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傳奇】勇冠三軍——第五兵團傳奇

2021-02-23 黨史博採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兵團匯聚了冀魯豫軍區和豫皖蘇軍區的主力精華,特別是從冀魯豫根據地走出的3支野戰縱隊(第1、7、11縱隊)均融合在該兵團,血脈純正,戰力上乘。兵團司令員楊勇為我軍著名戰將,具備大兵團指揮才能,在他的帶領下,5兵團縱橫捭闔,所向披靡,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貢獻。

兵團成立

1949年1月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後,中原野戰軍各縱隊集結於豫東、皖北一帶休整,準備整編。2月,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所屬部隊組成第3、4、5兵團。

第5兵團下轄第16、17、18軍,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為原主力1縱的軍政首長。另兵團副政委張霖之、政治部主任甘渭漢(未到職)、副主任石新安、副參謀長潘焱。

以1縱之第1、2旅及豫皖蘇部分地方部隊組建第16軍,於2月19日在沈丘成立。軍長尹先炳、政委王輝球,1、2旅編為第46、47師;豫皖蘇軍區獨1、4、7團和28團編為第48師,全軍共25110人。以11縱隊及冀魯豫軍區獨1、3旅編為第17軍,於3月1日在項城成立。軍長王秉章、政委趙健民,11縱之31、32旅編為第49、50師;冀魯豫獨1、3旅、獨立支隊及3分區基幹團合編為第51師,並成立了一個補訓師,全軍共24800人。以豫皖蘇軍區機關及所屬部隊和1縱20旅編為第18軍,於2月18日在鹿邑成立。軍長張國華、政委譚冠三,1縱20旅編為第52師;豫皖蘇軍區獨立旅編為第53師;豫皖蘇獨11團、1分區1團、3分區36團合編為第54師,全軍共27000餘人。值得一提的是,18軍是二野部隊序列中,唯一的一支具有新四軍血統的部隊。此外,從3個軍選調幹部組成兵團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衛生部、供給部。調1縱原19旅55團為兵團警衛團,並組建了兵團炮兵營、工兵營、通信營等直屬部隊,全兵團共80217人。

在5兵團的9個步兵師中,46、47、52師是主力師,久經戰陣,戰鬥經驗豐富。49、50、53師編入或伴隨野戰部隊較早,鍛鍊較多,戰鬥力強。48、51、54師系地方部隊升級,戰鬥力弱,鄉土觀念較重。

5兵團司令員楊勇。


◆5兵團政委蘇振華。

3月8日,楊勇和蘇振華在兵團駐地沈丘西王老寨召開機關和直屬單位排以上幹部會議,宣布兵團正式成立。楊勇是湖南瀏陽人,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與楊得志、楊成武並稱為解放軍戰將方陣中著名的「三楊」。他軍政全優,指揮有方,勇冠三軍,能駕馭戰場的千變萬化,掌握戰役的主動權,深得毛澤東主席的喜愛,贊其「耿直、剛毅」。解放戰爭初期任晉冀魯豫7縱司令員,7縱與1縱合編後,又擔任1縱司令員。蘇振華是湖南平江人,曾被鄧小平譽為「最能打仗的政委」,建國後任海軍政委,對加速海軍現代化建設起了重要作用。16軍軍長尹先炳驍勇善戰,謀略高超,是二野著名戰將之一,後在朝鮮戰場上居功自傲、腐化墮落,犯下嚴重錯誤,受到嚴肅處理,1955年授銜時僅為大校。17軍軍長王秉章早年參加過寧都起義,多謀善斷,對交通壕近迫攻堅戰術得心應手,建國後任空軍副司令員。18軍軍長張國華能徵善戰,軍政兼優,極富大局意識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建國後率部進軍西藏、保衛西藏,有「佛光將軍」、「喜馬拉雅戰神」之稱。

