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方言最好聽的5座城:其中一個差點成為普通話,都特別接地氣

2020-12-20 三千的窮遊日記

我國方言最好聽的5座城:其中一個差點成為普通話,都特別接地氣

我國是十分有文化底蘊的國家,當然有一部分文化來自各個省市地區的方言,有趣的是,每種方言在不同的城市都不一樣,在一些南方地區,甚至每個村子和每個村子之間的方言都不一樣。接下來就讓小編和大家探討探討有關於方言那些事,介紹一下我國方言最好聽的5座城。

長沙

我猜大部分人第一次聽長沙話,一定是在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上吧。比較熟悉的那幾句就是稱女孩子為"",男孩就是"阿子"。應該是從小看湖南衛視的原因,每次聽到長沙話都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呢,長沙方言的特點是古全濁聲母字舒聲字清化為不送氣清音,是新湘語的代表方言,幾乎沒有什麼兒化音,但是非常親切。

廣東方言

在所有方言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粵語了,因為我們都聽過很多很多的粵語歌曲,從張國榮到陳奕迅,都有著很多耳熟能詳的粵語歌曲。現在稱呼帥哥美女為"靚仔靚女"就是出自粵語,去到廣東的話你就是靚仔靚女,全球一共有1.2億人在使用粵語,當時粵語甚至一度成為全國普通話的備選方案,如果當時粵語當選,現在可就是人人粵語時代了。

天津方言

一個"生產"相聲的城市,每一個天津人說出的每句話都像是在講相聲。天津話比較能夠被聽懂,區別於普通話的地方是有一些音調的轉變,最出名的就是天津人稱任何年齡段的女性都是"姐姐"。那聲"姐姐"也是很有趣的,感興趣的朋友們想聽聽看的話可以參考郭德綱的相聲,如果去天津旅行的話,真的是感覺人人都是相聲演員,聽起來就很愉快。

重慶方言

隨著來自重慶的說唱歌手越來越多,重慶話也逐漸被寫進說唱歌曲裡被大家知曉,每次聽重慶人說重慶話總有一種很接地氣的感覺,也很有趣,打個比方:"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用重慶話說就是"我很正南齊北的告訴你",形容你很瘦的話,就是"你幹斤斤的"。

貴州方言

貴州方言其實和重慶方言很類似,貴州的省會是貴陽,但更出名的城市是轉折之城,會議之都,召開過遵義會議的遵義,雖然遵義和貴陽都屬於貴州,但遵義話和貴陽話就有一些些微的不同,相同的是都不區分平翹舌,沒有音調,這一點重慶話也是。有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語句就是把"角落"說成"咔咔角角","膝蓋"說成"頭"。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接地氣的方言語句。

聽了我的介紹,在這幾個地方裡你覺得哪個地方的方言最有趣,最接地氣呢?其實現在出門在外最常說的就是普通話了,但大多數人的"母語"都是方言,出門在外一句家鄉的方言就能讓離家的人感覺到親切,所以走再遠都別忘了常回那個說著自己熟悉方言的家鄉。

