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段時間你和我一樣很焦慮

2021-02-07 素色一院

1

「好想去上學。」

「好想去上班。」

「好想參加會議,在會上和同事面對面爭辯幾個回合。」

 

這段時間大概是最容易被問到「你最近怎樣?」的階段,別人不問你,你也想問人。

提問也許並非真的關心對方在做什麼,而是借提問的回答來對比自己到底活得是否真實。

 

見的人越來越少,說的話越來越少,低頭一看,發現自己似乎半個身體已經消失了——這樣的日子待久了,我便產生了這種奇怪的不真實感。

 

我盡力把時間填滿,看書看影視劇,寫文章開劇本會,固定在家裡運動一小時,但越是這樣,越困惑——我這麼下去,到底是不是對的?

 

有一天我躺在沙發上放空,放著放著,我決定做一些能讓自己更有安全感的事——我問了幾個朋友要了他們的郵箱,然後給他們一一發了郵件。

 

有些朋友認識的時間不長,感覺有趣,但並不知道對方為何那麼有趣?

有些朋友認識十幾年了,相處起來像慣性,也有固定的評價和印象,但並不知道對方的生活是怎樣的。

於是我就列了很多自己的問題發了過去。

「你上一次哭是因為什麼?」

「你覺得人生最黑暗的時候是哪一刻?怎麼過來的?」

「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未來還會有變化嗎?」

「你現在存款有多少?你希望自己能存到多少?存到之後你想幹嘛?」諸如此類。

 

當我問他們要郵箱,他們都問怎麼了?

我說想給他們寫信,有空就回。

沒有一個人說:你很奇怪。他們都說:好。

 

然後我就看到了回信,然後我又繼續回信,在信裡我們聊著認識了十幾年都不曾聊過的話題。

 





2

我有個老朋友,高中的時候看了還珠格格,就放棄了高考直接去了表演學校學表演,她希望能成為第二個小燕子。在表演學校還沒畢業,就遇見了自己的老公,畢業就結婚了,並沒有爭取去成為第二個小燕子。婚後過了一段很不錯的日子,後來聽說家人生意失敗,她一直在找機會東山再起。她性格開朗,有趣,每年回老家我們幾個朋友都會坐一起聊聊天。

 

我對她唯一的評價就是:雖然你也30多了,但你整個狀態跟20多歲的小姑娘一樣,一點都沒有認命的痕跡。她搖搖手:歲月每天都在摧殘我,但我天天都在思考東山再起,沒時間搭理它啊。

 

她是最早給我回信的。說起人生最黑暗的日子,她說:那時老公在境外處理生意的善後,自己懷孕七個月了,每天守在飯店,捧著肚子坐最晚的公車回家,還不敢跟父母說實情,覺得自己小燕子沒演上,卻接到現實生活裡最悲慘女主的劇本,天天在公車上哭,覺得人生比車窗外的夜晚還黑。

 

看著她搞笑又辛酸的回覆,我眼淚差點掉下來。如果我不發這封信,就永遠都不知道她經歷了什麼,那一刻我覺得我更了解我的朋友了。

 

另一位朋友來北京十年了,做了幾茬生意都失敗了,但人品沒得說,我問他這些年有什麼時刻讓他覺得生活還是很有希望的。

他說有幾個瞬間吧。一個是他剛來北京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去ktv,有人在唱歌,他為了不擋住別人,就彎著腰低著頭出去,突然那個唱歌的朋友叫住他,也不唱了,單獨對他說:這裡不是開會,你不用彎腰,你那麼在意別人的感受,就一定要好好發揮這個優點,一定能在北京待下去的。那是第一次有人肯定他,他覺得未來有希望。

二是他回老家和朋友一起玩,朋友向陌生人介紹他的時候說:這是我最好的兄弟。「最好的兄弟」五個字,讓他覺得未來很美好。

 

3

和幾個朋友寫了幾天的信,心裡的焦慮感和空虛感便消失了。

人和人是需要碰撞的,無論是面對面的交流,還是觀點與觀點的對抗,一個人長期單獨待著,便會有奇怪的真空失重感。而與人相見,與不同的觀點碰撞,會產生迴響讓你明確的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是怎樣的模樣。

 

