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危害人間,清朝時如何防治天花?天花對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2021-02-08 歷史的春秋

從人類有文明記錄以來,天災與人類社會始終如影隨形。水災、旱災、地震、蟲災、瘟疫,此起彼伏,每一場災難,都會奪去無數人的生命。

水旱災害,緣於氣候影響,或滔滔洪水不絕,或烈日炎炎大地龜裂;地震災害,起於地殼變化,地動山搖,屋倒人亡;蟲災,也與氣候有密切關係,一旦蟲子成群出動,便遮天蔽日,莊稼盡毀。這些災害,都有著強烈的視覺衝擊,讓人們懂得哪裡有災,應該躲避到何處。

最讓人捉摸不定的是瘟疫,它給人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一個人或者是一群人剛才還好端端的,忽然就倒下了。儘管病人的身上會呈現出病狀,但發病的原因是什麼?病源在哪裡?古代的人們卻難以找到。古今中外,有記錄的瘟疫種類不少,如鼠疫、霍亂、傷寒、流感、天花、結核病等,這些疾疫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頻頻造成沉重的災難。而天花,無疑是最為兇險的瘟疫之一,往往一場天花之後,赤地千裡,難覓人跡。

我們就以清朝為例,探究一下古人是如何防治天花的,天花又帶來了哪些影響。

天花的成因及危害

我們會在清代的史料中,或是有關清朝的影視劇中,看到一種名為「天花」的疾病,其實它還有一些別稱:虜瘡、天行斑瘡、豌豆瘡、登豆瘡、膚豆瘡、皰瘡、痘症、天然豆等。至於「天花」的名稱,是因為病人患上此病後,幾乎全身所有的部位都可能會出現斑點,就如同佛教壁畫中的天女散花狀,故古代中國人又稱其為「天花」。

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而天花病毒究竟從何而來,現在主流的觀點是,最初可能是從人類飼養的牛身上傳來的),炎熱地區、炎熱季節更容易發生(溫熱地區也會出現)。發病時主要表現在,寒戰、高熱、頭痛、全身酸痛、軟弱無力、噁心嘔吐、咳嗽、咽痛、難以吞咽,並伴有大小便疼痛等,嚴重時,患者全身如中毒般出現皰(痘)疹,皮膚潰爛。

天花曾經在全世界都流行過,當然,最初遭受天花摧殘的是非洲、歐洲和亞洲,美洲與大洋洲的天花,是五百年前,歐洲殖民者帶去的,中美洲阿茲特克(又被譯為「阿茲臺特」)與南美洲印加帝國的衰亡,都與天花有極大關係。

天花究竟源於何處,至今無法定論。若根據考古研究來看,三千年前的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上,便帶有天花病癒之後的麻點。

中國最早的天花記錄始於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

「比歲有病時行,仍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治得差後,瘡斑紫黑。」

此後歷朝歷代都有天花瘟疫爆發的記載。而在歐洲,公元6-19世紀之間,便有多達3億人被天花奪去寶貴生命,病死率處於各類傳染病之首,在1719年天花流行時,僅巴黎城就致死4萬人。

天花不僅僅給普通民眾帶去危害,就連各國君主也不乏被天花奪去生命者:英國女王瑪麗二世、荷蘭國王威廉一世、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俄國沙皇彼得二世、大清皇帝順治與同治、蒙古大汗林丹汗等都死於天花疾病;清朝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鐸,以及有四個孫子都死於天花,而據《清宮醫案》記載,從康熙後期至宣統時代,清宮共有九名皇室成員死於天花。

清代如何預防天花?

天花的死亡率奇高,被稱為「死神」,古代的醫生都在努力尋找預防方法。清朝對於來勢洶洶的天花主要採取了三種預防措施:

避痘就是不與出痘疹者接觸,杜絕天花病毒的傳染。主要是遠離傳染源,或將患痘疹者進行徹底隔離,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

清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關外瀋陽地區曾經發生過一次天花瘟疫,清太宗皇太極,立即暫時離開新都瀋陽,躲避到舊都赫圖阿拉(遼寧新賓),待疫情過後,方才回還,前前後後的折騰,雖然顯得很麻煩,但畢竟確保了皇太極安然無恙。

而順治皇帝入主中原後,大清定都北京,北京城也出現過天花瘟疫,然而此時的王朝形勢已變:清朝表面上統一了全國,但各地反清復明的勢力還十分強大。明朝叛臣吳三桂為首的「三藩」蠢蠢欲動,江山社稷並不穩固。順治皇帝不可能再像其父皇太極那樣為躲避天花,而出行到外地,他只能繼續坐鎮京城北京,以穩定局勢。不幸的是,順治皇帝雖然身居深宮,還是染上了天花,很快便駕崩,年僅24歲。

