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這充滿著傳奇色彩的人生,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2021-01-17 百家號

溥儀這充滿著傳奇色彩的人生,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君王,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特別的無奈。手中沒有真正的權利,甚至連自己的個人自由都沒有,整個人都被禁錮在那個世界上最豪華的「監獄」。後來我們在他自己出的書中了解到了他整個人的上半生是怎樣度過的。

溥儀

他第一次做君王的時候僅僅只是一個三歲的孩子,看到那個時候的場面,嚇得只知道哭,完全不知道眼前的人都在幹什麼。他就只能坐在龍椅上看著這些人在面前參拜,他根部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他沒有什麼消遣,就與蛐蛐做朋友。後來他的奶媽被迫離開了皇宮,這對他來說是一次非常大的打擊,奶媽是把他從小帶到現在的,隨著那馬奶媽的離開,他沒有了自己的避風港從此就一個人孤零零的待在這個諾大的皇宮內。

少年溥儀

後來他的額娘也離開了,他實在是待不下去了,他想到了離開。在末代君王中我們看到了他想逃離的畫面,但是終究還是沒有成功,理想在現實的面前還是被打敗了。他只得再次回到那個他自己一點都不想待的地方,他開始心灰意冷了,他的內心好像沒有了溫暖,他開始接受命運的安排,喪失了掙扎的勇氣,過著被人掌控的命運。

第二次做君王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懵懂的少年,已經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了。當時的他看到張性大官的到來,便知道了自己要做什麼,他就問他身邊的師傅,希望他能夠給自己提供一些幫助,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做好當時他心目中的「真正君王」,當時的他還以為自己真的能夠坐上這個位置。他按照師傅的指導,並沒有爽快的答應下來,而是裝成半推半就的樣子,看起來很委屈的接受了。其實他內心還是很開心的!

溥儀和丫鬟

當時的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被師傅帶著處理那些大臣的上書,他也不用再念書了,剩餘的時間就是帶著太監們一起玩耍,或者去到後花園,遛一遛自己養的駱駝。但是這種悠閒的情況並沒有維持太久,宮中便受到了轟炸,一時間宮內出現了嚴重的動亂,沒有人知道該怎樣面對這樣的情況。當時只有十二歲的溥儀看到宮內大變樣,沒有了之前的歡聲笑語,之前來參拜的大臣們也都不在了。僅僅維持了12天的皇位沒了,知道此事的他痛哭不已,年少的他知道自己再也看不到人們在他面前唯唯諾諾,凡事都會順著他的樣子了。後來他就被趕出了皇宮,他想要出去的夢想實現了,但是他突然又開始迷茫了。

在天津

第三次就是被日本人強行推上了君王的位置,但是他只是一個傀儡。但是他當時並沒有感受到這些,他只是看到很多人都在他的身邊擁簇他。當時的吳佩孚就上書想要為溥儀稱臣,張作霖還在溥儀的面前磕頭,段祺瑞也是想要和他見面,日本天皇也是接待了他......

這給了他一種錯覺,他還認為自己還是一個擁有權力的君王,他被眼前的狀況所迷惑了雙眼。他不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傀儡。

溥儀

直到後來日本戰敗,溥儀選擇籤訂了退崗詔書。正式宣布那個偽國的滅亡,之後溥儀也是被轉交給新中國,接受了改造。結束了他這三次荒誕的君王之旅。這個時候的他也認識到了自己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就是因為他的一己私慾,為這個國家造成了多大的損失。後來的他就積極地接受新中國的改造,成為了一位中華人民公民。

我的前半生

他自己也寫了一本書,這本書記錄了他從小就上位到後來的流亡再到後來的接受改造的全過程。通過這本書可以看到一個末代君王的悲喜。這本書的銷量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並且被拍成了電影。

這也是第一個被允許進入到紫禁城拍攝的電影,很多人會認為導演是一個中國人。其實不然,這是由一個義大利的導演拍攝的。他用外人的眼光非常客觀地描述了這位末代君王的一生,內容還是比較真實,沒有太多的偏見。

末代皇帝劇照

他的悲劇不僅僅是因為被限制了自由,他更是沒有什麼的發言權,作為一個君王卻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說的話都是別人教的,不能不說的內容。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皇上說的話無論是誰都是煙遵守的,但是到了他這就完全沒有了發言權,他說的話沒有人去遵守,也就只能命令一下身邊的僕人。真的是赤裸裸的諷刺,他的人生都被把控在別人的手裡。他曾經說過每個人都不會在意我的心裡話,他們就只會教他該說怎麼,該去做什麼。

溥儀合照

在當時的那個時代,命運對於很多人都是不公的,溥儀只是當時的一個代表之一。在那個動亂的時代,如果想要活下去,人就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你就不能隨便的說話,你不能做很多你想要去做的事情。當時的人們都是戰戰兢兢的活著,生怕自己因為一句話或者一件事引來不必要的責任。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每個朝代最後的最後一位君王的結果都不會很好。前人造下的罪孽還是需要後人來承擔,他是一個比較可憐的人,就算那個時候的他到底有多麼的了不起,他都沒有辦法改變當時的那種局面。很多人只看到了他的無能,沒有看到他的那種無奈。他雖然在自己的後半生做出了一點貢獻,但是還是不能抵消他之前身不由己犯下的罪過。

