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鈴的成長,是一場嚴苛待己再給自己鬆綁的不間斷循環。否定與肯定輪番登場,她這樣長大。
電視劇《宸汐緣》熱播中,一直在「搞事情」的反派角色元瞳頗有出挑,飾演其人的演員海鈴近日來的生活和心態也時有起伏。
元瞳幾乎是自始便登場,伴隨著劇情的推進,她的「壞」日臻展開,後來也成了影響故事和主人公的命運往前進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不出所料,社交媒體上對角色元瞳的批判,演員本人也要一併承受。
我見到海鈴時,她正在和同事一起討論該如何於輿論負面喧囂中自處的姿態。
盛夏裡,室外溫度超過36度,公司會議室裡空調大作,她腿上覆著毯子,身上裹著一間黑色的厚帽衫,只露出一小截紅色的衣領,面姣好,笑時虎牙伶俐,甜得不膩人。
圖片來源:海鈴微博
「有些負面的聲音,其實是證明了自己演得還可以,反派的效果已經達到了,但是我不太希望大家真的那麼著急上火,關掉劇的那一刻,可以抽離出來。然後再社交媒體上看到我,會發現我原來是一個能給人帶來快樂的人。」
這已經不是她近年來第一次飾演反派了。
《宸汐緣》和之前的《皓鑭傳》裡,海鈴的角色都是站在無辜和惹人憐愛的主角的對立面的,會給予他人傷害。
出演反派,都是她自己的選擇。
一切要從4年前說起。
2015年,在那出橫空出現被眾人所知和熱議的《太子妃升職記》裡,海鈴飾演嬌柔可愛的小丫鬟綠籬,由此收穫粉絲眾多,是一個可被稱為平步青雲的開始了。那場風暴之後,劇中人帶著各自的餘熱走上了不同的路,「綠籬」是其中最安靜的那個,安靜到她身邊的人都會覺得惋惜,惜她為什麼沒有狠狠抓住些什麼。
電視劇《太子妃升職記》劇照
事實是,她在那年之後演了諸多相類似的可可愛愛的角色,因此被戴上「甜寵」的帽子,直到2年多之後,她自覺不適,「我沒有那麼多快樂,……我還能給什麼呢?」空蕩蕩的內心,需要更多有厚度的真相填充,然後就有了對「反派」的嘗試。
「我想讓自己的兩隻腳穩穩噹噹地站在地上。」
於是有了這兩年多,她在這些角色塑造上的體驗,當然,吃了不少苦頭。
現在,她又有新的不適出現了,回頭看,這些年的作品大多是古裝,海鈴自問,為什麼不能演當代劇?因為當代劇更難,無疑,那就不去要求自己了嗎?她同時還在想,三年後自己就要30歲,一個30歲的女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危機感時時伴著她,未雨綢繆,而絕對不臨渴掘井,這是生活本身給海鈴的訓導。
一個總是會自覺給自己出題,然後身體力行去完成這些自己布置的功課的人,會有點累,但是海鈴只有這樣才能覺得心裡踏實。
以下,是她的自述。
海鈴:如果你和我一樣焦慮過,
痛苦過,被欲望綁架過,
你會懂現在的我
自述:海鈴
整理、撰文:呂彥妮
1.
元瞳就是一個一錯再錯的人。
她走錯了第一步,她回不了頭。她做錯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靈汐推進洗仙池,她怎麼回頭?整個家族身敗名裂,母親死在她面前,她卯足了勁兒想讓整個家族再重新起來,只有走捷徑,只能練一些歪門邪道的工夫。她又愛神尊,愛而不得,這些所有痛苦,支配了她的行為。
沒有辦法,就好像你撒了一個謊,就要用無數的謊來圓這個謊。那你做錯一件事情,想要讓自己再去活得體面一點,或者看似沒有那麼錯的話,你只能去犯更多的錯。
我會去心疼元瞳,如果我覺得這個人壞得像白紙一張,或者說壞得一點內容都沒有,我其實不會演的。
電視劇《宸汐緣》劇照截圖
我理解大家恨她,從觀眾的角度來說,都願意看美好的東西,大家都不願意承認,也許這麼說有點赤裸裸,每個人內心都是小魔鬼,可是大家都不願意直面。每個人都有嫉妒,都有佔有,都有控制欲,只是都在我飾演的角色中體現和放大了。
演反派,對自己的傷害很大。
