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馬拉松崛起的秘密,藏在校園賽事與體育教育裡

2020-12-25 體育產業生態圈

全球馬拉松都在停滯中,我們不妨把眼光投向別處,看看鄰國日本在馬拉松方面文化與成績,是什麼樣的跑步教育,能讓他們擁有前赴後繼的馬拉松後輩人才。

當今日本馬拉松領域裡,90後人才佔據半壁江山,例如大迫傑、小椋裕介、設樂悠太等,都是當今佼佼者,源源不斷的人才輸送,是與全社會的跑步文化與教育相關。

文 / 黃夢婷

編輯 /宋鑫宇

2020年東京馬拉松,在一片爭議中,只舉辦了200人規模的精英賽,拋開輿論部分,馬拉松領域裡高手雲集的日本選手,本土選手表現仍然是十分搶眼。

大迫傑再次刷新日本全國紀錄,用時2小時05分29秒,成績是第四名,高久龍則是以2小時06分45秒成績獲得第八名,上門大祐、定方俊樹也都在2分07之內。值得一提,日本此次有10人跑進了2小時08分之內,要知道中國選手的歷史最好成績也只是2小時08分15秒。

2020東京馬拉松日本本土選手的成績記錄

雖然在馬拉松項目上,非洲軍團幾乎形成了壟斷態勢。來自肯亞的基普喬格,更是已經突破人類在馬拉松上極限,跑進「2小時」大關。但日本人也靠著勤奮、以及濃厚的跑步文化,在奧運會、世界六大馬拉松的賽場上都實現過登頂,而被稱為僅次於肯亞、衣索比亞的馬拉松第三強國。

瀨古利彥,在1981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奪冠。他在1978-1988年間曾獲得11次馬拉松比賽冠軍

這一次,我們想通過一場關於汗水、青春、友情的日本高校跑步比賽——箱根驛傳,來了解日本通往馬拉松強國之路中,都付出過哪些努力和教育。

逆轉與堅持,堪比漫畫的日本校園賽事若說起美國校園體育的代表性賽事,NCAA的瘋狂三月無疑是所有人的首選。而對於校園體育文化同樣盛行的日本,除了我們熟知的高中足球大會、棒球甲子園,還有代表著日本高校跑步文化的「三大驛傳」。

所謂的「驛傳」,其實就是一項長跑接力賽。如今隨著大迫傑坐穩日本長跑第一人的王位,其出身的「箱根驛傳」也成為了三大驛傳的最高峰。

而箱根驛傳是以接力形式完成從東京到箱根之間的折返跑步賽事。就像甲子園是所有日本棒球高中生的憧憬一樣,「箱根驛傳」則是整個關東地區大學跑者心中最神聖的賽道。

因此「箱根驛傳」發展至今,參加隊伍從最初的4支增加為23支。不過要想擠進這23支隊伍中,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箱根驛傳,至2020年已經有百年歷史

除了在前一年大會上取得前10名的大學,可以作為「種子學校」直接獲得參賽資格,其他關東地區所有滿足參賽條件的「非種子學校」則需要在預選會上擠進前11名才能獲得參賽資格。

最後學校未能通過預選會,但個人成績突出的選手,將被組成關東學生聯合隊參加比賽,但不能參與受賞。

全程217.1公裡裡程的「箱根驛傳」,一共分為10個賽段,每個賽段需要分別由一名不同的選手完成。也就意味著每個隊伍至少要有10名選手,不過正式比賽時可報10名正選隊員+最多6名替補隊員,比賽中最多可更換4名選手。

十個區間地勢路段不盡相同,需要教練根據選手特質來做安排。被稱為花之二區的第二賽段,由於距離最長,一般來說各隊王牌選手都會出現在這裡。

而魔王五區,因為海拔高低差為874米,還需要考慮高低起伏變化、氣溫驟降的困境,很是考驗選手耐力。

箱根驛傳十個區間路線圖

代表每個學校參賽的十位選手,會因為肩帶上佩戴那條印有學校名字的接力帶,而變得榮辱與共。在2019年的箱根接力賽中,就上演了堪比漫畫情節的逆轉、堅持、遺憾的故事。

賽事規定,參賽隊伍如有一人退賽,整組隊伍都將會失去參賽資格。但是在去年比賽的開始30秒,來自大東文化大學四年級選手新井康平,和另一位選手相絆後摔倒在地,造成左踝扭傷,但是他掙扎爬起,繼續堅持,帶傷跑完了21.3公裡,完成接力後,他就癱倒在地。