兵團基礎和作風

5兵團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部隊,保留有2個紅軍團和14個紅軍連。16軍46師136團,前身是紅1軍團2師5團,參加過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時期,被中革軍委授予「模範紅5團」稱號。抗戰時期,編入八路軍115師685團為第2營,首戰平型關,後挺進山東,改為教導3旅7團,在冀魯豫軍區屢建奇功,讓日偽聞風喪膽,該團保留有第1、3、4、9、特務連共5個紅軍連。16軍47師139團,原為紅3軍團4師12團,參加過平江起義,被中革軍委授予「模範紅12團」稱號。抗戰時期,編為八路軍115師686團3營,後擴編為教導4旅10團,與教導3旅7團一樣,戰功卓著,是冀魯豫有名的主力團。該團保留有第3、4、8、9共4個紅軍連。屬於115師紅軍連隊的還有16軍46師警衛連和18軍52師154團1連。16軍46師138團,是以紅四方面軍31軍271團3營為骨幹組成的,抗戰時期發展為129師新3旅7團、115師教導7旅20團,亦是一支能徵善戰的部隊,其第1連為紅軍連。此外,18軍52師154團8連、53師157團2連均為原鄂豫皖紅軍連隊。這14個紅軍連,在20來年的浴血戰鬥中,始終保持和發揚著紅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戰鬥作風。它們在歷次戰鬥中,都擔負著最關鍵的任務,戰鬥中攻必克、守必固、走得快,樣樣任務都能出色完成,對養成兵團部隊的優良作風起到了帶頭的作用。

5兵團還有數百名老紅軍幹部,他們同長期堅持冀魯豫、豫皖蘇地區革命鬥爭的當地幹部一起,構成了兵團部隊的領導骨幹。雖然各部隊的成立有先有後,但都進步很快,不少建團略晚的部隊,已迅速成為兵團的主力。這些部隊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組織下,走過了由遊擊隊、民兵到地方武裝再升級為野戰部隊的過程。都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於人民戰爭中誕生,靠根據地人民的養育而成長壯大的,因而具有很強的黨性觀念和群眾觀念。部隊的作戰又一直是同開闢和鞏固根據地的鬥爭緊密相連的,因此又具有擁政愛民和會做群眾工作的傳統。18軍52師155團即是著名的「群眾工作模範團」。

由於兵團部隊具有這樣良好的基礎,在解放戰爭的艱苦鬥爭中,部隊的作風又得到進一步的錘鍊和養成,其主要特點是:

服從命令聽指揮。部隊黨性強,黨指向哪裡就打向哪裡。行動中,處處從黨和人民的利益著想。叫攻攻得上,叫守守得住,叫拖敵人多久就多久。有時明知損失大繳獲少,也堅決執行命令,寧肯犧牲自己,也要維護全局利益。1947年12月,在大別山北向店阻擊戰中,1縱2旅(16軍47師)從拂曉6點打到晚上9點,整整15個小時,以1個旅抗擊了敵「五大主力」之一的整11師3個旅數十次進攻,殲其3000餘人,保衛了野司首長的安全,自身傷亡近千人。

頑強的突擊精神。作戰中英勇頑強,不管遇到多麼強大的敵人也敢碰硬,即使陷入重圍也無所畏懼,堅持戰鬥。攻擊時,一次不行再打,一個連打得只剩下幾個人,也同別的連隊編到一起再次投入戰鬥,不獲勝利決不罷休。1946年10月巨野戰役中,7縱20旅58團(18軍52師154團)團長吳忠等180名勇士被敵人圍困在章縫集,像釘子一樣死戰不退,劉鄧首長通令全軍予以嘉獎。淮海戰役中,面對兇悍精銳的敵黃維兵團,11縱(17軍)三打張圍子、強攻三個楊莊;1縱20旅(18軍52師)四打小馬莊,都顯示出部隊極其堅韌頑強的戰鬥作風。

