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國務院最新通知:將音樂藝術全面納入中考改革!中辦、國辦印發《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意見》

2021-01-19 世界音樂網


10月15日新聞聯播視頻

10月16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全文如下↓↓↓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現就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1.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人,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正確方向。將學校美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堅持面向全體。健全面向人人的學校美育育人機制,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讓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整體推進各級各類學校美育發展,加強分類指導,鼓勵特色發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美育發展新局面。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深化學校美育綜合改革,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加強各學科有機融合,整合美育資源,補齊發展短板,強化實踐體驗,完善評價機制,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滿活力、多方協作、開放高效的學校美育新格局。3.主要目標。到2022年,學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課程全面開齊開足,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資源配置不斷優化,評價體系逐步健全,管理機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明顯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4.樹立學科融合理念。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體現中華美育精神與民族審美特質的心靈美、禮樂美、語言美、行為美、科學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勞美、藝術美等豐富美育資源。有機整合相關學科的美育內容,推進課程教學、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建設深度融合,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和課外校外實踐活動。

5.完善課程設置。學校美育課程以藝術課程為主體,主要包括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學前教育階段開展適合幼兒身心特點的藝術遊戲活動。義務教育階段豐富藝術課程內容,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課程。高中階段開設多樣化藝術課程,增加藝術課程的可選擇性。職業教育將藝術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機結合,強化實踐,開設體現職業教育特點的拓展性藝術課程。高等教育階段開設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藝術經典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公共藝術課程。6.科學定位課程目標。構建大中小幼相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明確各級各類學校美育課程目標。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幼兒擁有美好、善良心靈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義務教育階段注重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高中階段豐富審美體驗,開闊人文視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文化觀。職業教育強化藝術實踐,培養具有審美修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引導學生完善人格修養,增強文化創新意識。高等教育階段強化學生文化主體意識,培養具有崇高審美追求、高尚人格修養的高素質人才。7.加強教材體系建設。編寫教材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紮根中國、融通中外,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格調高雅,凸顯中華美育精神,充分體現思想性、民族性、創新性、實踐性。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成長規律,圍繞課程目標,精選教學素材,豐富教學資源。加強大中小學美育教材一體化建設,注重教材縱向銜接,實現主線貫穿、循序漸進。中小學美育教材按規定審定後使用。高校落實美育教材建設主體責任,做好教材研究、編寫、使用等工作,探索形成以美學和藝術史論類、藝術鑑賞類、藝術實踐類為主體的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教材體系。8.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嚴格落實學校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不斷拓寬課程領域,逐步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高等教育階段將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將美學、藝術學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9.深化教學改革。逐步完善「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在學生掌握必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形成藝術專項特長。成立全國高校和中小學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培育一批學校美育優秀教學成果和名師工作室,建設一批學校美育實踐基地,開發一批美育課程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持續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和基地,創作並推廣高校原創文化精品,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努力培養心靈美、形象美、語言美、行為美的新時代青少年。10.豐富藝術實踐活動。面向人人,建立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機制,大力推廣惠及全體學生的合唱、合奏、集體舞、課本劇、藝術實踐工作坊和博物館、非遺展示傳習場所體驗學習等實踐活動,廣泛開展班級、年級、院系、校級等群體性展示交流。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每年開展大中小學生藝術專項展示,每3年分別組織1次省級大學生和中小學生綜合性藝術展演。加強國家級示範性大中小學校學生藝術團建設,遴選優秀學生藝術團參與國家重大演出活動,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導向,發揮示範引領作用。11.推進評價改革。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將測評結果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促進客觀公正評價。