關乎學校集體榮譽,忍著傷也要跑完

有逆襲,當然也有遺憾。為了儘快恢復交通路況,組委會有個略顯殘酷的規定,當一個隊伍落後於第一名20分鐘後,將不再戴上學校的接力帶,而是組委會準備的白色接力帶,下一名選手無法接到印有學校的接力帶,對於隊伍來說,就是恥辱。今年,日本體育大學差21秒沒能完成交接,第九區的選手倒地痛哭。

2020箱根驛傳比賽,日本體育大學的接力帶斷掉,這份帶著學校的榮譽沒能繼續傳遞下去(圖片源自CCTV-5《東京行動》紀錄片)

種種充滿熱血的故事自然也成為了劇本的最佳靈感,三浦紫苑以箱根驛傳為基礎架構的小說《強風吹拂》,剛一問世就成為了人氣作品,之後根據其改編的漫畫、電影也紛紛成為了即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同名改編漫畫在豆瓣更是獲得9.6高分評價。

同名小說改編的動漫《強風吹拂》,是一個講述箱根驛傳的跑步故事

百年歷史,耕耘幾代跑步後浪自從1920創立至今,「箱根驛傳」已經有百年歷史。集中在元旦期間的比賽日期,也讓一邊吃年飯、一邊看直播成為日本人渡過元旦的重要娛樂消遣方式。

據日本電視臺NTV統計,2020年、2019年,箱根驛傳直播收視率分別為28.6%、32.1%,2018年全國收視率也僅次於俄羅斯世界盃、平昌冬奧會和紅白歌唱大賽。

之所以箱根驛傳能成就日本狂熱的跑步文化,特立獨行於全世界,篩選出一代又一代的跑步高手。就不得不提到這項比賽的創始人,被譽為被稱作「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慄四三。

高中畢業後進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現筑波大學)的金慄四三,校長正是一年前剛剛獲選為國際奧委會的第一位亞洲委員,有「柔道之父」之稱的嘉納治五郎。

自黑船來航以來,各國對日本政治的幹預甚至佔據了主導地位,與精神文明層面被壓制對應的,則是體育能為人們提供暫時的和諧美好。

1896年,看到由日本人組成的新橋棒球隊戰勝了美國水手給日本人帶來的自豪和驕傲,嘉納治五郎意識到雖然體育不能完全擺脫國際關係和種族等等,但這也是當時日本所迫切需要的。

因此嘉納治五郎除了規定柔道和劍道為校內必修科,又鼓勵學生參與網球、足球、遊泳和田徑等等,這些項目對明治時期的日本人而言仍然是非常陌生的運動項目。

正是在大學期間,金慄加入了田徑隊(陸上競技部)。

1911年11月,斯德哥爾摩奧運選拔賽上,金慄四三以2小時32分45秒打破了馬拉松世界紀錄(40公裡多賽道),不僅成為了日本首屆奧運會上唯二的參賽選手之一,更是日本奧運歷史上的首位旗手。

只不過首次參賽的金慄四三最終被沒能完成比賽,回國之後他不斷地從自身參加奧運的失敗經驗中反省,箱根驛傳就是在這種「讓日本馬拉松走向世界」的不斷期許中誕生。

不過延續百年的歷史,以及極高的關注度還不足以表達箱根驛傳的偉大,其最為人稱道的一點在於:能在箱根驛傳獲得好成績的選手,日後都更容易成為優秀的馬拉松選手。

從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從箱根驛傳走向奧林匹克的運動員有來自17所大學的69人,參賽項目大多數都是以馬拉松和長距離賽跑為主。

2019年東京馬拉松精英選手的111名日本籍選手裡,就有78位選手在大學時期參加過箱根驛傳,比例達到70.3%。原本為2020東京奧運會準備的日本國內奧運選拔賽(Marathon Grand Championship),篩選出來43位日本頂尖馬拉松選手,幾乎都是歷代箱根驛傳訓練出來的好手。

2018年2月東京馬拉松上,以2小時06分11秒打破塵封16年之久的日本兼亞洲記錄的設樂悠太。

同年芝加哥馬拉松上,以2小時05分50秒奪得男子全馬季軍,創造新日本記錄和亞洲記錄的大迫傑。

甚至以業餘跑者身份,2018年取得波士頓馬拉松大滿貫的冠軍,世界上完成次數最多的(78次)、成績跑進2小時20分鐘以內的馬拉松選手川內優輝,無一例外都是出自箱根驛傳。

