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民間奇異事】賜福·赦罪·解厄

2021-03-01 啟悟儒釋道


     前言:很多人都希望上天賜福,並寬恕赦免自己犯下的種種過錯,並虔誠祈願上天為自己解除種種人生當中的災難兇厄,這是很多人都希望的,也是很多人都想的。那麼希望有緣看到本文的你,可以從中獲益得智能明災消難減福慧增。說起賜赦罪解厄就不得不提到幾位帝君神仙,那就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早期中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


天官賜福

    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所以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若能朝拜天官並誦持寶誥必得護佑。


地官赦罪

    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一般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是地官赦免地獄陰司之鬼魂的時日,所以民間向來稱陰曆七月為鬼月,會在本月燒施以積陰德。


水官解厄

    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民間在這個時候有送寒衣的習俗,十月十五也稱為下元節。


     筆者之前一直認為,對於道教的修行人與民間的一些善信對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漢族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而三官大帝代表了天地水這三種元素,因為在原始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便刻畫出來了這三位的帝君形象。但後來卻發現這種想法真的錯了。三官大帝是真實存在的道體,世間人的一切罪福生死皆由三官掌管。為何筆者會如此頓悟,其實這源於當初有緣聽到自己家一位親戚自幼經歷的事情。

 

    這是關於家裡一位親戚姨奶的事情,那位姨奶至今七十多歲了,說是姨奶其實就是筆者奶奶的親姐姐。一次筆者帶著奶奶去廟裡上香,奶奶看到了廟裡的三個娘娘突然問筆者:這種排列有講究嗎?筆者說,其實中間左右共三位代表三位一體,有特殊內涵,往往以中間為主,兩邊為輔。奶奶哦了一聲便對筆者說看到三個一體她想起了一件事情。

   奶奶說在她小的時候她的那個姐姐便體弱多病多災多難,由於老輩子住的地方都是山區,她那個姐姐有一次從山坡摔了下去,摔的已經神志不清後來被救活的。還有很多次大災大難都是將死未死,直到結婚幾年有了孩子後,有一次突然好端端的就又得病了,看了大夫也說不出什麼門道。直到有次做夢夢到的一個事情不得不讓家裡人去問民間的神婆。

  奶奶說聽她那個姐姐描述,那次夢到自己被幾個人從家裡帶走了,那幾個一邊帶著她一邊數落埋怨她,後來到了一個地方據描述那個地方都是古代的房子整體特彆氣派,大街上也都是什麼人都有,直到進了一個大殿上面坐著三個男的大官,那三個大官特別慈祥和藹可親,於是帶著她的那幾個就上前去稟報,她嚇得也不敢說話只能看著那三個大官,看著那三個大官其中有一個查了一個冊子,然後指著她並對旁邊的人說,這孩子在底下已經有生娃娃了,讓她回去吧。然後旁邊的那幾個就把她帶到了一個地方,據描述說的是一個大天台,周圍都是雲彩,她從上面往下看能看見自己的家,然後後面的人一推她,她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醒來了時候全家正在圍著她哭,她問家裡人怎麼了,家裡人說還以為她死了呢怎麼叫都不叫不醒。後來醒來之後她跟家裡人說了這件事,家裡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便去找一個十八八相看事挺有名的神婆家去問事,神婆說她是仙家娃娃,就是端茶送水的那種,自己貪玩偷著跑下來的人家後來查到要收回去,結果到了地遇到了三個管事的大官給放回來了,要不然人絕對不行了。

 奶奶說,後來家裡人聽了那位看事的神婆看了日子讓她們家裡人用紙糊了一個女娃娃好像是給燒了,據說是替身。然後特別好玩的是,人家上邊又給託了夢是這樣說的,給我們送的孩子倒是挺漂亮的,但是就是沒穿衣服。於是這件事也就這樣過去了。

