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10個問題

2020-11-19 39健康網

(文章來源:菠蘿因子公眾號)

中國醫療資源匱乏,醫生太少,患者太多,這直接導致醫患之間每次溝通時間很短。在美國,醫生每天看幾位病人,在中國,醫生每天看幾十,上百位病人。在美國,患者每次見到醫生,通常有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溝通,可以諮詢任何問題。而中國,通常只有5分鐘,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果被診斷為肺癌,哪些問題最值得問醫生?


醫患比例懸殊的情況不可能很快改變,因此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提高醫患交流的效率,在有限時間內交流最重要的問題,避免浪費時間。有些籠統的問題,比如「到底還有沒有救?」,「你是這方面好的醫生麼?」,醫生很難回答,而且不管答案是啥,其實是沒什麼幫助的。


那麼,如果被診斷為肺癌,哪些問題最值得問呢?


1:到底得的是何種肺癌?


首先需要依據病理確診肺癌類型。比如,是小細胞肺癌還是非小細胞肺癌?腺癌還是鱗癌?還是別的肺癌類型?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肺癌種類很多,病理確診是一切治療方案的前提。沒有病理確診,再好的醫生也會無從下手。


2:腫瘤分期是多少?


了解了類型,下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分期。也就是說,從影像學檢查上,比如胸部CT,顯示癌症處於什麼階段,惡性程度如何,是否轉移。分期低(早期)的肺癌可能只需要手術或放療,而分期高(晚期)的肺癌通常需要系統性治療,比如化療,靶向藥物,免疫藥物等等。


3:腫瘤的分子病理分型是什麼?


除了傳統病理,對於肺癌,還需要知道腫瘤的分子病理分型是什麼,是否是特定的基因突變,比如EGFR、ALK等,可以讓患者使用靶向藥物。


4:治療的目的是什麼?


是根 治性治療方案,還是姑息性治療方案?根 治性治療以治好為目的,姑息性治療是為了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這兩種策略有根本區別。


5:治療的具體方案是什麼?


是只需要手術、只需要放療、還是需要手術+放療+化療同時使用?醫生為何選擇該方案?有什麼優越性?對生存期有什麼影響?


6: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是否進了醫保?


癌症治療中,不同藥物和治療方案的費用差異很大。醫生通常需要根據患者經濟條件來權衡療效和費用,爭取選擇一個方案。最近很多昂貴的進口和國產抗癌藥都進入了醫保,包括肺癌EGFR靶向藥物易瑞沙,特羅凱和凱美納,這對患者是很好的消息。


7:治療完成後的隨訪應如何安排?


隨訪對於患者來說非常重要,對於肺癌來說,即使是被治好的患者,其一生中還有大約30%的概率會出現二次腫瘤。對於沒有治好的患者,隨訪對提高生活質量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會推薦治療後3個月隨訪一次,2-3年後改為半年隨訪一次,5年後改為每年隨訪一次,直至終身。隨訪的理念在中國患者中比較缺乏,但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8:預計患者5年生存率是多少?


根據癌症的類型和分期情況,預計5年生存率是多少?如果確定是4期的晚期肺癌,那1年、2年生存率是多少?了解情況後,患者和家屬對生活和工作都能做好相應的安排。中國人比較忌諱談死亡,但如果患者可以接受,家屬可以接受,還是希望他們問這個問題。因為大家能更好地對未來有所準備。


9:適合用免疫療法麼?


肺癌的免疫療法目前有效的就是PD1/PD-L1為主的免疫檢驗點抑制劑。這方面研究日新月異,進展很快,給晚期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除了治療晚期癌症,最近研究發現免疫療法用於無法手術的3期肺癌患者時,也能顯著控制腫瘤進展,提高生活質量。目前肺癌免疫療法在中國還沒有上市,但有可能有很多臨床試驗可以參加。


10:有臨床試驗的機會麼?


大量新型抗癌藥,無論是靶向藥物,免疫藥物還是新型化療藥物,都在肺癌中進行臨床試驗,包括在中國的大型醫院。臨床試驗還有特別大的優勢,就是免費用藥,免費檢查。因此,如果晚期患者對標準療法耐藥,不妨多研究臨床試驗機會,看看有沒有適合的情況。


