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老頭:我的兵團之家

2021-12-30 兵團戰友

我的兵團之家

文/兵團老頭

我們家有七個原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戰士,算得上是兵團之家!

我們都是1969年作為知青去的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3師23團,轉眼快五十年了,朝如青絲暮成雪,去兵團的時候十六七、十七八,如今都是白髮蒼蒼了!

從我的角度稱呼這七個人是我和老伴唐冬瑞、大舅哥唐星鬥、大舅嫂張保霞、小姨子唐小虹、小姨夫鞠世鑑、內弟妹化汝娟!

當年知青下鄉去兵團的情況千差萬別,很多人回憶起來都說走的時候如何如何難過,但是我老伴兄妹三人不一樣,三人不僅自己去的自願,就是父母也替他們高興,原因很簡單,當時父母雙雙坐牛棚,他們對自己倒是無所畏懼,特別擔心孩子們的安危,如今孩子們能去兵團,還是解放軍這個大學校,起碼活命沒有問題,很多年後嶽母還說:「你們是去逃命哩,我當然高興!」由此可見文革中所謂走資派子女的艱難,就是咱們的大領導之所以又第二次去陝北也是因為在家裡更不安全!

左起:唐曉虹、唐冬瑞、唐星鬥

大哥唐星鬥一見面就給人一個兄長的感覺,他那寬厚有型的嘴唇流露著剛毅和忠厚。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次他們那一派的正在禮堂集會,突然從窗戶外扔進來一個炸藥包,導火索突突地冒著白煙。大家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嚇壞了,有的高聲尖叫,有的抱著腦袋,有的想跑可是抬不起腳來,現場一片混亂,只有星鬥一步搶到跟前,彎腰抓起炸藥包抬手扔到窗外,事後知道炸藥包是假的,但導火索是真的啊!當時保定武鬥很厲害,開槍殺人扔炸藥包的事很多,面對突突冒煙的炸藥包誰知道真假哪?所以人的膽量和勇敢不是拍拍胸脯就有的,真到千鈞一髮之際才顯的出來。

我到了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恰好和星鬥分到了一個班,我們一條炕上睡,一個盆裡吃,一塊幹活兒,很快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星鬥在家是大哥,照顧弟妹慣了,在外也是總想著關懷別人,冬天天氣冷,星鬥說他不怕冷睡在涼炕梢,讓我睡在熱炕頭,好幾次我們一起進沙漠割檸條(做黃瓜和西紅柿架杆)都差點迷路回不來,真是生死關頭在一起。

後來我到了團部宣傳隊遇見了唐冬瑞,說起來才知道他是唐星鬥的妹妹,我們的話自然就比別人多起來

星鬥當過四連司務長,那是他最操心受累的一段時光,沒錢沒糧,想給大家把夥食搞上去談何容易。一次回保定探家,家裡找人到鄉下買了些落花生,全家動手給他剝了幾斤花生米,他一粒都沒有吃,等回到連隊把花生米搗碎全部撒在了連隊吃早飯拌的鹹菜裡再後來他調到團部後勤處,當助理員兼團部供銷社主任,在那個物資極端缺乏的年代,在別人眼裡這可是個美差,但是他怕人家說他走後門,妹妹要買什麼東西他都不給捎,讓他們自己到門臉去買。

1975年10月我和冬瑞結婚時,星鬥找到團長趙樹農很不好意思的說想要一張自行車票,給妹妹買輛自行車,這可能也是星鬥唯一一次為自己的事情求人!  

和星鬥的人高馬大相比,大嫂張保霞是個嬌小玲瓏的女子,人長的很漂亮,說話細聲細氣非常溫和好像天生就是沒有脾氣的人,她是十六歲去的兵團,在家裡哪兒幹過什麼活兒,可是當年我們兵團戰士天天乾重活兒。冬天挖大渠的時候一般是一個男班和一個女班相配合,這主要是考慮到了體力的相互彌補,我們一班和她們十一班常常合作。內蒙古興修水利就是冬天挖渠,夏天水多幹不了啊,冬天挖大渠那真是殘酷啊!現在想想都讓人後怕。

我們四連有一片稻田,那裡的水渠多數都是冬天挖的,我和星鬥合作寫過一首歌叫「冰天雪地把渠開」,歌中唱到:「寒風吹的急哎,雪花撲面來,兵團戰士戰天地,冰天雪地把渠開----」2007年在整理回憶這首歌的時候,我的眼前突然出現了張保霞在挖渠中的形象:大錘大錘掄不動,鎬頭鎬頭掄不動,我們用鋼釺撬開的凍土塊,她們抱著裝在筐裡抬上渠背,抬著、跪著、爬著、滿身是土,手套也磨破了,皮帽子把臉包的只露著一對眼睛,淚水和哈氣讓眉毛上、臉兩側都是厚厚的霜雪---『寒風吹的急哎,雪花撲面來----』當時我不由得淚水奪眶而出----!