我在演的時候,角色所有的痛苦、掙扎、隱忍乃至於她的那些錯的價值觀,我先要在我心裡過一遍,全部都要背負到我身傷,這樣,我是痛苦的。
生活裡我有時候脾氣太急,會發洩給身邊最親的人,比如媽媽,有一天我在演戲的時候忽然反省到,我對媽媽發脾氣,那個「拳頭」砸出去,媽媽會疼,我捏緊拳頭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對自己的傷害,做錯事的人,內心承受的拳頭是加倍的。
所以與其這樣,不如從一開始就做對的事情。
我是2018年8月份進的《宸汐緣》組,到12月底殺青。那幾個月過得……我覺得特別不好。前期,我是沒有朋友的,第一個原因是我進組晚,第二個原因是元瞳也不會有朋友,所以我們即使住在同一棟樓裡,我也不會跟大家主動接觸,就是路過了,打個招呼,你好,我好。後續熟悉了,做了朋友,一起吃吃喝喝甚至組團去網吧玩遊戲之後,他們才和我說,沒想到我是這樣的性格,男孩子氣。他們前期都覺得我很高冷,完全不理人,所以不敢和我說話。那其實是我把自己鎖起來了,那時候角色還不穩定,我不知道怎麼把握現實中和大家交往的尺度。
現在回頭看,前期孤僻的過程,自在,但是也脆弱。
我也知道,演反派,對我的情緒化是一個治癒的過程。在戲裡,已經做了這麼多不開心的事情了,生活中再遇到了多焦灼的難題,都更容易找到讓自己快樂的辦法了。
說實話,就算我演了這麼多反派,看到這麼多人性中惡的東西,換到現實生活裡,我也不可能接受跟原諒這些惡。我看《追風箏的人》,我沒有辦法接受那件事情,就是書裡的男主角對他的小夥伴做的那些讓他感到羞恥的事,我不能原諒。哪怕他寫了一本書來懺悔,我也沒法接受。
2.
我是一個演戲的時候很容易被卷到人物裡的人,我發現我這個問題不是第一次了。
《皓鑭傳》,我在演公主雅的時候,那個階段和大家一起聊愛情觀,我不知道怎麼,就從自己嘴裡蹦出來一句話:「愛他,就是我的全部都給他,他的一切都是我的。」這不是海鈴的價值觀,也不是一個正常的愛情觀,但在我演公主雅的時候,我就是會不自覺走到角色的極端裡面去。
那段日子裡,我也只和我的對手戲演員在一起,因為角色就是這樣的,一定要把心愛的人控制在手心裡。
我不是技巧派的,所以這個應該是我的一個弱點,是我要去克服的。
大學做表演片段練習的時候,我就犯過這樣的錯誤,一次舞臺演出,我自己是演員也是導演,我們在劇場合成排練,我正在說臺詞,說完我意識到,該放的音樂沒有放,我馬上就用角色的腔調砸出了一句「音樂呢?!」說完之後我自己都懵了,我發現我不能把自己和角色擇開,這很可怕。大學畢業論文,我就寫了《論理性與感性在表演中的關係》,結論就是,兩者都很重要,沒有感性演好,但沒有理性更危險。
我一直跟自己說,必須要有一根「繩子」,時刻在我頭頂拉著我。
這樣的「繩子」,其實生活裡也有,應該就是我的危機感。
《太子妃升職記》是2015年,之後2016年一整年,2017年一整年,我幾乎都在拍甜寵一樣的角色,我透支了。我自己也膩了。《太子妃升職記》之後大家對我的認識本來就是片面的,之後我還在給一些似乎沒有能被人記住的東西,這個讓我非常恐慌。
還有就是,我每天把美好的東西不斷往外輸出,哪有那麼多美好?大部分的生活,其實沒有那麼甜。
《天意》演完,我真的很累。「甜寵」那種東西實在是費力氣,所有說話的音調都是高的,一天從早蹦到晚。我要一直分享快樂的東西給別人,可是我沒有那麼多快樂,生活一定是甜苦摻半的,我一直在給,一直在給,一直在給,沒有東西補充我,我還能給什麼呢?
那個時候我一直在輸出的快樂,也不能夠足夠讓我相信它是真的快樂、真的這麼美好。
拍完最後一部「甜寵」,回到北京,我感覺自己很空,我一直問自己,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嗎?我是要一直這樣嗎?我有沒有一點可以說出來東西的內容?我不想每天就甜甜地笑一笑就OK了。我想要站到地上,試著跟別人聊聊天,哪怕知道我聊得不夠,哪怕聊完天之後很尷尬,我肚子裡沒有貨,那我也能知道我缺什麼,我可以怎麼讓自己飽滿一點?
