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困頓於原生家庭的影響,那麼我推薦你讀這4本書

2020-12-22 十光裡

家庭,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那是我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們長大的地方,那是我們早期性格塑造的大熔爐。

但是,有一句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幸福的家庭會讓我們看到千千萬萬幸福的模樣,而不幸的家庭卻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複雜。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看待原生家庭呢?

我們該如何正確處理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呢?

我們又該怎樣擺脫有毒的原生家庭對我們的負面影響?

我們到底該如何拯救自己的一生?

我們改變命運的那一把鑰匙到底在哪個出口?

以下這4本書,會給你答案。

01《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作者簡介:

蘇珊·福沃德: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本書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目前,她的作品已被翻譯成1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

克雷格·巴克:影視編劇兼製片人,他曾為全美許多雜誌和報紙撰寫文章,探討人類行為問題,現居於美國洛杉磯。

推薦理由:

你知道什麼是有毒的父母嗎?

你會勇敢指出父母的有毒行為嗎?

你會和有毒的父母對峙,從而擺脫原生家庭的怪圈嗎?

這本書中,作者分別列舉了7種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稱職的父母、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的父母、身體虐待型父母、言語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

作者通過對這7種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的描述,詳細指出有毒的父母是如何讓孩子「中毒」,讓他們失去童年,過早的成為一個心理殘缺的大人。

同時,作者根據這些「中毒的」成年人的親身經歷,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教會他們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我們見到的更多的是操控型父母、身體虐待型父母、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操控型父母:這類父母的典型特徵就是要左右孩子的生活。

按我說的做,否則我不會再理你!按我說的做,否則我就再也不給你錢花!如果你不按我說的做,你就不再是這個家的一員!如果你違背我的意思,就等於在我的心口插上一刀。

換另一種說法,這就是「情感勒索」。

身體虐待型父母:你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事,因為被打時時刻刻會發生。

父母會打孩子,文中是這樣解釋的:

對孩子實施身體傷害的父母往往自己就生長於充滿暴力的家庭,他們成年後的大部分虐童行為正是他們童年體驗和感悟的重演。

他們的角色榜樣就是曾虐待自己的父母,而暴力就是他們學會的解決問題和發洩情緒(尤其是憤怒)的唯一手段。

圖片來自網絡

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我這樣做只不過是希望你好起來......

很多父母在遇到自己和孩子意見相左的時候,總是會以一種幾百年以來的孝道文化作為說服條件。

強迫孩子去按照自己想法去做,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這些都是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而這些有毒行為會給一個人成年後的生活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他們會有很嚴重的人格缺陷,比如討好型人格、完美主義、極度自卑、重度拖延症、焦慮症、不懂得自愛。

而作者之所以分析這些有毒行為,目的不是為了指責和控訴父母,而是致力於教會那些中毒的孩子獲得勇氣和力量。學會自我拯救的方法,能夠勇敢的走出那個充滿痛苦的原生家庭,尋找自己的人生。

適合人群:

每一個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孩子和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02《為何家會傷人》

作者簡介:

武志紅,知名心理學家、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

2001年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後,由淺入深地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已經25年。

著有《為何家會傷人》《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為何越愛越孤獨》等多部心理學著作,累計三百萬字。

其中,公認的口碑代表作《為何家會傷人》已暢銷逾百萬冊。

推薦理由:

作者自己給這本書的評價是:這是一本溫柔的書,也是一本有用的書。

作者通過這本書,把大多數人的家庭問題一一剖析,用直指人心的話語擊中每一個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人的內心。

這本書深刻的解讀了家庭關係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並且用很多科普性的解釋作為解決問題的途徑,帶給讀者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有人把這本書和魯迅的《狂人日記》相提並論,說這本書揭露了家庭的「吃人」現象。

可見其成為暢銷書籍也是有原因的。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內容是作者對戀愛和分手的描寫:

諮詢師榮偉玲說,「戀愛是一種特殊的選擇。其實,我們無意識中都將戀愛當作了治療,目的是修正我們童年的錯誤,其表現就是,戀人多數時候都是我們選中的理想父母。

現實父母或多或少讓我們不滿意,我們心中都藏著一個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們選擇戀人的基石。」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很多在童年受過傷害的人,長大後找戀人,都會渴望找一個能夠彌補自己小時候傷痛的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的童年很幸福,爸爸媽媽婚姻幸福,家庭和睦,那麼他長大後找伴侶也會根據爸爸媽媽的樣子去找自己的另一半。

