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豐太郎:日本軍國主義的急先鋒,雖得善終,卻是在絕望中咽氣

2020-12-23 騰訊網

島國,日本。

在豐臣秀吉的努力下,完成了日本的統一。由於日本作為一個島國,無論對於生存還是發展,都有很大的限制,同時,內部矛盾也極為尖銳。為了解決內部矛盾的同時,也解決掉「島國」的限制,豐臣秀吉制定了一個天馬行空的計劃,也就是「大陸政策」。

您別看豐臣秀吉的個子小,但是他的野心卻很大,他當年的思路是,佔領朝鮮、中國、印度,統一亞洲,甚至統一全世界,這是豐臣秀吉為日本規劃的發展方向,最終,不出意外的失敗了。但是這種思想卻遺留下來,成為了一顆種子,等到日本再次擁有一定實力的時候,這樣的危險想法,就會像種子一樣發芽生根,重新控制日本人的思想。

明治維新,給島國日本帶來了一次「煥發第二春」的機會,曾經偏居一隅的「倭人」,因為這一次改變,實力迅速增長,船堅炮利彌補了島國人冷兵器戰鬥力差的先天弱點,也膨脹了他們的野心。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深埋日本人心中的那顆「軍國主義」種子開始萌芽,並且迅速聚集了一群激進主義分子,他們懷揣野心,渴望戰爭,希望日本能夠統治亞洲,走出島國。

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之下,有一個人極具代表性,他的名字叫做小山豐太郎。

軍國主義「怪胎」

小山豐太郎出身地方的門閥士族,他的父親是舊時的武士,後來的議員。小山豐太郎生於1869年的群馬縣,是一位維新之子。一個消息傳到他的耳朵時,讓他興奮得睡不著覺,作為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的成員,對外擴張是他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1894年,甲午年。

中國清朝與日本的海戰爆發了,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倉皇迎戰的清朝根本無力抵擋,曾經的「世界大國」——清朝,在這一次戰爭中丟盡了顏面,被彈丸之地的島國打得一敗塗地。腐敗的清政府因為這一場戰敗,耗盡了最後的力氣,無力再戰,慈禧此刻最大的願望,便是日本能夠趕緊停戰,不要動搖她的統治地位。

1895年1月14日,清政府正式派遣了戶部侍郎張蔭桓、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全權大臣,趕赴日本以求停戰。當時的日本,正值戰爭勝利高峰時期,氣焰極其囂張,日本認為,此刻不足以勒索到「理想」賠償,需要繼續施加清政府壓力,才能勒索更多財物。直到1895年2月2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才對清政府提出了明確要求,他羞辱了戶部侍郎張蔭桓、湖南巡撫邵友濂一番,讓他們回去告訴慈禧,點名讓李鴻章作為全權代表大臣前來和談。

1895年2月17日,中國清朝迎來了一個悲痛的日子,北洋水師在這一天全軍覆沒。囂張的小日本兒開始坐地起價,如果清政府不割地、賠款,則不必再派求和使臣到日本了。

李鴻章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清政府指派為全權大臣,並且帶著光緒皇帝授予的「以商讓土地之權」,前往日本進行談判。弱國無外交,何況一個戰敗的清政府呢?李鴻章的處境並不好,到了日本之後,面見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狡猾的伊藤博文一再難為李鴻章,擺出了不答應勒索條件便不能罷戰的姿態。一方面慈禧又急於停戰,李鴻章心急如焚。

激進主義的槍聲

與李鴻章一樣心急如焚的人還有一位日本人,此人正是日本激進主義者小山豐太郎。日本侵略戰爭打響之時,小山豐太郎興奮得難以入眠,隨著戰事的順利進行,他的心情也美上了天,但是「好景不長」,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主張停戰,謀取巨大的利益,並且開通商口岸的想法傳了出來,這讓作為軍國主義先鋒的小山豐太郎心急如焚,他希望日本能夠徹底佔領中國,而不是停戰謀求巨大利益,所以,他十分恨伊藤博文,稱他為「好色的老狒狒」

在小山豐太郎看來,這位「好色的狒狒」已經不會繼續作戰了,他已經打算與清政府派來的和談官員李鴻章進行談判,這在小山豐太郎看來,簡直是「滅頂之災」,他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既然伊藤博文不會繼續進行戰爭,那麼他就要自己動手,來攪黃這次和談。他選擇的方式是,刺殺清政府全權大臣李鴻章!