以上是我們今天的分享。



相關焦點

  • 女子雙腳水腫,診斷腎病症候群,直到出現咳嗽醫生才發現是肺癌
    這句話徹底嚇蒙周女士了。趕緊上了醫院。醫生用了按了按周女士的小腿和足背,一壓就是一個坑。這是很明顯的水腫了,凹陷性水腫。醫生說。還問周女士有沒有留意自己的尿液,是不是尿裡面有特別多的泡泡。醫生解釋說。但你這個腎臟肯定不是這幾天才發生問題的,應該很早就有了的,只不過現在才出現腎功能損害。醫生,這個類型治療成功率高麼?周女士直接問。這麼說吧,80%以上的病人經過治療後能活10年以上,有些活的更長更好。具體你的情況怎麼樣,現在也不好講,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 肺癌骨轉移一定會遇到的8個問題,醫生一文幫你解決
    肺癌常見的骨轉移部位是脊柱和軀幹的近段,脊柱包含頸椎、胸椎、腰椎和骶骨共24個椎骨,位於背側軀幹正中,而發生於脊柱的骨轉移佔比可以達到50%;另外比較常見的部位為股骨、肋骨和胸骨。具體包含了:放射性核素骨掃描(ECT)、X線掃描、CT、磁共振檢查(MRI),實驗室檢查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抽血化驗,提示骨轉移的指標有血鈣的水平、鹼性磷酸酶的水平等,但是這兩個指標的異常改變因素太多,需要專業醫生結合臨床及其他輔助檢查來判讀。也就是說單個指標的升高並不能說明就是骨轉移。下面就涉及了骨轉移的診斷。
  • 肺癌發現都是晚期,醫生闢謠:肺癌早期這5大症狀,不容忽視
    對於肺癌的病人來說最有效的治療辦法就是手術切除,術後聯合放射療法或抗癌藥物治療。圖片來自網絡這位患者就是遵循這樣的治療原則,先手術,後期做放射治療。放射療法是通過使用射線大量的殺傷癌細胞,破壞癌組織,但是同時也會破壞正常的人體細胞組織。
  • 肺癌越早發現,治癒希望越大!醫生:記住5個徵兆,儘早識別肺癌
    癌症來時靜悄悄,對人體造成傷害時卻一點也不心慈手軟,這便是它的可怕之處。許多人出現小問題時,都不怎麼當回事,認為自己保養得很好,身體一向健康,得癌症什麼的,根本不可能。面對癌症,如果你抱有這樣的僥倖心理,我只能提醒你:珍重身體!
  • 肺癌晚期!耽誤了半年,自以為很健康……醫生:40歲之後這件事很要緊
    肺癌是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年來快速增長。但讓人惋惜的是,肺癌一經發現往往已屬中晚期,給患者和家庭帶來很多痛苦。 蕭山52歲的王先生一家,最近就遭遇了晴天霹靂。向來自認為年輕壯實的他,被診斷為肺癌晚期,確診之前,還耽誤了半年......
  • 得了肺癌一般能活多久?醫生:我有一個活過10年的病例
    肺癌是可能擴散到大腦的最常見癌症之一。事實上,至少有40%的肺癌患者最終會擴散到大腦。這被稱為「肺癌轉移至大腦」,而不是腦癌。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都能夠擴散到大腦,但是,前者比後者傳播的速度快得多。因此,患有肺癌的患者,很可能出現腦轉移。有人會問,出現了腦轉移,是不是意味著已經到晚期,已經沒有什麼治療方法了嗎?
  • 多發的肺腫瘤,意味著肺癌進入晚期?先別慌,聽聽醫生怎麼講
    今天這篇文章是關於一些網友提問的解答,其中一位網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家中有一位親戚被醫生告知肺部有多發性的肺腫瘤,上網一查說是肺癌晚期的結果,害怕又擔心的,想確認一下真實性?溝通中也感覺出這位網友的焦急,那麼今天就帶著大家來科普一下關於肺腫瘤的一些詳細解讀。
  • 肺癌發展到晚期,還能活多久?醫生:主要看3個因素
    近年來,關於肺癌的新聞層出不窮:「TVB某女星父親家中昏倒,送去醫院以後查出肺癌晚期,在短短41天以後撒手人寰」,「某著名時政記者凌某被查出肺癌晚期,醫生預言活不過百天,十年已過,他仍奮筆疾書」……看到這樣的報導
  • 醫生都攔不住!杭州老闆每個月去做CT:我是不是肺癌?
    近年來,由於胸部CT的廣泛普及,體檢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小部分後來被證實是肺癌,這難免讓人感到恐慌,以至於有些人一旦發現肺裡有肺結節,就覺得自己要生肺癌了。  對此,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陳恩國有著明顯的體會。
