糯為特色,即客家話說的「肥、鹹、香」。在高明的官山村委會附近,就有很多客家村落,所以客家文化也是我們本地文化的其中一部分,尋找高明味道,肯定不能少了客家菜的美味了。管堯安是梅州人,一年多前在高明明城文昌塔附近開了一家餐館,主營客家菜。
  • 廣東客家自駕美食之旅
    翁源是閩粵贛客家大本營的組成部分,有著濃厚獨特的客家文化。地形以山地和盆地為主。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流以北江支流翁江及其支流為主。煤、鐵、鉛、鋅、鎢等礦產資源豐富。風景名勝有東華山、水龍宮、仙獅洞、書堂石、湖心壩客家群樓和葸茅嶺八卦圍等。農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為主。三華李、六裡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負盛名,是「中國三華李之鄉」、「中國九仙桃之鄉」、「中國蘭花之鄉」。
  • 「品客家粄食 享麻磡濃情」 你知道客家蘿蔔粄這道美食嗎?
    2019年12月15日,沐浴著冬日的和煦陽光,萬眾期待的第三屆麻磡粄食文化節暨社區蘿蔔粄製作活動在麻磡文化廣場隆重舉行!南山區委常委胡芸同志、西麗街道潘軍書記等一批領導與轄區原居民、外來建設者、海外僑胞及西麗同鄉會會員等人員參與此次活動。
  • 寧化: 80餘道客家菜同臺「打擂」
    10月14日,第五屆寧化客家美食節烹飪大賽在縣體育中心旁舉行。全市80餘道客家菜參賽,福隆大酒店、醉南拳餐飲公司等10家酒店或個人獲得特金獎。寧化縣政協副主席伍秉曲出席頒獎儀式,並為獲獎者頒獎。 當日下午,客家小吃節現場的菜品展示區內,數十道來自寧化及周邊縣市的特色菜品整齊擺放在展示臺上。
  • 弘揚客家文化!第二屆客家印象國際海報邀請展紅立方開幕
  • 【五湖四海聽客家】這些客家諺語,是我們童年的回憶
    作為一個客家人,這些客家人都知道的客家諺語,電臺君小時候也是經常聽爺爺奶奶念叨。最常聽的那一句就是唔讀書,瞎眼珠。相信大家也是從小聽到大!真是充滿了童年的回憶!播音製作:梅州電臺新聞臺主持人 胡影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客家諺語體現出來的客家人的十二個比較突出的思想觀念,昨天的《五湖四海聽客家》,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其中七個,今天再為大家介紹剩下的五個。
  • 「客家第一大菜」來了!縣長直播種草客家美食,一分鐘內被搶空!
    在長汀,無論是婚喪嫁娶、請客、家宴,任何一件比較隆重的事情,都離不開這一道河田雞,因此河田雞也成為無數在外的客家遊子們魂牽夢繞的美味。 在8月21日晚19點的「閩山閩水物華新」長汀專場的直播中,長汀縣縣長馬水清和八閩好物推薦官高秋梓通過抖音平臺,為全國網友帶來最正宗的河田飛雞和一系列長汀美食。
  • 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客家人統稱為「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來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贛州、汀州、惠州、增城等地,你一定會被風味萬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闊別家鄉多年的海外遊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於品嘗留在童年記憶裡的客家美食。一位九十高齡的海外老華僑曾動情地說,嘗盡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瓊漿,都不如家鄉的農家菜好!
