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樣對婚姻困惑失望,這3本書能讓你釋然

2020-12-23 笑薇讀書

關注「笑薇讀書」,帶你了解更多好書和成長乾貨。

今天這篇書單是關於婚姻情感,也是關於自我成長的。看起來似乎是兩個不相關的主題對不對?

其實不是的,對婚姻情感的反思與審視,會幫助我們了解對方,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正如我喜歡的作家蘇辛所說:

「經由愛情或者事業,我們找到的,居然還是自身。」

戀愛的時候,粗線條的我和敏感細緻的斌哥在一起經常會產生各種摩擦,但那時候畢竟熱戀期,感情漸濃,在學校的日子每天無憂無慮,他給予我的包容也會更多一些,從未想過還要專門學習如何與伴侶相處,如何經營夫妻關係。

直到今年,步入婚姻第四年,或許是彼此都太忙了,也或許是激情消退了,相互之間都不再彼此包容,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似乎都能讓一段原本穩固的感情傾覆。

幸好,這幾年我一直都在閱讀,我相信,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數問題都能在書裡找到答案。既然婚姻問題給我帶來了這麼大的困擾和煩惱,那麼我就去讀書好了,所以今年我讀了很多本關於親密關係、夫妻相處之道的書籍,一些原本困惑了我很久的問題得到了解答,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收穫了一些改變與成長。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分享3本我認為值得推薦的好書,因為我相信,我遇到的問題,或許也是大家今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與幫助。

01.《親密關係》

推薦理由:你在婚戀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多人正在經歷或者已經經歷過的,不必焦慮迷茫,書中有你想要的答案。

顧名思義,這是一本有助於我們理解並緩解親密關係的書籍,以前的我,遇到夫妻之間難以解決的問題,我的思維方式是,放棄、逃跑。我不想解決問題,因為我覺得太難了,還有一個原因是,內心裡,我相信人跟人不一樣,或許換一個人,之前的問題就會不復存在。

直到今年讀到了這本《親密關係》,我才恍然大悟,婚姻中遇到的問題,其實是大多數伴侶都存在的。我的問題,我們的問題並不是只有我們才有,而是任何一段親密關係都會經歷的旅程。

書上有很多直擊我靈魂的句子和觀點,比如,

「誠心檢視反映在伴侶身上的你的內心世界,可以讓你真正地、心平氣和地了解你自己。即使你所發現的事物,一開始可能顯得醜陋不堪,它卻讓你得到了一個機會去了解,在你心中,沒有什麼事是你不能去愛的。」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認為,當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我們要積極內省,從伴侶的反饋中了解自己,尋找答案,儘管這會讓我們發現很多自己身上不那麼可愛的一面,但卻可以幫助自己自我了解,然後用愛來面對一切,修復親密關係。

通過內省,我們將會重新審視自己,也重新審視和伴侶的關係。並最終發現,我們對待伴侶的方式事實上就是你對待自己的方式。

也即:

「你對伴侶付出什麼,就是對自己付出什麼。」

所以說,親密關係的幸福與否,取決於對方,但更取決於我們自己。

如果能把這段關係當作探索愛的旅程,當作學習無條件的愛的途徑,那麼我們就能渡過曾以為的不可能的難關,從而體驗到真正的快樂、親密、和美好。

當然了,這本書探討的不僅僅是如何與伴侶相處,更探討了一個人如何通過親密關係發現自己、了解自己,

作者克里斯多福認為,所有親密關係的衝突,其實都代表我自己內心的衝突。

我們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實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反映。 心理學家榮格也將此稱為「投射」。

一個習慣憤怒的人,看他人的時候也都是一些錯誤和缺陷;一個樂觀的人,看他人的時候更容易發現積極的一面。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我們在不同關係中的相處模式,其實反映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換句話說,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樣的。

所以,要想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就要多做一些積極的事,努力擁有更多積極的想法,這時候,你會發現,世界會可愛很多,你也因此收穫更多快樂與滿足。

02.《親密關係:如何獲得幸福婚戀與自我成長》

推薦理由:幸福和諧的婚姻,需要了解對方,但更需要了解你自己。

這本書之所以很喜歡,是因為書上僅有很多真實的案例,而且作者的文筆功底深厚,思想也比較深刻,有很多啟發人思考的語句和觀點。

人其實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當與戀人或者伴侶爭吵時,我們最常見的思維方式和想法就是:都是對方的錯,自己最無辜、最冤枉。