女孩會找一個像爸爸一樣的英雄;男孩會找一個像媽媽一樣的完美女人。

正如榮偉玲說:「戀愛是親子關係的複製,如果童年幸福,我們更可能複製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們更可能複製痛苦。」

這是原生家庭對於孩子長大後的影響。

適合人群:

父母、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

03《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作者簡介:

武志紅,知名心理學家、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同上。

推薦理由:

我們每個人都會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面。

我們也會偶爾焦慮、沮喪、痛苦、萎靡不振、憤怒、恐懼、內疚、嫉妒、羞恥,我們會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情緒在內心作祟。

這讓我們感到不安,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很多人一定會刻意迴避和克服這種感受,轉移注意力,會想辦法消滅它。

但是作者卻認為:我們要做的不是滅掉內心的魔鬼,而是去認識並擁抱它,活出真正的自我!

作者主張的是,我們在面對這些負面情緒的時候,應該打開這些感受的管道,應該讓它自然而然的流動。

因為我們的生命需是一個整體,有正能量就會有負能量,不能一味追求正能量。這樣做其實是割裂了和負能量的聯結,這種割裂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圖片來自網絡

有時候,負能量比正能量會更讓我們受益。

比如,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非常實用的點:壞習慣不是你的敵人。

作者說,改變惡習最關鍵的一點是:不和惡習較勁,接受惡習。

因為,積習就是你的本性,惡習代表著你內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並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所以,我們在面對壞習慣的時候,不應該一味的壓制它,我們壓抑它越厲害,它反擊的力量就越大。

我們應該把它當作朋友來接納,來對待。只有這樣我們的內心才不會亂了秩序。

在內心秩序穩定的狀態下,我們再去尋找動力,發現自己內心的使命感,改掉壞習慣。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摔跤選手考上北京大學,剛進大學的時候體重210斤,在大一、大二的時候總是喊著減肥,卻總是失敗,但進入大三後,他只用半年的時間就將體重減到了160斤。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他談戀愛了,愛情給他的減肥找到了足夠的理由,這催發了他的使命感。

所以,我們只有在接受自己的負能量的情況下,在保證我們的內心秩序穩定的情況下,才能做出理想的改變。

適合人群:

所有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都可以讀。

圖片來自網絡

04《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作者簡介:

塔拉韋斯特弗 Tara Westover,美國歷史學家、作家。1986年生於愛達荷州的山區。

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

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

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2019年因此書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推薦理由:

你有一個偏執的父親嗎?

你的童年是在爛銅廢鐵的垃圾場裡度過的嗎?

這是一本新人處女座,但是一經出版便衝上《紐約時報》暢銷榜。

這本書是一本人物自傳,也是一部驚人的勵志書籍。書中講了一個震撼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

作者塔拉從小就生活在父親極端偏執的教育之下,到了讀書年紀不讓他們上學讀書,生病了不讓他們去醫醫院。

總之,和政府相關的一切行為在父親眼裡都是不被允許的,父親只相信上帝,相信上帝會給他旨意。

所以,塔拉一直到17歲,都從來沒有進過學校,沒有上學記錄。

但是他的哥哥泰勒,堅持要去上學,也是因為他的哥哥,塔拉開始自學大學入學考試教材。

圖片來自網絡

最終,她終於走出了大山,走出了父親的偏執和控制之下。她考入了楊百翰大學,開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從此,她完全踏入了外面的世界,一路前進,從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到歷史博士……

但是塔拉卻說:我知道,像我這樣從垃圾堆裡爬出來的無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應當感激涕零才對。但我絲毫提不起熱情,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裡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燻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適合人群:

所有人,也包括那些被夢想困在路上的人們。

圖片來自網絡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4本關於心理學的書籍。

這4本書,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和啟發性的心理學書籍。

關於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自己和家人的關係、負面情緒的處理,以及如何從原生家庭走出來,過上自己本應該擁有的生活。

這些問題在書中都會給出實質性的解答,並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教會你去實踐,告訴你改變的底層邏輯。

希望這篇推文對每一位困惑於原生家庭的人們都能夠起到實實在在的幫助。

最後,祝大家越來越好~

作者:十光,一個鍾愛文字的雙魚座女同學,熱愛和文字相關的一切,希望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成長和蛻變。

