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誇孫子「真乖」,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2020-12-27 生活就像填空題

同事小剛家最近出了一件大事,他的老婆差點和他媽打起來了,而事情的起因是小剛那一歲大的寶寶。當時他的老婆休完產假之後,就選擇去公司賺錢了,因為現在養一個孩子的壓力也比較大,所以他老婆也想多補貼一些家用。

那麼照顧孩子的責任就落在了小剛媽媽的身上。小剛媽媽帶孩子時,發現孩子很安靜,平時不哭不鬧,還讓他定時吃飯,就覺得孩子這麼乖,很好帶。但時間一長,孩子一歲多了,還是不說話。

這讓小剛妻子很奇怪,好好的孩子,怎麼不會說話?於是她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責怪小妻子,說怎麼帶孩子來了,因為孩子已經患上了自閉症,如果再晚帶一點來,孩子的自閉症就更難治癒了。

但小剛媽媽說,醫生肯定是誤診了,因為她的孩子平時那麼乖,只是說話有點晚,怎麼就是自閉症了呢?醫生聽後,怒斥小剛的母親,說她太不懂事了,孩子的異常舉動,家長竟然沒有發現,反而認為是好孩子!此事發生後,小剛的家人大吵大鬧,現在妻子也不上班,整天為孩子的自閉症苦惱。

兒童自閉症有哪些表現?

其實,像小剛孩子這種情況,之所以不認為是自閉症,是因為孩子剛出生不久,所以認為孩子不會說話,但開口晚了。而平時不哭不鬧,也被認為是比較好的配合,但這些都是自閉症的表現。那麼自閉症還有哪些表現呢?

1.喜歡一個人呆著,不想和別人玩。

在《爆炸性兒童》一書中,作者說,自閉症兒童通常不合群,他們更喜歡自己和自己玩。即使孩子主動接近,對待他人也會有牴觸情緒,久而久之會使自閉症更加嚴重。

2.沒有好奇心,對待一切都很平淡。

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對什麼都很好奇,很多家長甚至因為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而感到煩惱。但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他們通常沒有那麼強烈的好奇心,對任何事情都會表現得毫無興趣。

3.你看起來很好,但你沒有自己的想法。

自閉症的孩子往往看起來很乖,家長只是覺得孩子比較內向,但這種情況多是自閉症的表現。而自閉症兒童通常沒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對一切都感覺很好。

孩子為什麼會得自閉症?

很多家長在醫生確診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閉症後,都難以接受,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明明都是健康的,怎麼會得自閉症呢?而且他們會認為家庭中不存在虐待兒童的情況,所以這是不應該發生的。

於是,小剛在醫生確診孩子患有自閉症後,將這個問題發到了網上。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有小時候患過自閉症的網友也分享了自己的患病經歷,這也讓大家更加了解了孩子得自閉症的原因。

網友1:家族中存在基因遺傳

這位網友表示,自己之所以從小患上自閉症,主要是基因遺傳造成的。因為他媽媽很小的時候也患有自閉症,所以這個基因遺傳給了他。但後來通過一些醫療手段,自閉症很快被治癒,現在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只是不時需要複查,避免自閉症復發。

▲網友2:家庭環境原因

這位網友說,自己小時候因為家庭環境的原因患上了自閉症。那時候,父母總是在背後和她吵架,即使是離婚,父母都以為自己躲得比較好,但其實她什麼都知道。久而久之,她出現了自閉症的症狀,但後來父母及時發現並對她進行了治療。

其實,孩子患上自閉症的原因有很多,但兒童心理專家克裡斯蒂娜表示,一旦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從根源入手,找出孩子的患病原因,才能讓孩子早日康復。

當孩子患有自閉症時,家長這樣做非常重要。

家長在接受孩子的自閉症後,最著急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緩解乃至康復孩子的自閉症。其實,家長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也需要一件一件去做,才能讓孩子慢慢恢復正常。

1.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對待孩子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得了自閉症後,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親戚朋友孩子生病了,以後再和他們接觸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觸碰孩子受傷的地方。但這種自以為是的方式往往會加重孩子的自閉,讓孩子覺得周圍的人都認為他不正常。

那麼我們不妨把孩子當成正常的寶寶來對待,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自閉症的加重。這也是很多心理學家所提倡的,但自閉症和感冒發燒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2.保持積極心態,帶孩子去康復治療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生病後,都非常著急,馬上帶孩子去治療。但治療過程比較緩慢,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部治癒的,所以家長一定要保持非常好的心態,要接受孩子患病的現實,不要逃避,這樣才能讓孩子逐漸康復。

3.家長要調整好心態,不要在孩子面前失態。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生病,甚至比孩子崩潰還難受。但在《父母的情緒》一書中,作者說,當孩子生病時,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的態度,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的脆弱,因為情緒是會傳染的。

特別是當孩子有了認知能力,能夠分辨出父母的一些微表情,甚至很多言行。如果父母先崩潰了,這種不良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對孩子的病情沒有任何幫助。