你知道嗎,自己感覺到底氣不足的感覺,非常不好。
我害怕別人看到我之後,覺得這人是一個「花架子」。
所以《皓鑭傳》來了,我果斷就接下來了,我需要看到現實世界的真實。
這半年,我新的課題是發現自己這麼多年幾乎一直在演古裝戲,這是我的安全區,因為古裝戲的規定情境更加固定,表演尺度也可以適當放大。我演完《宸汐緣》下來之後,試了幾個當代的戲,都發現自己用力過猛,這樣導演和製片人也會思考,海鈴是不是不能演當代戲?我應該走出自己的安全區了。
一個人真的有能力,是需要有很多條腳都可以走路,需要你走一條哪的時候,你就邁出哪一條。
3.
很多別人以為的「安全」,不是我要的「安全」。
《太子妃升職記》之後不久,我和原來的公司解約了,沒有任何「挖牆腳」或者所謂的我紅了想要走。分道揚鑣就因為價值觀不合,我覺得不安全了。
我記得,當時我們還在拍《太子妃升職記》的時候,趕上我過生日,我說我的願望是粉絲數到1000,於朦朧、盛一倫、彭昱暢、張天愛他們就一起幫我轉微博,結果真的在我生日那天微博粉絲就到了1000,我好開心。後來戲播了之後,突然有一天我發現我的微博不對勁,20萬個粉絲了!好神奇,怎麼那麼多人給我評論?我在外面跟朋友逛街,有人就上來說,你是綠籬嗎?我懵了,我說是。然後他們說我好喜歡你,我們拍個照吧……我突然間發現我的生活不一樣了,我不能穿得亂七八糟的了,我不能不化妝了。我在飛機上啃雞翅,被空姐問了一句,你是不是綠籬?我說我是,然後她給我遞了兩張紙,我覺得我這麼狼狽的樣子會有很多人看到,一系列的問題。
然後突然,接著我的微博漲到60萬粉絲,我不開心,因為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我沒有做好準備忽然被關注,我當時根本沒有做好準備。
每天早晨起床想的第一件事是我今天要幹嘛,我要跟人說什麼,我怎麼說話……當時的團隊每天都會提醒我,這件事情做錯了,那件事情做錯了,這個又不對了,你那個又不對了。我跟我的幾個好朋友喝下午茶,其中有一個男生,我們拍了照發微博,不可以,不能發,刪掉。好,刪掉。然後人家跟我說話,說小姐姐好喜歡你,我說謝謝你,不可以,不能回。
我做什麼都不對,沒有人鼓勵我,只是來不停提醒我,你覺得你自己現在很紅嗎?我說沒有。又問,那你覺得自己走在路上有沒有人認識你?我想說「有」,但是我不知道他們想要問什麼,我就不敢說話,我說「沒有」。他們說,那就請你好好沉澱下來,聽我們的話。
我覺得很痛苦,沒有自由。還有就是,我那個階段養活不了自己。
那個階段,我覺得,再這樣下去我會是一個傀儡,所以我要走。我是在那個轉折點才知道,我要的什麼,我要的是自由、舒服、自在,而不是所謂的大紅大紫。所以到今天我會說,我問心無愧。
所謂的紅不紅,與這些相比都是次要的。
真的是你越是渺小的時候,你的自尊就顯得越是重要,其實是一種脆弱,反而長大了,你有了自信和理性,就勇敢了。
我很慶幸這兩年自己有能力慢下來,你不能不急,但是有你也不能太急。一個人如果太「要」,那個「要」是會寫在臉上的,我一直在警惕,不要讓自己臉上出現「要」的樣子。
欲望越大,越要把自己穩住。我不是25歲的小女孩了,我今年27歲,也許還算個大女孩,但我已經在想,30歲,一個女人,該是什麼樣子。我理想中,我30歲的時候,不是一個欲望薰心的人,我希望的狀態是能平和一點,堅固一點。
我知道你會問我,現在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我不介意把真實的、也許不那麼好聽的東西撕開來說。你說我還是個新人嗎?其實距離出道也過去很多年了,現在這個年紀,上不去也下不來,可以往小孩的方向靠,但是好像也不太合適;可以往成熟的方向去努力,但是好像有點吃力。
我也為年齡焦慮過,就前段時間,痛苦到不想提,很怕別人問我幾歲,很怕別人說感覺你有點成熟,甚至於出去拍雜誌,我都說,臉上不能塗散粉,有褶子……然後,這個(頭髮)偏分會不會顯得很成熟?你看,我又被這個東西綁架了,它又一次讓我經歷了一個不快樂的階段,過去是別人綁架你,現在自己綁架自己。我意識到這種捆綁之後,馬上調整,我正視自己的年齡,就做好一個27歲大女孩該有的樣子。