 奶奶跟筆者描述的時候,其實筆者就知道怎麼回事了。首先筆者這位姨奶是典型的童子命,其次是天人道的童子。為什麼是天人道的童子,因為聽描述便知道她去的那個地方大街上什麼人都有,很顯然去的地方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因為天分為多維次的,每一個天其實所代表的是空間的意思,那麼在輪迴當中有地獄惡鬼畜生人道,在人道往上就是天人道,所謂天人道便是一些生前積德行善福德深厚之人,只是有福大但境界不高便仍處於輪迴當中。

   從道教《度人經》記載的天則是按照一定方位橫向排列。其實說的就是空間多維次性質,而依照《笈七籤.天地部》的記載,天有三十六層 ,而輪迴當中的天人道則分為三界,一者欲界天6重天,代表著人的六根,人的六根對應六種欲望,清淨一種欲望便升高一層境界,心忘慾念即超欲界。色界十八層天,心忘諸境,即超色界。無色界四層天,心不著空見,則超無色界。超越了三界才是真正脫離了輪迴,真正做到自己的命自己手不受天管。之所以天人道在輪迴當中能升到天人道的人自己的天福享盡還是會墮落到人道的。所以為何說天人道未脫輪迴便是如此。

  至於在描述當中那三個大官我腦子當中立刻冒出了一個尊號,那便是三官大帝。根據經文記載三官大帝中的天官大帝位居玉清天,地官大帝位居上清天,水官大帝位居太清天,這玉清上清太清稱為三清聖境,屬於超越輪迴在三界之外的空間。那麼三官大帝作為三界外的大羅金仙,為何在天人道會有三官大帝的大殿呢?其實這就跟各司其職,在人間設有廟觀需要度化世人考核生死罪福,那麼同時在天人道也會有廟觀。不過不得不讚嘆的是,三官大帝真的是慈悲,筆者的姨奶作為童子命偷著跑下世間來的,被抓了回去還是承蒙三官大帝救度才得以有此人生。在三官大帝的經文當中也有讚詞:稽首皈命天地水.三官大帝慈悲主. 神功妙德不思議.謹運一心皈命禮. 

  奶奶跟筆者講了這件事情之後,筆者便對廟裡觀內供奉的一些神仙有了具體的認知。可能對於學術上來說,則會解釋成為歷史上刻畫出來的形象,但真正了悟天地自然的人自然便知道神仙是確實存在的。信則有,不信則無說的是你信你就能感覺到,你不信自然就感覺不到,但是無論是你信不信都是存在的


        江蘇太倉白雲洞,為道教正一道場。有一天全真龍門的侯明德道長雲遊至白雲洞,愛太倉水鄉之風光,請求在白雲洞常住,當家的也答應了。但是吃飯成了問題,為什麼呢?因為正一道士平時可以吃肉,逢三元五臘等節日才齋戒。而全真道士則持齋為主,開飯的時候,大家都去盛飯吃飯,唯獨侯道長一個人端碗白米飯去吃。當家的見狀,就問:「道友不吃肉麼?」侯道長回答說:「我吃素又三年了,吃肉的話胃會不舒服。」於是當家的便吩咐廚房以後每天給侯道長做一個素菜,不能用葷油,不準放蔥蒜。

    廚房做飯的還是答應的,但是可能是鄉下人不知禁忌,或者是草草應付。在做完葷菜之後,鍋也不刷,就直接做素菜。侯道長吃了,感覺味道不對,就跟做飯的說:「您慈悲。麻煩您以後做素菜的時候,可不可以刷一下鍋?我要的也不多,就一個蔬菜。」這下做飯的就急了,說:「我刷鍋了,你這個道士怎麼這樣說話了?吃飯還挑剔了,吃肉有啥不好的?」然後又告到當家的那裡去,說:「新來的侯道長,嫌我只給他做一個蔬菜,說其他人葷菜都好幾個。」

    侯道長不願跟這俗人爭執,就離開了太倉。之後沒幾天,做飯的嘴巴開始長瘡,紅腫流膿,痛不堪言,當時正值夏日,蒼蠅一個勁的朝他的嘴巴飛,趕也趕不走。找了好多個醫生,也沒有看好,其他道士都議論,說是因為他之前誹謗出家人,遭此報應。後來找廟裡的正一道士給他念了幾卷《三官經》才好過來。

  

   其實大凡靈壇廟宇,皆有護法神將護持道場,暗佑正法修行之人。有些人在廟裡做事情久了,對於道人沒有恭敬之心。不知道在廟裡做事,是積功累德的好機會。卻心懷狠毒,壞人修行。如此之人,冥報甚嚴也。道人齋戒甚精嚴,俗子無知生謗言。善惡冥冥終有報,何不懺罪禮三元?

