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全傳

2021-01-18 環球軍事

內容簡介

麥克阿瑟是最具個性的美國五星上將,嘴叼玉米芯菸斗,握著曲柄手杖,身著咔嘰布軍服,頭戴戰鬥軟帽,眼卡黑色墨鏡,神氣活現,傲氣十足且個性無常,時而彬彬有禮,時而趾高氣揚;時而寬宏大度,時而小肚雞腸;時而熱情洋溢,忽兒冷若冰霜;時而平易謙遜,時而自負狂妄……他思維敏捷、膽略過人、統兵有方、意志堅強,身經三次大的戰爭,他憑藉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非凡的軍事指揮能力,贏得了美國歷史上軍人的崇高榮譽。《二戰風雲人物傳記叢書:麥克阿瑟全傳》對麥克阿瑟的軍旅生涯和破滅的總統夢想進行了翔實、客觀的記述,從多個角度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複雜的性格和金戈鐵馬的,讀者不僅可以領略到一位軍事天才的雄才偉略和卓越功績,而且還為讀者還原了許多塵封已久的歷史真相。

作者介紹

林樹增,男,大學教師,軍史愛好者,特別是「二戰」史。曾在《環球軍事》與《現代軍事》等雜誌社發表過多篇文章。

關聯推薦

在「二戰」勝利70周年之際,謹以此書獻給那些為反法西斯戰爭而作出貢獻的人們!在21世紀的今天,儘管我們已經遠離了金戈鐵馬飲冰河的時代,但國際關係風雲變幻莫測,我們應該為維護世界和平而繼續努力。

2、唯一參加過「一戰」與「二戰」及韓戰的人,被譽為「西點之父」,澳大利亞的保衛者,菲律賓的解放者,日本的徵服者, 南朝鮮的捍衛者,他就是麥克阿瑟。

目錄

第一章軍號嘹亮立壯志

1.將門之後

2.快樂童年

3.心樹楷模

4.西點,西點

第二章赴法參戰露鋒芒

1.軍旅曲折

2.彩虹之師

第三章年輕少將擔重任

1.重返西點

2.愛情來了

3.高峰危機

第四章山雨欲來勤磨劍

1.凝眸遠東

2. 組建菲軍

3.烽煙乍起

第五章出師不利空飲恨

1.海空遭難

2.阻擊登陸

3.退守巴丹

第六章柳暗花明又一村

1.「我會回去」

2.擴軍備戰

3.重擬計劃

第七章群島爭戰創輝煌

1.兩島反擊

2.車輪行動

第八章南太平洋奏凱歌

1.蛙跳戰術

2.主角之爭

3.斬獲「鳥頭」

第九章揮師北進雪前恥

1.重擬戰略

2.萊特戰役

3.重返呂宋

第十章最後一擊建奇功

1.最後反擊

2.破門而入

3.攻造日本

第十一章風雲再起挑重擔

1.內外矛盾

2.再起戰端

3.仁川「豪賭」

第十二章一抹斜陽落餘暉

1.北犯遇挫

2.解職回鄉

3.夕陽西下

查看全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時代》周刊上,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叼著菸斗、戴著墨鏡的美國陸軍將軍,他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是美國歷史上傑出的但又頗有爭議的一位將領。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創造了美軍歷史上多個第一。他13歲時就進入西德克薩斯州軍校,展現出優秀的軍事才華;19歲時,他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著名的西點軍校,並於1903年成為西點軍校歷史上首位被破格晉升為上尉的學員;1919年,38歲的他晉升為少將,出任著名的「彩虹師」師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軍中最年輕的將軍;39歲時,他出任西點軍校校長,是西點歷史上最年輕的校長之一,後來被譽為「現代軍校教育之父」;1930年,50歲的他晉升為四星上將,成為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他是被外國授予陸軍元帥的唯一一個美國人,也是美國歷史上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和韓戰的唯一一位將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麥克阿瑟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最高司令,在菲律賓指揮美菲軍抵禦日軍的進攻。1942年2月,由於太平洋戰爭中美軍防禦的失敗,美國總統羅斯福命令麥克阿瑟撤離菲律賓。離開時,麥克阿瑟發誓:「Ishallreturn。」(我會回來的)。1945年2月,他履行其誓言,解放馬尼拉。戰後,他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命令美國第8集團軍進入朝鮮,協同韓國軍隊作戰。他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隨後越過「三八線」侵佔平壤,並向鴨綠江推進。儘管後來在朝鮮被打了個灰頭土臉,似乎有些晚節不保,但他最後以一篇《老兵不死》的演說博得了滿堂彩。憑藉50年的軍事實踐經驗,他被美國國民稱之為「一代老兵」。

