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節道教地官赦罪解厄,鬼門大開最宜超度懺悔做錯之事

2020-12-24 三斌道長

七月十五民間稱之為鬼節,鬼門大開,道教稱之為中元節,中元節共分三元,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道教信仰稱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民間也稱守衛天門的唐、葛、周三將軍,後世也有說三官是指堯、舜、禹。

三官大帝的主要職責是於三元日考校人間善惡,給以罪福,曰:"正月十五日,上元宮主一品九氣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道教信仰中可以說比三清還要早的就是三官,天地水官,古人立形則成象,信奉以天主氣,為體,地主成為用,水主化為形,生的萬物之規律,學過易學的朋友也應該能明白,天地陰陽之氣交替於未月,為陽消陰漲之勢,又為土之旺象,位於坤卦,坤地之母也,厚德載物之象,所以古人會在陰陽生死之氣交換之際選擇超度,又為地官大帝赦罪校戒罪福之日。

對於人體道教也稱之為三屍,為一氣所化,分別居於上、中、下三丹田。屍者,神主之意。道教認為人體有上中下三個丹田,各有一神駐蹕其內,統稱"三屍"。三屍神會在庚申日遞呈個人善惡,所以道教也有守庚申之說,也就是民間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

同樣天地水為大天地,三屍神為人身小天地,這裡還要說下天地人三才,古人認為,天化氣,地以成之,人為形,為天地之所化,則天地人萬物之主宰,相互表裡互通,天人合一為地成之,所以民間此日多以超度,懺悔,還陰債,增補財庫等,每年七月十五以超度十方孤魂的靈寶祭煉大型功德法事為主!

相關焦點

  • 民間傳說:七月初一鬼門開鬼月禁忌
    熟悉道教文化的人都知道,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就是上元賜福天官一品紫微大帝的誕辰。七月十五中元節,就是中元赦罪地官二品清虛大帝的誕辰。十月十五下元節,就是下元解厄水官三品洞陰大帝的誕辰,合稱三官大帝,全稱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簡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七月十五日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
    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祈請中元地官赦罪:一年之中最值得珍惜的「貴月」文:其實中元節,不僅僅是赦陰司地府諸鬼之罪,這一天也是我們陽世之人,求取恩典、赦免罪過的好日子。在道教經典中記載「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主錄百司,上詣天闕,進呈世人罪福之籍。」中元節這一天地界神祇將世人功過簿籙,上呈地官校閱、集中審閱。
  • 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節有何區別?「中元節」有什麼禁忌呢
    中元節和盂蘭盆節,是指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的節日,也稱盂蘭盆會、中元節。需要注意,一定意義上,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該節日為「鬼節、施孤,或亡人節、七月半」等。七月半是地官大帝誕辰(聖誕日),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
  • 【民俗文化】農曆七月的「鬼節」——中元節即將到來,這些風俗禁忌...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即七月半),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 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 ...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中元節的禁忌及祈福!
    道教開始就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隨著道教的發展他們的職責也十分清楚,天官為上元賜福(正月十五),地官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則下元解厄(十月十五)。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
  • 農曆七月十五恭賀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聖誕,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地官大帝的神職是「赦罪」和消除「冤愆」,故每逢這一天,中元赦罪地官大帝廣開宏恩,大赦地獄,赦罪解愆,鬼門大開而慧法普施。每逢七月十五日,地官大帝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 七月鬼門開,午夜心慌慌 鬼門已開 這些禁忌千萬不要做 !!
    據說從農曆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們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道教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
  • 三月七月鬼旺月:鬼門大開的中元節,究竟來源於道教還是佛教?
    目連於心不忍,於是請求於佛陀,佛陀告訴目連要在七月十五建盂蘭盆會,集合十方僧眾之力才能讓其母吃飽。於是目連便在七月十五這天開壇超度,以此大功德幫助其母解脫餓鬼之苦,得以吃飽轉入人世,後又進入天堂。這是在西晉時期傳入中國的佛教故事,南朝梁武帝蕭衍時便開始設盂蘭盆齋,此後千年來一直盛行不衰。
  • 中元節 | 鬼門開.
    七月半 | 佛家為盂蘭盆節,道家則為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民間則為鬼節。道教的中元節在同一天,這天在道教中又是地官誕,是地官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習俗,並祈求地官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道教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與佛教做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脫的儀式目的相似,且同樣符合東亞傳統的孝道,於是佛、道的習俗結合起來。
  • 七月十五中元節普渡拜姑爺/你們那兒都有什麼民風民俗活動呢?
    七月十五這一天對佛教道教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對於道教來講,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道教初起時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後稱之為三官大帝,很多地方都有祭拜三官的廟觀。他們各有責司,天官為上元賜福,地官為中元赦罪,水官則稱下元解厄。
  • 中元節文化闢謠:沒有「初一鬼門開 三十鬼門關」的說法,只有七月十五
    又到了農曆七月,因為七月十五為三官大帝·赦罪地官的誕辰,據說地獄會放出亡人魂魄,加之宗教因素的文化,變成了一年中最大的鬼節——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所以七月也被人們稱為「鬼月」。當然這些可以說是迷信以及民俗信仰,但作為傳承下來的一種祭祀文化,也是有其可取之處,比如慎終追遠的對先人的奠祭。
  • 中元節由來習俗丨農曆七月為啥叫鬼月?為何在中元節這天超度亡靈
    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宗親先人,打點孤魂野鬼。七月十九:太歲星君聖誕。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薩聖誕。其中,以七月十五最為重要。今年九月二日,就是中元節。七月十五既是道教的中元節,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不論佛教還是道教,都會舉行盛大的法事,為死者的靈魂超度。
  • 中元節禁忌不可不知!
    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源於東漢後的道教。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 七月鬼門開,午夜心慌慌 !「鬼節」的來歷和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凡人和其他聖靈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地官掌管地獄之門,從七月初一這一天地官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要祭祖、上墳、點河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 七月十五鬼節的由來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
  • 中元節的自白:我不光是鬼節!
    紅山文化 牛河梁遺址 祭壇中元節的「鬼節」含義來源於漢後道教(大約北魏時期),道教中天帝派遣「三官大帝」駐守人間,即天官(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地官(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水官(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
  • 七月十五,中元普度——中元節由來
    在中國民間的傳統觀念中,農曆七月神秘而幽暗,地府鬼門大開,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探視親友子孫、或尋求供奉,直到七月底關閉鬼門時才返回。作為禁忌,人們很少選擇在七月舉行結婚、搬家或開幕等喜慶儀式。而這個「鬼月」的高峰,無疑是「七月半」也就是被稱為「中元節」的這個日子。  中元節從何而來?
  • 道教神話: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原標題:道教神話: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官 天官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一位天神。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統領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舊時中國民間用作祈福消災的吉利話。
  • 七月十五中元節:點一盞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七月十五中元節:點一盞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傳統古風
  • 七月十五鬼門開?粵東碣石鎮民間風俗「中元節盂蘭勝會」即將開啟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齋孤、盂蘭勝會,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碣石古鎮地區為七月十三~七月二十三),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而作為千年古衛城「碣石鎮」應該是目前對中國民間風俗保存最多的地方之一,其盂蘭勝會又將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