    那麼這部可以消宿業積功德的經文是什麼呢?這部經文的全稱為【太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寶經 】經常念誦之人必感三官大帝道力護佑身家寧吉禍患消除,一切事事如意一切心想事成。所以建議一些朋友平時可以堅持念誦。虔誠念誦此經,即可得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歷史上種種靈感數不勝數,在此文章有字數限制,便不再上歷史靈感案例。

   為了大家念誦方便,筆者把此經生字全部注音校隊,對於一些曾經造下罪孽現在一心求懺悔的朋友非常適用,也對於一些現在迫切想要得到庇佑以讓自己轉變處境的朋友更實用。總之誦經只有三個字,敬,信,誠。


[淨心神咒]

太上臺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mèi),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急急如律令。

[淨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穢(huì)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羅千齒神,卻邪衛真。喉神虎賁(bēn),炁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煉液,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

[淨身神咒]
靈寶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臟玄冥。青龍白虎,隊仗紛紜;朱雀玄武,侍衛我真。急急如律令。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嶽瀆(dú)真官,土地祇( qí )靈。左社右稷(ji),不得妄驚。回向正道,內外澄清。各安方位,備守壇(家)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急急如律令。

[淨天地神咒]
洞中玄虛,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靈寶符命,普告九天;乾羅答那,洞罡太玄;斬妖縛邪,度人(殺鬼)萬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誦一遍,卻病延年;按行五嶽,八海知聞;魔王束首,侍衛我軒(xuān);兇穢消散,道炁常存。皈命常清常靜天尊。攝魔摒穢大天尊。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受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yì)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忘形。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覆護真人。急急如律令。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爇(ruò)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pèi)臨軒(xuān)。臣今關告,逕(jìng)達九天。急急如律令

【上元天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  玄都元陽,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偕(xié)九千萬眾。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通「披」,讀「pī」)萬靈,主眾生善惡之籍;恩覃(qín)三界,致諸仙升降之私。除無妄之災,解釋宿(sù)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賴,蠢動鹹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yào)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地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xié)九千萬眾。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jié)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下元水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  暘(yáng)谷洞元,青靈宮中。部四十二曹,偕(xié)九千萬眾,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jié)數之期,正一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jiōng),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yáng)谷帝君。

[開經偈]
寂寂至無宗,虛峙(zhì)劫仞(rèn)阿。豁落洞玄文,誰測此幽遐。一入大乘路,孰計年劫多。不生亦不滅,欲生因蓮花。超凌三界途,慈心解世羅。真人無上德,世世為仙家。
稽首皈依天地水,三官大帝慈悲主。
神功妙德不思議,謹運一心皈命禮。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
爾時,救苦大仙,在大羅天上,九氣紫微天宮,上白道君曰:集會三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眾聖曹官,考較司同諸仙眾講說經法,救拔眾生,放大光明,照見天下萬國九州島之地,江河湖海之內閻浮世界之中。受苦眾生,造惡非善,廣結冤讎(chóu),多行不足。財交不明,不敬天地,日月三光。呵風罵雨,欺神滅像,瞞天昧(mèi)地,褻(xiè)瀆(dú)聖賢。不敬父母,叔伯六親,奸盜邪淫,不忠不孝,非禮非義,斷絕往來恩路。不敬五穀,穢汙遭賤。不行正道,大鬥小秤(chèng),明瞞暗騙,橫(hèng)言曲語。白口咒詛,怨天恨地。不恤(xù)己身,不修片善。天不容,地不載,致生惡毒,多起瘟疫,多招訟非,輕重難逃,故作事因。得此通報,惡難臨身,無處解釋,於是救苦大仙端簡上告三元天官曰:善哉善哉!此等眾生,遭刑苦難。若有善男信女,皈依三元,齋戒三年圓滿,發心轉誦此經,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踴躍懺悔,悔過愆(qiān)尤。

