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導演 今敏 的動畫電影《紅辣椒》締造了一個天馬行空的奇幻夢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女科學家千葉敦子化身盜夢偵探紅辣椒(帕布莉卡papfika)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穿梭於人類夢境中,一方面尋找潛意識壓抑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並予以治療,一方面又與邪惡夢境對現實的入侵展開鬥。
今敏打造了包羅萬有、光怪陸離的瑰奇視覺畫面,今天我們來看看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
《盜夢偵探》的作者簡井康隆 生於1934年,號稱「日本科幻御三家」之一,擅長寫怪誕詼諧的SF小說,細田守的動畫名作《穿越時空的少女》即是出自他手,另外他還曾將小松左京的名作《日本沉沒》續寫為《日本以外全部沉沒》,描寫了除日本外的大陸沉沒後,全世界人蜂擁而入日本列島後發生的趣事。
控制論、賽博空間(Cyberspace)
趨同論、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
諾蘭在電影《盜夢空間》中設定了一種嵌套遞進式的夢境世界,人可以通過種種措施一步步深入潛意識,若在夢中死亡則現實中的人永遠不會醒來。早在90年代簡井康隆也寫出了類似的夢境世界,書中通過名為PC和DC的儀器聯通睡眠中的人類大腦,外接電腦即可顯示刻錄夢中的景象。
在科幻小說界,不同於阿西莫夫一類探索外太空的題材,一些作家開啟了內化科幻的設定,如威廉·吉布森將 賽博空間(Cyberspace)一詞普及入科幻領域,在這個空間裡計算機可以無限虛擬實境,人類可以穿梭於網絡空間對現實進行修改,沃卓斯基姐妹的《駭客帝國》就脫胎於此。賽博空間的前綴:cybernetics即控制論。控制論 最初在1948年由諾伯特·維納提出,「控制」的定義是:為了「改善」某個或某些受控對象的功能或發展,需要獲得並使用信息,以這種信息為基礎而選出的、於該對象上的作用。
在控制論提出之前的20世紀初曾有科技決定論的主張,科技的自主性使其獨立成為一種新的文化體系,由此又衍生出由科學方法、技術革新為基礎的未來主義,科幻小說就是對科技未來的暢想。在簡井康隆的夢境世界觀中,夢已經達到了極為逼真的虛擬體驗。相比於賽博空間,夢境世界則比較原始混沌,這包含一種形而上的概念,即意識和存在可否相互幹預?除了用計算機將現實數據化後模擬為可視化、真實化的體驗,人類是否可以用計算機把虛擬的夢境真實化呢?
在未來主義學說中有一個分支名為趨同論,在社會學範疇內趨同論預言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將不斷靠攏融合。那麼打開腦洞將此理論放在哲學範疇內,若科技達到模擬夢境的水平時,高度發達的科技決定論可能會凌駕於辯證唯物主義,那樣意識和物質、唯心與唯物的科學哲學觀將會被動搖。彼時人類會不會分不清真實與虛幻?關於這個還可以參照缸中之腦的假說。
《盜夢偵探》中電腦儲存著精神妄想者的夢,這些噩夢可以通過PC、DC入侵其他人的大腦。過度使用這種技術也會導致所謂過敏的副作用,夢中人會深陷潛意識深處,及時叫醒可以挽救被夢吞噬的危險。DC是PC的便攜mini版,技術的更新使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機,關於DC濫用的可怕之處,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迷你DC用的可自我複製的蛋白質材料,驅動能源也是直接來自人體的生物電流。這是在分子級別上的融合,不但摘不下來,就連做手術都分不開了。
現代科技中人類也在追求一種 混合現實技術(MR),這種技術是通過在虛擬環境中引入現實場景信息,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和人之間搭起一個交互反饋的信息迴路,以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在《盜夢偵探》的高潮階段各種潛意識幻化的恐怖的怪獸開始從夢境入侵現實,相比於谷歌人機對戰中人工智慧AlphaGo戰勝李世乭,若是虛擬世界(意識世界、電子網絡世界)中的生物體掌握了A.I.反攻人類,這也會是一個更令人毛骨悚然的陰謀論吧。
夢、心理分析
醫學倫理
傳聞智商高達178的簡井康隆畢業於日本同志社大學文學繫心理學專業,書中也引入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元素,這是今敏的電影版中所沒有的。PC/DC治療儀被開發者應用於醫療領域,通過深入夢境的探尋找出回憶、潛意識中對患者產生壓抑的因素。
如書中紅辣椒潛入企業高管能勢龍夫的夢中,在能勢的夢裡經常會出現虎的形象,這令他心生恐懼和愧疚,後來通過對夢境抽絲剝繭的分析,原來虎代表能勢童年的一位名叫虎竹的夥伴,二人童年曾以拍電影的夢想結緣,但能勢龍夫最後與夥伴殊途異路,成年後一直困擾他的其實是兒時的電影夢和對往日友情的追憶。