寶霞回城以後和星鬥頻頻書信來往,那以後星鬥宣布和寶霞戀愛了!世界上真的會發生奇蹟,這麼不同個性的兩個人相愛了,一般情況兩個相愛的兵團戰士如果一個回了城,就有可能出麻煩,而他們是分開後戀愛才剛剛開始。當然我堅信兵團的艱苦生活增進了兩個年輕人的互相了解,那段不平凡的日子其實是鑄就了他們感情的基礎!

三年後星鬥回到了保定,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結了婚,哈哈,在兵團比我們小很多一直叫我大哥哥叫冬瑞大姐的張保霞成了我的大嫂。但是我們在一起總覺得還是在兵團,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按照輩分怎麼稱呼,有一次小虹問星鬥,寶霞應該叫新道什麼啊,星鬥張口答道:姐夫唄,寶霞比冬瑞小啊----哈!

2007年春天,我和星鬥、保霞到巴拉亥尋找原23團4連遺址,看到若有若無的殘留,我們心中無比感慨,保霞吟道:

「也許這是最後的告別,

告別這塊蒼涼的土地,

告別我們無悔的青春,

但是對這片土地我們心存感激,

它將在我們生命的記憶裡永駐——!」

冬瑞的大妹妹---也就是我現在的小姨子唐小虹是原23團2連的,23團2連的老戰士一提起自己的老連隊就有些頭疼,當年二連在全兵團也是尖子連隊,出了很多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他們的連領導總能想出新的口號和辦法,刺激大家多幹活兒,讓大家像繃的緊緊的彈簧一刻也不能鬆懈,這樣二連的戰士吃的苦受的累就更多。小虹溫和善良好心眼,就是有點慢,性子慢動作也慢,她動作慢活兒又不能少幹,只得拼死拼活往前趕,所以比較起來星鬥一直認為他的這個妹妹吃的苦最多,兵團放寬條件能辦回城的時候(有兩個在兵團的可以辦回去一個),第一個就是小虹先回的城。

在那個環境下兄妹多了也有好處,彼此有個照應,雖然4連離2連和團部很遠,但是星鬥只要有辦法還是經常來看看這兩個妹妹,小虹能給哥哥看看手上凍裂的口子,在哥哥身邊靠靠就感到幸福得不行。2007年春天內蒙古電視臺現場採訪冬瑞,她講到有一次星鬥去看她,帶了個罐頭說今天給你過生日…說到這裡淚如雨下無論如何也說不下去了,困難時期的那些親情像烙印一樣深深刻在了兄妹們的心中。

小虹回城以後才搞的對象,嫁的老公鞠世鑑是1師3團5連的。小鞫更是個厚道人,能出力氣手還特別巧,家具都是自己設計自己做,做飯做菜養花沒有一樣不順手的,幹活麻利,動作快的和小虹正好180度,而且生活安排的特別規律,每天早上跑步回來時把早點買好----從我認識他到現在四十多年,無論冬夏、無論風雨,天天如此沒有變過。

小鞫是大高個,在一師進過籃球隊,別看平時不言不語但是很有兵團戰士的個性。有一天下班路上小虹看見有人打架就勸了幾句,沒有想到幾個潑皮無賴要打小虹,正好小鞠趕到,左手揪住一個鬧的最兇的大吼一聲:「敢打我老婆!」,右手一磚頭拍下,磚頭碎了,那小子翻翻白眼轉了兩圈撲通倒在地下……第二天小虹讓小鞠上班時換條路走,免得地痞報復,小鞫理也不理照樣昂然走過竟也無事。

我們都回城以後唐家最小的老六(小雨)從部隊復員回來了,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一次星鬥和小虹騎自行車從廠裡出來正好碰見進廠門的化汝娟,小娟是原23團8連的,也是剛從兵團回到保定,本來在團裡就認識,大家自然要招呼一番,另外星鬥在團部的時候和小娟的姐姐化汝習(23團8連)姐夫蔣南徵(23團9連)就是好朋友。小虹突發奇想:咦,把小娟和咱們老六提提不行嗎?星鬥也認為可以考慮。正好蔣南徵兩口子來訪,星鬥就正式提了出來,接下來的情況大家也就能猜到,小娟嫁的是唐家老六,做為家裡的內蒙古兵團戰友她是第七名!

