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胖成「米其林寶寶」,奶奶逢人就誇自己養得好,醫生:太無知

2020-12-25 騰訊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裡有老人的寶爸寶媽們都知道,老人對孫輩是忍不住的想要寵愛,所有好吃的好玩的恨不得都搬到自己的孫子孫女面前。

金阿姨也是這樣一個疼愛孫子的奶奶。金阿姨退休後無事可做,天天盼望著能早日抱上孫子。今年,兒媳婦終於生下孩子,金阿姨天天都去幫忙帶孩子,心裡高興得不得了。和很多老人一樣,金阿姨對孩子表達喜愛的方式就是不停餵孩子吃東西。

在金阿姨的「瘋狂」餵食下,孩子很快就胖成了一個「米其林寶寶」,手臂和大腿小腿胖得肉都擠成一圈一圈的,就像一節節蓮藕。

但是金阿姨還是跟周圍鄰居們誇耀自己養孫子養得好,孫子白白胖胖的看上去就是一個有福氣的孩子。鄰居們也紛紛附和金阿姨,誇她對孫子真好,金阿姨每天得意洋洋的。

奶奶養出「米其林寶寶」,逢人就誇孫子有福氣,殊不知是害了孩子。

體檢時,醫生檢查完之後對金阿姨說:「這個孩子太胖了,體重已經嚴重超標了。而且孩子手腳上的肉褶子裡都有些發炎了,這種情況叫做肢體窄縮,幸好發現得早。」

金阿姨一臉不解,難道給孩子吃多些也是錯嗎?醫生耐心解釋道:「太胖對孩子的身體不好,吃太多也容易造成孩子消化不良,給孩子柔弱的脾胃造成負擔。還好這次的情況不算太嚴重,開點消炎藥就行了。」

金阿姨聽了醫生的話後悔不已,忙說自己回去一定多學習一些科學的養娃方式。醫生表示,每年因為家長無知而害了孩子的案例不計其數,家長應該擯棄傳統育兒方式中的糟粕,科學養育孩子才是硬道理。

老人們經常因為迷信舊時代的養育方式,帶孩子時經常有一些不科學的陋習,這給孩子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因此受到傷害呢?

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老人的陋習給孩子帶來傷害?

邀請老人一起觀看科學育兒節目

寶爸寶媽們可以挑選一些有關於孩子飲食和作息的育兒節目,邀請老人一同觀看。在看節目時既可以讓老人明白哪些育兒觀念和方法是不科學的、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又可以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

老人們通過觀看這些科學的育兒方法,可以慢慢轉變傳統陳舊的育兒觀念,在帶孩子時可以避免給孩子帶來傷害。

多與老人溝通

很多寶爸寶媽看到家裡的老人用陳舊的觀念帶孩子時,常常會陷入一種兩難的尷尬境地:說出來怕傷了老人的心,不說不出來怕耽誤了孩子的教育。

其實這是有辦法可以解決的,只要父母們看到家裡老人帶孩子有不恰當的方法時,可以選擇一個大家都有空的時間與老人溝通,如孩子睡著後。

這時可以耐心和老人說出來哪些舉措是不對的,會對孩子們造成怎樣的影響,大家開誠布公地談。相信絕大部分老人都是通情達理的,為了寶寶好的建議他們都是能聽進去的。

讓「權威」與老人說

同一件事情,寶爸寶媽們與老人說幾次,比不上「權威人士」與老人說一次來得有效果。

如果對家裡老人有育兒的觀念和方式方法上的意見不統一,寶爸寶媽們可以試著在孩子例行體檢時請醫生們對老人們指出他們的錯誤之處,老人們會認為醫生是專業的,醫生說的話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這樣他們更容易信服,寶爸寶媽們也可以避免與老人起衝突。