其實全國的方言都很有趣很好聽,成為了我們家鄉的代表,出門在外聽到家鄉方言,真的是非常親切了,您還有哪些有趣的方言分享?歡迎在評論區域留言,別忘記點讚加關注,每天分享世界新鮮事兒!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這五個城市的方言,其中一個幾乎成了普通話,特別接地氣!
    中國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背景的國家,當然有些文化來自各省市的方言,有趣的是每種方言在不同的城市是不一樣的,在一些南方地區,甚至各個村莊的方言也不一樣,接下來讓邊肖和大家討論一下方言,介紹一下中國方言最好的五個城市,我猜大多數人第一次聽長沙話的時候,一定是在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熟悉的詞是女生的
  • 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方言,全球2.3億人都在用,還差點成為普通話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國內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一些少數民族甚至還會有自己的語言。至於全國一共有多少種方言,我認為可能會多到數不清吧。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方言,全球2.3億人都在用,還差點成為普通話。而這種方言就是粵語,可能部分朋友會覺得,粵語只有廣東人在講,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的。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都在南方地區,外地人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世界上的語言種類很多,漢語文化應該是最博大精深的,很多外國人對中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便會十分痴迷,有想留在中國的衝動。中文除了普通話之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方言文化,由於各地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我們平時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裡不同音,這在我國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南北方的差異很大。
  • 我國愛說方言的三座城市,幾乎不說普通話,外地遊客:太難懂了!
    隨著普通話的普及,現在大城市的居民日常生活中都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另外,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也變得頻繁,如果不使用普通話,在生活中可能會有不便,但是,在國內最喜歡方言的兩個城市,卻不說普通話,對外國遊客來說很難!
  • 我國三座基本不說「普通話」,習慣講方言的地方,你知道是哪裡嗎
    一般我們去到另一座城市旅遊,像本地人問路時,會聽到帶著方言味道的普通話。但本地人之間聊天卻不用普通話。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座基本不說「普通話」,更習慣講方言的城市,除了上海和四川,剩下一座城市你知道是哪嗎?上海,作為我國經濟中心,世界一線城市,繁華程度可見一斑。作為一座國際大都市,上海的開放程度和國際化都是很高的。
  • 最不愛說普通話的兩座城市,大部分人說方言,遊客難懂卻仍然愛去
    眾所周知,當下在對我國的社會區域中,普通話是許多城市都在大力倡導的語言,也是我國目前很受歡迎的一個語言,所說的人,所普及的力度也同樣是非常大,所以在我國目前的許多城市發展中說,它們也是會有許多獨特的一面,這也是我國的文化發展中的一個特色,但在對於一些具體的城市中,地域方言卻往往是很受寵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中國最不愛說普通話的兩座城市!
  • 我國最愛說方言的城市,就是不說普通話,第4個最「囂張」!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不同的語言,不同地域的人在不同的風俗習慣中形成了不同的飲食文化,甚至語言也不一樣,在一些地方,甚至在不同的村莊,語言習慣也有很多差異,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普通話越來越流行,如今,孩子們一入學就用普通話交流,我們的日常生活主要以普通話為基礎,然而,在我國,仍然有四個頑固的城市最喜歡說方言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知道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僅有58萬人會說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已在我國範圍中有很多省份的劃分,卻又由於每個省之間擁有自己不同的發展特色,所以方言就成了這些文化特色當中最為顯著的一個,雖然說普通話是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說普通話,在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言語
  • 國內普通話最不標準的3座城市,全部在南方,你知道是哪裡嗎
    國內普通話最不標準的3座城市,全部在南方,你知道是哪裡嗎自新中國建立伊始,國家就開始大力普及和提倡普通話,如今在我國很多城市都習慣了使用普通話來進行溝通。但是在我國某些地區地域文化比較濃厚,普通話看似還不是那麼的普及,因為他們說方言習慣了,如果讓他們說普通話的話就顯得非常的不標準。其中尤其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我國說普通話最標準的三個城市,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呢?
  • 西南最不愛講普通話的城市,開口就是濃鬱方言,外地人倍感親切