其實,孩子得了自閉症後,家長不要太著急,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妨多和孩子溝通,把孩子當成正常健康的寶寶來對待,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康復。

聰明的父母每天都會關注J媽媽學堂,分享母嬰育兒知識。

愛心父母將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受益。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總誇「好帶」,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同事小李的孩子剛滿1歲了,前幾天她向我們討教,孩子1歲時該怎麼照顧的問題。我們這些「過來人」,說起寶寶1歲的時候,是數不清的「辛酸淚」,因為1歲多的寶寶有了語言能力、行動能力,整天不是哭,就是鬧,太折騰人了。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好乖」,醫生嘆息:無知害人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小孩哭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鬧心,但其實小孩懂得哭鬧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很健康,如果小孩不吵不鬧,家長反而要警惕。50多歲的李奶奶,前兩年剛剛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小孩。
  •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現在很多家庭裡面,都是老人帶孩子。因為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經濟壓力巨大。家裡再添加一個小生命,一家人生活開銷就更大了。所以說很多年輕人剛生完孩子就已趕緊去上班,生怕自己少賺一分錢。
  • 2歲男童總是不哭不鬧,婆婆說「好帶」,醫生搖頭:別這麼無知
    因為一歲多兩歲的寶寶有了一定的語言能力,也有了行動能力,所以整天不是在哭,就是在鬧。2歲寶寶總是不哭不鬧好朋友小林的寶寶兩歲了,平時都是由爺爺奶奶帶著。同年齡的寶寶不是哭就是在鬧,而小林的寶寶卻是異常的乖巧,不哭也不鬧。爺爺奶奶到處炫耀跟人說孫子真乖巧,許多數人都很是羨慕。
  • 孫子滿月被奶奶剃成光頭,頭髮再也沒長出來,醫生怒斥家長無知
    無形當中給孩子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甚至會威脅到孩子的健康,而那些家長,往往事後也才開始後悔莫及。 孫子滿月被奶奶剃成光頭,醫生怒斥家長無知 就在前段時間,鄰居王女士大齡生了一個小寶寶,這可讓一家人激動壞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孫子胖成「米其林寶寶」,奶奶逢人就誇自己養得好,醫生:太無知
    但是金阿姨還是跟周圍鄰居們誇耀自己養孫子養得好,孫子白白胖胖的看上去就是一個有福氣的孩子。鄰居們也紛紛附和金阿姨,誇她對孫子真好,金阿姨每天得意洋洋的。 奶奶養出「米其林寶寶」,逢人就誇孫子有福氣,殊不知是害了孩子。
  • 4個月寶寶高燒不退,急診後,醫生怒斥家長無知
    佳佳今年25歲,是一個白靜漂亮又愛整潔的女孩,與老公婚後不久便中獎了,這讓公婆甚是歡喜,尤其是老公搖身一變成了快當爹的人了,也是內心遮擋不住的喜悅。時間過的很快,佳佳的肚形越來越大,分娩在即,產房外全家出動,不久護士抱著一男孩報喜,全家皆喜。
  • 「無皮寶寶」火了,當19歲媽媽說出原因後,醫生怒斥:太無知
    ,而就在英國,就有一位19歲少女真的生下了寶寶,離預產期還有2個月的時候就提前出生了。正常的寶寶一般都是要母親十月懷胎才能出生的,而這個19歲媽媽生下的寶寶就屬於"早產兒",而且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寶寶居然沒有皮膚,血管都是肉眼可見的,俗稱"無皮寶寶",醫生也感到跟奇怪,隨後這名19歲的媽媽就說出了原因,原來是因為母親在孕期經常吃巧克力,聽到這裡以後,醫生無奈怒斥這位19歲的媽媽太無知,巧克力裡的咖啡因會傷害到孩子的腎臟,再加上這個寶寶是早產兒所以才成為了"無皮寶寶"。
  • 寶媽帶娃上班,寶寶不哭不鬧安靜看動畫片,網友:乖得讓人心疼
    01寶媽帶娃上班,寶寶不哭不鬧安靜得令人心疼小雨是一個2歲寶寶的媽媽,在一家公司做文員,因為家裡忙,沒有人幫她帶孩子,徵得單位的同意後,她決定帶著孩子上班。由於擔心孩子吵鬧,小雨提前和孩子做好了約定,讓孩子在單位不許吵鬧。