這些天,我和小區裡的好朋友常見面,很刻意的開始聊自己對很多事物的看法,也總有不同的觀點,但我們都會安靜的聽對方說完立場和看法,然後再一點一點討論。這樣的聊天不是為了爭輸贏,分勝負,而是希望自己的看法能更完整,不偏執。而大家也在這種聊天中變得更客觀和理智。

 

也許是大家花了更多時間在網絡上,所以很多新聞都有非常精彩和豐富的評論,我們都儘量多看,多了解,而不是急於表達觀點。之所以刻意不急於表達,是因為沒有人知道網絡另一頭是誰,他們是否會像朋友那樣面對面客觀理性的和你進行討論,聊出真相的某個邊界。


看多了評論,你會發現一些人只是為了捍衛自己的觀點而發聲,全然不在意別人說了什麼。網絡真的讓人離真相更近了嗎?要看這個人是否是為了真相而去,還是為了表達自己而去。

 

如果你和我一樣焦慮,有不真實感,我的建議是多和朋友聊天,寫信,電話都行,把時間從手機和電視上抽走一些,讓情感流動起來,讓觀點碰撞起來。人的真實存在建立在與外界的碰撞上。

 

山本耀司說過:「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其實都不用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碰撞,當你願意開始和外界發生碰撞,你就邁出了讓自己變得更「真實」那一步了。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如果對方和你一樣焦慮,你也就不必焦慮了,因為大家都一樣,不止是你。焦慮的來源很大程度不就是因為你覺得自己是唯一被甩下,落後,孤獨的那一個麼?

如果對方不焦慮,你就多問問原因,對方的體驗一定能幫助你減緩焦慮。

 

4

最近把自己的文字作品改編成劇本,遇見了一些瓶頸。

問了出版的編輯,也問了劇本的編劇,大家都在各自的立場發表觀點,都沒錯,似乎又都沒對。我被夾在中間,焦慮了好幾天。

我一直在想我該怎麼辦?

一天洗澡的時候,我突然腦子裡閃過一個人,一個很厲害的人,他本身也是創作者,自己也做過自己作品的編劇,但我和這個人沒私下見過,也沒那麼熟,貿然提問是非常唐突的。但想著似乎能解決問題的只有他了,想著想著,澡都沒洗完就立刻擦乾手給對方發了一個微信,坦誠自己遇見的問題,冒昧的想請教一下。

沒過一會,對方就回了,說:好啊。

其實收到回復的時候,我心裡的那個結似乎就解開了。比起劇本的問題來,我願意承認自己的焦慮,似乎就是問題的癥結。

 

當下的環境,無論你是在加班辦公,或者是學生還沒上學,或者是應屆畢業生不知道去哪裡找工作,要解決焦慮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多和身邊的人交流,朋友也好,家人也好,說出自己的擔心,讓大家看到真實的自己,停止瞎想避免抑鬱,給自己建立一個發聲便有回應的環境——你不會被拋棄,你也不會被遺忘,你活在人群之中,過完這段時間,你依然可以勇往直前去爭取你要的一切。

 