    西南最不愛講普通話的城市,開口就是濃鬱方言,外地人倍感親切,標準語是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著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標準語作為聯合國的業務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成為與外國朋友學習漢語的最佳語言但是,我國這麼多地區的城市,偏偏有一個不太會說普通話的城市,他們一開口都是方言,但沒有人懷疑
  • 我國最特別的一個字,3000年來讀音從來沒變,你讀對了嗎?
    隨著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起了中華文化,才發現漢字有多難學。中華文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的背後,都蘊含有它的深意,絕非字面所理解的那麼簡單。通常一個字會有很多個讀音,的確很容易繞暈外國人。不過我國有倒是有一個最特別的字,不管放在哪一個情景中,3000年來全是一個讀音,大概就連許多國人都不知道,你的讀法可能也錯了。
  • 普通話最「不標準」的4個地方,四川省光榮上榜,說普通話太彆扭
    因為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會造成溝通障礙,所以國家一直在推廣普通話,但一些省份的人因為普通話說得不標準,不願意說普通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說普通話最不標準的4個省份。第1個就是福建,福建一般說的都是閩南話,而閩南話可以說是最難懂的方言了,同樣的他們說普通話也很不標準,在自我介紹時經常說的一句是「大家好,我來自胡建」,如果你們讓他說「標準」,你肯定會覺得很好笑,他們的發音特別搞笑,說句不好聽的,可能福建人在罵你的時候你都不知道他們嘴裡到底說的啥。但有一點福建人特別團結,無論在哪福建人都喜歡「抱團」,互相合作,共同進步。
  • 我國這三個城市最愛說方言,滿大街都是,想讓他們說普通話難了!
    中國地大物博,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最具有辨識度的當屬東北話、四川話、廣東話以及河南話了,獨具特色的方言小調更是成為大家日常生活的調味劑,有誰聽到東北話就覺得喜不自勝,又有誰經常會學幾句河南話,張口就能說中。
  • 世界上最好聽的語言,漢語英語最具魅力,粵語方言自帶音樂旋律
    雖然這六種語言都各有特色,並有一定影響力,但這六種語言中,漢語和英語應該是最有魅力的兩種語言。其中,英語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而漢語則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如果我們細聽,雖然很多外語聽起來都是嘰裡呱啦,不知所云,但是,當我們聽到英語時,即使聽不懂,也會覺得很好聽。
  • 普通話與漢語方言之間的關係及發展
    因此, 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普通話還是漢語都是作為漢語不同的形態而存在的, 普通話源於豐富多彩的方言文化, 與方言相互依存, 共同構成了我國豐富的語言生態環境。 二、普通話環境下漢語方言的存在與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對普通話的大力推廣, 普通話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逐漸成為各地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過程中的主要應用語言。有些崗位基於工作需要甚至還需要就業人員考取一定的普通話等級資格證書, 如教師、播音員、主持等等。
  • 北京方言是如何成為普通話的?
    [摘要]聊到方言不得不說北京方言與普通話的故事。其實,在古代的中國,一直也有所謂的官話或雅言。今天我們就聊聊普通話的發展歷程。近日,汪涵準備砸重金保護方言的行為而引起了媒體的高度關注。聊到方言不得不說北京方言與普通話的故事。
  • 國內方言最多的省份,僅11座城市卻有88種方言,本省人普通話交流
    而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國內方言最多的省份,僅11座城市卻有88種方言,本省人普通話交流。 而去這邊的朋友應該應該發現了,他們浙江這邊的語言真的是超級多,雖然說浙江總共只有11座城市。但浙江的方言卻有88種,如果這樣平均下來的話,也就是每一座地級市都有8種方言。
  • 普通話和方言的相互影響
    方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方言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普通話是在方言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我國推廣的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全國通用語言,也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語言標誌和寶貴財富。方言與普通話即有所區別,又相互聯繫。
  • 一個小縣城的地方方言,為什麼成了13億人使用的普通話?
    要說普通話最標準的,莫過於新聞聯播裡每天出鏡的播音員了。有誰想說好一口能和他們相媲美的普通話,不下足功夫是不行的。然而,你怎麼也想不到,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小鄉村,普通話就是當地的方言。也就是說,這裡的老人小孩,不用後天刻意學習就個個能說普通話,且發音標準,吐字清晰,圓潤流暢,韻味十足,水平堪比播音員。
  • 普通話最標準的一座城市,從小學開始教,到現在人人都會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因國土遼闊,地區方言也層出不窮,為了統一說話,因此出現了一普通話,普通話以字正音準為基礎,語速與語音都能夠被人聽懂,因此普通話也會成為了我國說話的一個標準。但在各地區人口多,所以地區方言也依舊流行,其中,地區方言最讓人熟知的有廣東話、潮汕語、閩南話、香港語,這些都是地區方言有名的,讓一些人其它城市的人,很難聽懂,不過要說到普通話哪裡最標準,在我國北方就有一座以普通話出名的城市,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這座城市就是河北的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