箱根驛傳延續百年的精神,以及為日本輸送源源不斷的後輩跑步人才,都足以證明其在日本跑步史中的地位。

至今,還生生不息的「箱根驛傳」,依舊是日本馬拉松人才培養的搖籃。

教育到文化,跑步成日本全民運動時至今日,箱根就像是所有日本跑者的成人禮,不僅為日本馬拉松的發展提供了可觀的後備人才,也使得日本跑步文化深入人心。

到2014年,日本每年跑一次馬拉松以上的有986萬人,每周跑一次馬拉松以上的有550萬人,根據總人口1.27億計算,日本每23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每周跑一次馬拉松以上。

日本人能不斷突破亞洲記錄,全民對跑步都有高漲熱情,這是在長期的教育和方便的公共設施中不斷進化的結果。

2020年1月2日早上5點半左右,人群擠滿了箱根驛傳的起點,觀眾就是想看到鳴槍開跑的那一刻(圖片源自CCTV-5《東京行動》紀錄片)

自幼兒園開始、到義務教育,還有大學的箱根接力精神,以及城市道路上方便的跑步服務站,為日本跑步傳播不斷添加成長土壤,再到為了鼓勵精英化選手出現,日本田協規定打破日本國家馬拉松記錄的人,將會獲得1億日元獎勵,這又不斷刺激日本職業跑者突破自我。

自小就培養孩子對跑步文化認同,在日本學校裡,長跑是最普及的運動項目,幼兒園就開始接受冬季耐寒訓練,還要參加冬季耐力跑大會,不同年齡的跑步長度也不一樣,3歲孩子跑400-800米,5歲就要跑1200-2000米,有些幼兒園還有在寒風中裸跑的傳統,來達到體育訓練的目的。

曾在國內刷屏的日本幼兒園學生在寒風中赤裸上身鍛鍊的組圖

有了群眾基礎的跑步運動,在日本文化創造領域,也成為了一道獨樹一幟的風景線。倘若再回顧上世紀九十年代經典日本動漫作品,《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裡的小朋友,都有參加馬拉松大會的情節。

經常看日本電視劇的觀眾,肯定會對劇中的主角們動不動秀一下跑步實力感到熟悉,中國劇迷甚至把這個行為稱之為「日劇跑」。

日劇跑,成為日本電視劇裡最有代表性的情節

社會知名人士也對跑步有著痴迷。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寫過一本《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講述自己參與馬拉松比賽的經驗歷程,還有漫畫家高木直子也出版過《一個人去跑步》,描述自己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故事。

日本是一個匠心民族,而跑步則是一個非常考驗耐力的運動,符合匠心精神,日本「傳奇跑者」瀨古利彥也表示,「馬拉松和日本人身上的農業文明氣質很契合,種地需要用心耕耘,要跑馬拉松也是一樣,必須日復一日堅持,才能獲得最終成果。」

成立於2007的年東京馬拉松,僅用了6屆賽事,就成為世界六大滿貫賽事之一,也是日本馬拉松文化的一個結晶

從前,日本人用武術來考驗耐力,如今,馬拉松繼承武術衣缽,成為風靡全國的一項運動,日本人不斷突破亞洲記錄,甚至一場跑步接力賽都能延續百年,這與全日本對跑步所代表的耐力、堅持的守護有著密切關係。

一定程度上來看,箱根驛傳是推動日本跑步文化延綿不息的動力,跑步文化,又體現著民族性格,環環相扣,方才鑄就了日本馬拉松競技與文化的繁榮。

與日本的跑步教育、文化相比,我國還尚未有與之抗衡的百年校園跑步賽事,不過隨著國內跑者對跑步文化的呼籲,還有中國田協也著手高水平選手以及馬拉松文化發展的問題進行改革。