  • 客家大餐墟會火爆開市!文化潮流美食席捲河源客天下
    中秋國慶期間,很多景點都會舉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動。素有「中華恐龍之鄉」的河源也熱鬧非凡。我這次也打算去客天下體驗一下客家風情。客天下水晶氡溫泉,以天然的水晶山與氡溫泉為核心資源,以「世界沐浴文化」與建築風格為主題,有中國區、日本區、歐洲區等多個主題風情溫泉沐浴體驗。其中,南越王主題風情泡池分布於山水叢林之間,泉池周圍奇山異石,綠樹成蔭。清淨、私密的環境融入佛家禪意境,是修身養性的上等佳地。
  • 這一客家美食,綜合了中原地帶和廣東嶺南文化的特色,很有風味
    廣東的菜品實在多得很,在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今天小編帶大家探一探客家得文化。對於廣東的客家文化,小編先跟大家簡單談一談歷史吧,其實在最初的時候,客家並不是廣東的原住居民,他們以前是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後來因為戰亂的一些原因,就有一部分人從中原地方遷徙到了南方,生活在廣東的北方一帶。在廣東,大部分正宗的當地居民都是說粵語的,但是在廣東北方那一帶,比如梅州,河源那一帶,說的是客家話。
  • 尋味客家風味,贛州特色美食小吃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鄰近廣東省,贛州是客家的發源地,它的飲食具有客家特色,不負美食不負愛,用心感受美食的味道,去發現美食,去了解食物。一起來嘗嘗贛州的美食味道吧。魚餅是贛州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菜,全國只有贛州有魚餅。
  • 客家美食 曬出「豐」味
    村民們正在晾曬客家小吃燙皮(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晾曬燙皮(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燙皮經過浸泡、磨漿、蒸熟等工序製作而成,曬乾的燙皮是當地一道特色美食(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客家小吃燙皮已經成為當地特色農產品產業(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江西會昌開設傳統美食製作、農家菜烹飪等免費培訓班,助推鄉村「好味道」走出山門闖市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贛州9月25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朱海鵬)近日,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周田鎮司背村村民趁著秋日裡的晴好天氣在晾曬燙皮。
  • "圍龍屋杯"徵文|客家美食《釀苦瓜》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客家美食,經常為海內外的華人津津樂道,因為客家菜做起來每一道都是精品。
  • 客家美食——鹽焗雞
    客家美食——鹽焗雞每每從北海返回駐地,如果算計到達時間會超過晚上的飯點,我總會打包幾個鹽焗雞翅來做當天晚餐果腹之用但,這類食物,充其量只能算是鹽焗食品,卻不是正宗的客家美食——鹽焗雞。真正的鹽焗雞,是將一整隻處理乾淨的光雞,用草紙包裹,埋入砂鍋中炒熱的粗鹽裡,蓋上蓋子,下面繼續文火加熱,利用粗鹽的熱力,將生雞焗至熟透。成品香味濃鬱,肉質嫩滑,鹹鮮入味,連骨頭都可以細嚼且滋味悠長。而這種正宗的吃法,也是後來這幾年,才一下子風靡了家鄉的那座海濱城市。
  • 儀隴劇場!震撼上演!
    本次儀隴賽區海選匯聚儀隴、營山、蓬安三地群眾,節目也從群眾中來!在報名節目單上,舞蹈、唱歌、樂器、書法、小品、走秀等節目形式與內容讓人目不暇接餘音繞梁嘹亮動聽的歌曲韻味十足飽滿熱情的舞蹈親自到現場看了才知道!劇透圖?現場圖?不如來現場!
  • 39元特價 | 臺灣野火劇團《九層之家》,一部充滿客家美食味道的音樂劇
    本劇是第二屆知音音樂劇大賞入選劇目,這個大賞是由中華聯誼會、中國國家話劇院、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臺灣藝術大學帶來了本次大賞的首部劇目《九層之家》。關於知音音樂劇大賞,在文末有相關資料。《九層之家》內容涉及客家美食文化,正好麻將對美食很有興趣,還曾經做過客家的「鹽焗雞」,這個關於客家美食的劇,更激起了我的興趣。野火劇團成立於2014年,主要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的校友所組成。
  • 藏身於巷弄的人間美味 鹽田傳統客家小吃變身「網紅」美食
    原標題:藏身於巷弄的人間美味鹽田傳統客家小吃變身「網紅」美食深圳晚報2020年4月15日訊 說到客家人的美食,不能不提茶果。茶果是鹽田本地的一種特色小吃,也是從前本地人祭祀時經常會供奉的食品,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現在已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小吃有甜、鹹兩種口味,一口咬在茶果上,彈韌的外皮被咬開後,飽滿的花生餡料從裡面滑出,糯米的清香混合著香脆的花生瞬間充滿口腔,食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會產生文化認同感。
  • 來贛南必吃的客家美食,承載了全南人味蕾的記憶,旅遊必體驗
    客家飲食文化在此兼容並蓄,佳餚美味琳琅薈萃,既融合了粵菜的鮮美,湘菜的辣,又發展出了客家人獨有的釀菜,自成風格。燻雞後來成為當地人逢年過節祭天、祭祖的必備菜品,也代表客家人樂觀向上,生生不息的文化符號。客家燻雞的傳承和發展見證了中國農村民間飲食文化技藝的發展和變革,全南燻雞製作方法更是入選了江西省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
  • 2019大溪客家移風易谷文藝匯演即將啟動籌備中,敬請您建言獻策!!
    唱響客家山歌 傳承客家文化展現家鄉美景 喜迎四海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