道君曰:即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於是告下。三元天尊,即駕五色祥雲,行九氣清風,至都會府,雲臺山上,放大毫光。廣大惠力,無邊法顯,濟民救苦,福應萬靈,諸天升降。除無妄之災,解有讎(chóu)之愆(qiān)。賜千祥之福,脫九厄之難,離三途之苦。痴蠢康泰,削去原罪,拔除冤根,永消愆(qiān)尤。父母存亡,沾恩離苦,四生六道,餓鬼窮魂,孤魂野鬼,九玄七祖,未離地獄之中,存亡眾生,杻(niǔ)械枷鎖,囹圄(líng yǔ)閉塞。於是,地官至七月十五日,即與獄囚地獄受苦眾生,除罪簿,滅惡根,削死名,上生籍。已去提,未去提;已提至,未提至;已結證,未結證;已發覺,未發覺……鹹赦(shè)除之。地官曰:五刑十惡等罪,永不赦(shè)除。

天尊言:齷齪(wò chuò)齟齬(jǔ yǔ),蛇牙虎口,心如錐(zhuī)刀,惡毒之人,鬼眼鬼心,多計巧言,哄瞞痴愚,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貧,只念己富,肥家潤身,使心用心,返累已身。心根結成,罪根難滅。貪財利已,天雷霹靂。瘟氣流傳,纏害身體。冤愆(qiān)相併,並及子孫。於是救苦大仙,再告天官。天官曰:轉誦此經,至滿千遍,大作踴(yǒng)躍,悔過愆(qiān)尤,斷惡修善。即有地官赦罪,所有惡孽(niè)愆(qiān)尤,俱一赦除。心心忐忑(tǎn tè),盡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魂安靜,精神復舊。罪滅福生,無量功德,其福無邊。

道君曰:世界眾生,招瘟惹災,毒氣流行,眾生染著,偕(xié)是造惡非善,冤讎(chóu)相併,致生惡疾,淹延未愈。若誦此經,病即痊癒。若誦經者,至端陽中元之日,即有三元追回行瘟等眾,考較輕重等罪,俱一赦除。水官曰:世間夫婦,命犯孤辰寡宿(xiù),刑害絕嗣(sì),皆是前生不施,今生受之。若有善男信女,晨夕好靜,沐浴燒香,燃燈誦經,修齋(zhāi)布施,悔過消刑,便生端正有相之男,聰明富貴之子。聲鎮五湖四海,宿(sù)世今生,故作誤為,謀財負命,今世為兒,取命化財,女人妊娠(rèn shēn),三朝五日,不行分娩(miǎn)。或在身兒亡,生下兒亡,三六九歲兒亡,十二五歲兒亡。一日一夜,萬死萬生,俱是冤愆(qiān)相臨,化身化財,騙協財物,化為畜生。若有善男信女,發心施財,齋戒沐浴,轉誦此經,悔過愆(qiān)尤,即使愆(qiān)尤永釋,人鬼分離。產生無難,母子雙全。關煞(shà)無刑,生育成人,利益雙親。經力宏深,祈福福至,禳(ráng)禍禍消。

天尊言:讎(chóu)人永泮(pàn),冤家債主,自消自滅。孤魂等眾,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輪迴生死,出離地獄,即往東極天界。救苦門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無地獄。閻王一見,不敢高聲;童子夜叉,擎(qíng)拳拱手;牛頭馬面,總盡皈依。一十八重地獄,獄獄逍遙;三十三天天宮,宮宮自在。超生天堂之境,即無地獄之聲。出離地獄,永離苦難。逕往人天,超生淨土,快樂無量。一去一來,無掛無礙。