註: 碼字不易,且行且珍惜,手下留情,不要抄襲。如若需要引用,可以聯繫本人,發私信。

相關焦點

  • 這7本書告訴你如何和原生家庭和解,好好愛自己
    最近一部熱播劇《不完美的她》又把大家拉回了關於原生家庭的熱點話題當中,這部電視劇吸引我的不是因為周迅、趙雅芝、惠紅英三大主演陣容,更多的是劇中談及的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看過這部劇之後,讓我想到了在果媽閱讀聽過的幾本有關原生家庭、自我療愈的書籍,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的把自己愛回來。
  • 原生家庭4大影響,每種創傷都會影響你的一生!
    所有人際關係都反映了你與父母的關係,所有關係都會真實反映你與父母之間所發生的事。」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對他影響最早、最大、最久的就是原生家庭。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系統成員的影響。 或許我們看不見,但那些父母的思想觀念、性格特點、行為方式、夫妻關係等又確確實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 給迷茫的你,推薦這1本書
    視頻號已上線,我們會在這裡和你#用1本書解答1個問題第1期關鍵詞:迷茫你一定在身邊遇到過這樣的朋友:心事重重,怨念頗深,覺得世界不公。總想做點什麼,可是一想到可能很麻煩,他們就會長嘆一聲:我又能怎麼辦呢?
  • 測原生家庭,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同時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很容易受父母影響,做任何決斷都會先照顧父母,再是這邊的家人。甚至恨不得能夠解決父母所有的困擾。但我自身並意識不到這有什麼不妥,覺得生活就該是如此。所以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不易被自我察覺的,甚至是毫無感覺的,但是它同樣也是有跡可循的:如果你的父母總愛將你與別人比較,成年的你往往比較自卑,容易對自我產生懷疑;如果父母常常吵架,或是離婚,成年後的你或許會恐婚、排斥親密關係;如果小時候缺失父母某一端的關愛,長大後常常容易遇到渣男,或在感情裡沒有安全感;
  • 《都挺好》:原生家庭的傷痛將如何影響你的婚姻?
    大抵是因為「原生家庭」對每個人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大部分人都在不太完美的「原生家庭」中長大。大家既想在這部劇裡找到共鳴,也想在這部劇裡被治癒。不由得想到,也許很多從原生家庭帶來的問題,我們自己也是察覺不到的,又會帶著它影響孩子,傷害愛人。所以,當夫妻關係、孩子教育出現問題時,自省是很重要的。別等到愛人冷漠孩子疏離,再追悔莫及。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你所經歷的一切,換成時代的背景,在各種書裡面都有答案,都有遭遇。」「讀書不保障命運可以好好的對待你;但是,書讀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的對待命運。」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每讀一本書都有一個的目的。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 /商務印書館/1940/出版《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日]奧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6出版在這8本書中,推薦大家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3本書。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讀書,作為最有效也最廉價的的獲取新知的方法之一,很多大佬都推崇。巴菲特的孩子笑稱巴菲特是一本行走的書,蓋茨也是出名的愛讀書,每年幾乎都會推薦長長的書單。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你不是一個人——我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為讀書沒效果而焦慮,那種感覺,就像自己是一個在原地旋轉的陀螺。直到今年,我覺得終於把讀書的方法理清了,於是有了這篇文章。用文章中的方法,你的閱讀能力將能得到極大的提升。讀書的三大誤區,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 如果你都喜歡,那麼一定要看這本書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本現代魔法小說—《天啟預報》。一本風格十分類似《龍族》的小說,如果你喜歡看龍族,那麼一定要看一看這本書,你看了絕對不虧。接下來讓我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吧!這是個問題。那麼,就在這一萬零一種拯救世界的方法中,選一個通往HAPPYEND的方向吧。角色介紹槐詩幼時家破人亡,自己也中了「失魂引」,因靈魂開始升華而逃過一劫,只在高燒中失去了部分記憶,比如艾晴。
  •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都知道,家庭對孩子是有很多的影響的。現在很多媒體給我們很多信息,每個人都暴露在媒體中,都已經了解到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 今天我們就細細地說一說關於原生家庭,關於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同時也請大家思考另一個視角,就是原生家庭對孩子造成影響的時候,其實我們也是被影響了。
  • 2020年讀了100本書,這本帶給我的觸動最多也最大