也就是說,當感情出現不順時,我們習慣將自己視為這段關係裡的受害者,而把對方視為加害者。

其實,戀人或者夫妻出現情感危機,很少是單方面的問題,一味將過錯推給對方不僅不利於感情的修復,更會因此讓自己喪失糾正的機會。

每個人都不完美,一段感情出現了問題,也正是照見我們彼此缺陷的時機。

但是,指責對方很多時候往往於事無補,改變他人遠遠沒有改變自己容易,與其期望對方去改變,不如自己主動成長。

「當我們沒有意識到成長需要的改變來自自己的時候,其實我們還是會抱著和過去同樣的態度和信念,去尋找下一段關係。」

如果不希望這段感情就此止步,還有想要繼續發展的渴望,不如自己主動做出改變,只要我們努力過,即便最終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但是一定會收穫成長,並將引導我們塑造一段更理想的關係。

相反,如果一出現問題就認為都是對方的錯並放棄,轉而尋找和建立下一段關係,那麼同樣的問題還是會出現,因為出現問題時,我們沒有解決問題,沒有經歷情感成熟必經的一些歷程,那麼今後遇到同樣的坑,我們還是無法學會用正確的姿勢跳過去。

沒有人能夠逃避成長的必經之路,所有偷過的懶,都會在今後悉數補上。

「婚姻中需要的能力,面臨的考驗,亟待解決的問題,將會把我們再一次推回到成長開始的地方,讓我們多年之後又回到了起點,實現該去完成的成長。」

婚姻即人生,在這條大多數人的畢竟之途中,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此外,作者對獨立的探討,也給我帶來很多啟發,不僅指導了我如何在婚姻中調整自我,也使我得以更加了解了自己。

以前的我,認為「獨立」就是能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不依靠父母,不依賴丈夫,敢於一個人面對和處理各種事情。

因為一直秉持的這種價值觀,所以我不喜歡依賴他人,也不喜歡像他人求助,雖然看起來獨立堅強,但其實也給人傳遞出了一種深深的拒絕感、甚至硬邦邦的感覺,表面看起來親和力還不錯,但其實並不是溫柔的性格。

直到我讀到了這本書,書上有句話讓我醍醐灌頂:

「人們常說獨立是成熟,獨立是勇敢,可更為成熟勇敢的是實現獨立之後敢於去依賴他人,敢於依賴,意味著敢於面對關係中的傷害與不確定,這是內心穩固的體現。」

獨立不僅僅是成熟勇敢,而是敢於依賴他人,敢於面對傷害與不確定,這才是真正的強大。

這使我意識到,原來,我此前要求自己的獨立勇敢只不過是自我保護和防禦的方式而已。尤其在親密關係中,肯定自己的真實需求,適當依戀對方,是接納對方的方式,也是促進感情升溫的一種方式。

03.《與愛重逢:穿越親密關係的迷霧》

推薦理由:幸福是一道綜合題,學會理解和經營不同的親密關係,比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等,才能得到一個幸福最高分。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經營一段親密關係?為什麼有些人在一段親密關係裡幾乎付出了全部,甚至放棄了自我,最終卻並沒有收穫幸福?

關於這個問題,我印象很深的是,書裡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詞,「清白感」,什麼是清白感呢?

其實說白了就是「聖母心」,那些在人際關係中習慣過度付出與犧牲的人,就是這一類。

這類人執著於扮演一個「大好人」,即便他人犯錯,甚至傷害了自己,他們也總是寬宏大量地原諒他人。

但結果只是感動了自己,對方卻絲毫不為所動。自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對方則破罐破摔,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一端,最終給親密關係帶來了極壞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有些伴侶,一方付出了全部,最終卻只換來了被另一方辜負的結果。還有些父母過度溺愛子女,結果卻養出了白眼狼。

愛得太滿,註定要溢出來。當對方犯了原則性錯誤,輕易地原諒,更是對這段關係不負責任的體現。

無論是伴侶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可以拿出7分愛對方,還要留出3分愛自己。愛得太滿,愛得太多,有時候對方也未必接得住。

人要學會自愛,而後才能愛人。

寫在最後

曾經,我擁有很美好的校園戀情和令人羨慕的婚姻,然而生活不是童話故事,相愛的人最終走到了一起不是結局,恰恰是生活的開始。

所以,無可避免地,在長久的相處中,我們也滋生了很多問題,也遇到了一些令人費解的困惑,但慶幸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逐漸理解了,釋然了,也自由了。

閱讀於我而言,改變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心希望,你也能在閱讀中找到生活的答案。共勉~