強大的機動能力。部隊的行軍組織指揮嚴密,運動迅速,經常可日行100多裡。既能突然包圍敵人,殲敵後又能快速離去。1946年底,巨金魚戰役中,剛從晉察冀南返歸建的1縱經過千餘裡行軍到達山東陽穀,休息兩天後,即奉命參戰,因任務多次轉變,已連續強行軍4晝夜,疲勞至極,但一聽有戰鬥任務,人人奮勇爭先,終於在西臺集追上並吃掉敵人3個團,劉鄧嘉獎令中稱:「該縱強大的機動能力和頑強的突擊精神,值得通令全軍表揚,其強行軍能力尤堪學習。」

善於土工作業。部隊以吃大苦耐大勞著稱,構築工事既快又好,各級指揮員非常重視土工作業訓練,重視不斷改進工事。戰鬥一結束,有的團長就率各級幹部逐段查看敵人的工事,吸取經驗,為我借鑑。

向江南進軍

1949年3月9日,5兵團成立的第2天,即揮師南下,向長江北岸前進。當月下旬,抵達安徽六安地區集結待命。二野賦予5兵團的任務是:在安慶以西至望江段達成渡江,而後截控浙贛路一段,斷敵退路。

4月10日,5兵團發出渡江作戰命令,決定以16軍(附17軍50師)為第一梯隊,17軍尾16軍渡江,18軍為預備隊。將兵團和各軍炮火集中使用,以確保16軍渡江成功。各軍向江邊開進後,即籌集船隻,選練水手;現地偵察,制定方案;步炮協同,水上練兵。4月20日前完成了一切準備工作。

4月21日晚,5兵團奉命由吉陽至阜康圩段實施渡江作戰。17時,16軍136團和139團組成的聯合突擊隊進入集結位置,16軍參謀長楊俊生指揮100餘門火炮對敵前沿危害我登陸之顯著目標實施猛烈炮擊,南岸硝煙瀰漫,火光熊熊,敵人的主要工事大部被我摧毀。我佯攻部隊48師143團向阜康圩、黃石磯、清節洲發起了積極的進攻。17時55分,突擊部隊離岸開進,當時天氣晴好,江面風平浪靜,我準確猛烈的炮火將敵全部壓制,突擊部隊士氣空前高昂,歌聲、口號聲、歡呼聲不斷,十分壯觀。兩個突擊團的船隻像離弦之箭,飛快地射向前面,僅用了30分鐘就在南岸登陸,爾後炮火延伸射擊,139團殲敵一部後,佔領吉陽鎮以北之無名高地。136團擊退敵反撲後,佔領大王廟以北之無名高地。隨後兩團發展進攻,相繼攻佔吉陽鎮、軍城、阜康圩南端,突破了敵141師423團陣地。至晚20時50分,46師前指帶138團、47師前指帶141團緊隨渡過長江,協助突擊部隊戰鬥,敵141師防禦陣地徹底瓦解。

午夜時分,16軍前指與46師、47師部隊全部渡江,迅速擴大鞏固了對岸陣地。22日6時,47師進佔九岑崗、興隆閣、炸子橋以西之望江地段,隨之又攻佔東流,殘敵紛紛向南潰逃。至26日,5兵團前指與17軍、18軍全部順利地越過了長江天險。


◆5兵團參加渡江戰役。

部隊過江後,馬不停蹄,直插浙贛線。各軍分路向浙江衢州急進,與逃敵搶時間。在追擊中,部隊打了一系列的奔襲、遭遇和圍殲戰,16軍48師解放婺源、47師搶佔衢州、46師解放江山,17軍49師攻佔玉山、圍殲賀村車站之敵,18軍搶佔馬金嶺,俘敵安徽省主席、中將保安司令張義純以下5000餘人。斷敵退路後,5兵團又奉命以16軍47師和17軍51師輕裝分別向浙南和閩北追擊,以擴大戰果。兵團主力集結於以上饒為中心的贛東北地區休整待命。

在上饒之後的3個月內,5兵團抽調幹部和部分部隊組成贛東北軍區,接管城市,實施軍管;開展人馬健康運動,恢復部隊體力;訓練幹部,調整充實部隊等。期間將兵團警衛團和48師142團對調,兵團野炮營擴編為炮兵團。