水官曰:天下眾生,星辰不順,運限遲留,兇曜(yào)衝並,多生疾病。或瘟病相侵,或痢疾瘡毒相侵,或腫毒疥(jiè)癩(lài)相侵,氣候喉疸(dǎn)相侵,咽喉風毒相侵,洩(xiè)瀉風痰相侵,祖冢(zhǒng)瘟氣相侵,住基風水相侵,邪師敗聖相侵。火眼癆瘵(zhài)相侵,吐血蠱(gǔ)毒相侵,白日咒詛相侵,刀兵火盜相侵,水渰(yān)顛狂相侵,吊頸枷鎖相侵,穢門閉瘴相侵,年月日時不利相侵,斫(zhuó)伐壇廟樹木相侵,挖坑動土相侵,開基開沼(zhǎo)相侵,添新換舊相侵,修前整後相侵,瘧(nüè)疾疹(zhěn)疾相侵,瘟災瘟氣相侵,官符口舌相侵……致生惡疾來纏,眾生染著,致於喪亡。若誦此經,即使惡疾不纏,吉星相護,兇曜(yào)退散,萬禍冰消,千祥雲集。經通天界,福臨人間。

天尊言:天下眾生,江河湖海,舟航商賈(gǔ),風波洶湧,驚惶憂懼。若誦此經,皈依天地水官,水府眾聖,即使風恬(tián)浪靜,水途安妥,舟航穩載,繩纜堅牢。所謀順遂,諸聖擁護,萬神賜福。於是,天尊而說偈曰:

九氣青天上,日月星鬥真。
天地水官帝,雲雷電鼓隨。
金童執華旛(fān),玉女捧香花。
五色祥雲內,放出白毫光。
照一切天下,顯身救眾生。
慶雲祥煙護,拔離諸苦難。
興雲布洪雨,驅雷掣(chè)電行。
捲起揚塵土,神氣威猛烈。
廣大智慧力,法顯無邊濟。
無極無量法,無量度眾生。
無極無量光,照出諸魂眾。
一切冤家鬼,盡離地獄中。
存亡諸眾生,一切離苦難。
天尊說經已畢。若誦此經,隨力見功。酌(zhuó)水獻花,其福自應。家有此經,宅舍光明,災難無侵。佩帶此經,萬神擁護。鬼祟(suì)永滅,心念不空,福力自然。神力扶持,隨心應口。此經共計一千六百七十五字,字字真詮(quán),句句消愆(qiān),行行滅罪,卷卷賜福。一切諸天上帝,三界十方眾聖,聞說此經,皆大歡喜,信受奉(fèng)行,作禮而退。

願以此功德普皆回向法界諸天尊,祈願法界諸天尊,道力無限,法力無邊,神光普照,靈佑眾生,大吉大利,永顯威靈。願以此功德普皆回向十方有情諸眾生,祈願一切與我有緣之眾生,福慧善根增長,有緣聽聞正道善法,從中獲益,明心見性,出離生死。祈願一切與我有惡緣之眾生怨債化解,宿業消除業障清淨,一切冤讎皆得和釋,一切孽緣皆得消除,共修正道,離苦得樂。志誠禮拜諸位天尊,志誠禮拜諸位仙真,至誠禮拜諸位善神,祈願道力注照弟子福慧增長,圓成勝善根。所有刀兵劫,乃與怨債等,獲息盡消除,人個皆禮讓。祈願道力注照弟子清淨無染,保養元和,事業興旺,財源廣收,祿位升遷,仕途榮升。祈願道力注照弟子,常逢道緣,人皆恭敬,善神擁護,神將護持。拘魂制魄,穢質化盡。體相清淨,功滿德就,修成正果。 轉載本文者功德不可思議