逢年過節我們聚到一起的時候,大家說的全是兵團當年的事,有時候談論誰脫的坯多,有時候談論沙漠的大風,有時候談論窩窩頭如何如何好吃----受過的苦受過的累都成了我們的故事和話題,三十年如此五十年也如此,年輕時候在一起如今老了也在一起倒是總也不覺得老!

無論別人對兵團怎麼評價,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一定是我們家永遠的話題了。

左起:焦新道、張寶霞、唐冬瑞、唐星鬥、唐曉虹、化汝娟

相關焦點

  • 【我的兵團歲月】之《曹衛宇》
    他是《春桃的戰爭》中有情有義的大龍,他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婦女救助所的鄭同,他是《楚漢傳奇》中的大將軍章邯,他就是新疆兵團走出來的柔情硬漢。本期節目邀請著名影視演員曹衛宇,為您講述他不為人知的兵團歲月。
  • 畫說兵團|兵團,我把青春獻給你
    兵團,我把青春獻給你 ——兵團故事連環畫之一六六 葉豔莉/繪 辦法總比困難多,我覺得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憑藉過硬的技術和不畏困難的精神,何建國多次為公司作出突出貢獻。他提出的將高壓疏水另增管道回收技改方案實施後,每年節省水量10萬噸,年節約成本95萬元。
  • 【兵團傳奇】勇冠三軍——第五兵團傳奇
    17時,16軍136團和139團組成的聯合突擊隊進入集結位置,16軍參謀長楊俊生指揮100餘門火炮對敵前沿危害我登陸之顯著目標實施猛烈炮擊,南岸硝煙瀰漫,火光熊熊,敵人的主要工事大部被我摧毀。我佯攻部隊48師143團向阜康圩、黃石磯、清節洲發起了積極的進攻。
  • 和晶:我的兵團歲月
    她,是土生土長的兵團二代,從新疆兵團走上文藝之路。大漠的風沙造就她獨特的個性,她為身為新疆人感到自豪。本期節目邀請全國十佳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獲得者、導演和晶,為您講述她在新疆兵團的青春故事。和晶曾經這樣描述新疆:「我覺得新疆給我的感覺就是大漠風沙。
  • 「兵團人家」,打造最有兵團味兒的農家樂
    他說:"下崗對我來說就意味著要走上一條創業的路。那時候我一直在想,老一輩軍墾人在那麼艱苦的環境裡都能開創一番事業,我咋能被下崗的困難嚇倒?!"有了這個信念,韓森選定餐飲行業作為自己的創業路。幾經考察,他的目光落在了烏魯木齊水磨溝村。  水磨溝村的東部山區山巒疊嶂、灌木成片、古樹成林,是離烏魯木齊市區最近的原生態山村,也是去往石人溝、蝴蝶谷景區的必經之地。
  • 兵團最全介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據兵團辦公廳1995年徵集統計,1954年兵團成立後,仍在兵團工作的老紅軍有195名,老八路2098名,其中不包括40年中已調出兵團的師以下老紅軍老八路。這些老紅軍老八路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各個時期。
  • 淮海戰役,他馳援兄弟兵團致13兵團全軍覆沒,豈料在金三角成老大
    淮海戰役,我解放軍以排江倒海、摧枯拉朽之勢,將盤踞在中原的國民黨部隊徹底殲滅,其中有這麼幾支國民黨的重兵集團,都在戰鬥中遭到了解放軍毀滅性的打擊,第2、第7、第8、第13和第16五個兵團,第13兵團的司令是李彌。
  • 勇冠三軍——第五兵團傳奇
    17時,16軍136團和139團組成的聯合突擊隊進入集結位置,16軍參謀長楊俊生指揮100餘門火炮對敵前沿危害我登陸之顯著目標實施猛烈炮擊,南岸硝煙瀰漫,火光熊熊,敵人的主要工事大部被我摧毀。我佯攻部隊48師143團向阜康圩、黃石磯、清節洲發起了積極的進攻。
  • 建設法治兵團·我與法治同行
    國內統一刊號:CN65-0006 兵團日報社出版廣告熱線:(0991)5509396·我與法治同行
  • 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 榮獲法國外籍兵團第一騎兵團百年紀念獎章
    Nicolas MEUNIER頒發的法國外籍兵團第一騎兵團百年紀念獎章。法國外籍兵團第一騎兵團團長Nicolas MEUNIER(右二)向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會長徐大玉(左)頒發百年紀念獎章Nicolas MEUNIER表示,一直以來,法國外籍兵團第一騎兵團和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保持著緊密聯繫
