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臺北,一樣的焦慮,兩種情懷

2021-02-19 臺灣電影


文:老清新(FB專頁:老清新在北京Lost in Beijing)

北京老外雲集的高端快餐店 fat burger,朋友介紹一個在臺大念過研究所的中國學弟,1989 年次,長相走趙又廷路線,有種「我不知道我很帥」、理直氣壯的呆氣。180 多公分的他來到我們聚會,靦腆的像是小綿羊,希望「學長姊給他一些職業發展上的建議」。


985 頂級本科學歷(中國排名前 30 的大學)+海歸(臺大研究所)+父母從醫+在北京還有一套房子+帥氣的外表這種頂尖條件──如果不是因為他夠帥,能得到高於平均值的包容──他的煩惱,聽在任何一個正常人的耳朵裡,都會有想抓住他的肩膀用力晃動的衝動。

他的煩惱如下:

「因為進入了類似國企在研究院的工作,穩定,但是要一直畫圖,中國現在的土木行業也往下走,雖然沒有很喜歡土木但是也沒有不喜歡,就是覺得這樣的生活溫溫吞吞好像也賺不了大錢,所以有點猶豫,想說是不是出國念個博士,接著走教職這一條路(完全不知道哪來的邏輯下的神結論)。」

亂七八糟的跟著前輩們給了些建議,但真正讓我同情而感同身受的,是他的那一份焦慮,這是屬於北京這個城市的焦慮,是屬於中國這個年輕世代的焦慮:當你焦慮的不夠多了,你好像就被這個時代的齒輪無情的碾壓和踐踏,好像你很可憐,身處在這個萬眾創新的世代,卻沒有真正參與進來。

在北京,崇尚「出名要趁早」


北京正處於一個崇尚「出名要趁早」的時代,一樣為 85 後,當你在業內還以為自己有年輕資本可以用晚輩的姿態換取多一點寬容,才發現那些總監啊那些敢玩一億預算當製片人的傢伙,不過也就大你個一兩歲;你會聽到有多少人年輕人夾雜在些意想不到的高位置上,創業的會告訴你拿到了多少融資,上班族會告訴你他底下的團隊有多少人,你看些「阿里不達」不怎麼樣的人開個公眾號不小心火了(紅了),也就成了名人將資源變現,最差最差開個「海外代購」、「微店」、「淘寶」做副業拿自己當廣告,好像真的也就成了回事兒。


在北京,沒有個副業不打兩份工,開口不說融資不說資本的故事,好像就跟不上潮流。(網絡上還盛傳多少滴滴打車 uber 的司機都是日進鬥金或者事業蒸蒸日上的成功人士,單純想多結交人脈才來開車,是要逼、死、誰、啊!)

例子一:一個國際著名的製作公司的中國代表,在我們 social 聊天時,隨手奉上了兩隻酒,原來她和老公兼做酒品販賣,交個朋友,離開時我直接買走一箱。

例子二:一個澳洲留學歸國的海歸朋友,雖然在衛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卻不斷的想方設法在外面接片子拍,就算她現在只能跟些三線團隊為伍拍出來的成片自己都看不上,但是,只要在市場上滾動不斷曝光就有力量,她說:「我接受我現在拍出來的東西像屎一樣,但是不斷的累積,說不定有一天就爬到李安的高度。」

例子三:一個朋友在電影公司當總裁助理,不用坐班的他,同時加入了一個創業團隊開發新的電影項目,兩份工作兩份薪水,最重要的是,兩個管道積攢資源和人脈。

當身邊的人都在賺錢賺資源聊啟發,我非常懂得,為什麼這個如此帥氣的 89 年次的學弟,會在生活條件如此富足的情況下感到迷惘。


◎中間是有名的央視新臺建築「大褲衩」 

我的焦慮,在北京


▼對信息的焦慮


以我從事電視內容研發來說,我的焦慮來自我不夠接地氣和深怕漏了任當何重要的社會新聞,在中國有 30 幾個省每個省都有衛星頻道,就算只看一線的湖南、浙江、東方、江蘇、北京,每個星期主打的黃金時段的節目就有五六檔,通常節目按季更換,代表每一季我都有 30+ 個節目要熟悉的壓力、還有中國社會的熱點新聞、影視圈娛樂的八卦、國外的節目影集要追...看節目是壓力不是放鬆,是一種害怕自己沒有談資的恐懼。