祈神中國古代祈神之風一直比較盛行,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各種神靈,各種信仰。天花瘟疫肆虐時,在無良藥良方治病時,人們便自然而然地跪地求神,祈求平安。

《天花的消亡》一書中說:「在非洲、中國和印度的許多文明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天花神,他們靠祈禱天花神來減少天花的危害。」

清朝初入關時,曾在皇宮內設立專門的廟壇,奉祀痘神娘娘,可惜無論是皇帝還是平民,再虔誠的祈求與跪拜,都無法消除天花瘟疫,求神只能換得精神安慰而已。

人痘法人痘法最早起源於唐代,原理就是「以毒攻毒」,唐宋元明時代,至清朝初期,人痘法得到不斷地傳承與完善,當時救助的方法有水苗法、旱苗法、痘衣法和痘漿法四種。

1.水苗法:選上好的痘痂放在瓷瓶裡,用木杵碾成細末,將淨水滴入瓶中調勻,把新棉少許攤成薄片,裡面包上痘屑,捏成棗核狀,用紅線栓住,留下一寸左右,將苗置入鼻孔內,令人時刻守候,下苗十二小時後取出。

2.旱苗法:取長約五寸長的銀管,將其頂部彎曲,把痘痂碾成細粉,放入銀管的一端,吹入接種者的鼻孔內。

3.痘衣法:將生過痘(天花)者染上痘漿的貼身內衣讓給接種者,穿上三日,使其身上沾染上痘漿。

4.痘漿法:選取出痘順暢的兒童,取其身上的痘漿用棉球擦拭,然後將此棉球塞入接種者的鼻孔中。

上述四種方法都有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後兩種風險最大,接種者往往耐不住毒性而染病身亡。

經過醫生的不斷試驗與研究,到清朝康熙後期,人痘法越來越完善,醫生們會精選痘痂來做苗種,並經過多次篩選,降低毒性後,再植入接種者體中。

公元1786年,英國人琴納在中國人的人痘法技術基礎上,發明了牛痘接種術,並迅速在歐洲推廣開來,它具有預防效果好,毒副作用小,成本低的特點,有效地將天花死神擋在歐洲人的門外。公元1805年,葡萄牙醫生哈威脫將牛痘法傳入澳門,以後又傳到廣州,中國人漸漸接受了這種新式的接種方法。

但令人費解的是,至19世紀中葉,在中國,牛痘法在普通民眾間普遍使用,可是紅牆內的愛新覺羅皇室,卻還是延用人痘法的老方式。同治皇帝就於1875年死於天花,時年19歲(從《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中的《萬歲爺進藥底簿》,所記載的脈案、病情和用藥情況,能做出同治皇帝死於天花的判斷)。

清朝時天花的療法

天花易得病難去,在那個醫療條件落後的時代,人們對天花的認識還不是太透徹,治療方法也五花八門:有驚嚇法,有蚊蟲吸血法,有黃土悶體法,最靠譜的還是藥物療法,即便是如此,藥物療法的治癒率也不高,身體強健、抵抗力強的人,能夠活下來,體質弱的人,基本難逃厄運。即使有人僥倖活下來,其全身及頭臉部也會留下深深的麻點,容顏盡毀。

天花對清朝社會的影響

作為烈性傳染病,當時的社會,每個人都有可能染病在身,連皇帝有時也要著道,因此天花對清朝社會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首先是推動了醫藥業的發展。清代,專門致力於天花治療研究的醫生遠遠超過了前代,湧現出大量的天花名醫,如秦景明、葉天士、俞嘉言等。針對天花預防、治療的醫書也大量被編著、刊刻,給後世應對天花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留下了詳實的記錄。

其次是影響到了行政制度。最為典型的就是木蘭圍場的設置,以及避暑山莊的修建。一般認為,清朝設置木蘭圍場是為了在打獵中,操練八旗軍隊,修建避暑山莊則是為了皇帝避暑休閒。

其實,康熙皇帝當年還有一重考慮,本來,若要籠絡蒙古貴族,可以讓他們來北京城,但問題在於有些重量級的貴族本身沒有出過水痘,對中原地區的天花沒有免疫力。而這些貴族在中原天花瘟疫未消退時,對到北京城覲見皇帝是心存恐懼的。

康熙皇帝充分想到了這一點,於是便分別於1681年、1703年首建木蘭圍場與承德避暑山莊。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百韻詩.序》中言道:「皇祖建此山莊於塞外,非為一己之豫遊,蓋遺萬世之締構也。國家承天命,撫有蒙古四十八旗諸部落,恭順有加,每歲入朝,厥有常用典。但其人有未出痘者,以進塞為懼,延頸舉踵,以望六御之臨。皇祖俯從其願,歲避暑於此。」