小山豐太郎在橫濱買了一把五連發手槍,懷裡揣了一本詩歌集,還有一張李鴻章的照片。他自知此去很可能「無回」,所以,在他刺殺李鴻章之前,回了一趟自己的家鄉,對自己亡母進行祭拜,又與父親道別,妹妹送他離開的時候,外面下著大雪,小山豐太郎心中升起了一絲悲涼,明明是一位好戰的惡魔,他自己的心中卻覺得自己是一位英雄,他認為那不是悲涼,是悲壯,一位「刺客」的悲壯。

即將面對未知的結果,或許要面對死亡,小山豐太郎的內心其實也有恐懼,於是他不停地鼓勵自己,而他鼓勵自己的話語,卻是孟子的話——「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乎」。一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卻做著吞併中國的美夢,只是他自己不願意醒罷了。

小山豐太郎還去了一趟東京最著名的花街芳園,這裡是一個日本頂級的風月場,赴死小山豐太郎不想留遺憾,他想在這裡找一個最美的姑娘。

「因為是此生的最後一次,想要找個讓自己不留遺憾的美女」

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第三次與伊藤博文談判無果後,在回到住所的路上,迎面走來了一個日本小夥子,他頭戴鴨舌帽、腳著薩摩木屐,還有白色毛線編的又粗又長的羽織紐。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前來刺殺李鴻章的小山豐太郎。據他回憶,李鴻章並非凡人,極具氣質,目光炯炯。

「比起照片上的形象,眼光更是炯炯射人,的確是偉人的風貌。年齡約有七十,真是老英雄的典範。從眼睛看其人悠揚不迫的態度,不由得佩服這眼睛比照片上還要犀利。真不愧是睥睨東洋的眼睛!」

小山豐太郎,衝出人群,直到李鴻章的轎前,他按住不知所措的轎夫肩膀,舉槍向李鴻章的頭部射擊,隨後李鴻章應聲倒在了轎子上,昏迷過去,臉上鮮血入注。

從小山豐太郎衝出人群,完成射擊動作,到他被抓住捆綁起來,加起來只有2分鐘的時間。是的,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的小山豐太郎在刺殺李鴻章之後,立刻就被捕了。迎來他的是審判,在伊藤博文的授意下,小山豐太郎被判處了終身監禁。

從狂熱到絕望離世

這一次刺殺很快傳遍了各國,世界譁然,對日本的譴責鋪天蓋地,輿論的壓力之下,伊藤博文害怕西方各國出面幹涉,於是,在李鴻章稍微康復之後,就趕緊和他達成了共識,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小山豐太郎最終被押解到北海道服刑,兩年後卻因大赦減刑,到了1907年,很快就被假釋出獄了。1931年,日本再一次狂熱起來,小山豐太郎也因此再次興奮,他認為這正是他活著的意義,這一次的日本沒讓他失望,侵略戰爭符合了他的變態預期,他為此感到高興,在有生之年能夠目睹日本軍國主義得到發揚,他很開心。

只不過小山豐太郎沒有高興太久,到了1945年8月,日本的侵略戰爭敗局已定,但是卻依然負隅頑抗,開展「玉碎」計劃,拒絕投降。在這樣的情況下,遭到了盟軍的毀滅性打擊,日本成為一片焦土,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投下後,日本選擇了投降。

原本還興奮不已的小山豐太郎,在生命的晚期去看到了這樣的結局,讓他後悔活了這麼久,見證了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無條件投降,並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樣的結果,讓老年小山豐太郎幾乎絕望,兩年後鬱鬱而終,在無限的絕望中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文/野史日記