▼積攢資源的焦慮


來北京後我也學會了「對接」這個詞彙,對接資源、對接人脈,甚至,更多的人際交往,學會了盤算;這個朋友值不值得見、值得花多少力氣經營,還有,值不值得介紹給另外的朋友。如同在北京所有的文化內容公司都在資本市場講故事──融資──拼新三版──拼上市的夢想,在這個江湖走跳,我也開始學會 promote 自己,利用已經得到的職位,資源換資源。更驚奇的是很多時候我並不討厭這樣市儈的自己,因為過程中我認識了更多有趣優秀的人,他們,又能帶我到更優秀有趣的眼界去,只是在這樣不斷的想方設法推薦自己又被刺激的過程中,耗費了太多能量,讓人精疲力竭。


而身為土身土長的臺灣人又在中國一線文化戰場打拼的我,還多了一份更深更無奈的焦慮,當我看著臺灣在影視產業上的相形見絀,看著那些「我們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對比現在中國大陸老闆口中的「臺灣藝人便宜好用,可以批量請過來上節目」的不勝唏噓,卻又聽著臺灣只把這樣的差距簡化成「臺灣沒有市場沒有錢,如果有資金挹注臺灣影視產業就能夠再次飛越──因而對中國資金有著過份天真幻想」的焦慮。


◎臺北信義計劃區

去年底,我特別請了兩天假回臺北投票選總統,我一樣為著周子瑜事件憤怒,卻對兩岸因此被挑起的戰火- FB 上動不動「我是臺灣人,中國狗滾出去」的言論感到更焦慮。感受到臺灣多麼害怕失去自己所習慣的生活方式,在各種無助下被激怒出不理智的言論,而偏偏各種兩岸民粹的對峙,都只會把臺灣的安全推向更艱難的處境…

臺北,滿街美麗的文藝咖啡廳,那條「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好像已經變成了咖啡廳必備 posh 的裝飾品,偷偷漲價到一杯 180 元的咖啡價格對照低廉的薪資也是昂貴的小確幸,臉書上各種社會議題的討論、懶人包的推廣…在臺灣,許多年輕人焦慮於臺灣處境,開始不斷思考辯論,這些被低薪資、不確定臺灣的未來、對臺灣在國際地位上低落的悲憤,開出一朵朵思想上的花朵,艱難的卻又文藝的,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綻放著。

 


 

同為一個地方的政治中心,北京的焦慮,是個體生存的焦慮,沒有戶口沒法買房買車有了戶口也很難買得起房的焦慮,是整個世代乘著「中國夢」在起飛、眼睜睜看著多少人有成就出了名,害怕自己被落下的焦慮。

臺北的焦慮,反應的更多是集體生存、對臺灣前途未果而憂心的焦慮,所有的薪資低、買不起房、產業不如人的焦慮,都指向那個最終極的問題:「臺灣的未來在哪裡?」

同時,害怕著這些問題腐蝕著臺灣的根基,加速人才的流失,被掏空的臺灣,面對崛起的大陸,加速流失話語權,最終失去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力。

作為活在北京的臺北人,常常被這兩種焦慮夾殺,只好試圖記錄下心得,渴望能貢獻一塊小小小小的拼圖,拼出這個世代的一點面貌。

 

※文章來源:換日線

推薦閱讀

這位郵差先生,以他最溫柔的視角,捕捉充滿溫度的臺灣景致

你以為懂得繁體字,到臺灣就沒障礙了?

中國人為何總是那麼不耐煩?