12.加快藝術學科創新發展。專業藝術教育堅持以一流為目標,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構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中國特色藝術學科專業體系,加強國家級一流藝術類專業點建設,創新藝術人才培養機制,提高藝術人才培養能力。藝術師範教育以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根本,堅定辦學方向、堅守師範特質、堅持服務需求、強化實踐環節,構建協同育人機制,鼓勵藝術教師互聘和雙向交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高水平藝術學科創新團隊和平臺,整合美學、藝術學、教育學等學科資源,加強美育基礎理論建設,建設一批美育高端智庫。
13.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各地要加大中小學美育教師補充力度,未配齊的地區應每年劃出一定比例用於招聘美育教師。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與相關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合作,向中小學提供美育教育教學服務,緩解美育師資不足問題。鼓勵優秀文藝工作者等人士到學校兼任美育教師。推動實施藝術教育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全面提高美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教學素質、育人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優化美育教師崗位結構,暢通美育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將美育教師承擔學校安排的藝術社團指導,課外活動、課後服務等第二課堂指導和走教任務計入工作量。在教學成果獎等評選表彰中,保證美育教師佔有一定比例。14.改善場地器材建設配備。建好滿足課程教學和實踐活動需求的場地設施、專用教室。把農村學校美育設施建設納入地方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小規模學校以保基本、兜底線為原則,配備必要的功能教室和設施設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中小學校建設美育場館,與周邊學校和社區共用共享。加強高校美育場館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與地方共建共享劇院、音樂廳、美術館、書法館、博物館等藝術場館。配好美育教學所需器材設備,建立美育器材補充機制。制定學校美育工作基本標準。15.統籌整合社會資源。加強美育的社會資源供給,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為學校美育教學服務。城市和社區建設規劃要統籌學生藝術實踐需要,新建文化藝術項目優先建在學校或其周邊。鼓勵學校與社會公共文化藝術場館、文藝院團合作開設美育課程。整合校內、校外資源開展美育實踐活動,作為解決中小學課後「三點半」問題的有效途徑和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重要載體。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每年組織學生現場參觀1次美術館、書法館、博物館,讓收藏在館所裡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藝術遺產成為學校美育的豐厚資源,讓廣大學生在藝術學習過程中了解中華文化變遷,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汲取中華文化藝術精髓。充分挖掘學校藝術場館的社會服務功能,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將藝術場館向社會有序開放。16.建立美育基礎薄弱學校幫扶機制。各地要加強鄉村學校美育教師培養,通過鄉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項目,培養能夠承擔美育教學的全科教師。鼓勵開展對鄉村學校各學科在職教師的美育培訓,培養能夠承擔美育教學與活動指導的兼職美育教師。推進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等綜合改革實踐,建立校際教師共享和城鄉學校「手拉手」幫扶機制。統籌鄉鎮中心學校和小規模學校美育課程設置、教學安排、教研活動和教師管理,採取同步課堂、共享優質在線資源等方式,補齊師資和資源短板。引導高校師生強化服務社會意識,支持高校開展美育浸潤行動計劃,支持社會力量開展美育公益項目。17.加強組織領導和經費保障。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學校美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對本地區學校美育改革發展的總體謀劃。各地要建立加強學校美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健全統籌協調機制。把學校美育工作納入有關領導幹部培訓計劃。各級政府要調整優化教育支出結構,完善投入機制,地方政府要統籌安排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和本級財力支持學校美育工作。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學校美育發展,吸引社會捐贈,多渠道增加投入。18.加強制度保障。完善學校美育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規範學校美育工作的法規。鼓勵地方出臺學校美育法規制度,為推動學校美育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健全教育督導評價制度,把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情況和支持學校開展美育工作情況等納入教育督導評估範圍。完善國家義務教育美育質量監測,公布監測結果。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為高校辦學評價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和「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對政策落實不到位、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合格率持續下降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負責人,依規依法予以問責。19.營造社會氛圍。各地要研究落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具體措施,可以結合實際制定實施學校美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宣傳,凝聚共識,營造全社會共同促進學校美育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相關焦點