其實大家為了孩子好的心是一樣的,只要多溝通多交流,老人也並不是頑固不化的。父母們和老人們和睦相處,共同養育孩子,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今日話題: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矯正老人們陳舊的育兒觀念呢?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孫子乖巧可愛,奶奶逢人便誇「好帶」,醫生一句話,奶奶變了臉色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乖巧可愛,最好能夠不吵不鬧好養活,可實際上,小孩子不哭不鬧未免就是一件好事,畢竟,哭鬧是小孩子的天性。張奶奶家的孫子一歲了,雖然是個男孩,卻「乖巧」的讓人羨慕,張奶奶逢人便誇孫子「好帶」。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好乖」,醫生嘆息:無知害人
    50多歲的李奶奶,前兩年剛剛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小孩。在照顧孫子時,李奶奶盡心盡力,特別是在飲食方面,她總怕小孩吃不飽。每次餵孩子吃飯的時候,總要讓孩子多吃一些。但李奶奶的孫子和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樣,其他寶寶過了一歲,學會走路的時候都會非常的調皮。
  • 寶媽朋友圈曬「米其林」寶寶,自豪自己養得好,卻被懟:送醫院吧
    我們會發現,許多寶爸寶媽們聚在一起,就會互相比較誰家的孩子比較胖,其實也是在比較,哪對父母做得更合格,但是,這種形式的比較,有時候反而是害了孩子,畢竟孩子不是越胖代表越好。寶寶越胖越好?寶媽養出「米其林」寶寶,過來人:帶娃去醫院吧曾看到這麼一個事情,一個寶媽發朋友圈動態,炫耀自己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這個寶媽結婚比較晚,計劃生子已經踏入高齡產婦的行列,因此求子之路相對艱辛。自從懷孕了之後,各個方面都異常小心,生怕有什麼變故。
  • 寶寶長得像「米其林」很可愛,奶奶沾沾自喜,醫生:並非好事
    01寶寶長得像米其林,奶奶沾沾自喜,反遭醫生打臉小於的丈夫是家裡的獨生子,所以她懷孕以後婆婆格外的高興,每天心心念念想要抱大孫子但是到了孕中期做產檢的時候,醫生卻告訴她,孩子的個頭偏大,最好控制一下飲食。回家後小於把這件事告訴婆婆, 沒想到她卻一臉不屑:人家都是說孩子越大越好,醫生說控制飲食,那餓壞我大孫子怎麼辦,別聽他的。就這樣在婆婆的精心餵養下,小於自己整個人胖了一大圈,孩子出生的時候因為個頭太大也只能剖腹產。
  • 孫子滿月被奶奶剃成光頭,頭髮再也沒長出來,醫生怒斥家長無知
    孫子滿月被奶奶剃成光頭,醫生怒斥家長無知 就在前段時間,鄰居王女士大齡生了一個小寶寶,這可讓一家人激動壞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尤其是孩子的奶奶,看著自己的第一個小孫子出生,簡直是一刻也移不開眼,晚上激動的都睡不著覺。
  • 家有「米其林寶寶」?你是不是給他吃的太胖了?丨樂享
    家裡面有「米其林」寶寶,你還在沾沾自喜?你真的不覺得自己給寶寶吃得太多了,養的太胖了嗎?
  • 寶寶出生6斤6兩,奶奶逢人就誇「天賜聰明娃」!專家給出了真相
    懷孕對女性而言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隨著月份的不同胎兒的發育也會發生改變,而孕媽則需要根據體檢報單及時調整自己的飲食和營養攝入標準,從而保障胎兒的正常發育。一、寶寶出生6斤6兩,奶奶逢人就誇前段時間,朋友剖腹產生下一個6斤6兩重的男寶,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 奶奶餵出「米其林寶寶」,沾沾自喜前去「邀功」,旁人:看醫生吧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胖一點好,因此餵食也就毫無節制,有的家長會在意孩子的健康問題,因此在餵食上就顯得克制一些。其實,孩子的肥胖問題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並且無關於年齡階段。現在有很多年輕夫婦由於需要養家餬口,他們平時根本沒有時間來照顧孩子,於是便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來帶。楊奶奶對孫子疼愛有加,每天都要餵孫子吃很多東西。
  • 娃長得像「肉球」是養得好?寶媽千萬不要害了寶寶,反而還很得意
    而最可悲的是父母竟然還毫不知情,甚至認為只有「胖寶寶」才是孩子長得好的標誌。寶寶被餵養成了一個「肉球」,奶奶反而很得意最近小易帶著女兒帶樓下遛彎,認識了和女兒同歲的寶寶嘟嘟。嘟嘟平時都是由奶奶照顧,雖然比小易的女兒才大了一個月,但是在發育上卻又高又胖,兩個寶寶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嘟嘟的奶奶十分熱心腸,每次都和小易說孩子的營養要跟得上,雖然小易表面上聽得十分謙虛,但心理卻是十分不贊同嘟嘟奶奶的養育方式。