相關焦點

  • 臺北的歌和北京的歌
    就拿我們對臺北這座城市的「初印象」來說吧。我們是因為動力火車的《忠孝東路走九遍》而記住了這條臺北市主幹道的名字;又因彭羚的《給我一段仁愛路》而想像著這條治癒系的美麗馬路。在莫文蔚的《雙城故事》裡,我們知道了陽明山是個泡溫泉喝酒的好地方;而如果你是陳綺貞的歌迷,一定也嚮往著《九份的咖啡店》裡伴隨著明亮星空和朦朧海岸線的小情小調吧。
  • 北京VS臺北 柯震東兩岸道歉會態度不一樣?
    報系資料照,截自YouTube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連續兩天,柯震東在北京、臺北各開一場道歉記者會,除了同樣穿上象徵純淨的白襯衫,多次宣告自己將改過,身旁也一樣有著宛如事業上母親的經紀人柴智屏陪同
  • 臺北 | 青田七六 · 泡杯茶,試試不同的故事和情懷
    1931年,時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的足立仁結合日式建築小而美的居住空間和洋風設計,興建了一批和洋混搭的木造屋,而這一棟僅存的七巷六號就佔地兩百平方米。除了日本,想找到這樣和洋結合風格的舊屋老宅可能也不太容易吧。
  • 臺灣東部•臺北|怎麼和偶像劇不一樣?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從小受著臺灣偶像劇的「薰陶」,夢想有一天來到這個到處充滿小清新的地方。但這次旅行讓我對印象中臺灣的風景和人文有了極大的改觀。如果想要深度遊覽臺灣,最好能夠有10天到半個月的時間。結合自己的旅遊體驗和前期做的功課,在這篇攻略裡我總結了臺北必去的,或者有趣卻小眾的旅遊景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選擇哦~(關注我,後續有墾丁和花蓮的攻略)臺北市 位於臺灣北部,是全省的經濟,政治,文化,和娛樂中心。來到臺灣,大家打卡的第一站一定是臺北。
  • 如果這段時間你和我一樣很焦慮
    另一位朋友來北京十年了,做了幾茬生意都失敗了,但人品沒得說,我問他這些年有什麼時刻讓他覺得生活還是很有希望的。他說有幾個瞬間吧。一個是他剛來北京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去ktv,有人在唱歌,他為了不擋住別人,就彎著腰低著頭出去,突然那個唱歌的朋友叫住他,也不唱了,單獨對他說:這裡不是開會,你不用彎腰,你那麼在意別人的感受,就一定要好好發揮這個優點,一定能在北京待下去的。那是第一次有人肯定他,他覺得未來有希望。二是他回老家和朋友一起玩,朋友向陌生人介紹他的時候說:這是我最好的兄弟。
  • 一場四川女孩和臺北男人在北京的較勁,誰贏了?
    主演是馬思純和霍建華,有意思的是人物設定:馬思純飾演的安然,是在北師大讀書的四川姑娘;霍建華飾演的齊嘯,是來北京創業開婚紗影樓的臺北攝影師。所以簡而言之一句話介紹整個劇情:這是一個發生在北京的,四川女孩和臺北男人相遇、相戀、錯過又再次相聚的故事。片子時間跨度20多年,貫穿這20多年的一個元素,就是「齊秦」。
  • 從北京到臺北
    曾哥有首歌叫做北京到臺北,對,北京到臺北,幾千公裡的距離。就像歌裡唱的,我就從北京一路馳騁飛到了臺北。說是要放飛自我,其實是要做一些我覺得還沒有做完的事。人吶,能夠遇見的,都是緣分。我想去見一些人。從學期初辦籤證開始,一直在做的事情其實就只有兩件,學習和省錢,充其量再加一件想著怎麼去賺錢。
  • 像當地人一樣玩轉臺北及周邊
    臺北是文藝的,是清新的,是充滿人文情懷的,是讓人願意用每一寸腳步去丈量的城市。如果你想體驗大都市的繁華喧鬧,一定要來臺北101大樓、人流如織的西門町和臺北小巨蛋體育館。如果你想體驗寧靜質樸的悠閒生活,臺北的九份、淡水和北投溫泉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想感受厚重悠長的人文歷史情懷,可以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館、總統府、中正紀念堂、臺北孔廟和龍山寺。如果你喜歡明媚的自然風光,那就不要錯過陽明山、野柳地質公園和貓空觀光茶園。背好行囊,帶上相機一起出發,探索臺北吧!
  • 從臺北到北京
    深受日本影響的臺灣,便利商店的廣告都是及時複製了日本的風情,塑料式的少年青春與東洋風時尚的打扮,自憐自愛的聲音與表情。在這寒冷的春天裡,吃著均一廉價的關東煮,然後人們塞車趕去櫻花下擺個可愛的手勢拍照留念,那就可以在人群中蓋上幸福的章了。在臺北不去日本也可以拍到有日本味道的照片放在Facebook上跟朋友分享。
  • 臺灣印象:不一樣的臺南和臺北
    在臺北看到公交車上有「首都」的字樣,我就想臺灣的故都在哪裡呢?這一天,我們從臺北到臺南;這一天,我們在臺南坐了6次計程車,司機個個祖上福建,對臺南歷史如數家珍,可謂司機加導遊,計程車費總計700臺幣,人民幣150元左右;這一晚,我們吃了五種小吃,喝了六罐臺灣啤酒。
  • 【溫故】北京離臺北有多遠
