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讓人揪心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開來:
4月23日上午10時許,河南某地一男子帶著2歲左右女孩到銀行營業廳辦業務。本來孩子是坐在他腿上。
等到男子辦完業務之後,男子需要整理單據和現金就讓孩子下來了
結果孩子跑到填單臺前想拿臺子上物品
填單臺突然倒下,砸在孩子身上
男子及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後立即將填單臺抬起,抱出被壓的小女孩,並送往醫院
最終孩子還是沒有救回來,在轉院途中不幸身亡。
無獨有偶,這起悲劇讓呵護君聯想起,去年曾經發生過的類似的柜子傷人事故,相信大家應該都有印象。
2016年11月14日,陝西安康市江北一家水果超市門前發生一起慘劇:一位帶著孩子的女士打開儲物櫃取物品時,鐵質儲物櫃突然倒下,母子倆都被砸中。其中6歲男童頭部受傷大量出血,送醫後不幸身亡,母親右腿骨折。
幾秒鐘內,悲劇發生,一條活蹦亂跳的小生命逝去,讓人扼腕嘆息。呵護君想跟大家說,危險無處不在,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外面玩耍,都要時刻保持警惕,排除身邊的危險因素。公共場合的設施也要定時檢修,排除安全隱患,把事故的可能降到最低。
兩起事故,都是由於櫃檯擺放不穩,重心偏移而傾倒導致的。不少人的家中會擺放可移動的矮櫃,柜子往往缺少固定,孩子一旦攀爬,很容易因自身的重量,向前傾倒,導致整個壓塌在孩子身上。曾經熱銷的宜家Malm系列抽屜衣櫃自從生產銷售以來,已經造成6名兒童死亡,36名兒童受傷。
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做過的調查,在美國每兩周就有一個孩子因為家具或電視翻到而致死。統計數據顯示,每年有三萬八千人因為放在高處的電視或者重物跌落而進急診室,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是小於五歲的孩子。
家中有可移動衣櫃、老式電視的家長要注意了:
1、不要把遙控器或者玩具放在比較高的桌子上,吸引孩子攀爬來拿
2、可移動的家具固定在牆上,防止傾倒
3、電視儘量靠牆靠裡面,配置電視安全繩
4、最好把老式電視淘汰掉
除了柜子傾倒傷人外,家中還有哪些安全隱患呢?呵護君給大家總結一下,家長們仔細對照,看看自己家裡有沒有做到必要的防護措施。
寶寶在會爬之後,媽媽在廚房烹飪時,在門口安裝一個阻止寶寶進入的安全門是個不錯的方法。
電飯煲、水壺
煮飯、燒水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可高達95℃以上,寶寶的手或者臉接觸蒸汽,會造成嚴重燙傷,此外,寶寶因為好奇扯動電線,會讓正在加熱中的物品從高處跌落,造成事故
飲水機、開水瓶
家中盛放熱湯、開水的容器,千萬不要放在幼兒能接觸的地方。最好是將這些容器圍擋起來,不讓幼兒接觸到。
鍋具
鍋柄要放在寶寶夠不到的一側,防止被寶寶抓到打翻。
桌布
儘量不要在餐桌上鋪桌布,或者使用跟桌面面積相當的桌布來代替寬大的桌布。因為孩子想要拿桌上的東西時,如果夠不到,就會拉扯桌布,容易被砸到或者熱食燙傷。
餐椅
選擇具有穩定性的餐椅,防止傾倒,或者使用過程中突然自動摺疊。坐進餐椅後,使用五點式安全帶固定。
筷子、叉子
很多孩子喜歡拿著筷子、叉子、勺子玩耍,甚至跑鬧,萬一不注意腳底滑倒的話,可能插到自己的眼睛、嘴巴等部位。家長應該讓孩子養成在餐桌上吃飯的好習慣,吃飯不要走動,不要追著餵飯,更不要把筷子、叉子等尖銳物品含在嘴裡。
花生、果凍、大湯圓等危險食物
寶寶的吞咽功能發育不完善,花生、果凍、大湯圓等食物如果沒有嚼碎,很容易誤入氣管引起窒息,儘量不要給孩子吃這些食物,即使要吃的話,也要幫孩子弄碎,吃東西時不要說話、嬉戲、打鬧,以免嗆咳誤入氣管。
浴缸、馬桶
浴缸的水雖然沒有泳池那麼深,但對於小孩子來說足以溺水致命。在不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放掉浴缸的水。俗話說「牛腳印裡也能淹死人」,對於孩子來說水深超過5釐米就很危險了。馬桶及時蓋上蓋子,水盆、面盆不要儲水,隨手帶上衛生間的門。
淋浴器
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不要讓孩子碰到水溫調節開關,以免熱水突然噴射出來燙傷寶寶。
洗滌劑、衛生清潔用品
孩子可能對浴室的瓶瓶罐罐感興趣,而且這些東西大都因為香精等成分散發出香味,好奇寶寶很可能喝上一口,務必將這些東西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並告知用途。
藥品
五顏六色的小藥丸對好奇心很重的小寶寶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看到父母在吃,他們可能也會偷偷吃幾顆嘗嘗。藥品要放在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大一點的孩子,父母可以告知亂吃藥的害處,服用任何藥物都要詢問父母。
沙發和床
對還不會走路的小嬰兒來說,稍微有點高度的家具都是危險的。床上儘量安裝防護欄或者邊緣用被子遮擋,避免墜床的危險。床不要太高,或者在床周圍的地面鋪上地毯等。
家具桌角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步子還不穩,身體不受控制容易跌倒,家具鋒利的桌角要包上防撞條,以免孩子摔倒時傷到眼睛和額頭。
燈具
寶寶對能發出亮光的燈具興趣很大,落地檯燈檢查穩定性,避免傾倒。燈具表面的溫度會很高,一旦接觸可能被燙傷。
插座、接線板
日常不用的插座安裝防護套,或者用膠帶封住插孔,蓋上蓋子,或者用大型家電家具遮擋。
安全隱患的檢查是很重要的,但呵護君認為父母對寶貝的悉心照料和陪伴才是避免類似意外傷害發生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