今敏在電影中致敬了很多電影場面,如《羅馬假日》、希區柯克電影,這個酷似黑澤明的夢中形象正是夢境治療患者心中電影夢的體現。
千葉敦子在現實中是身著OL裝的高冷女科學家,夢境中則搖身一變為熱情誘人的紅辣椒帕布莉卡。這來自於榮格提出的心理學名詞:阿尼瑪,代表存在於男性之中的女性遺傳基質,同時也是男性在潛意識中所嚮往的完美女性,即夢中情人,書中迷住了很多男性的紅辣椒正是阿尼瑪的體現。
在男性的夢中經常會出現裸衣女人的形象,女性甚至會以母親、女妖、仙子的形象出現,榮格以「男人的虛陰」來形容阿尼瑪,「虛」從inferior(劣等的、低級的)一詞而來,有運作不良之意。這通常可理解為欲望未得到滿足後的一種壓抑的映射。
榮格認為人類的人格中都具有四種主要的原型:
阿尼瑪(Anima):阿尼瑪是男性潛意識中女性面向的具體化。
阿尼姆斯(Animus):阿尼姆斯是女性潛意識中男性面向的具體化。
陰影(Shadow):陰影是我們人格中未知、黑暗、和被壓抑的部分。
面具(Mask):面具是我們人格習以為常,為了求生存適應環境的部分。
夢境的心理治療也涉及到醫學倫理的難題。書中出現了兩個術語:情感通融(rapport)、逆向親和感,前者是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對醫生產生依賴,後者是醫生愛上患者。但在夢境世界中簡井康隆大膽的突破了這種限制,紅辣椒以夢中的虛擬身體慰藉身患抑鬱症的患者,她甚至在夢中發生性行為致病人遺精,從而迫使病人從噩夢中醒來,也許在未來心理治療也可以以這種代替性的性行為療法達成。
有趣的是簡井康隆在性描寫時運用了非常巧妙的文體:以醫學術語代替情慾文字,如女性在高潮時流出巴託林腺液,男人溢出考珀液。巴託林腺液即前庭大腺分泌出的愛液,考珀液由尿道球腺分泌,又稱預射精液。
宗教怪談
《盜夢偵探》原著中的邪惡反派來自於一種現代新異教:薩克遜教派,該教派中流行的同性戀儀式使PC儀的主導開發者乾精次郎教授的意識發生畸變,長期的性變態壓抑使其夢境中產生了大量邪惡消極的慾念,最終通過DC儀入侵現實世界。
反派人物的偏激有可能和弗洛伊德定義的精神結構發展階段有關。弗洛伊德將人類的嬰兒時期稱為口欲期,在斷奶前嬰兒對乳頭會產生一種吸允、依賴的欲望,此時其人格尚未形成,若長期得不到訓練幹預,人格中將會殘留口欲期的劣習,吸允這種咬的動作將發展為偏激衝動的性格,哭鬧的行為會演變為消極悲觀的性格,這種人通常社交能力差,在性行為上多有性無能的表現。
如書中受到乾精次郎控制的另一位反派小山內就是一個帶有bisexual傾向的性無能者。乾精次郎最終敗於性倒錯的混亂,在夢中當他掀開耶穌胯下的遮羞布時,耶穌的下體竟是女性,這種錯亂令他瞬間崩潰,噩夢入侵現實的亂象也戛然終止。
電影中關於夢境大舉異化現實的場面今敏以一種比較後現代的遊行表現,佛陀,自由女神,玩偶,日本武士,變為吉他、手機、電器的畸形人總成了眼花繚亂的怪誕遊行隊伍。書中簡井康隆則以神話生物和宗教神佛再現,遍及中西方神話大辭典式的展現體現了作者超強的想像力和對宗教冷知識的掌握:
阿蒙(Amon):所羅門王七十二柱魔神中排名第七,位階侯爵,狼身蛇尾,口吐烈焰。
格裡芬(Grifon):即獅鷲獸,最早見於巴比倫-亞述神話。
古裡洛:一顆碩大的腦袋下面直接長著腳,像個小孩子一樣的怪物。傳說是幼年基督的惡魔變異體。
阿斯莫德(Asmodeus):擁有公牛、公羊以及人類三顆頭顱的惡魔君王、破壞之神,長著蛇尾與鵝腿,騎龍、持地獄的軍旗和長矛。所羅門王七十二柱魔神中的[至上四柱]之一,排名第三十二位,位階為王,七宗罪中司『淫慾』。
夏帕德人(skiapodes):神話中單腳巨足的生物,躺倒休息時腳掌抵天作遮蔭用。
阿可巴巴(Akbaba):土耳其傳說中的禿鷲,吃屍骸能活千年。
海德拉(Hydra):希臘神話中的九頭蛇。
巴爾(Buer):所羅門王72柱魔神中排第十位的魔神,以類似於人類的頭部為中心,左右生有蟾蜍頭及貓頭,身體及腳連為一體位階君王。
哈拜利(Haborym),又名艾尼(Aim):在所羅門王七十二柱魔神中排名第二十三名,位階公爵,是有蛇、貓、人三頭的男子,主管火焰。
不動明王:為佛教密宗中的菩薩,現忿怒相。陀羅尼即不動明王咒。
大日如來: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是表示絕對真理的佛身,是密教最根本的本尊,在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密教大法中,都是法身如來。
簡井康隆這本小說《盜夢偵探》雖然屬於軟科幻範疇,但創意很不錯:對夢世界的展現,隨意穿越夢和現實,各種釋夢心理學、宗教、神話小知識的信手拈來,腦洞還是比較大的。結尾的大亂鬥的文字更像電影蒙太奇切換。
PS:推薦今敏電影《紅辣椒》的原聲,《パレード》和《媒介野》。
-THE - END-
▼
轉自「七寸丁」
用你的拇指愛撫我的二維碼~
人有兩張嘴,「三寸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