總的看,從5兵團成立到開闢經營贛東北的這半年來,部隊在作戰和建設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和成就。南下行軍2000多裡,作戰數十次,斃傷俘敵31000餘人,解放大小城市21座,自身僅傷亡數百人,圓滿地完成了上級賦予的戰鬥任務,部隊得到了新的鍛鍊,戰鬥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橫掃西南

1949年9月初,5兵團由贛東北向湘西隱蔽開進,開始執行解放大西南的光榮任務。二野賦予該兵團的任務是直出貴州,割裂西南胡宗南和兩廣白崇禧集團的聯繫,而後向胡宗南之側背迂迴,協同兄弟部隊全殲胡宗南主力。10月中旬抵達邵陽,即做入黔作戰之準備。

貴州為敵胡、白集團的結合部,守敵有正規軍何紹周之19兵團2個軍和地方保安部隊4個旅,內部派系林立,各懷異心,戰鬥力不強。

10月22日,根據二野劉鄧首長指示,5兵團發出《戰字第3號命令》,決定以17軍附兵團野炮團為中路,沿湘黔公路進擊,負責攻佔貴陽;以16軍為左翼,向天柱、三穗、鎮遠進攻,協同17軍作戰。以18軍為兵團二梯隊。右翼有友鄰10軍,向銅仁、松桃進攻。

11月3日,16軍率先發起進攻,46師前衛138團在瓦寨與敵249師接觸,敵一觸即潰,倉惶逃跑,我4日攻佔天柱,6日攻佔三穗。17軍各師於11月6日發起多路進攻,迅速打破敵人黔東防線,50師前衛149團於當日上午攻佔玉屏,追敵980團至青溪鎮,發現敵正在渡河,149團利用大霧掩護,直撲正在集合之敵群,俘400多人。49師於7日攻佔黃道司,殲敵981團一個連。至8日,16軍前衛部隊同50師會合,進佔黔東重鎮鎮遠。

貴州門戶大開,我一路摧枯拉朽,敵一路望風披靡。11月12日黎明,16軍138團乘繳獲的汽車向貴陽猛進,接連攻下貴定、龍裡,於14日晚23時進佔貴陽,發現守敵已於13日逃走。17軍50師15日上午進入貴陽警備。

至11月月底,5兵團各軍加快行程,解放了貴州大部分地區。退至畢節至興仁一線的國民黨19兵團及地方保安部隊於12月中旬接受劉鄧首長的「四項忠告」向我投誠。解放貴州之戰,我共斃俘敵6911人,還爭取了3萬餘敵軍起義。此時根據形勢的發展,楊勇司令員和潘焱參謀長帶16軍、18軍入川作戰,蘇振華政委帶兵團直屬部隊和17軍在貴陽周圍展開,以肅清殘敵,掩護地方工作開展。

18軍入川後,於12月上旬,進至宜賓,接洽了敵72軍2萬餘人的起義。16軍46師於12月16日夜搶佔樂山。17日,47師佔領峨眉縣城後,令139團沿往南的樂(山)西(昌)公路追擊逃敵。在大渡河南岸一路追擊的18軍52師155團的配合下,於19日上午,在沙坪追上了敵川湘鄂綏靖公署中將主任宋希濂所部5000餘殘兵敗將,將其大部殲滅,俘獲宋希濂以下將官11人。

16軍139團俘獲國民黨著名戰將宋希濂(左二)。

12月21日,退縮到成都及其周邊地區的國民黨軍被我全部包圍,在我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有5個兵團先後起義,唯胡宗南親信李文第5兵團糾集7個軍堅持頑抗。24日夜,被圍之敵分兩路向西康雅安方向逃竄。25日、26日,16軍在東至壽安場、西至青石鋪、北至邛崍南側幾十裡寬的正面上,同企圖奪路逃跑的4個軍建制的數萬敵軍展開激戰,牢牢堵住了敵之退路,協同兄弟部隊將敵李文兵團全殲。

