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天花平面類圖紙的構成
二、天花平面圖表達的內容
三、天花平面圖的標註信息
四、天花平面圖的審核重點
五、天花平面圖的深化重點
一、天花平面類圖紙的構成
1.1、天花平面類圖紙的表現內容不斷衍生擴展,圖紙數量也由一張增加到了數張。
手繪時代,確切說是手工繪製施工圖的時代,天花平面圖僅有一張,表達的內容也只有天花高度,造型的主要尺寸和主要材料。
計算機繪圖時代是圖紙分類表達的開端。圖紙信息的可複製、可修改性為圖紙分類表達提供了基礎的技術條件。同時,圖紙上日趨增多的表達信息也需要圖紙進行分類表達。
1.2、現在天花平面類圖紙是由系列圖紙組成的。
A、天花平面圖標註天花高度和材料,索引天花節點與剖面;
B、天花尺寸圖標註天花造型的尺寸;
C、燈具定位圖標註燈具的定位尺寸與燈具類型;
D、天花綜合圖標註天花機電設備的末端定位尺寸與設備末端的類型;
E、燈具迴路圖通過連線表達燈具的迴路控制,這張圖紙有時也會放在機電類圖紙中。
二、天花平面圖表達的內容
天花類圖紙的表達信息分裝飾與機電兩類
天花平面類圖紙是由若干張圖紙組成的,但是表達的信息只有兩類。
2.1、裝飾信息
裝飾信息包括吊頂信息與非吊頂信息,還有照明與飾面材料的信息。吊頂信息主要是吊頂的高度及造型,照明燈具的位置表達。非吊頂信息則是對建築原有結構及照明燈具的表達。
2.2、機電信息
機電信息包括機電末端設備、可以看到的管線
吊頂的天花圖重點表達機電末端設備,如噴淋、煙感、消防廣播、攝像機、WIFI等。
非吊頂的天花圖會對機電管線進行表達。機電管線主要包括電氣橋架與管線、弱電橋架及管線、空調管道與管線、排風管道、新風管道、消防噴淋管線、給排水管線等。
2.3、不同機構對機電信息的表達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種情況是,
機電信息在所有的天花類圖紙中進行體現,只是各張圖紙標註的信息不同。
這種表達的優勢是信息表達完整,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信息,劣勢是圖面較複雜,圖例較多,不宜分辨重點注釋的信息。
第二種情況是,
天花平面圖、天花尺寸圖、燈具定位圖不表達機電信息,只在綜合天花圖中表達機電信息。
這種表達的優勢是圖面主題明確清晰,劣勢是不宜發現有衝突的點位。
第三種情況是,
繪製一張表達所有天花造型、燈具、機電末端點位的信息,但是不進行標註,僅供看天花的完整信息,再另外增加一張綜合天花尺寸圖,只表達機電信息,並對機電信息進行標註。天花較為複雜時,比較適合這種表達方式。
三、天花平面圖的標註信息
3.1、天花平面圖
標註天花主要高度、天花材料;索引天花剖面與天花節點;
3.2、天花尺寸圖
標註天花造型尺寸;
3.3、燈具定位圖
標註燈具的定位尺寸與燈具類型,其中燈具類型使用圖例表達;
3.4、天花綜合圖
標註機電末端點位的定位尺寸,並用圖例表達機電末端的類型;
3.5、燈具迴路圖
增加開關信息,標註燈具的迴路控制,使用弧線連接燈具及開關;
注意、1.不同迴路的弧線要斷開,不可以連接;
2.弧線的優點是可以避免與造型線重疊;
四、天花平面圖的審核重點
4.1、考慮吊頂與樓板及梁之間的關係。
要保證吊頂與樓板之間的高度可以保證管線的安裝要求;
4.2、吊頂內重點考慮的管線。
空調風管、空調水管、空調冷媒管;電氣橋架與線管;給排水管道;消防水管(主要為噴淋管線)、消防防排煙管線、送排風管線等。
4.3、吊頂內重點考慮的設備。
空調內機、排風機組等。
4.4、注意事項
A、管線時交叉,需要避讓,重疊;
B、不能抬高且需要有坡度的管線是排水管線、空調冷凝水管線、室內水平方向的雨排水管線;
C、可以有限調整的管線為空調管線、電氣管線與橋架;
D、當管線需要調整時,需要得到專業人士的確認;
E、天花檢修口的預留位置與尺寸,需根據相關專業的技術要求預留;同時,還要對檢修口的位置,樣式結合天花造型進行統一考慮。
4.4、尺寸標註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
天花燈具的標註中,絕對定位可以用尺寸標註;相對定位可以用等分、中心線等方式標註;成行列排列的燈具可以用輔助線進行標註;
天花造型的標註中,分為固定尺寸與可調整尺寸兩種標註形式。可調整尺寸通常會使用正負標註法,現場尺寸標註法、括號標註法等。
五、天花平面圖的深化重點
5.1、建立跨專業思維
跨專業思維指在繪製裝飾施工圖的過程中,要有全局觀,要對與天花相關的專業進行統籌思考。正如行業內的一句流行語:室內設計師是萬能的,除了混泥土中的鋼筋都和室內設計有關聯的。
深化天花圖紙時,要考慮結構梁與吊頂的關係,機電管線與吊頂的關係;吊頂內設備及管線是否會產生水洩漏、噪聲汙染等弊端,吊頂材料如何防範等。
5.2、訓練立體思考能力
首先、結構梁會將吊頂內的空間分割為不同高度的區塊;其次、機電管線的排布不會在相同的高度去均布;最後,吊頂還會有高低起伏;
所以、在頭腦中建立立體思維是十分必要和必須的。否則,在平面圖紙中看似合理的天花圖紙,在實際建造過程中,就會矛盾重重,導致圖紙無法使用。
當下的最佳解決方案是,建立BIM模型進行碰撞測試。這是目前BIM在設計中最廣泛的應用。
5.3、天花圖紙深化過程中,更多的是對深化設計師綜合能力的考驗,是對設計師思維方式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