天花作為一種烈性傳染病,其傳染、防治和對社會的影響,都是非常複雜與深刻的。碰到亂世時,普通民眾最為倒黴:王朝崩潰,官府成了空殼,皇帝的命都不保,又有誰會來關心底層的民眾呢?若此時出現天花瘟疫,很容易出現難以控制的擴散蔓延狀況,而死亡的人數就會呈幾何倍數增加。

遇到太平年代,政治清明,有了官府的有效預防與救治,天花的危害就會大大降低。清朝皇帝格外重視預防與治療天花,在他們的推動下,中國的天花診療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為數億民眾帶去了福音。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室宗室20多人死於天花,康熙因得天花而登上寶座
    多爾袞攝政時,曾經在防止痘疹蔓延方面做出了嚴格的控制,對外城感染天花的漢人、一律驅逐到遠郊區。順治帝親政之後,曾一度採取相對緩和的措施,改為在痘疹患者家庭周圍拉繩,設立隔離區,不過,順治十年(1655)春,痘疹流行,順治帝再度採取了將患者驅逐到邊遠郊區的措施。為了避痘,順治七年(1650)七月,攝政王多爾袞下令建立新城避暑,因為他認為老京城地汙水髒,夏天溽暑難忍,而且痘疹橫行。
  • 天花、霍亂,在沒有疫苗防治疫情的時代,百年前的人們怎樣應對?
    北京,作清朝的首都與中華民國的重要城市,其防疫體制的發展其實就是中國防疫體制發展的縮影。 二、如何防治傳染病呢? 北京城由於具有良好的防疫體制,與其他城市相比在處理疫情方面可謂是十分有序,其治理疫情也形成了一套完整合理的防疫程序。
  • 歷史上肆虐3000多年的「天花」,是如何被徹底消滅
    實際上,在古代天花是一個極其恐怖的病魔。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因為感染者在發病時全身都會布滿紅疹,然後結痂,最後會在臉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稱麻子,故而得名天花。天花的死亡率大約在30%左右,雖然比鼠疫、肺結核等傳染病要低得多,但由於其「人人平等」的特點,所以其對人類社會的破壞性也是排在眾多傳染病前列的,很多史學家甚至評價天花流行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天花造成的有證據可考的死亡人數就在數億以上。
  • 人類史上肆虐3000多年的「天花」,是如何被徹底消滅
    天花這種疾病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有些陌生,但很多人也曾在影視劇上聽說過它。實際上,在古代天花是一個極其恐怖的病魔。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因為感染者在發病時全身都會布滿紅疹,然後結痂,最後會在臉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稱麻子,故而得名天花。
  • 天花與世界上最早的疫苗
    以病毒為例,過去的疫苗主要是用特殊方法,減少病毒的毒性,或是祛除病毒的活性,然後將其注入人的體內,從而使人產生抗體,那麼如果下次再遇到病原體侵襲,身體很快就會產生免疫反應。而在今天,科學家可以通過生物科技的方法,製造出病毒外膜的蛋白質,或是部分遺傳物質,以此來研發疫苗,疫苗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 人類天花絕跡日 ▏中國古代對天花的認識和預防
    天花是一種很古老的傳染病,我國東晉時的葛洪,在其著作裡已講到天花。天花嚴重地危害人類的生存,多少年來,人類一直沒有找到預防天花的好辦法。直到18世紀末,英國醫生詹納發現了種牛痘預防天花的辦法。從此以後,天花才得到了有效的預防。1977年10月26日以後的2年中,再沒有發現一個新的自然感染的天花病人。於是,1979年10月25日被定為「人類天花絕跡日」。
  • 天花平面類圖紙的深化邏輯
    摘要一、天花平面類圖紙的構成二、天花平面圖表達的內容三、天花平面圖的標註信息四、天花平面圖的審核重點五、天花平面圖的深化重點一、天花平面類圖紙的構成1.1、天花平面類圖紙的表現內容不斷衍生擴展,圖紙數量也由一張增加到了數張
  • 沒想到吧,天花奪人性命,也給了他至高無上的權力
    古代最出名的傳染病應該是天花吧,天花一出,害人性命無數,一個人感染了天花,一個村子都要被銷毀,因為它的傳染性實在太強了。而且天花不僅僅會感染窮苦百姓,達官貴人也會,沒有人能逃得過天花的肆虐,但是有一個人卻因為天花登上了王座。
  • 《仁醫》S01E02:緒方洪庵和天花
    1979年10月25日,整整兩年中,全世界再沒有發現一個新的天花病人。於是,這一天被定為人類天花絕跡日。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曾在全世界流行,傳染性強,病死率高,對人類危害極大。據統計,僅16至18世紀,歐洲平均每年死於天花的人數約為50萬人,亞洲約為80萬人。
  • 大航海時代 | 木薯與天花影響下的加勒比
    嗯,從歐洲以及人類社會總體發展的角度看,大航海時代的確配得上「激動人心」這個形容詞。然而對於美洲人來說,被地理發現所帶來的感受,更多就只有恐懼了。在具體解讀西班牙對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文明、瑪雅文明、印加文明)的徵服之前,我們的視線應該在哥倫布最早發現的加勒比島嶼上停留一下,因為這片沒有被認為產生文明的島嶼,同樣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過貢獻。