    認識陶然那年在2008,舉國上下都在電視機前看著張藝謀導演的奧運開幕式,我咬著從一手店買來的肘子和鵪鶉蛋趴在16樓的陽臺上使勁往遠處看,希望能看到傳說中的大腳印煙花。但是,根本看不到,我於是相信網上的說法:那是事先錄好的。當然這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四年之後的倫敦奧運會女王跳傘不一樣是事先錄好的嗎?你看,連奧運會開幕式都可以事先錄製,我的愛情什麼時候能上映呢。我的招數都快用光了!
  •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郭毅:我願懂得你的焦慮
    據說有一本書叫《我懂得你的迷茫和焦慮》。這種焦慮來自於一些國家在參與全球化過程中陷入了產業單一化;來源於集中在能源資源消耗過多,包括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的指責,甚至來源於中國本身的發展帶來世界層面關於可持續發展的焦慮。
  • 遇見臺北-咖啡,松鼠和西門町
    ,拿起手機時才想到是在臺北,改為悠遊卡付款。然後小松鼠給面子的現身了,也相對沒有防備的在我面前吃著果子,在大樓林立的臺北市裡,偶有的綠化公園,在友善的和自然互動中,才有現在的景像。臺北有一種情懷叫「排隊」,阿宗面線也幾乎和臺北西門町畫上了等號,也有他們獨特的銷售方式,店面並沒有擺設桌椅,顧客只能站著吃,數十年來一樣的熱恪排隊人潮。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我老婆自從懷孕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覺得很慌張,一會心情大好一會又極度的沉悶,有時候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有時候又很安靜,整個人的情緒變幻無常,朋友說可能是患了焦慮症,可我看著像抑鬱症,請問她到底是焦慮還是抑鬱呢?
  • 我在臺北眺望北京
    一方面,早在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上,奚秀蘭的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已經讓這座山的美麗聞名遐邇;另一方面,臺北朋友的熱情相邀如烈火一般,難以拒絕。走過幾個縣市,感覺與想像中的臺灣並不一樣。不禁想起多年前的情景:家中有一位臺灣親戚,幾乎就是一夜暴富的代名詞。「您心中的臺灣,還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臺灣,那已經是很遙遠的過去了。」從小生活在臺北的珊珊告訴我,她父親20年前每月拿1.8萬元新臺幣約4000元人民幣,今天還是這個數,這麼多年,臺灣的經濟一直停滯不前。
  • 臺北之行,六大必去旅遊景點,感受不一樣的臺北溫度
    臺北101,是目前世界第四高樓,建成於2004年,是臺北的地標性建築。小編來到臺灣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臺北101。因為小編在來臺灣之前,就已經了解過臺北101,裡面應有盡有,包括了商場購物,美食娛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到頂樓去欣賞臺北夜景,在頂樓小編所看到的臺北夜景可謂是燈火璀璨,情侶們過來這裡,可真的是非常浪漫了。另外,臺北101每年都有非常精彩的跨年煙火秀。同時還有非常精彩的跨年演唱會,每年都會吸引了數10萬的旅客和當地居民,有機會的朋友們一定要感受一次,一定會此生難忘的。
  • 說到接管北京南站,臺北車站但笑不語……
    其中不止一位涉臺新聞圈的同仁表示:還是饒了虹橋車站,讓臺北車站來接管「北京難站」吧!對於傳說中的北京南站,我進出的次數大概兩隻手就能數得過來。而且行跡匆匆,只覺得北京南站到處都是餐飲商鋪,想必旅客不愁吃喝會很開心。沒想到久居北京的朋友同學,對這個看上去非常高大上的車站,早已經槽多無口。比如下面這位朋友,就曾在北京南站度過了非人的一天。
  • 臺北50年老店,第2家開在北京
    【臺灣特調蘸料】裡還加入了一顆日本伊勢雞蛋的蛋黃,適合蘸牛肉~ 還有【重慶特調醬料】和【海鮮特調醬料】可選~
  • 臺灣攻略 「無言以對」的文藝情懷之溫柔臺北
    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到臺灣機場後出來買一張臺灣的電話卡,中華電信、大哥大什麼的都可以,有針對觀光客的套餐,5日7日10日的都有,很便宜而且流量吃到飽!如果你需要常常打電話的話可以選擇這種。《富春山居圖》和《清明上河圖》有特別展廳,張擇端的原作還是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這裡展出的是後來明朝的仇英臨摹本和清代的臨摹本,我們爬在展窗前從頭看到了尾,畫中展現了一些社會風俗和建築技術的進步,還是值得觀賞的!如果要每一個展廳都看完,建議安排整個半天的時間遊玩。
  • 碎筆 | 兩種焦慮與一具肉身
    它不僅是願望,而且是我的焦慮。這種焦慮自我踏入校園起就存在,似乎也永難消失。這種深層的焦慮,像是我靈魂深處的白噪音——是的,它甚至有療愈的作用,但也偶爾錯亂以致我心神不寧:書,實在是讀不完。說出來或感可笑,但我的確被這種感受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