  •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現在很多家庭裡面,都是老人帶孩子。因為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經濟壓力巨大。家裡再添加一個小生命,一家人生活開銷就更大了。所以說很多年輕人剛生完孩子就已趕緊去上班,生怕自己少賺一分錢。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誇孫子「真乖」,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同事小剛家最近出了一件大事,他的老婆差點和他媽打起來了,而事情的起因是小剛那一歲大的寶寶。當時他的老婆休完產假之後,就選擇去公司賺錢了,因為現在養一個孩子的壓力也比較大,所以他老婆也想多補貼一些家用。那麼照顧孩子的責任就落在了小剛媽媽的身上。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總誇「好帶」,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我們這些「過來人」,說起寶寶1歲的時候,是數不清的「辛酸淚」,因為1歲多的寶寶有了語言能力、行動能力,整天不是哭,就是鬧,太折騰人了。 我們一致點點頭,小李說道:「我們家萌萌卻異常乖巧,不哭也不鬧,我婆婆到處炫耀自己孫女乖巧懂事呢。」 我以「過來人」的身份告知同事小李:「不是說萌萌怎樣,但是1歲左右的寶寶,正是哭鬧的時候,萌萌卻如此乖巧,不太正常,還是帶寶寶去看看醫生吧」。小李想了想,也好,還能知道寶寶整天的發育情況,就帶寶寶去醫院做了個體檢。
  • 寶寶餵成「米其林」,吃撐了也不會說,怎樣看懂「吃飽了」信號?
    很多人都覺得,把孩子餵養的「白白胖胖」的,就代表著孩子養的很健康。前段時間劉姐心血來潮,將寶寶的胳膊跟麵包放在一起對比,還配文:加油吧!米其林寶寶。劉姐的寶寶養的白白胖胖的,胳膊上的肉一圈一圈的,確實用「米其林寶寶」形容比較貼切。但很快就有寶媽對劉姐發出警告,說寶寶太胖有問題,趕緊去醫院看看。
  • 奶奶偏給滿月孫女「剃眉毛」,3個月後父母欲哭無淚,醫生:無知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都說現在養孩子容易,於是很多家裡的老人就開始催生,按照他們的話說,以前都是自己生自己帶,現在你們只管生,我們幫你帶,全家六口人還養不明白一個小娃娃了?於是現在有很多寶媽動搖了,就開始生娃甚至生二胎,於是家裡的老人們都樂開了花。
  • 6個月寶寶胖成「米其林」,父母拍照炫耀,網友:帶娃去醫院吧
    在不少家長的眼中,能夠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同時他們還認為孩子能吃就是一種福氣。然而相關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過於肥胖,會引發嬰兒肥胖症,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傷害到身體健康。6個月寶寶胖成"米其林",父母拍照炫耀,網友:帶娃去醫院吧小林是一位90後的寶媽,生了兒子之後一直堅持用母乳餵養。如今孩子雖然僅僅只有6個月,但是已經35斤了。小林認為能夠將孩子餵養得白白胖胖都是自己母乳餵養的功勞,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於是就拍了兒子的視頻上傳到網上進行炫耀。
  • 男孩地鐵「躺佔」3個座位,奶奶誇孫子「真棒」,養廢孩子很簡單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隔輩親」,作為爺爺奶奶的長輩都是比較疼愛孫子孫女的,這讓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說:「你爺爺奶奶是真疼你,我們當時都沒有這個待遇,什麼好吃的都會給你留著。」作為長輩我們可以「隔輩親」,但是千萬不要溺愛孩子。
  • 2歲男童總是不哭不鬧,婆婆說「好帶」,醫生搖頭:別這麼無知
    因為一歲多兩歲的寶寶有了一定的語言能力,也有了行動能力,所以整天不是在哭,就是在鬧。2歲寶寶總是不哭不鬧好朋友小林的寶寶兩歲了,平時都是由爺爺奶奶帶著。同年齡的寶寶不是哭就是在鬧,而小林的寶寶卻是異常的乖巧,不哭也不鬧。爺爺奶奶到處炫耀跟人說孫子真乖巧,許多數人都很是羨慕。
  • 「米其林寶寶」用肉夾蒼蠅,寶媽得意曬視頻,卻被吐槽心太大
    條件好了,父母就希望能讓孩子吃多點、吃好點,這就造成了目前社會上存在許多「米其林寶寶」。所謂「米其林寶寶」,就是指寶寶非常肥胖,身上的肉都變成一坨一坨的,堆疊在一起,看起來就像米其林的形象。他還有一個特殊技能,用胳膊上的肉就能夾死蒼蠅,寶媽既覺得有趣,也得意於自己的餵養,說生了個「捕蠅器」。但這番態度,卻被網友吐槽心太大,寶寶的健康隱患沒看到,還沾沾自喜。
  • 奶奶親手給滿月孫子剃光頭,結果頭髮再也沒長出來,醫生:太無知
    尤其是孩子的奶奶,對於這個小寶寶更是喜歡得不得了。在孩子滿月的時候。孩子的奶奶還特意給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推子,要給孩子把頭髮剃光。因為在孩子的奶奶家那邊有一個傳統習俗,那就是在寶寶滿月的時候,要給寶寶把頭髮剃光,這樣以後孩子的頭髮才能夠長得又黑又亮。
  • 女兒送回老家3個月,被奶奶餵成「米其林寶寶」,媽媽差點認不出
    奶奶是真心喜歡自己的這個小孫女,長得白白淨淨的特別可愛,就是瘦了點。為了讓小月兒感受到自己的愛,奶奶在給小月兒做飯的時候總是讓她多吃點,小月兒說自己飽了的時候,奶奶還不信,非說小月兒沒吃飽。有一種愛叫做「奶奶覺得你餓」,這不,回家三個月,小月兒就在奶奶的精心飼養下,變成了「米其林寶寶」,看起來就是一個小胖妞。等到小月兒的爸爸媽媽回老家去接孩子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小胖妞,媽媽差點認不出來——這真是我以前水靈可愛的小女兒嗎?眼前這個胖嘟嘟的「小豬」是誰?最後夫妻倆還是接受了自己女兒變成小胖妞的事實,奶奶真不愧是「最佳飼養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