  • 「你娘家真小氣,我孫子1歲生日他們給紅包兩百」「比你大方」
    孩子「穿金戴銀」,不哭不鬧,親戚們一逗他就咯咯地笑,都誇這個孩子很乖巧。親朋好友都準備了一點小心意,有買禮物的,有給紅包的,陳潔將這些收好。婆婆擔心她抱著孩子會弄丟,稱將其保管,陳潔就將份子錢都給了婆婆。
  • 「寶寶真棒2歲就會刷牙」,寶媽發朋友圈炫耀,卻被醫生評論無知
    「寶寶真棒2歲就會刷牙」,寶媽發朋友圈炫耀,卻被醫生怒斥無知曉琳自從生完女兒之後就成為了一名全職寶媽,專門在家照顧孩子,由於每天相處,再加上血緣的羈絆,讓曉琳對於女兒更是非常的疼寵,女兒的每一個進步都會讓曉琳非常開心。
  • 寶寶出生時「滿口牙」,婆婆坐地大哭:「太晦氣了」,無知真可怕
    新手爸媽照顧娃,總會遇到各種大小問題,不知道去問誰?問「度娘」吧,總覺得不太好。但要是每次都去問長輩,又覺得有點麻煩人家了。更何況,婆婆、丈母娘、七大姑八大姨,每個人的說法又都不一樣,很難次次都得到百分百精準的答案。更何況,有些老人還有封建思想,解讀出的答案也未必夠正確。
  • 孫子乖巧可愛,奶奶逢人便誇「好帶」,醫生一句話,奶奶變了臉色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乖巧可愛,最好能夠不吵不鬧好養活,可實際上,小孩子不哭不鬧未免就是一件好事,畢竟,哭鬧是小孩子的天性。張奶奶家的孫子一歲了,雖然是個男孩,卻「乖巧」的讓人羨慕,張奶奶逢人便誇孫子「好帶」。
  • 寶寶剛出生8天,寶媽從寶寶肚臍摳出來髒東西,醫生怒斥無知
    小陳和老公結婚一年成功懷孕,整個孕期都是婆婆一手照顧的,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在經歷幾個小時疼痛後,小陳順產了一個男寶寶,臍帶剪完後,寶寶的肚臍特別的難看,小陳很嫌棄,想要給寶寶摳出來
  • 寶寶晚上不乖,用媽媽的內褲戴在他頭上,就能不哭不鬧了?
    難道是熟悉的媽媽的味道,能讓寶寶安心安靜下來了?其實,小寶寶晚上哭鬧是蠻常見的現象,可能是他餓了冷了尿了睡飽了無聊了……家長在這個時候,就是要排除他身體不適後(發燒等),盡力地安撫他,可以抱抱他、小聲跟他說說話、餓了就餵奶。等到寶寶慢慢長大了,戒掉夜奶能睡整覺了,這種情況就會少見很多了。一歲寶寶頭髮豎立明顯,吃田基黃蒸青蛙能好!
  • 90孕媽懷孕35周,被迫剖宮產生下「綠娃娃」,醫生怒斥:太無知
    婆婆總說產檢是浪費錢,是醫院騙人的把戲,所以,小花就一次產檢都沒做過,把省下的錢用來買孕期的營養品。但是懷孕幾個月後,小花感覺到不對勁了,她總是感覺到莫名的瘙癢,向婆婆一詢問,婆婆卻說這是每個懷孕的女人都會經歷的,小花也就沒當回事。但是,過了幾天瘙癢的感覺越來越嚴重,小花實在忍不住了,就偷偷的上醫院檢查。
  • 好心爺爺「搖晃式」哄娃,一個月後孫子竟成「腦癱」!無知太可怕
    懷孕之後,張紅的婆婆就小心地照顧著張紅,很快,就到了預產期這一天。由於生產過程還算順利,張紅生得特別快,在經歷裡生子之痛後,張紅順利的產下一名男嬰,全家人高興得合不攏嘴。孩子出生之後,全家人寵愛的不得了,尤其是張紅的公婆,非常的開心,整個月子裡,都沒有讓張紅帶過孩子,都是公婆在帶孩子的,儘管辛苦,但是老兩口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 1歲寶寶胃被撐壞,心臟驟停險喪命,醫生怒斥媽媽:太不負責任了
    案例:李小姐是90後媽媽,孩子叫浩浩1歲多了,由於寶寶現在是生長發育的黃金期,所以媽媽經常會給寶寶做各種各樣有營養的食物,這不,今天李小姐給孩子買了排骨,玉米燉排骨湯。,在送晚點,後果可真的不敢想像,醫生怒斥媽媽:太不負責任了。
  • 1歲寶寶半夜摔下床,媽媽做法讓婆婆直呼冷血,醫生直言:做得對
    1歲寶寶半夜摔下床,媽媽做法讓婆婆直呼冷血,醫生直言:做得對導語孩子在年齡比較小的階段,生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當然,這就需要家長們細心照顧,才能避免孩子的危險出現。當然,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小事故要數掉床,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種驚心動魄的場景,其實相比較孩子從床上掉下的情況,不正確的處理方法對孩子來說才最危險。
  • 孕婦難產,醫生建議轉剖腹產,婆婆懟醫生:我孫子不聰明你負責嗎
    但是小雲的婆婆一直不同意,堅持要求她順產。分娩當天,小雲在待產室捱過了十幾個小時的陣痛,產道還未完全打開,胎兒卻已經出現宮內窘迫的現象。醫生檢查後建議立即施行剖腹產。小雲已經疼得精疲力盡,點頭同意剖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