筆者相信,著眼校園,假以時日,中國馬拉松也將會孕育出屬於中國的跑步文化新氣象。

相關焦點

  • 國際賽事標準!蘇州十六中"校園馬拉松"鳴槍開跑
    12月25日下午,隨著鳴槍聲響,第三屆「十六小小馬」迎新馬拉松賽在蘇州市第十六中學校拉開帷幕,全校30個班級千餘名師生和家長分別加入石榴親子跑、樂跑石榴、小小馬拉松三個賽項,用酣暢的奔跑享受著運動的激情。
  • 馬拉松賽事又遭打擊!體育總局調整方案,春天無馬可跑?
    嚴格審批監管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展覽展銷等活動,暫不審批馬拉松等人員密集型活動。隨後,國家體育總局競體司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調整全國競技體育單項比賽和職業比賽複賽工作方案的通知》,對複賽方案做出了調整。通知要求,優先恢復東京2020奧運會、北京2022冬奧會等全國錦標賽、冠軍賽和職業比賽。暫不審批馬拉松等人員密集賽事,該工作方案有效期至2021年3月31日。
  • 2019中國馬拉松等級賽事出爐:泉城馬拉松、棗莊馬拉松上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夏銘睿2020年10月9日,中國田徑協會正式公布了2019年中國馬拉松等級賽事及特色賽事評定結果,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運營的2019棗莊·冠世榴園國際馬拉松獲得中國田徑協會銀牌賽事和自然生態特色賽事兩項殊榮,首屆泉城(濟南)馬拉松也成功入圍中國田徑協會銅牌賽事
  • 中國移動5G助力央視體育頻道首次對河南馬拉松賽事全程直播
    此次賽事中,中國移動5G憑藉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優勢特性,成功助力央視體育頻道完成河南馬拉松賽事的首次全程直播,標誌著中國移動5G的通信保障能力、網絡建設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再上新臺階。超百個5G站點,覆蓋44.2KM鄭馬賽道中國移動5G助力央視體育頻道高品質完成賽事全程5G電視直播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剛剛落幕,鄭州又迎來了2019鄭州國際馬拉松賽。
  • 2021上海馬拉松賽事公布,一大波賽事來了!
    而就在元旦假期期間,上海體育也公布了2021年上海體育賽事計劃,其中上半年上海將舉辦長三角半程馬拉松、上海女子半程馬拉松、上海搖滾馬拉松、上海半程馬拉松四場馬拉松賽事,你會報名參賽嗎?2021上海馬拉松賽事計劃1.
  • 體育賽事蕭索之年,體育短視頻為何逆勢崛起?
    莫斌認為:「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豎屏媒體的產生,抖音等平臺崛起,短視頻成為體育流量滲透到大眾心裡的新方式。」但她坦言,在2020年之前,她雖判斷體育短視頻等內容的增長將成為趨勢,不過仍認為「需要三五年之後才會產生(明顯的變化)」。
  • 精品馬拉松賽事正式揭秘,慶祝海南設立自貿區
    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在海南建設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和省級體育中心,鼓勵發展沙灘運動、水上運動、賽馬運動等項目。指導海南進一步辦好國際體育賽事,支持再引入一批國際一流賽事。 已經成功入選海南百日大招商重點的沙灘體育項目「雅居樂清水灣·2018陵水國際沙灘半程馬拉松賽」,將於今年12月2日盛大舉辦,成為了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發布後,首批響應的並舉辦的精品國際賽事。經過周密的準備,今日賽事終於在發布會上揭開神秘面紗。
  • 日本 | 橫濱馬拉松報名即將截止!日本四大經典賽事之一!
    它承載了太多日劇裡的經典和愛情最生動的模樣——讓人熱血的《網球王子》,浪漫生動的《唯愛》,情節緊扣的《柯南劇場版》等都或多或少呈現了橫濱這座城市的魅力風貌。網球王子裡的立海大附屬中學當年讓你報東京馬拉松你不報,說要等等,結果現在東京馬拉松一票難求耗資甚重。而現在,同樣規模龐大人氣十足的橫濱馬拉松擺在你的面前,你和日本口碑賽事不過一步之遙!快來,用一場日本第二都市馬,來回味那些年的日劇青春.
  • 中國棒球崛起之路:少年強則棒球強 校園操場才是最佳的棒球場
    宏觀層面來看,國家推出體教融合發展戰略,全面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社會層面而言,棒球運動是一項非常適合小孩練習的項目,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十分有益;站在產業層面角度,棒球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空間,能夠和文化、時尚、教育
  • 電影院恢復了 馬拉松賽事恢復還遠麼?