  • 海門師生家長,教育局最新通知!音樂、美術納入中考!最高20分!
    早在去年10月16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就已指出,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2022年力爭全面覆蓋美育(美術、體育)中考。
  • 教育部力爭全面實行美育中考,三毛遊學堂為教學改革助力!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過:「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靈寄託於美,而將憂患忘卻。美育在學校,可通過音樂、圖畫、遊戲來實現,在社會,則通過博物館、美術館、劇院、公園來實現。」美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尤為重要。  這些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小學生審美教育的普及。
  • 國務院最新通知:音樂正式納入中考,2022年覆蓋全國,將與語數外並肩
    《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將音樂藝術全面納入中考改革11.推進評價改革。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將測評結果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促進客觀公正評價。
  • 中辦、國辦: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健全面向人人的學校美育育人機制,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讓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
  • 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
    昨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兩個重磅文件正式發布了,今天我們就來向各位進行解讀。特別是這次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的文件也做了全面的部署。我在這裡特別要強調的就是關於體育中考、高考以及美育中考的事。體育中考我們已經成立了專家組,正在進行全國各地體育中考工作的系統梳理,同時加大推廣雲南省的經驗,雲南省的體育中考是分三年分別進行,三年的成績累加,這也是這次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評價體系改革文件裡面要求的,要增加過程評價。
  • 【從中考美育改革,談未來競爭力】| 丁丁教育幸福家庭課堂11月20日...
    家長朋友們這兩天可能都在被幾條新聞刷屏,繼體育之後,國務院發布最新通知
  • 中辦、國辦印發重磅文件,學校體育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人民視覺供圖中國青年報10月20消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之後,近段時間國家指導學校體育工作的又一份重磅文件。不少業內專家以及基層學校的校長、體育教師在看到文件之後的最大感受是,學校體育真的要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了。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主課地位有持平之勢
    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王登峰近日透露,最近一段時間,教育部陸續接到各地報來的情況,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透露,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教育部要求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業內怎麼看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王登峰近日透露,最近一段時間,教育部陸續接到各地報來的情況,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
  • 教育部發布最新通知:將體育、音樂、美術納入中考,家長很無奈!
    而繼體育納入中考後,音樂課美術也將正式納入中考成績了。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2022年力爭全面覆蓋美育中考。 學校的美育課程將以藝術課程為主,其中涵蓋了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等。
  •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
    二是聚焦突出問題,明確改革發展的重點任務,推進新時代學校美育邁上新臺階。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美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總體上看,美育仍然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學校美育在改革發展中表現出了三個不適應:學校美育與素質教育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與推進教育現代化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與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兩個百年目標還不相適應。
  • 中辦、國辦: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學校體育...
    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目標到2022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辦學條件全面改善,學校體育工作制度機制更加健全,教學、訓練、競賽體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明顯提升。
  • 美育要進中考了,要去給孩子報個樂器、畫畫培訓班嗎?
    日前,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指出,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緊接著,「2022年美育進中考,再不給孩子報一門樂器培訓就晚了!」「藝術培訓班的春天來了!」
  • 學校美育該如何應對「考試指揮棒」的到來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2年,學校美育評價體系逐步健全;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對此,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萬麗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並非要求2022年全部鋪開中考藝術考試,也不要求具體分值。並且「學校教什麼,我們就考什麼。」考試的內容是課程內容,不會給學生增加太多負擔。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李政濤對美育納入中考表示理解,他認為目前只有通過考試才能真正引起社會各界重視美育。不過「關鍵在於怎麼進。
  • 教育部:美育仍是德智體美「四育」中的短板
    資料圖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政策措施及出臺背景、落實細則和具體要求等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問:「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一直是我國育人的基本方針,美育的發展現狀如何? 答:總體上看,美育仍然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些地方和學校對美育育人功能認識不到位,重應試輕素養、重少數輕全體、重比賽輕普及,應付、擠佔、停上美育課的現象仍然存在;資源配置不達標,師資隊伍仍然缺額較大,缺乏統籌整合的協同推進機制。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
  • 鄭州市首屆中國音樂學院考級音樂基礎知識大賽在文化館圓滿舉辦
    1月9日下午,由子菁藝師團組織的鄭州市首屆中國音樂學院考級音樂基礎知識PK大賽在鄭州市文化館圓滿舉辦。去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了《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意見》,正式宣布將音樂藝術全面納入中考改革。藝術學科在學校全面開展的步伐越來越堅定。
  • 對美育的最新認識和剛性要求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中國教育界的大事和幸事。作為一名美育工作者,我發自內心地為之喝彩。在我看來,《意見》有三個顯著的特徵。  第一,《意見》是對美育最高級別的表述。
  • 廣州學校美育在多元融合中探索出綜合素質培養之路!
    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義務教育階段注重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