成都戰役進行當中,在貴州的17軍49師奉命緊急入滇,馳援被國民黨第8、26軍圍攻的昆明,當時雲南盧漢將軍已宣布起義。49師行動迅速,震懾了敵軍,穩定了昆明局勢。

1950年1月,18軍奉命脫離5兵團建制,由二野直接領導,接受了「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的光榮命令。本來距西藏最近的是已進駐西康的62軍,但劉鄧為避嫌,決定派自己的主力軍去,在10軍沒有談攏後問到了18軍頭上,軍長張國華和政委譚冠三不講條件,保證堅決完成任務。該軍克服了一系列的艱難險阻,做好了入藏的先期準備工作。1950年10月發起昌都戰役,殲滅藏軍6000餘人,打開了進軍西藏的門戶。1951年5月,西藏宣布和平解放。8月,18軍從昌都分批向拉薩進軍。10月下旬,張國華率軍部抵達拉薩。18軍為統一祖國,為民族團結,作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代價,他們的功勳將永垂青史。

入川作戰以來,5兵團先後殲敵39000餘人,展現了強大的機動能力,既能完成迂迴包圍任務,又能在運動中不失時機地殲滅敵人。在艱苦的行軍和激烈的戰鬥中,幹部以身作則,部隊作風紀律良好,多次受到劉鄧首長的表揚。

經營貴州

成都戰役後,18軍調離,16軍48師亦留川南地區,楊勇帶兵團前指和16軍於1950年1月回師貴州。遵照上級指示,為適應新的鬥爭形勢,實行野戰軍地方化、領導一元化,全力展開地方工作,改造起義部隊。所屬部隊全面鋪開,從贛東北帶來的西進支隊數千名幹部也分散到全省各縣直至區、鄉,發動群眾進行土地改革和民主運動,幫助建立政權,恢復生產,維護社會治安。

1950年1月20日,5兵團奉命兼貴州軍區,各軍、師兼各軍分區工作。16軍軍部兼遵義軍分區,46師兼銅仁軍分區,47師兼畢節軍分區;17軍軍部兼安順軍分區,49師兼興仁軍分區,50師兼鎮遠軍分區,51師兼獨山軍分區;兵團警衛團和50師148團為貴陽警備部隊,歸貴陽警備司令部建制(已建立的貴陽軍分區不變)。

1950年4月,正式改稱貴州軍區,不再使用5兵團番號。西南軍區重新任命了貴州軍區及各軍分區領導幹部,楊勇任貴州軍區司令員、貴州省人民政府主席,蘇振華任貴州軍區政委和貴州省委書記,以便於開展地方工作,實行黨政軍一元化領導。

貴州解放之初,其境內的十餘股國民黨殘匪迫於我重兵的壓力起義投誠,後又乘我主力會攻成都而叛變了14個團15000餘人,他們夥同慣匪、山匪殘殺我工作人員,破壞我新生政權。1950年5月底,全省統計較大的股匪還有448股,人數51000餘人,持槍34700餘支。全省被匪佔據的縣城20餘個,而我軍控制的50餘個縣也只是縣城和少量鄉村。土匪屢次襲擊我軍下鄉徵糧小分隊,不斷攻打我區鄉政府,氣焰十分囂張。楊勇非常憤慨,他下令部隊要不惜一切犧牲,克服一切艱難困苦,想盡一切辦法,把匪徒乾淨徹底消滅掉,不留下一個匪患!

各部隊在各地黨政軍一元化領導下,迅速投入到艱苦的剿匪作戰,從1950年1月到1951年8月,採用多種手段,歷盡千辛萬苦,西南軍區又調來友鄰部隊(15軍45師、62軍186師、11軍31師等)入黔助剿,經過4個階段清剿,10次重大合圍,終將大規模匪亂平息。貴州軍區部隊共殲匪278136人,繳獲輕重機槍1247挺,各種火炮298門,長短槍116866枝,使貴州全境真正獲得了解放,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妄圖把貴州變成反攻大陸根據地的陰謀計劃。