  • 《絕色兵團 正義聯盟》:高顏值高演技兵團
    網易娛樂12月23日報導 由知青導演路雲飛執導,樊蕊、朱袁員、魏歡歡、王乙帆、王紫貝、江天佑、鄒旭峰主演的女性動作科幻類網絡電影《絕色兵團正義聯盟》,主要講述末罰兵團為對抗邪惡組織「羅剎」,解救被困人質,派出一支精幹部隊前往「羅剎」基地。隊長白炙帶領美女隊員們空降在「羅剎」基地附近,並與之展開殊死搏鬥。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兵團檢察機關開展...
    原標題:11月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兵團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11月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兵團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兵團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易志斌先生介紹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 卡組系列小講堂 · 二十 · 龍騎兵團
    「龍騎兵團武器-銀槲劍」當時似乎最糟冷落,直到兩年後「聖刻龍王-阿圖姆龍王」的出現。由於「龍之溪谷」與「星球改造」必滿的投入量,「罪 星塵龍」可為「龍之溪谷」保駕護航,取得了一定的投入率,面對展開相當強勢的「廢品二重身」,甚至有「龍騎」玩家使用「王家長眠之谷」配合「罪 星塵龍」與「星塵龍」進行壓制。
  • 遊戲王:對龍騎兵團卡組深入解析
    在昨天在下又組建了一個龍騎兵團卡組,我玩遊戲王的樂趣在於不斷組建新卡組,嘗試新卡組,龍騎兵團互相之間的配合還算不錯,作為同調召喚素材也不錯,但是我還是把龍騎兵團和一部分普通龍族進行了搭配,因為相對強度還是偏低。
  • 新疆建設兵團往事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正是這些兵團人在茫茫戈壁上,用血肉之軀書寫了兵團的艱難歷程,造就了兵團的輝煌。領悟人生——正義和邪惡較量,構築人性之美天地之道,「日月成行,一寒一暑」,人類永遠奔走在追求光明的路上,一群兵團人奔跑著穿越時代的光芒。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社會的地方就有江湖。社會一直在上演著善與惡的鬥爭、美與醜的活劇。
  • 郭璽:此生無悔入兵團 來世還要守邊疆
    (上圖系作者本人參加組織調訓時拍攝)來兵團一年了,有個問題一直沒來得及想明白,那就是我為什麼響應選調號召,選擇來到兵團。記得我剛到兵團時,從領導同事誇獎我的話語中,學會了個新詞「家國情懷」,我現學現用,放在自己身上,以解釋為什麼到兵團。僅僅是高大上的「家國情懷」?
  • 十位大將中,哪兩個當過兵團政委?他們搭檔的兵團司令員是誰?
    但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共組建了十六個兵團,其中第一野戰軍二個兵團,第二野戰軍三個兵團,第三野戰軍四個兵團,第四野戰軍四個兵團,以及華北軍區的三個兵團,都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六個兵團,是1949年初我軍統一改編後形成的兵團,事實上,在此之前,我軍還組建了一些兵團,承擔著獨特的作戰任務。例如第四野戰軍的前身東北野戰軍,曾經組成了第一、二兵團。
  • 兵團視頻123-最大的樂高GBC組合
    點上方藍色連結,關注機器人兵團公眾號;點頁末文章列表,訪問近期兵團推薦文章。
  • 兵團視頻115-樂高迷你機車之一
    點上方藍色連結,關注機器人兵團公眾號;點頁末文章列表,訪問近期兵團推薦文章。
  • 雷神山醫院突擊隊的兵團女孩
    呂丹,新疆兵團四師七十三團一連居民呂雙林家的女兒。從一開始,她就加入了雷神山醫院突擊隊隊伍。呂丹是學醫的,大學畢業後在武漢教書,這個寒假,她在朋友圈看到了雷神山醫院突擊隊的招募志願者的信息後,就主動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