麥克阿瑟個性鮮明而複雜,不同於美國歷史上其他任何一位將領,是美國歷史上一位最獨特的人物。他既不像艾森豪那樣平易近人,也不像巴頓那樣熱情豪放,更不像馬歇爾那樣公正無私。他桀驁不馴,狂妄自大,唯我獨尊,好出風頭,愛慕虛榮,喜歡受到別人的頌揚,所受到的讚譽和非議都遠遠超過了其他美國將領。

本書對麥克阿瑟的軍旅生涯和破滅的總統夢想進行了翔實、客觀的記述,從多個角度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複雜的性格和金戈鐵馬徵戰一生的足跡,使讀者在領略一個軍事天才的雄才偉略和卓越功績的同時,也了解一些被歷史塵封的真相。

相關焦點

  • 麥克阿瑟傳 韓戰電影合集
    詳見序列圖片之041、《麥克阿瑟傳 MacArthur 》導演: 約瑟夫·薩金特 編劇: 哈爾·巴伍德 / 馬修·羅賓斯主演: 格利高裡·派克 / 丹·奧赫裡奇 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1977-06-30片長: 130 分鐘麥克阿瑟傳的劇情簡介             本片由「巴頓將軍」幕後原班人馬製作。
  • 不死老兵——麥克阿瑟
    1911年2月麥克阿瑟晉升上尉,1912年9月,父親逝世,這讓麥克阿瑟十分痛苦,因為他一直將父親作為自己的榜樣。雖然父親離世,但對麥克阿瑟的幫助卻沒有減少。阿瑟的老部下時任總參謀長的倫納德·伍德將麥克阿瑟帶入陸軍部。風度翩翩、精明能幹的麥克阿瑟很快就得到了總參謀長的賞識。1914年隨著墨西哥政治危機升級,伍德改任野戰集團軍司令,並指派麥克阿瑟前往墨西哥刺探軍情。
  • 天老大,麥克阿瑟老二?在麥克阿瑟看來,這個排名應該顛倒過來
    一天,麥克阿瑟被勒令蹲在豎起的刺刀上,刺刀沒有支架,只能靠與臀部和地面接觸保持豎立。麥克阿瑟並沒有堅持多久,直接坐到了刺刀上面,場面慘不忍睹。麥克阿瑟老年回憶時,還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因為那是這位徵戰沙場幾十年的"老兵"第1次雙腿發抖。這件事後來驚動了法院,調查組來西點審問麥克阿瑟,他把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說出來了。但當問到是誰強迫他時,他卻選擇了沉默。
  • 杜魯門:麥克阿瑟必須換
    麥克阿瑟對此政策不以為然,公開支持蔣介石反攻,不點名批評綏靖政策。杜魯門在日記裡說這一段時間他焦頭爛額,以致曾一度考慮換掉麥克阿瑟,但臨陣換將,容易輸光,所以先忍了。麥克阿瑟接著又準備發一份聲明,還是老調重彈,說美國要勇於進取、果敢決斷,不要慫,要支持老蔣。杜魯門非常生氣,下令讓國防部長詹森通知麥克阿瑟,撤回這個尚未印刷的聲明。
  • 韓戰往事:麥克阿瑟是怎麼把自己作下臺的
    而且美國國內很多重量級人物,都是傳教士的兒子,出生在中國,比如司徒雷登,他就是傳教士的兒子,說的一口流利杭州話,反而英語說的別彆扭扭。以及那個時代美國最牛逼的報業大亨,亨利-盧斯,手底下同時控制著《時代》周刊和《生活》雜誌,他也是傳教士的兒子,生在中國,是蔣委員長的鐵粉,一輩子都在忙乎中國的事,此外美國國會還有一堆人,他們這些人共同組成了「美國院外遊說團」,一直在替民國說好話,對美國政府和國會施加壓力,讓美國政府幫民國。 這麼多人操心中國的事,最終蔣委員長三年就丟掉了大陸。
  • 鮮為人知的麥克阿瑟跨界客串,他咋當上了國家體育隊的「領班」?