此間,1950年11月,我軍對黔南長順、紫雲、惠水地區之股匪展開會剿。47師140團1營2連副班長蕭國寶在鬥蓬衝戰鬥中捨身堵槍眼,保證了戰鬥的勝利,被譽為「中國的馬特洛索夫」。1951年2月,貴州軍區發布命令,命名蕭國寶生前所在的140團2連為「蕭國寶英雄連」,該連成為貴州剿匪乃至西南剿匪中一面光輝的旗幟,現沿革保留為步兵第136團2連。

永彪青史

1952年7月,貴州軍區整編,由二級軍區(兵團級)改為三級軍區(軍級)。1955年2月,全國6大軍區重新劃分為12大軍區,貴州軍區改屬昆明軍區。1960年6月,正式改稱貴州省軍區。1985年9月,昆明軍區撤銷,貴州省軍區改歸成都軍區領導。2016年2月,在軍改中,我軍7大軍區整合組建成5大戰區,軍委4總部改為15個職能部門,貴州省軍區劃歸南部戰區範圍,國防動員和預備役建設受軍委國防動員部領導。

在60多年的漫長曆程中,5兵團直接沿革的貴州(省)軍區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號令,在鞏固貴州、開發貴州、建設貴州、支援邊疆作戰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先後有47個單位和260餘名官兵被軍區及貴州省委、省政府以上單位表彰。新時期以來,他們注重挖掘紅色資源,服務部隊科學發展,積極實踐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參加和支援西部大開發。他們還結合國防後備力量轉型需要和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要求,突出抓好民兵預備役專業隊伍建設,部隊建設連年取得明顯進步。

5兵團番號雖然早已撤銷,但原屬部隊在新的戰鬥序列中繼續闊步前進。第16軍:1952年年底,該軍換裝完畢,成為解放軍第一支全蘇械軍。入朝輪戰後,擔負反敵空降和抗敵登陸的作戰任務,1958年4月回國,進駐東北地區。現為北方戰區陸軍第16集團軍,編制龐大,裝備精良。46師一直保持番號,現為摩託化步兵師。47師在1998年調出16集團軍,轉隸吉林省軍區,改建為預備役步兵師,所屬139團劃給46師建制。48師在1950年1月調給10軍兼川南軍區,兼瀘縣軍分區,現為四川省軍區瀘州軍分區。

第17軍:1952年3月,17軍番號撤銷,軍部改為安順軍分區延續至今。49師脫離興仁軍分區,師部帶145團直屬隊(附51師151團全部兵員)、46師137團、47師141團及50師149團直屬隊改編為國防輕裝備步兵師,番號為步兵第49師,下轄新145、146、147團和炮兵團。該師後沿革為昆明軍區11軍31師、成都軍區14集團軍31師,2013年年底分編為一個機械化步兵旅和一個山地步兵旅,現隨集團軍劃歸南部戰區陸軍。50師師部改為鎮遠軍分區,現為凱裡軍分區。51師師部改為獨山軍分區,現為都勻軍分區。此外,以17軍原147團、150團、152團合編為鐵道工程第6師,上調西南軍區,後為鐵道兵第6師,現在中鐵15局集團公司。

第18軍:軍部於1952年2月改為西藏軍區後延續至今,現劃歸西部戰區。52師在1952年7月撤銷番號,後所屬部隊編入藏字419部隊,1965年5月,以其為基礎恢復52師番號。1969年8月, 52師與50軍149師互換防務和番號,內調入川,現為西部戰區陸軍第13集團軍149師。53師於1957年5月撤銷番號,1968年2月以原西藏公安總隊為基礎,重組53師。1985年9月,改編為山地步兵第53旅,延續至今。54師師部於1955年6月調出西藏,改編為空軍高炮第109師,現為南部戰區空軍飛彈兵第10旅。(2016年5期)