                                                                                                              覺得有用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北京和臺北,一樣的焦慮,兩種情懷
    亂七八糟的跟著前輩們給了些建議,但真正讓我同情而感同身受的,是他的那一份焦慮,這是屬於北京這個城市的焦慮,是屬於中國這個年輕世代的焦慮:當你焦慮的不夠多了,你好像就被這個時代的齒輪無情的碾壓和踐踏,好像你很可憐,身處在這個萬眾創新的世代,卻沒有真正參與進來。
  • 如果你和我一樣,總找不到好看的電影
    這只是倒黴的一天的起始,接下來,還有更多麻煩事情接踵而至,開店門、噴標語、遇見嘮叨的反吸菸人士阻撓店面生意。一個頭兩個大的但丁,還要和前來店鋪的女朋友維羅尼卡交流性生活經驗。這鬱悶抓狂的一天,麻煩事還是一樁接一樁。如此小眾獨立電影,就像公路商店酷斃了的形象,只給少數人看,只做那些尖貨。↓
  • 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這是不講理
    文/gegebaihui三毛說「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這句話其實很不講理。這是一種真善美的性情,禪修的境界;仔細想想三毛對感情的要求是很禪性的,無我不忘我,她要的是感情是自我的,她看到荷西要的是一份愉悅的心情,甚至是荷西所不能理解的!是佛性的,有些自虐的。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那三毛要什麼呢?要的是一種愛的感覺,一種合拍的感覺,一種穿透靈魂的默契,超越生活的精神等待。
  • 反容貌焦慮:我的美憑什麼你來定義?獻給有外貌焦慮和自卑的朋友
    身上也有很多贅肉,什麼虎背熊腰、拜拜肉、胯大腿粗、肚子上的贅肉在屏幕前一覽無餘,以往視頻裡之所以看上去身材很好,只不過是靠穿搭和拍攝角度。她們通過這樣的視頻告訴我們,你們看,其實我們也很普通,我們也經常為自己的外貌感到焦慮,所以你們也不必放大自己的焦慮,因為我們都一樣。這種視頻真的有意義嗎?
  • 海鈴:如果你和我一樣焦慮過,痛苦過,被欲望綁架過,你會懂現在的我
    海鈴:如果你和我一樣焦慮過,痛苦過,被欲望綁架過,你會懂現在的我沒有辦法,就好像你撒了一個謊,就要用無數的謊來圓這個謊。那你做錯一件事情,想要讓自己再去活得體面一點,或者看似沒有那麼錯的話,你只能去犯更多的錯。我會去心疼元瞳,如果我覺得這個人壞得像白紙一張,或者說壞得一點內容都沒有,我其實不會演的。
  • 塔羅牌佔卜:這段時間TA會不會來找我?
    那麼這段時間TA會不會來找你 呢?我們一起用塔羅牌來佔卜看看。 而目前對方也會逃避你。對你們這段感情並不積極。如果你們一直持續這樣的狀態。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你們的感情就到此為此。你們之間很可能是無疾而終的,你該如何做才能把握住對方的心呢?對方會想跟你發展感情嗎啊?那麼你要怎麼做?對方也是這麼想的嗎?可以關注公眾號:清風塔羅,老師親自為你詳細佔卜一次。 塔羅牌3:星幣七
  • 這段時間你是怎麼過的?
    今天很多人提到裡爾克《致寢前人語》中的那句「我願做屋內唯一了解寒夜的人」。對於此刻,焦慮是正常的,憤怒是正常的,悲傷是正常的,唯有無動於衷才是不正常的。前兩天我們在後臺徵集了各個城市的朋友這段時期的經歷。通過篩選,我們收集到了不同城市普通個體正在經歷的生活。有人在擔憂,有人在悼念,也有人始終堅守在重要的工作崗位上。
  • 臨近崩潰的這段時間……
    我跟老劉倆兒或許都面臨著很多粹不及防的難過吧,所以才能這樣一拍即合的去到那裡。但是,整個在東山島的日子,我跟老劉都閉口不談我們各自的難過,做的一切都是我們各自想做的事情:我在瘋狂拍照,他在使命構思自己的視頻劇本,拍素材。但時間終歸會過去,離別前,老劉對我說:你要不要對這次行程寫個文章?
  • 你要像沙鼠一樣焦慮的活著嗎?
    為什麼你連自己都掌控不了,卻總幻想著掌控世界?是不是感覺每一個問題都困擾自己很久,想解決卻又不知如何解決?別擔心,這篇文章會對你有幫助。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信息爆炸、認知過載以及愈發短、平、快的娛樂業,都推波助瀾地會使這個時代成為充滿遺忘的時代,而這個時代,正是滋生焦慮症患者的時代……我們為什麼會焦慮?
  • 書單|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樣對婚姻困惑失望,這3本書能讓你釋然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分享3本我認為值得推薦的好書,因為我相信,我遇到的問題,或許也是大家今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與幫助。01.《親密關係》推薦理由:你在婚戀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多人正在經歷或者已經經歷過的,不必焦慮迷茫,書中有你想要的答案。
