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寫一期有關女性生活經歷,女性友誼和成長勵志的閱讀書單。
1、《簡愛》(英)夏洛蒂·勃朗特
這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簡愛從小失去了愛她的父母,狠心的舅媽將她送到一所環境惡劣的孤兒院。簡愛在那裡頑強的活了下來,並學到知識。
後來到羅切斯特家做家庭教師。她和外表冷峻,性格憂鬱但善良正直的羅切斯特相互有了感情。在他們舉辦婚禮的當天,發現羅切斯特有一個瘋子妻子。
簡愛傷心地離開了她摯愛的人。最終他們克服一切困難,雖然羅切斯特為救縱火的瘋女人,燒傷殘疾,簡愛毫不猶豫地嫁給了他。
簡愛自尊,自愛,自強。在困苦面前不屈服,在愛情面前不卑不亢,勇於追求所愛。有著對人間幸福的渴望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嚮往。
最後牢牢抓住了自己的幸福。
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美)海倫·凱勒著
海倫凱勒出生第十九個月就因為疾病失去了聽力和視力。
遇到恩師莎莉老師,一直跟隨老師,通過強大的毅力,不懈學習後來考入哈佛大學。
成為女作家,慈善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是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3、《風雨哈佛路》(美)莉絲·默裡著
莉絲母親有精神疾病並吸毒,15歲母親去世,父親進入收容所。
她和朋友流浪在城市各個角落。
她意識到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她不放棄自己的精神,打動了學校校長,給了她學習機會。
她一邊打工一邊利用所有時間,求知若渴的學習新知,通過努力,申請到獎學金,進入高等學堂哈佛大學學習。
貧困沒有止住莉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裡面,通往之前的奮鬥是永恆的主題。
莉絲說:「不管你的背景如何,只有當我們賦予生命意義的時候,生命才真正有了意義。」
4、《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美)塔拉韋斯特弗著
每個人都有成長的痛,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有的釋然,有人卻用一輩子來治癒。
作者塔拉·韋斯特弗遭受了原生家庭無與倫比的傷害,她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在本書坦述。
患有「雙向情感障礙」的父親剝奪了孩子上學的權力,對他們精神上控制;女孩們遭受哥哥肖恩對她們身體一次次的暴打。生活的環境是住在一望無垠寂靜的大山裡的垃圾場裡。
塔拉的成長過程離奇曲折,遭受的經歷觸目驚心。
雖然她憑一己之力離開大山去求學,成為哈佛大學的博士生。
原生家庭對她的傷害讓她用一輩子去療愈修復,令人唏噓。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風靡全美,作者一度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比爾·蓋茲力推她的作品。
慘痛的童年,所有的悲傷,需要直面解決。
她說:「我能在風中站穩,是因為我不是努力嘗試站在風中,風是風。人能受地得了地面上的陣陣狂風,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風。它們沒有區別。不同的是頭腦中怎麼想。」
塔拉·韋斯特弗寫道: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勇氣的發源地,源於自己的內心,自己終會成為自我的主宰。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最大的教育意義在於教人改變自我,敢於向命運挑戰,實現自我救贖。不管你出生在怎樣的家庭,不管你在原生家庭受到怎樣的傷害,只要你想「飛」,你能「飛」往屬於你的那座山。
5、《知曉我姓名》(美)香奈兒米勒著
2015年1月,1992年出生的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大學生香奈兒在參加史丹福大學校內派對,喝醉酒後,在完全無意識狀態下被斯坦福新生,被多次獲得比賽冠軍遊泳健將19歲的布羅克.特納性侵。
她完全不知道自己遭遇悲慘的強暴也不知道她的遭遇將讓她歷經四年的官司也不知道她將會變成一名戰士與輿論與成見鬥爭。