相關焦點

  • 勇冠三軍——第五兵團傳奇
    兵團司令員楊勇為我軍著名戰將,具備大兵團指揮才能,在他的帶領下,5兵團縱橫捭闔,所向披靡,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貢獻。兵團成立1949年1月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後,中原野戰軍各縱隊集結於豫東、皖北一帶休整,準備整編。2月,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所屬部隊組成第3、4、5兵團。
  • 【我的兵團歲月】之《曹衛宇》
    他是《春桃的戰爭》中有情有義的大龍,他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婦女救助所的鄭同,他是《楚漢傳奇》中的大將軍章邯,他就是新疆兵團走出來的柔情硬漢。本期節目邀請著名影視演員曹衛宇,為您講述他不為人知的兵團歲月。
  • 兵團最全介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於1954年10月7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二軍和第六軍的大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的全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的大部組編而成。據兵團辦公廳1995年徵集統計,1954年兵團成立後,仍在兵團工作的老紅軍有195名,老八路2098名,其中不包括40年中已調出兵團的師以下老紅軍老八路。這些老紅軍老八路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各個時期。
  • 《無雙兵團》研究報告,小女第一次發帖求輕拍
    一、遊戲介紹《無雙兵團》是一款三國題材,武將統領兵團戰鬥的2D策略RPG卡牌遊戲。
  • 兵團老頭:我的兵團之家
    我的兵團之家文/兵團老頭我們家有七個原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戰士,算得上是兵團之家!我們都是1969年作為知青去的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3師23團,轉眼快五十年了,朝如青絲暮成雪,去兵團的時候十六七、十七八,如今都是白髮蒼蒼了!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黨委常委、第五師副政委,政法委書記...
    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委消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黨委常委、第五師副政委,政法委書記王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兵團人家」,打造最有兵團味兒的農家樂
    土坯牆、瓦片房、大紅標語、茅草搭起的土窩棚、木頭樁子圍成的大柵欄和有著深深兵團印記的黑白照片,這些遙遠記憶中老連隊的符號,迅速將記者的思緒牽到了老軍墾墾荒創業的那個激情歲月……眼前的景象,可不是攝製組的外景地,而是位於烏魯木齊市溫泉東路水磨溝村的一家名為"兵團人家"的普通農家樂。8月15日,記者慕名來到這裡,去探訪"兵團人家"背後的故事。
  • 十位大將中,哪兩個當過兵團政委?他們搭檔的兵團司令員是誰?
    但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共組建了十六個兵團,其中第一野戰軍二個兵團,第二野戰軍三個兵團,第三野戰軍四個兵團,第四野戰軍四個兵團,以及華北軍區的三個兵團,都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六個兵團,是1949年初我軍統一改編後形成的兵團,事實上,在此之前,我軍還組建了一些兵團,承擔著獨特的作戰任務。例如第四野戰軍的前身東北野戰軍,曾經組成了第一、二兵團。
  •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副司令顏文斌的傳奇人生
    他到底有怎樣的傳奇經歷?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顏文斌將軍的傳奇事跡。顏文斌(1915-2014.4.1),出身於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永新是著名的「將軍縣」,就這一個縣就出了40多個開國將領,江西不愧是「革命老區」。顏文斌的家庭十分貧困,尤其是7歲的時候,一場瘟疫帶走了顏文斌的所有家人,只留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生活。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黨委常委王軍接受審查調查
    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委消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黨委常委、第五師副政委,政法委書記王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12年2月,兵直222團黨委副書記、團長,新天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任)(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首都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習);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農十二師222團黨委副書記、團長,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公司董事(兼任);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第十二師222團黨委書記、政委(其間: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兵團黨委黨校第二十一期中青幹部培訓班學習