大家好,我是笑薇,南方姑娘遠嫁西北,靠讀書寫作實現自由生活。堅持閱讀三年,成功實現經濟獨立,時間自由。

從2020年年初開始,我致力於閱讀推廣,目前已影響近400名書友走上讀書寫作之路,其中有些已經成為了平臺籤約作者,有的已經寫出了10萬+爆文,還有些因為養成了讀書寫作和早起的習慣,走出了之前的焦慮迷茫,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規劃與期望。

2021年,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從讀書開始。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因書結緣,精進成長,歡迎私信我,備註:改變。讓閱讀照亮你未來的路。#笑薇讀書營#

了解我更多:

2021年,想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你需要架起一座「行動的橋」

21天,共讀3本書,我看到了自己的改變

21天,3本書,改變永遠都不會來不及

2020年讀了100本書,這本帶給我的觸動最多也最大

因為這本書,六年不曾早起的我,今年早起300天,收穫超出想像

相關焦點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因為你們要相信,前方有一個更好的你自己在等著你。今天你有多少困惑,在書中全有過。你所經歷的一切,換成時代的背景,在各種書裡面都有答案,都有遭遇。」「讀書不保障命運可以好好的對待你;但是,書讀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的對待命運。」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每讀一本書都有一個的目的。
  • 兒童書單:如果你的孩子3-8歲,一定要看這5本書
    父母成長之書,經典優秀童書,時間很貴,優爸告訴你哪本可讀,哪本不必讀。這裡,優爸也給你帶來了書單。這是一個適合3-8歲孩子的小書單(附購買連結):找到孩子喜歡的,願意重複讀的繪本故事不容易,《奇妙》系列不會讓你失望!點擊下圖,即可前往噹噹購買本書
  • 這5本書引導你自救!
    如果你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去醫院看!書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及時的治療才是對自己最有效的選擇!這困擾了作者尼爾整整3年的問題,也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的心疾根源。就人生、世界、宇宙等宏達的問題與細小的困惑,都一一做出解答。
  • 勵志書單 | 這10本書送給正在奮鬥的你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塔拉•韋斯特弗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博士……我知道,像我這樣從垃圾堆裡爬出來的無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應當感激涕零才對。但我絲毫提不起熱情。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裡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燻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 書單 | 生活沒目標?這四本書,燃起你的鬥志!
    下面這四本書,就能幫你在人生低潮時,瞬間燃起鬥志,重新開始!《一日重生》作者:米奇·阿爾博姆   / 豆瓣評分:8.1《一日重生》描述了某個辭世已久的親人,陪你再過一天。只有一天。如果可以如願,你需不需要這樣的機會?機會,在一個尷尬的時刻,落到了查爾斯貝奈特頭上。
  • 給迷茫的你,推薦這1本書
    視頻號已上線,我們會在這裡和你#用1本書解答1個問題第1期關鍵詞:迷茫你一定在身邊遇到過這樣的朋友:心事重重,怨念頗深,覺得世界不公。總想做點什麼,可是一想到可能很麻煩,他們就會長嘆一聲:我又能怎麼辦呢?
  • 萬分推薦|「書迷」萬茜曾60天無休讀10本書,我想給你推薦這兩本
    尤其是15年還沒紅、在廈門拍戲時簡直是拼命三郎,兩個月沒休息也啃了10.5本書,平均一周看完1.3本書。作者史蒂芬·茨威格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這本書也是他的傳世名作之一。但和一般傳記作品幾萬字、幾十萬字令人止步的長篇巨著來比,這本書只寫了14位歷史人物,相比而言人物篇幅很短、易於入手。但這並不意味著淺顯。
  • 大魚書單 | 你是電,你是光,你是……
    ,雖然內容跟你想的也許不太一樣。他不只是兒時銀幕上見過的功夫巨星,人人模仿的武林高手,英年早逝的八卦主角,侵權官司的爭奪標的,他是一個真切存在過的人,像每個成就偉大事業之前的年輕人一樣,滿懷著本領日日精進,在傷痛和失敗中不斷捶打命運。儘管他沒有真正見證自己贏得世界範圍的巨大名聲,但他仿佛能預知自己時日無多,每天幾乎都把時間掰開揉碎了過。
  • 一份充滿驚喜的書單 | 總有一本書,能讓你走得更遠