她的反擊颳起旋風,摧枯拉朽,強勁有力。聲明被大量閱讀,各大媒體播放,被電視臺,紐約市長,國會議員公開朗讀,被譽為繼《湯姆叔叔的小屋》以來,美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獻。
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發表致埃米莉的公開信,強烈譴責美國文化中對性侵受害者的嚴重不公。他說:「從埃米莉身上,我看到了一名才華橫溢的年輕女性的無限潛力。」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布羅克出獄後提起上訴,但未獲通過,終生被註冊為性侵罪犯,美國泳協對其終生禁賽。加州民眾罷免主審法官珀斯基的投票動議在2018年通過,最終珀斯基成為加州歷史上首位被罷免的法官。
香奈兒·米勒用無畏的勇氣,深深鼓舞每個女孩:「每一天的每一分鐘,你都是強大的,沒有人能把這一切從你身上奪走。」被《時代》雜誌評為「未來百大影響力人物。」
引用《知曉我姓名》一段話:「小女孩不會永遠是小女孩,她們會變成堅強的女人,回來摧毀你的世界」。不要再說受害者的一生都被毀了,她們仍然都有著值得期待的未來,她們的力量可以很強大。」
6、《美食,祈禱,戀愛》(美)伊莉莎白吉爾伯特著
記錄一個婚姻失敗的女子去了義大利,印度和峇里島旅遊,尋找自我的故事,心靈療愈書籍。
旅遊的路途中,她放下困惑,盡情享用美食,領略美景,在最簡單的生活中收穫快樂。
和所遇睿智高人對話,靜坐,冥想,和自己和解,回歸最真實的自我。
做最好的自己,最後最好的生活,最美的愛情如約而至。
我個人很喜歡的關於心靈療愈書籍。
7、《遇見未知的自己》張德芬
幾年前讀過的有關心靈成長的書籍,當時沒有很深的感悟。
若菱高知,高職,高薪的白領女性,但生活不快樂。在一個寒冷的冬夜,駕車出行,在山間小屋遇到一位智者,從此走上了心靈探索之路。
逐漸找回了自己,填補了空虛的心靈缺口,重新看待自己,理解生活。
也許每個女性在生活,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應該放慢腳步,尋找自己心靈的導師,智慧的長者,遇見未知的自己。
8、《那不勒斯四部曲》之《我的天才女友》《新的名字》《離開的,留下的》《失蹤的孩子》作者(義大利)埃萊娜·費蘭特。
那不勒斯四部曲全球暢銷近千萬冊,同名系列電視劇《我的天才女友》熱播中。
作者埃萊娜·費蘭特是義大利最神秘的作家,從來不接受採訪。埃萊娜·費蘭特是作者筆名,真實身份至今是謎。
那不勒斯四部曲描寫了莉拉和埃萊娜從童年、少年、青年到壯年, 50年的友誼。
女主角埃萊娜(我)大量的第一人稱心理描寫,逐步拉開了和女友莉拉成長的序幕。
作者埃萊娜·費蘭特用平靜的語言,凝鍊生活瑣碎;用有張力的語言,震撼讀者的心;用辛辣諷刺細膩的筆觸刻畫女人敏感多疑的心思。
《衛報》評論:無法相信會有哪部作品像那不勒斯四部曲一樣,如此驚世駭俗地描述過一段友誼,
如此冷靜地剖析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大的利用——即使在她們互相吸引時:「我愛莉拉,」埃萊娜寫道:「我希望她繼續存在,但我希望是我能使她繼續存在。」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兩個女性波瀾驚濤的命運史詩。
9、《伊薩多拉·鄧肯自傳》(美)鄧肯著
「現代舞之母」鄧肯自傳。她對生活熱情,她為人坦率,正直,她經歷苦難卻不言敗。一本衝擊心靈的離職自傳。是傳記文學的經典名作。
10、《成為:米歇爾歐巴馬自傳》(美)米歇爾歐巴馬著
如果一部自傳可以給人帶來希望自信,給人以正量導向,給予人力量,會讓人產生共鳴引起思考。這就是一部成功的好的自傳小說。
而《成為:米歇爾·歐巴馬自傳》充滿正能量與力量。成為海外最受歡迎的暢銷書之一。
米歇爾·歐巴馬最好的詮釋了「人生不設限,勇敢做自己」。
她說,「我評估我的目標,分析我的成績,計算我取得勝利的次數。
如果前方有一個挑戰要迎接,我一定會迎頭而上。證明自己一次之後還有下一次。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生活,
她總在不停的問自己,「我是否足夠優秀?」並不斷地給出自己的答案」。
她的父母從小教育孩子們「遠超現狀,走得更遠」。再難也堅持讓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懂得了解自己,無所畏懼的學習態度,生活的優雅真誠坦率,充滿勇氣和力量的個性,她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米歇爾的父母,在種族歧視嚴重的社會,如老黃牛般辛苦勤奮工作,不計自己得失,只為兒女接受好的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改變社會的偏見,他們做到了,兒女做到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