  • 醫生攔都攔不住!杭州老闆慌了,每個月跑去做CT:我是不是肺癌?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近年來,由於胸部CT的廣泛普及,體檢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小部分後來被證實是肺癌,這難免讓人感到恐慌,以至於有些人一旦發現肺裡有肺結節,就覺得自己要生肺癌了。 對此,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陳恩國有著明顯的體會。
  • 肺癌可以治癒嗎?醫生說,要看類型和治療方案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了我這裡我們就先不說其他惡性腫瘤了,我們就說一下肺癌的預後與哪些有關係吧,首先是肺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肺癌,其五年生存率不同,分期不同,預後不同,如果患者的治療方案不同,那麼預後也將會是不同的。
  • 胃痛卻查出肺癌!醫生提醒:有些「胃痛」,不一定真是胃病!
    不久前一位83歲的患者,感覺飯量變差,時常胃痛,女兒帶他來到消化內科,想做個胃鏡看看是怎麼回事,結果卻被診斷出肺癌。明明是胃不舒服怎麼是肺癌?但醫生詳細了解他病史後發現了問題據陝西白水消化病醫院主治醫生孫慧婷介紹,前幾天,他們急診室也來了一位患者,說晚上胃痛難忍,在家吃胃藥無效。醫生看他口唇青紫,給他詳細檢查後,建議先做心電圖。
  • 有人問:為什麼檢查出肺癌,身體沒有不舒服?醫生告訴你
    這個問題問的真好,問題本身給了我們極大的提示意義,那就是務必要做好日常健康查體。 看到這個問題,同時會讓人很難過,因為目前肺癌發病率很高,肺癌在我國是第一大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第一名,許多人肺癌一經檢查確診,常常都會是晚期,甚至已經發生了廣泛轉移。
  • 肩膀疼了半年,查出肺癌?醫生指出:肺癌的肩痛不是一般的痛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肩膀疼痛,站起來甩甩膀子,做幾下擴胸運動,可能這種疼痛就會消失不見,這是小問題,但如果一直疼,真的讓人很苦惱。自己的肩膀自己又揉不到,請家人或者找專門的按摩師按摩一下才會感覺疼痛消減了幾分。
  • 「做手術」不是小事,這 4 個問題一定要跟醫生問清楚
    做手術前,這幾個問題一定要跟醫生問清楚。 1. 術前術後禁飲食問題 術前患者要詢問醫生自己是什麼麻醉,因為這關係到術前術後禁飲食問題,除局麻外,其它麻醉方式對術前術後禁飲食均有嚴格要求。傳統情況下禁食時間為8~12小時,禁飲時間為4~6小時。
  • 醫生:肺癌最可怕的併發症是骨轉移,怎樣判斷是否發生了骨轉移?
    現在肺癌的病人越來越多。作為胸外科醫生,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曾經一位意志堅強的退伍軍人在肺癌骨轉移後給我下跪求著打止疼針,作為醫生也很為難,打的少了病人疼得厲害,打的多了病人容易上癮,所以肺癌骨轉移一直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 手指出現一種異常,能提示肺癌嗎?醫生提醒,吸菸時注意四個信號
    兩周前,看門診的時候,遇到一個手指異常的男性患者,很緊張地問我,醫生,我是不是得了肺癌? 原來,患者出現手指異常,到網上一搜,才知道是杵狀指,再一搜,網上竟說,出現杵狀指往往提示肺癌,再想到自己有長期吸菸史,於是這名患者被嚇了一跳,趕緊來到醫院檢查。 但檢查卻提示,他根本沒有肺癌。
  • 肺癌治療費用大幅下降 盧醫生說免疫治療的那些事兒
    「過去肺癌患者使用免疫療法,治療費用可能每年高達20萬元以上,而現在最低可能一年10萬元不到。」1月16日,在江蘇省人民醫院舉辦的盧醫生肺愛課堂科普講座上,該院腫瘤科盧凱華主任表示:隨著肺癌免疫療法治療費用的大幅下降,今年開始將會有更多的肺癌患者從免疫療法中獲益。
  • 深圳22歲女護士查新冠卻查出肺癌,問了醫生3遍後痛哭2小時
    網上有個段子是這麼寫的:一位醫生感冒了,患者進來看見他在擦鼻涕,一臉詫異地說:「喲,原來你們醫生也會生病啊!」「............」也許你覺得很魔幻,但確實還有人覺得——醫護人員都是惜命養生的人,所以肯定不會生病。
  • 25歲肺癌、28歲肺癌!不抽菸這麼年輕也得肺癌?
    點擊查看 「醫生,我體檢發現肺上有個結節,你看是不是得了肺癌?」「醫生,我什麼感覺都沒有,不可能會得肺癌!」這兩句話,對於浙大二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趙百親來說,太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