    這個假期,無論你是決定避開人潮,宅在家裡,還是出行遠方,看不一樣的風景,願你都有書相伴!村上春樹曾回憶說:「我家是非常普通的家庭,只是父親喜歡書,允許我在附近書店賒帳買自己中意的書。當然漫畫、周刊之類不行,只限於正經書。但不管怎樣,能買自己中意的書實在讓人高興。我也因此得以成為一個像那麼回事的讀書少年。」
  • 如果你感到迷茫,推薦你看這10本書
    迷茫就如同一個包裹得比較醜陋的禮物,如果你能耐心拆開它,細細尋找迷茫背後的答案,就能迎來人生的一次轉機。今天推薦的10部作品,希望你們能在書中寬慰迷茫,收穫同生活抗爭的勇氣。文章末尾點擊【閱讀原文】連結,可一鍵保存書單到Cloud!01
  • 如果你正困頓於原生家庭的影響,那麼我推薦你讀這4本書
    以下這4本書,會給你答案。操控型父母:這類父母的典型特徵就是要左右孩子的生活。按我說的做,否則我不會再理你!按我說的做,否則我就再也不給你錢花!如果你不按我說的做,你就不再是這個家的一員!如果你違背我的意思,就等於在我的心口插上一刀。
  • 高中生必備書單|這3本書越早看到越好,大大提高你的學習力
    我在近幾年看過的350本書中,挑了3本最適合高中生的好書推薦給表弟,也希望對即將高考的你,或者家中有孩子高考的父母們,有點幫助和參考。我將從學習方法、深入閱讀、練習寫作,三個方面展開,推薦書單。我把這本書放在最前面,是因為,只有了解學習最底層的基本邏輯,你可以學得相對輕鬆高效,這之後走得更穩更遠。讀了這本《如何學習》,相信你可以用更積極的角度看待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力。
  • 書單來了|你這麼焦慮,一定沒讀過這5本書!
    書的封面有一句話「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我本人是非常不喜歡這類的標籤。但是這本書確實應該是我看過的書籍裡面比較中肯的一本書。克服焦慮的另一種辦法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整本書都在教會我們如何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 如果你感到迷茫,推薦你看這10本書 | 假期書單
    作者麥家說,「《麥田裡的守望者》對我來說,簡直不是一本書,而是世界向我洞開的一隻貓眼,一孔視窗。」小說主人公霍爾頓的身影一直徘徊在我的腦海裡,成長的路上充滿了痛楚,他身上的那份少年氣,始終讓我入迷。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麥田,用來守望自己的天真,守望曾經「少年的你」。
  • 若在荒島度你餘生,你會帶哪10本書?
    庫管:不是每個人都有去荒島漂流的機會,但多數人都曾深諳孤獨的滋味。
  • 書單| 40本書,為你強化面向未來的能力
    (以下書籍點擊書封即可購買)第一部分·怎樣學會表達銷售同樣的產品,有人可以銷售過千萬,有人卻一個也賣不掉;同樣是創業,哪怕商業模式一樣,有人可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有人卻無人問津。成功者是怎樣對他人產生影響的?你可以像他們一樣改變和說服他人嗎?
  • 書單| 送你一本書,專治禮物症候群
    而我給出的答案通常都是:書。 人往往都能從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體驗與慰藉。它永遠不會是多餘的浪費品,也很難成為你們感情路上的絆腳石。 我見過不少海鳥,它們通常翅膀有力,能夠飛越海洋。而企鵝作為唯一不會飛的海鳥,姿態笨拙又蠢萌,算得上是我最愛的動物之一啦。所以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立馬多買了幾本,送給周圍和我一樣喜歡小動物的朋友。
  • 讀完這10本書,你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風靡全美,作者一度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比爾·蓋茲力推她的作品。慘痛的童年,所有的悲傷,需要直面解決。她說:「我能在風中站穩,是因為我不是努力嘗試站在風中,風是風。人能受地得了地面上的陣陣狂風,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風。它們沒有區別。不同的是頭腦中怎麼想。」
  • 精選書單|2020年必讀的十本書
    ——培根書單簡介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5本,其中成年國民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而2020年4月23日就是世界讀書日了,不知道大家今年的閱讀計劃是幾本呢?如果還沒有計劃好,那這份書單值得收藏。
  • 年閱讀100本書之第三季書單,知識儲備量是你頭腦的武器(三)
    看到之前的兩季度書單,很多朋友點讚,還有朋友留言說一年只能看10幾本書,其實這只是個人愛好問題,我喜歡讀書,因為書裡面有五彩斑斕的黑,七彩奪目的鈦白,這些顏色是電視、電影所無法賦予的,更多的還有人類那滿溢卻不能用實質來表達的情感,這些在文字的世界裡,在脫離了光影卻依然鮮活的精神世界中,更能給我帶來無邊享受,所以無論是哪種書,有情節的,沒有情節的,枯燥的,活潑的我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