    麥克阿瑟三個最年輕,你或許耳熟且能詳: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最年輕的準將和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而且他是唯一參加過一戰、二戰的美國將軍。什麼菲律賓的解放者、日本的徵服者……這些都是麥克阿瑟的赫赫標籤。
  • 美國傳奇將領麥克阿瑟升職記:老婆被上司看上,是種怎樣的體驗?
    1880年,麥克阿瑟出生在美國肯色州小石城郊外的一個軍人家庭內。 得罪了自己的直系上司,麥克阿瑟升遷之路直接斷掉,一戰中周邊同事紛紛升官,就麥克阿瑟原地不動,哪怕按道理他應當要升準將。麥克阿瑟這個時候其實並不慌,畢竟雖然得罪了上司,但上司的上司卻是自己這邊的,他直接通過佩頓拿到了一星。
  • 燃燒的太平洋(一):「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與布裡斯班
    這座城市的一個特殊意義在於它曾經是麥克阿瑟的指揮部所在地。如果說太平洋戰爭中,尼米茲最大的敵人是山本五十六,那麼第二大的敵人就一定是本國的戰友:麥克阿瑟將軍。但是同時,麥克阿瑟也是尼米茲無意中最重要的盟友。希望麥克阿瑟這位有趣的「局外人」能帶我們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進入燃燒的太平洋戰場。➤ 麥克阿瑟:軍人與演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個參戰國可謂將星雲集。
  • 麥克阿瑟對日本性格的精準分析,3句話看透日本人
    很少人會想這個問題——從1903年西點畢業,到1951年在朝鮮被解職,48年的戎馬生涯,麥克阿瑟為何選定亞洲,死活成敗都不離遠東?1939年9月二戰爆發後,隨菲律賓軍事顧問麥克阿瑟當助手的艾森豪,果斷提出回歐洲主戰場建功立業,最後成就總統一枚。
  • 麥克阿瑟打敗日本,統治日本,羞辱天皇,為何他走時百萬人送行
    1951年,麥克阿瑟被杜魯門解職回國。聽說這一消息後,日本老百姓自發地聚集到了麥克阿瑟府邸到機場的路上。根據《朝日新聞》報導,參與送別麥克阿瑟的民眾高達百萬。人們瘋狂地呼喊著「大元帥」,哭聲喊聲混成一片,場面一度十分壯觀。
  • 麥克阿瑟統治日本7年,對日本各種羞辱,臨走時為何百萬人送行?
    麥克阿瑟就是這樣一個地位比天皇還高的實際統治者,被徵服被打敗的日本人稱他為太上皇,聖帥,每天圍在他上班的第一大廈門口等待著瞻仰他的威儀。這種對權威和強者的五體投地的崇拜,以前只發生在天皇身上,人們會對這皇宮遙拜。現在麥克阿瑟就是這樣被尊重。2.他是名副其實的天皇的皇上。9月27日麥克阿瑟第一次會見了裕仁天皇,這是天皇第一次出皇宮訪問外國人。
  • 麥克阿瑟,離世前承認:中國是強大對手
    1951年4月11日,麥克阿瑟軍旅生涯最低谷的一天,這一天白宮緊急做出宣布:撤銷麥克阿瑟的一切職務。讓麥克阿瑟尷尬的是,這一消息提前並沒有通知他,麥克阿瑟是從自己的夫人口中得知自己被撤職了,杜魯門似乎是有意以這樣的方式打擊一下這位老兵。
  • 麥克阿瑟頭上的帽子,為啥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1935年,麥克阿瑟以少將軍銜調任菲律賓政府總統奎松的軍事顧問,次年獲得菲律賓元帥軍銜。實際上,菲律賓這個時候還沒組建起軍隊,麥克阿瑟就是菲律賓首任元帥。那麼,菲律賓元帥軍銜,包括所有軍銜,都還沒有正式的軍帽、軍服。