    那麼隨著電影院、學校、旅遊景點的逐步恢復,體育賽事的恢復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那麼距離馬拉松賽事的恢復還有多久呢?5月8日,國務院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疫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按照相關技術指南,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開放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
  • 疫情重創馬拉松第一股 智美體育的春天在哪裡?
    2020初,智美體育試圖重新塑造形象,並重掌運營多場馬拉松重要賽事,卻因新冠肺炎疫情,賽事不得不面臨取消或延期。這一次智美體育的馬拉松生意還能迎來下一個春天嗎?利潤由盈轉虧運營賽事減少、體育服務收入驟減,始自去年1月痛失」奔跑中國」系列賽事運營權的影響仍在延續,讓此前爭議不斷的智美體育再次陷入危機。
  • 水濤:精品馬拉松賽事具備四大特點
    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辦公室主任水濤在會上表示,「精品馬拉松賽事」具備四個特點,即達到標準、具有特色、賽制穩定、服務選手。 水濤表示,總局田管中心作出了統一安排,要打造中國馬拉松的精品樣板,所以2016年果斷地把北京馬拉松定為「國馬」,無論從賽事的組織標準、組織水平,包括服務、選手體驗等,都按照國家一流、國家級的標準進行,很多方面甚至超出國外六大馬拉松的賽事服務。
  • 賽事►2018比佛利無錫馬拉松賽事發布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2017年12月22日上午10點,2018比佛利無錫馬拉松賽事發布會在無錫瑞廷西郊酒店內召開。
  • 日本武士跑馬拉松,奧運雖然延期,這部古裝體育電影還是值得一看
    然而即使面對如此艱難的形勢,另一項體育賽事依然如期在日本舉行,作為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中唯一的亞洲地區比賽,「東京馬拉松」於2020年3月1日開跑。日本從來就不是一個田徑大國,唯獨在馬拉松項目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多次在奧運會和國際頂級馬拉松賽事上取得獎牌。日本每年舉行的馬拉松比賽達數十場之多,馬拉松運動也成為了最受日本國民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
  • 疫情下全球體育賽事推遲及取消信息一覽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近日在世界各地持續蔓延,許多大型體育賽事受到影響,或取消或推遲。   2、日本、韓國足球聯賽推遲開賽   發布時間:新華社2月25日報導   賽事狀態:推遲   2月24日,韓國職業足球聯盟宣布,原定於29日開幕的K聯賽確認延期進行。   2月25日,日本職業足球聯盟宣布,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原定於2月28日至3月15日期間舉行的各級別聯賽和聯賽杯比賽將全部推遲。
  • 2016日本神戶馬拉松照片購買,我的照片我做主!
    進入網之後會出現以下頁面後,在紅框內輸入自己的參賽號碼,點擊紅框內的按鍵即可查看知行合逸與日本最大體育圖片供應商All Sports Community達成中國區獨家戰略合作,將為中國跑友提供跑步賽事的照片直達購買服務——跑友們只需要在直接知行合逸下單,便能夠以同等價格直接購買相關跑步比賽照片,省時省力
  • 日本小學的體育教育:遠不止「運動」那麼簡單
    雖然近年來,人們對孩子的體育鍛鍊越來越重視,但在中國不少中小學裡,體育課時間為語數英等主科佔用的現象仍然非常常見。與此不同的是,在日本小學裡,體育課的被重視程度超乎人們現象,體育鍛鍊的目的也遠不止給孩子一個強壯的體魄那麼簡單。
  • 「成績查詢」2018-2019江蘇省大學生馬拉松聯賽首站—南京工業大學...
    本次南京工業大學站的馬拉松比賽,採用了馬拉松旗語判罰系統、全程電子晶片計時系統,有效的保證了本次比賽成績的精確性和真實性;同時賽道設置充分融合了南京工業大學的校園文化與景致特色,將南京工業大學的眾多標誌性的建築物和景點進行了有機整合。在比賽鳴槍起跑前,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們帶來了舞龍、舞獅、街舞、跆拳道等眾多精彩紛呈的表演。
  • 【關注】雲南和體育,最佳拍檔!
    、級別最高的馬拉松賽事。2019年,再次榮獲「中國馬拉松金牌賽事」稱號。2019年,賽事規模由原來的5000人擴大到10000人,並榮獲 「中國馬拉松銀牌賽事」稱號,玫瑰花賽道、阿細跳月表演等賽事特色內容頗受跑者好評。該賽事是目前雲南省內唯一的女子馬拉松賽事。
  • 2020黃埔馬拉松將於12月27日開跑! 到黃埔去,跑向幸福
    中籤率約26.24%,新增院士、研究生方陣黃埔馬拉松自2017年一「跑」而紅,憑藉專業的賽事標準和特色鮮明的賽道景觀,接連拿下中國田徑協會「銅牌賽事」「銀牌賽事」和「最美賽道特色賽事」稱號,2020年更升級為中國田協「金牌賽事」,成功打造了具有黃埔特色的國際體育賽事品牌,成為活力黃埔、健康黃埔的一張閃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