給自己鬆綁,才能自由。
-FIN-
-近期文章精選-
▼▼▼
師者,勝傑
致:現女友
姜宏波:時間的珠子
海清:江湖兒女
蔡鷺:我好脆弱的
雷佳音:我內心的傷痕誰能看到
易烊千璽,雲南的雨
周一圍 睡在貝斯盒子裡長大的人
吃飯,睡覺,一年又一年活下來了,她就成了今天的陳衝
曹盾,認生
為什麼《忘不了餐廳》能成為豆瓣評分9.4的高分紀錄觀察類節目
歐陽娜娜:她質疑自己的頻率比我們想像的高
New Boy永遠有,但張亞東只有一個
既然你知道了生活的真相,就該去看看這部《大河唱》
他陪伴了《極限挑戰》整整四年,卻在最後一刻,選擇消失,選擇不告別
倪妮:你愛一個東西,一定要淺嘗輒止
與馮遠徵的談話:當泡沫散盡後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之後,張頌文拒絕了我的專訪……
「我願意看到烏雲壓過來,我想著你總會來救我的」
大家好,我是相聲演員,我叫……
-部分人物故事精選-
| 蕭瑋 | 黃璐 | 張雨綺 | 張榕容 | 好妹妹樂隊 | 秋微 |
| 大鵬 | 陳薩 | 黃舒駿 | 餘文樂 | 周一圍 | 文詠珊 |
| 陳凱歌 | 陳紅 | 安悅溪 | 喬梁 |「極限男人幫」|
| 範偉 | 迪麗熱巴 | 胡歌 | 楊玏 | 江一燕 | 張艾嘉 |
| 葉蓓 | 宋慧喬 | 霍建華 | 王學兵 | 馬龍 | 董潔 |
| 雷佳音 | 陳小春 | 吳彥姝 | 藍天野 | 李屏賓 | 馮小剛 |
| 朱亞文 | 廖凡 | 竇靖童 | 陳坤 | 周迅 | 鄧超 |
| 陳奕迅 | 林青霞 | 王菲 | 梁朝偉 | 劉嘉玲 | 金城武 |
| 章子怡 | 張震 | 趙薇 | 舒淇 | 杜鵑 | 鹿晗 | 易烊千璽 |
| 劉雯 | 馬伊琍 | 黃渤 | 井柏然 | 倪妮 | 孫儷 |
| 李媛 | 李健 | 樸樹 | 陳柏霖 | 董子健 | 黃磊 | 王凱 |
| 李冰冰 | 宋佳 | 李榮浩 | 王千源 | 白百何 | 高圓圓 |
| 劉若英 | 王子文 | 吳秀波 | 嶽雲鵬 | 李宇春 |
| 祖峰 | 吳彥祖 | 胡軍 | 郭麒麟 | 宋仲基 | 南派三叔
| 劉昊然 | 蔡健雅 | 張魯一 | 彭于晏 | 何炅 | 陳數 |
| 張天愛 | 海清 | 韓庚 | 李淳 | 陳妍希 | 袁泉 |
| 姚晨 | 梅婷 | 杜江 | 韓童生 | 李雪健 | 趙又廷 | 趙文瑄 |
| 柯藍 | 王珞丹 | 周冬雨 | 馬思純 | 張孝全 | 楊千嬅 |
| 林依晨 | 靳東 | 羅晉 | 吳剛 | 金世佳 | 春夏 |
| 吳越 | 吳亦凡 | 萬茜 | 吳尊 | 陳粒 | Papi醬 |
| 李治廷 | 李現 | 華晨宇 | 饒雪漫 | 黃曉明 | 鍾欣潼 |
| 惠若琪 | 鍾楚曦 | 辛芷蕾 | 譚卓 | 杜江 | 祖峰 |
| 歐陽娜娜 | 孫強 | 張歆藝 | 袁弘 | 景甜 |
| 俞飛鴻 | 陳偉霆 | 周一圍 | 蔣雯麗 | 郭京飛 |
| 劉若英 | 譚凱 | 李泉 | 陳衝| 吳皓宸 | 春夏 |
| 賈樟柯 | 包貝爾 | 金士傑 | 佘詩曼 | 梁鳳儀 |
| 劉慈欣 | 黎星 | 王學圻 | 詠梅 | 吳越 |
| 寧澤濤 | 黃米依 | 張子楓 |
▼▼▼
-更多往期文章請點擊以下目錄頁-
往期文章目錄:人事萬千 寫不盡 讀不夠
文字均為原創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轉載聯繫作者或本帳號。
微博:@呂彥妮Lvyanni
轉載、合作、工作聯絡
3620110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