  • 畫說兵團|兵團,我把青春獻給你
    兵團,我把青春獻給你 ——兵團故事連環畫之一六六 葉豔莉/繪 2017年,何建國榮獲三師圖木舒克市「優秀引進大學生」稱號,2019榮獲兵團「青年崗位能手」「兵團勞模」稱號。
  • 第二兵團傳奇:組成不到一年屢立戰功,後來成為一個新的戰鬥兵種
    規定稱:「野戰部隊的序列,軍以上設野戰軍和兵團兩級。」 因為準備還不充分,所以暫時不準備成立兵團,不過,因為對西北戰場準備展開對胡宗南集團和寧青二馬的決戰。 1949年5月份向上面申請,要成立第1、2兵團,6月份正式成立。 這兩個兵團前身實力強勁,組合在一起也算是強強聯手,並稱為西北雙雄。
  • 《絕色兵團 正義聯盟》:高顏值高演技兵團
    網易娛樂12月23日報導 由知青導演路雲飛執導,樊蕊、朱袁員、魏歡歡、王乙帆、王紫貝、江天佑、鄒旭峰主演的女性動作科幻類網絡電影《絕色兵團正義聯盟》,主要講述末罰兵團為對抗邪惡組織「羅剎」,解救被困人質,派出一支精幹部隊前往「羅剎」基地。隊長白炙帶領美女隊員們空降在「羅剎」基地附近,並與之展開殊死搏鬥。
  • 韋吉兵團正式番號是什麼,韋、吉分別是誰?
    1947年年中,華東野戰軍編為內線兵團、外線兵團,1948年初又重編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兵團,其中第四兵團就為著名的韋吉兵團,又稱蘇北兵團。第四兵團由原內線兵團第二縱隊南下蘇北後與蘇北第十一、第十二縱隊合編組成,主要擔負蘇北戰場作戰任務,又被稱為蘇北兵團。
  • 新疆建設兵團往事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60多年過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為中國現存唯一一個生產建設兵團,依然在履行著新疆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邊防的歷史作用。久經歷史磨難、受盡欺負和誤解的老革命高德友,一直不離界碑,放羊巡邊,革命時期的犧牲精神、建設時期的責任意識一直貫穿他的一生,經歷的傳奇暫不說,那種泰山壓頂不彎腰,那種割不斷的國土情,摧不垮的軍墾魂,閃耀著一個共產黨人聖潔的靈魂之光。酒廠廠長徐世清,改革的先鋒派。
  • 九兵團輕敵,牙膏用一半就能回國?長津湖四大教訓,金門島已有
    抗美援朝70年大盤點4:華東虎 作者:相忘於江湖 抗美援朝五大野戰軍,華東軍區原三野部隊打得既悲壯、又傳奇。 說「悲壯」,是因為第二次戰役東線冰血長津湖一戰很慘烈。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兵團檢察機關開展...
    原標題:11月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兵團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11月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兵團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兵團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易志斌先生介紹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 淮海戰役,他馳援兄弟兵團致13兵團全軍覆沒,豈料在金三角成老大
    提這個兵團司令的名字是因為13兵團當時就是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戰役中的救火隊長,哪裡需要救援哪裡,淮海戰役第一階段,1948年11月13日,黃伯韜的第7兵團被我華東野戰軍包圍於碾莊地區,此時蔣介石嚴令邱清泉的第2兵團和李彌的第13兵團火速支援,卻遭到了華東野戰軍第7、第10和第11三個縱隊的阻擊,眼睜睜的看著黃伯韜第7兵團10萬人被圍殲於碾莊地區。
  • 和晶:我的兵團歲月
    今天的和晶也許永遠不會忘記,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長的那段日子。時光逆流,回到上個世紀60年代初,新疆兵團處於全面大發展時期,兵團向全國發出號召,招收知識青年支援建設。她,是土生土長的兵團二代,從新疆兵團走上文藝之路。大漠的風沙造就她獨特的個性,她為身為新疆人感到自豪。本期節目邀請全國十佳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獲得者、導演和晶,為您講述她在新疆兵團的青春故事。和晶曾經這樣描述新疆:「我覺得新疆給我的感覺就是大漠風沙。
  • 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 榮獲法國外籍兵團第一騎兵團百年紀念獎章
    Nicolas MEUNIER頒發的法國外籍兵團第一騎兵團百年紀念獎章。當天,在頒獎儀式上,法國外籍兵團第一騎兵團團長Nicolas MEUNIER表示,今年,是法國外籍兵團第一騎兵團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百年來,在歷次戰役和軍事任務中,許多士兵為騎兵團作出了貢獻和犧牲。至今,已經有900餘名士兵犧牲,傷殘士兵達數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