  • 3、杜魯門總統、麥克阿瑟司令官的分歧
    【杜魯門總統、麥克阿瑟司令官的分歧】麥克阿瑟之前是老美在遠東地區部隊的司令、美國駐日本佔領軍司令;1950年7月1日,他被任命為聯合國軍司令。他到任後,組織了仁川登陸,扭轉了戰局。But,不到一年,他就被解除了職務,並且退出現役,結束其52年的軍旅生涯。
  • 1951年麥克阿瑟發表演講:向中國投三十顆核彈,幾小時後就被撤職
    麥克阿瑟在1880年的時候出生在一個聲勢顯赫的軍人家庭,有著一位中將的父親,麥克阿瑟一直將自己的父親當作偶像,從小就將成為一名軍人當作自己的目標,並從小就按照軍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畢業之後的麥克阿瑟進入軍中,以技術兵團的少尉為起點,開始了自己的一路晉升,甚至還擔任過美國總統的軍事副官。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儘管美國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戰爭,但是麥克阿瑟還是升職成為了準將。然而麥克阿瑟的騰飛才剛剛開始,靠著出色的軍事素質,麥克阿瑟成為了自己母校西點軍校的校長,而他也打破了西點軍校校長的紀錄,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一名校長。
  • 仁川登陸戰,麥克阿瑟贏在一時,卻輸了一生
    對於麥克阿瑟來說,這場戰役發生在仁川。 麥克阿瑟的賭博 1950年6月29日,也就是韓戰爆發的第五天,麥克阿瑟乘飛機前往南朝鮮進行戰地視察,他目睹了南朝鮮軍狼狽潰逃的情景。
  • 朝戰影片:《麥克阿瑟傳》、《陸軍野戰醫院》、《滿洲候選人》、《鋼盔》、《決不撤退》《獨孤裡橋之役》
    《麥克阿瑟傳 MacArthur 》導演: 約瑟夫·薩金特 編劇: 哈爾·巴伍德 / 馬修·羅賓斯主演: 格利高裡
  • 朝鮮戰場麥克阿瑟如何作死,最後被杜魯門免職?
    顯而易見的是麥克阿瑟在政治上的不當行為是導致他被杜魯門免除了職務,朝鮮戰場上的失利只是給了杜魯門一個將麥克阿瑟免職的恰當理由罷了。為何會這麼說呢?麥克阿瑟在韓戰之前一直都是美國人民心中的"不敗戰神",然而他卻在朝鮮戰場上接連輸給了彭德懷指揮的志願軍,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還沒有美國軍隊好,這讓美國人民感到憤怒,認為麥克阿瑟已經不適合繼續再指揮朝鮮戰場上的事務了,要求總統更換朝鮮戰場上的指揮官,但是真正讓杜魯門決定將麥克阿瑟免職的卻是麥克阿瑟發表的一次言論。
  • 麥克阿瑟給兒子的祈禱文
    祈禱文(麥克阿瑟
  • 被美國稱為「一代老兵」的傳奇名將麥克阿瑟慘敗,和珍珠港同一天
    在珍珠港的同一天,美軍除了在珍珠港損失慘重以外,在菲律賓,美國的損失依然慘重,而這一切,有著巧合,也有著麥克阿瑟的大意,自以為是和謹慎!謹小慎微失先機在日本襲擊珍珠港的上午,菲律賓接到了美國陸軍部第一時間打來的電話。當麥克阿瑟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感到非常的吃驚,「珍珠港?它應當是我們最強大的據點啊!他媽的,這幫雜種終於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