參考文獻:《秘書類纂》《清史稿》《舊夢譚》

相關焦點

  • 蔣勁夫和太田豐太郎——日本近代文學框架下的」渣男」研究
    豐太郎裡程碑式的」渣男」形象在我心中留下了如此的創傷,以致於我每次翻微博觀八組戰天涯的時候都會想起森鷗外,並在種種」渣男」的奇葩事跡中嗤之以鼻。「我看你們還是需要提升自己的姿勢水平,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見過豐太郎,世上便沒有了」渣男」。」接下來就讓我們講講豐太郎是如何開展他的」渣男」生涯的。
  • 甲午戰爭後,那個刺殺李鴻章的日本憤青,後來結局如何?
    小山豐太郎,一個日本右翼團體的激進主義者,大家都說他無腦,我認為不見得,一般來說,激進主義者都擁有很強的目的性,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使用任何手段,這樣的人你怎麼能夠說他無腦呢?為了阻止中日停戰,小山豐太郎不惜通過刺殺李鴻章,促使中日談判破裂,進而使戰爭繼續。
  • 125年前,那個刺殺李鴻章,讓清朝少賠1億兩的日本人,結局如何?
    小山豐太郎一心只想著侵略,卻忽視了日本自身條件的限制,日本畢竟是個小國,資源貧乏、市場狹小是永遠也擺脫不了的。甲午一戰,日本已經盡了全力,再打下去,就會受國內資源的限制,後繼乏力,舉步維艱。因此,通過和談獲取利益,是目前最明智的做法。
  • 李鴻章赴日談判時被刺殺,當年那個日本刺客,後來是何下場?
    1895年,李鴻章赴日本談判,談判地點在馬關春帆樓。3月21日,李鴻章在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首次談判中不歡而散,日本獅子大開口,李鴻章顯然不可能答應。為了打破僵局,雙方又進行了多次會談。而刺殺李鴻章的刺客小山豐太郎也很快被抓住。為何小山豐太郎要刺殺李鴻章呢?原來此人是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的成員,他不希望中日停戰,更不希望中日議和。為了讓戰爭持續下去,他便進行了這場刺殺。
  • 日本切腹自盡的倆將軍一個1小時後咽氣一個15小時後才咽氣
    二戰期間的日本受軍國主義以及皇國史觀的影響,對國家和天皇懷著一種幾近狂熱的信念,而且基本上所有軍人都奉行武士道精神,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幾乎成為了日本的一個代名詞。在武士道中切腹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舉動,當日本軍官覺得自己辱沒了武士的榮譽以及信條時就會選擇用刀切腹自盡,以至於後來還演變成了一種文化和儀式,切腹時還有專門的刀。二戰時當日本的戰敗投降已成定局的時候就有不少日本軍官切腹,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兩位級別很高的日本軍官也是如此。首先要說的是阿南惟幾。
  • 竹野內豐扮演絕望日本士兵 赴澳洲宣傳笑稱緊張
    竹野內豐扮演絕望日本士兵 赴澳洲宣傳笑稱緊張     電影網訊(編譯/姬忠鵬)近日,實力派男星竹野內豐專程前往澳大利亞雪梨,出席在那裡舉辦的「第15屆日本電影節
  • 龍珠超:鳥叔筆下的悟空,以及豐太郎筆下的悟空,你更喜歡哪個?
    02豐太郎筆下的悟空人設毀了有人認為豐太郎筆下的悟空,人設已經開始慢慢毀了,甚至出現了說豐太郎就是黑悟空的。豐太郎刻畫的有太多問題,違和感太強有點接受不了。但如果豐太郎一旦改變了悟空的人設,那基本這部戲就要毀了,改造主角是最忌憚的設定了,所以網友覺得,寧願豐太郎改變貝吉塔,也不要刻意去塑造新的悟空。
  • 隱藏千年秘史,被軍國主義利用,日本童話「桃太郎」的坎坷身世
    咱們回到「桃太郎」童話本身,先解釋一下剛剛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好解釋:桃太郎故事之所以如此豐富,是因為在千年流傳過程中被不斷加工完善了,現有版本的桃太郎故事其實時間並不長。而第二個問題就很令人意外了:根據日本學者的考證,「桃太郎」故事中的「鬼」並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種鬼,而是一種特殊的「人」——中世紀流亡到日本的朝鮮半島百濟居民,當時的日本人習慣稱呼他們為鬼!
  • 從《啊,海軍》看,日本軍國主義到底給日本帶了些什麼?
    而這部反映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電影再加上我國早期配音藝術家的加工表演,立即呈現出了獨特的效果。一、軍國主義思想,扭曲異化士兵。現在,我們說起日本可能想起來的還是當年的日本侵略者對於我國的殘忍侵略和破壞,對於我們國家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壞。而當時的日本人更是強調「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意識,更是在影視劇中,給我們塑造了一些偏執的日本軍人形象。而這種行為追根溯源就是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在當時的日本國內的文化氛圍就是自己不是自己,自己就是國家這個大的戰爭機器的一部分。
  • 日本軍國主義歌曲,居然出現在中國這裡!
    來源:佔豪音樂平臺發布日本軍國主義歌曲,根據上海檢察三分院建議下架。某網絡音樂平臺發布日本軍國主義歌曲,經由上海檢察三分院公益訴訟後,平臺下架該歌曲。澎湃新聞報導截圖2019年8月20日,上海檢察三分院在履職中發現,某網絡音樂平臺發布了歌手李香蘭偽滿時期演唱的一首宣揚日本軍國主義的日文歌曲並傳播,評論區內有「大東亞共榮、五族協和、同建皇道樂土」等評論,嚴重傷害民族感情。經請示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同意後,三分院以公益訴訟立案,探索在網絡文化領域開展公益訴訟。