  • 《康熙王朝》中因小康熙染天花要殺小蘇麻喇姑,為何要倒石灰
    本文簡單介紹天花在古代民間的防治方法以及石灰的作用。(1)蘇麻喇姑被殺死,會不會變成「鬼」呢?因此,驅邪、闢邪、鎮邪作用就是思考之一。石灰早在公元前7世紀就開始使用石灰用於建築,西方的古希臘比我們要早些大概在公元前8世紀。之後,石灰用於黏稠物。再後中醫開始使用石灰。與此同時,民間一直把石灰作為「驅邪」的寶物。
  • 復旦通識·學人疫思|馮瑋:「天花」亂墜談「虎」色變的日本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天花疫情暴發時,老人和兒童染病率很低。科學家認為,那可能因為老人之前接觸過病毒,已產生免疫力。兒童免疫系統適應性強,能夠應對未知病毒的侵襲。由於疫情造成災難性後果,至晚在7世紀,日本已建立「疫情直報機制」。
  • 【學習與思考】曾造成數億人死亡的「天花」,為什麼能被徹底消滅掉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因為感染者在發病時全身都會布滿紅疹,然後結痂,最後會在臉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稱麻子,故而得名天花。天花最大的特點就是「人人平等」,其病原體天花病毒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和繁殖能力,病人去世以後,病毒依然能存活數月之久,致使無論種族、地位、年齡、性別,只要是人,就都有可能感染天花。
  • 天花病毒的前世今生:致死人數超2億,毒株冷凍保存至今
    天花病毒的傳染性強,致死率高,在歷史上天花一度被稱為「死神忠實的幫兇」。但它卻最終栽在了奶牛和小男孩的手裡。天花疫苗是人類發明的第一支疫苗。天花也是唯一一個被人類徹底消滅的傳染病。據記載最早的天花疫情,發生在公元前1350年古埃及與西臺王國的戰爭。 埃及的囚犯將天花病毒傳播到西臺地區,造成大面積人群病死,包括西臺的國王。西臺文明因此遭到毀滅性破壞。
  • 「原創文章」康熙感染天花和四阿哥夭折無關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面康熙是被董鄂妃感染的天花,《孝莊秘史》裡面是娜木鐘把玄燁的用品放進了四阿哥的房間裡面,《少年天子》我不記得了好像是肚兜。其實這些都是編劇的猜測不是真的原因,江西衛視經典傳奇說了這天花是空氣傳播不是接觸傳播。
  • 裝修設計教程:CAD天花造型圖怎麼畫?
    在一套施工圖中,天花造型圖必不可少,但是如果初學者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那麼畫圖的時候就事半功倍,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天花造型圖的繪製流程
  • 讓廠家告訴你鋁格柵和鋁方通吊頂鋁天花的區別
    鋁格柵和鋁方通都是吊頂鋁扣板天花裡的屏障型吊頂鋁天花,在佳得利諮詢吊頂鋁格柵和鋁方通的客戶也不少將鋁格柵和鋁方通混淆或者搞反的情況。為此,今天佳得利小編特意為什麼就讓鋁格柵和鋁方通吊頂鋁天花的區別告訴大家。
  • 順治皇帝到底是出家了,還是得了天花?答案終於解開了!
    這位皇帝就是順治帝,雖說皇太極死的也有點突然,可在朝堂之上皇太極還是略勝順治一籌的,因為當年皇太極即位的時候,並沒有什麼人能夠在背後控制他,而反觀順治就不一樣了,年僅6歲的時候就被母親孝莊強行扶上了一國之君,可他這個皇帝當的可以說相當窩囊,多爾袞臨朝聽政十幾年,他只有一個皇帝的名號,卻沒有以一個皇帝的實權。
  • 宣城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把天花治好了!
    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杭州時,胡雪巖從上海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而為左宗棠賞識,後來又幫助左宗棠組織「常捷軍」、創辦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徵平叛阿古柏時,為他主持上海採運局局務,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達1195萬兩,採供軍餉、訂購軍火,並做情報工作,常將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報告左宗棠。備受歡迎時,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
  • 歐洲人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毛毯送給美洲土著,來使他們感染病毒
    「18世紀,天花在美國可能被當做特工用於生物戰。許多軼事表明,歐洲人試圖通過給美國原住民使用天花患者使用過的毛毯,來使他們感染天花病毒。」以上文字出自美國學者洛伊斯.N.瑪格納所著的《傳染病的文化史》,該書中文版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