來源:微信國學公共平臺【啟悟儒釋道】只為帶給你一份正能量


相關焦點

  • 道教神話: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原標題:道教神話: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官 天官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一位天神。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統領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舊時中國民間用作祈福消災的吉利話。
  •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三官經)
    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數之期。正一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火官寶誥至心皈命禮乾元四品。考較火官。運扶乾健。德合離明。居太陽丹天之中。統左府注生之籍。盛德在火。炎帝持衡。功參佐於三元。
  • 農曆七月十五恭賀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聖誕,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
  • 七月十五中元節道教地官赦罪解厄,鬼門大開最宜超度懺悔做錯之事
    七月十五民間稱之為鬼節,鬼門大開,道教稱之為中元節,中元節共分三元,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道教信仰稱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民間傳說:七月初一鬼門開鬼月禁忌
    熟悉道教文化的人都知道,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就是上元賜福天官一品紫微大帝的誕辰。七月十五中元節,就是中元赦罪地官二品清虛大帝的誕辰。十月十五下元節,就是下元解厄水官三品洞陰大帝的誕辰,合稱三官大帝,全稱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簡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恭賀「下元五炁解厄水官大帝」聖誕
    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五炁解厄水官大帝」聖誕之日,也是中華民俗中的「下元節」。三官大帝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職。常持誦三官寶誥必可獲福無量!水官大帝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水官大帝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 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賜福
    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三官寶誥志心皈命禮。惟三聖人。乃一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普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
  • ...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中元節的禁忌及祈福!
    隨著道教的發展他們的職責也十分清楚,天官為上元賜福(正月十五),地官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則下元解厄(十月十五)。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  地官赦罪:地官名為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平等應善天尊,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
  • 《三官經》拼音標註簡體版丨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下元水官寶誥志心皈命禮暘(yáng)谷洞元,青靈宮中。部四十二曹,偕(xié)九千萬眾,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jié)數之期,正一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jiōng),分人鬼之道。
  • 三官經丨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真經(三官經)》告知世人,如果善男信女皈依三元(三元:指天、地、水三官大帝聖誕吉日。即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齋戒(指是日持齋守戒),轉誦此經千五百遍,踴躍懺悔,即能除無妄之災,解有仇之愆;賜千祥之福,脫九厄之苦……父母存亡,沾恩離苦。並說:恭誦此經,即可隨力見功,酌水獻花,其福自應。
  •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
    即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於是告下,三元天尊即駕五色祥雲。行九炁清風。至都會府。雲臺山上。放大毫光。廣大惠力。無邊法顯。濟民救苦。福應萬靈。諸天升降。除無妄之災。解有仇之愆。賜千祥之福。脫九厄之難。離三途之苦。痴蠢康泰。削(xuē)去原罪。拔除冤根。永消愆尤。父母存亡。沾恩離苦。四生六道。餓鬼窮魂。孤魂野鬼。九玄七祖。未離地獄之中。存亡眾生。杻(niǔ)械枷鎖。囹圄閉塞。
  • 七月十五日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
    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感應天尊。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武則天除罪金簡(資料圖)三官大帝餘氣應化人間,便為堯、舜、禹三位明君;每到三元之日,三官大帝便巡遊三界,考校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的神仙升臨、品匯考限與萬類化生之事。而七月十五正好是地官大帝聖誕,也是地官赦罪之期,關於這一天普度鬼魂、大赦幽冥的文章大家已看過不少了,頤叔在這裡就不掉書袋了。
  • 《三官經》全本—全稱《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精品摺子本結緣
    《三官經》,全稱為《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本經乃三官大帝開示說法,可謂字字真詮,句句消愆;行行滅罪,卷卷賜福。恭誦此經,即可隨力見功,酌水獻花,其福自應。以下為經典原文: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爾時。救苦大仙。在大羅天上。九氣紫微天宮。上白道君曰。集會三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眾聖曹官。考較司。同諸仙眾。講說經法。救拔眾生。放大光明。照見天下。萬國九州之地。江河湖海之內。閻浮世界之中。受苦眾生。造惡非善。廣結冤讎(chóu)。多行不足。財交弗明。
  • 正月十五·天官賜福 | 恭迎天官大帝聖誕
    無處解釋」後,啟問三官大帝,怎樣才能獲得「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大帝開示道:「此等眾生。遭刑苦難。若有善男信女。皈依三元。齋戒三年圓滿。命道轉誦此經。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踴躍懺悔。悔過愆尤。」救苦大仙又問:「齷齪齟齬。蛇牙虎口。心如錐刀。惡毒之人。鬼眼鬼心。多計巧言。哄瞞痴愚。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貧。只念己富。肥家潤身。使心用心。返累己身。心根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