  • 如果你也焦慮迷茫、不安現狀,又想改變,不妨靜下心來看看這幾點
    朋友妍妍就是「焦慮」的典型例子,她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感覺自己每天都過得很沒意思,很頹廢,羨慕我辭職,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她很想改變現狀,但又不敢踏出這一步。朋友小玫是「迷茫」的典型,一年換N份工作,沒有一份工作是她喜歡的。有一次她跟我說她想當老師,我建議她先考教師資格證和普通話證書,然後再考慮提升一下學歷。
  • 焦慮症:走出焦慮症只需要這3步,時間久了自然就沒了
    其實我也希望有個萬能方法能夠在焦慮時馬上恢復正常,但很可惜,這世上沒有一個方法能夠在焦慮發作時快速讓自己恢復難受的。大多數情況,我們必須學會與讓焦慮自行緩解,我們需要採取應對焦慮的態度,這才是走出焦慮症的核心。
  • 《養育女孩》如果你對女孩養育有焦慮,不妨看一下這本書
    初為人母,小女一枚,可面對要如何養育充滿未知,偶有焦慮。在樊登推薦了這本《養育女孩》後,我也第一時間找來了讀一讀。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是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他此前最著名的書應該是《養育男孩》,而這本《養育女孩》是作者根據自己養育女兒的經歷和家庭治療師從業多年的經驗專門寫給女孩父母的養育指南。
  • GAI教科書式安慰產前焦慮的老婆:他需要你就像我需要你一樣
    這檔綜藝的題材是關於邀請來的幾對夫妻也是都是即將要迎接新生命的準爸爸媽媽們。這幾組家庭要在節目期間呈現各自在備產期間的生活狀態,其實是非常有看點的。節目中,每一組家庭的相處都非常溫馨,帶給大家的感覺也都是非常不同的。其中GAI和老婆的相處模式就引來了不少觀眾們的喜愛和關注。
  • 像姐姐們一樣放下焦慮,盡情綻放吧
    節目中,歡笑和淚水交織,有熱鬧、有拼搏、有感動,她們為女性注入了更有能量的價值觀,給予了許多在聚光燈以外的那些還在焦慮和迷茫的女性莫大的肯定和鼓舞。在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閱歷積攢下的底氣,而對於30歲以後的生活和狀態,這些姐姐們有話要說。
  • 中餐廳 我愛看綜藝 感受到趙麗穎的無奈和焦慮
    果然跟第三季一樣,漫無目的花光所有錢……本能的想到了現實中的一些瑣碎事兒。其實這段真的很有代入感,生活中工作中常常會碰到各種隊友,有的謹慎有的膽大有的慌張,無論有多少種人格,其實做了團隊就需要溝通磨合,很怕那種由著自己想怎樣就怎樣的隊友,也不是不認可你的能力,但既然是團隊,不管怎麼樣都要提前溝通,特別是涉及到資金部分。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如果可以,我和時間都給你
    是韶華易逝,身邊仍然有你;還是縱然弱水三千,你依舊只取(我)一瓢?用這句話來形容《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再好不過。林格在第一次選擇轉動手錶後就意味著他會被遺忘,但是林格和邱倩的每一次相遇邱倩都會覺得眼前這個人熟悉。
  • 九月火星逆行,這三個星座做事的時候需要減速,如果他們過於焦慮
    火星逆行,這三個星座做事的時候需要減速,如果他們過於焦慮,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我們的生活不順利,心情煩躁時,我們會把消極情緒歸因於不利的水的影響。然而逆溫最多持續幾個星期,這是一個很小的boss。所以在這段時間,別擔心,你必須放慢腳步,過一種平靜的生活。我們將討論在中哪些星座需要減速?一、白羊白羊的字符更容易衝動,在火星逆行的影響下,白羊的衝動更不可控,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建議白羊,放慢生活節奏,用心感受生活,不要慌張,先冷靜思考,不要被情緒誤導。
  • 如果有一天,你我不再聯繫
    只要你穩得住,他應該比你還焦慮。麥克尤恩的《海灘》 裡說:「如果你很想要一樣東西,就放它走 。如果它回來找你,那麼它永遠都是你的。要是它沒有回來,那麼不用再等了,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你的。」其實,很多時候,人心不可試。一試,就會徹底失望。
  • 如果你因關注肺炎疫情而過度焦慮,試試這些自救方法
    多少人已經習慣了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刷新聞、群消息、朋友圈、公眾號,以求第一時間掌握疫情信息。如果你發現自己每天除了刷手機什麼事情都幹不好,甚至變得神經兮兮、情緒化、食慾下降、夜不能寢,甚至出現胸悶、心慌……症狀如同下圖這位微博的朋友,那麼你可能已經被傳染了肺炎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