  • 20年前有一部「超邪惡」軍國主義電影:連日本人都看不下去了
    《自尊》一片以侵略者辯護人身份出現,把東條英機一個靠瘋狂推行侵略政策,血腥屠殺中國人民起家的戰爭罪犯,打扮成一個熱愛日本,熱愛亞洲,致力於解放亞洲人民的功臣。在涉及中國的那場戲中,當檢察長責問東條英機:「為什麼要派兵侵略中國?」東條回答:「你的提問很可笑,我們出兵中國,只是為了保護當地的日本僑民,至於後來戰爭擴大了,也是由不得我們的事。」
  • 馬關條約籤訂前,刺殺李鴻章讓清廷少賠1億的日本青年,最後怎樣
    光緒二十年(1894年)六月二十三日(公曆7月25日),日本軍艦忽然發送襲擊,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甲午海戰爆發。北洋艦隊早些時候沒有得到增強配置,軍費被翁同龢剋扣,最終導致北洋裝備落後。李鴻章心疼船也不願損失過大,丁汝昌便因此指揮失誤,最終的結果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 日本軍國主義是怎樣形成的?
    後來,列強東漸,日本也被迫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危機—自保—進攻,乃至瘋狂。  把自己搞成「武瘋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那需要一個漫長演化的過程。日本軍國主義思潮的形成即是如此。開始是小水,分布散亂不成氣候,到明治維新的時候,日本已經在各種民間反華思潮中浸淫了近200年,細流擴展成狂瀾。  日本的軍國主義,正是手握槍炮屠刀的「皇軍」和這些終日做著侵華迷夢的文人所產下的怪胎。
  • 日本慰安婦的故事:獻身的背後,是慘無人道的軍國主義
    日本的慰安婦和別的慰安婦不同,日本的慰安婦有很多是自願加入到裡面的,當然也有的是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還有一些是因為犯下了一些過錯因此被送進了慰安所。日軍醫院裡面有一個護士長得很漂亮,叫石田英子,護士是幹嘛的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就是幫助醫生照顧病人,然後幫病人換藥等等,但是有一次石田英子在病房給病人換藥的時候,正好被進病房的一個軍官看上了,軍官就直接在病房裡面就想強暴石田英子,石田一直在反抗,最後拿東西了砸了這個軍官,最後跑了出去,這一幕被很多人看到了,最後傳到了醫院院長的耳中。
  • 《忍者亂太郎》中主要角色的日本配音員
    《忍者亂太郎》中主要角色的日本配音員《忍者亂太郎》是由三池崇史導演的一部日本的戰爭、校園動畫,改編自尼子騷兵衛原作的漫畫《落第忍者亂太郎》。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動畫中的為主要人物配音的日本演員吧。結城比呂山田利吉的配音者優希比呂是日本的男性聲優。東京都出身。
  • 西安出售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的盜版影碟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消息:日前,西安市影碟市場上出現了盜版的美化日本軍國主義影片《血戰衝繩島》和以我國為「假想敵」的美國影片《暴走潛龍》。有識之士指出,整治影像出版市場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據解放軍報報導,衝繩島戰役是二戰時的一次重要戰役,日本以此為素材推出了一部美化其侵略行為和軍國主義思想的反動影片《血戰衝繩島》。
  • 軍國主義的毒害有多恐怖?來看這個日本兵可憐、可悲又可恨的表現
    1922年3月19日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海南市的小野田寬郎是一個深受軍國主義毒害的日本青年,他在1942年12月加入和歌山步兵第61聯隊,1944年1月進入久留米第一種陸軍預備士官學校。畢業後被派往菲律賓,在菲律賓一個名叫盧邦島的小島收集情報並準備在美軍登陸後開展遊擊戰。這時候,二戰已經接近尾聲了。
  • 《秋蟬》裡的茶道,抗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下的遮羞布
    諜戰劇《秋蟬》所處的背景是抗戰時期處於日本軍國主義統治下的香島,高壓統治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展現了以葉衝為代表的地下工作者為了反抗日本而不斷努力奮鬥的故事,其中茶道在劇中多次出現,每次都伴隨的劇情的轉折,驚心動魄。
  • 西安市場大量出售美化日本軍國主義影碟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日前,西安影碟市場出現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的影片《血戰衝繩島》和以我國為「假想敵人」的美國影片《暴走潛龍》。據中新社報導,衝繩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為和平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契機!日本以此為素材推出了一部完全美化其侵略本性及軍國主義的反動影片《血戰衝繩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