    雖然現在還沒統計今年的閱讀量,但是估摸應該也有100來本吧,從這100來本書中,我挑選了這本《度光陰的人》,因為真的是特別喜歡,雖然是今年新出的書,但是作者蘇辛老師已經拿出了十足的誠意來完成她的作品。《度光陰的人》是一本散文集,內容非常豐富,在這本書裡,你能讀到關於對原生家庭的思考,對親情的熱愛,對家族命運的反思,以及對自我冷靜又深入的剖析。蘇辛老師文筆清新靈動,思想深刻,感情淳樸,幾乎每一章每一節都有許多深深觸動我的地方。果然,用五年的時間打磨出的作品真的是精品,我相信,未來它必定會有更長的生命力。
  • 成長的宿命,就是超越你的原生家庭
    正面來說: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多半膽子很大,開朗仗義。這種孩子不畏懼別人的目光,自信、敢作敢當,處事有靈活性,不容易對困難屈服。不敢懈怠、不敢出錯、不敢頂撞、不敢出格、不敢退步,一個不慎就是萬劫不復。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不僅沒有家庭可以提供幫助,而且根本不敢告訴家裡,因為害怕讓本就艱辛的父母再承擔更多壓力。他們不是不想揮灑自如,不是不想從容淡定,不是不想拍案而起,欠缺的,只是那份天然的底氣。
  • 一年小結:讀了60本書,2020年育兒書單,我最推薦這五本
    今年讀的書是最近幾年最多的了,從2019年開始有讀書記筆記、寫評論的打算,今年算是養成了一種習慣。都說21天養成一個新習慣,我應該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今年把這件事情堅持了下來。到現在,每天不翻幾頁書,躺在床上就會有焦慮感。
  • 書單|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樣對婚姻困惑失望,這3本書能讓你釋然
    幸好,這幾年我一直都在閱讀,我相信,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數問題都能在書裡找到答案。既然婚姻問題給我帶來了這麼大的困擾和煩惱,那麼我就去讀書好了,所以今年我讀了很多本關於親密關係、夫妻相處之道的書籍,一些原本困惑了我很久的問題得到了解答,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收穫了一些改變與成長。
  • 「我接受不了你的侄兒」: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血緣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最牢固的東西,也是我們永遠無法控制的東西,不管你是否願意,你的父母和親兄弟姐妹都是不經過安排而來到你的身邊的。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美好的原生家庭可以創造一個美麗的人生,而不好的原生家庭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 1.21胡因夢:我是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基礎,兒時的安全感以及其他的心理感覺大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如果這些感覺沒有得到及時滿足,就會在兒時形成「心理坑洞」。那麼這些「坑洞」是如何影響之後的人生的呢?臺灣演員、作家以及翻譯家胡因夢,以親身經歷細談了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以及對自己「心理坑洞」的療愈。
  • 《所羅門的偽證》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閱讀所羅門的偽證之前,曾經看過自卑與超越,雖然有些枯燥,但是從根本上讓我理解了原生家庭對於孩子性格的影響。從這本書再出發,看到所羅門偽證,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書中特別說明的孩子,都是不同的家庭,父母的性格與教育方式也不同,以至於每個人的人生都在不同的起點上,這樣的起點卻決定了他們人生之路。
  • 「母親親口承認,她婚外有人」:我該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原生家庭不幸福,父母的婚姻名存實亡,父親有暴力傾向,或者母親有婚外情,這些問題正困擾著年輕人。讓他們不知道人生方向在哪以及如何在將來的日子裡,尋找愛和組建家庭。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有多大?不論從哪個角度分析,原生家庭給子女帶來的影響絕對是深遠的。佛洛依德說,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癒。
  • 伊能靜時隔10年再談婚變:你的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談及上一段和庾澄慶不歡而散的婚姻,伊能靜說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太大,而那個時候自己還沒有能力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比如去年的都市劇《都挺好》中蘇明玉儘管事業有成,但是一直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使她內心極度痛苦。甚至很多人從中找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那麼我們究竟要不要把所有的不幸,不快樂,生活的負面一股腦的都拋給原生家庭背鍋呢?如果是這樣想,我覺得那就錯了,這樣不但不能救贖自己,還會將自己推向更加痛苦的深淵。
  • 換個視角看世界,對我影響最大的60本書,推薦給你!
    我希望和所有人一起分享我所喜歡的書籍,因為書籍真的給我的生活帶來很多寧靜,富足,幸福,我希望更多人可以體味到這種快樂。分享一個我的閱讀經驗,那就是讀一位作家的代表作,如果喜歡,就讀完他所有的作品,從而對這個作家有個更深刻的認識,如果不喜歡,就讀他名氣最大的一兩本書,感受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