相關焦點

  • 《末代皇帝》觀後感:溥儀是個怎樣的人?
    《末代皇帝》小巖看過很多遍,最近在機緣巧合下又重溫了這個部傳奇電影,感慨良多……《末代皇帝》中的溥儀是一個怎樣的人?溥儀是中國最後的一個皇帝,亦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是天生的失敗者,亦是一個悲哀的傀儡皇帝。他很想恢復自己的帝位,整天活在他的帝皇夢當中。「我是皇帝,我本來就是皇帝。」 「除了做皇帝,我什麼都不想做」,溥儀整天在做白日夢。但他忽視了自身能力的極限,也忽略了對當時政治環境的認識。他的理想(幻想)是要重坐龍廷,做大清的第十代皇帝。
  • 溥儀的弟弟溥傑的人生路
    如果我的人生讓我重新開始,重新選擇的話,我只會選擇平淡無常的普通人的生活,至少那樣我的人生不會有太多的坎坷,留給我的應當是平平安安的幸福生活。愛新覺羅溥儀,我們所熟知的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與他相關的故事恐怕說上許久都無法盡興。而與他相依為命的弟弟溥傑,陪伴著哥哥溥儀走過了人生坎坷的前半生。
  • 特殊身份,讓溥儀的「七情」,也顯得那麼與眾不同
    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正宗」的末代皇帝,無疑他的故事,總是充滿著一種神秘的色彩。這期間,溥儀,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他人生的所謂「七情」又經過了怎樣的重重「考驗」?才讓他,帶給今天的我們,某種一言難盡,比較複雜的心境。好了,下面,就簡單說一說吧。首先,是關於溥儀的喜。其實,在溥儀跌宕起伏,僅有61年的生命裡,還有什麼會比「自由」更令他感到欣喜若狂嗎?應該沒有。
  • 溥儀遊太湖見乾隆御碑落淚,旁人問原因,溥儀這幾句話令人稱讚
    溥儀,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傳奇的一位皇帝,沒有之一:3歲登基,7歲退位;12歲再登基,11天後再退位;29歲再登基為傀儡皇帝,40歲再退位。歷史上沒有哪位皇帝能有溥儀這般傳奇的經歷,三載皇帝,三起三落,不但沒被清算,反而是得到善終,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溥儀是不幸的,但也是萬幸的!
  • 溥儀得到特赦後,曾去看望曾經的太監,太監的一句話令其無地自容
    導語:溥儀的一生可謂是充滿著傳奇的色彩,而且一切傳奇從他三歲開始就上演了。三歲登基,沒做兩年皇帝又被迫退位。後來在日本人的扶持下當上偽滿洲國皇帝,可依然沒有擺脫傀儡皇帝的命運,此後又淪為蘇聯的階下囚。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溥儀終於被遣送回國,他面臨的是社會改造。
  • 溥儀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看看他小時候每天晚上在幹什麼就知道了
    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的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也具有悲劇色彩,世界上沒有任何皇帝能夠複製他的一生。他一共有5位老婆,可沒有留下任何子嗣,為什麼溥儀沒有留下子嗣,讓我們來看看他小時候都幹了些什麼就知道他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了。
  • 溥儀再回故宮,提醒畫像掛錯了,專家卻不屑一顧,溥儀:這是我爹
    只有從坎坷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活出人生的意義,才是不屈服於命運。當然,有一些人的人生早在剛剛開始時就已經被人埋下了不幸的種子,一如末代皇帝溥儀。賀拉斯在《卡耳米拿》中說過:「一切悲苦的命運中最大的不幸,是往日曾為幸福之中,而今卻淪為不幸之人。
  • 溥儀得知婉容死訊的時候,婉容已經去世3年,溥儀的反應卻很冷漠
    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后,婉容的遭遇無疑是最令人惋惜的,婉容雖然算得上封建時代的才女,但是傳統的教育使她很溫順,自甘命運,她情願做個「掛名」的妻子,也不肯丟掉皇后的身份,這也決定了她的悲劇命運
  • 金瑞亨 | 我是一步步走過來的,雖然緩慢,但是正直
    「一步一步走過來。 」在訪談中,李棟旭本來想問,從業過程中,是否想過放棄,但是想一想覺得這樣的問題,好像沒有必要問,應該沒有吧,金瑞亨想了一下說,應該沒有。然後,她停頓了一段時間,慢慢地,眼睛裡面出現了淚光,沒有流淚,可是眼睛亮亮的。她說:- 是的,沒錯,二十多歲的彷徨。
  • 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傳奇跌宕的人生
    是如何締造這番「中國風」狂潮,又是如何寫下中國近代史上,最戲劇性的一刻。拍攝地點直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的北京紫禁城,為維護歷史文物與古蹟,太和殿內須遵守排山倒海而來的限制規範,在如此苦難的環境下,終能完成上千人叩拜堪稱史詩級的「登基大典」,這一幕,更如實道出整部《末代皇帝》的一切風華。
  • 她是清朝末代格格,傳奇人生堪比溥儀,臨死前道出皇家一陳年醜聞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溥儀。而且,自1912年清朝滅亡後,溥儀後半生的人生遭遇大家也都一清二楚,先是跑到偽滿帝國當起了傀儡皇帝。 不難看出,自從離開故宮後,溥儀基本上都是獨自成行,身邊也鮮有其他清朝皇室人員了,頂多帶了個皇后婉容,最後還病死在偽滿洲國監獄。這裡,不知各位好不好奇,當年清宮裡那麼多格格,清亡後都去哪了?
  • 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
    當時看完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是,這可不是皇上,這簡直就是一個單純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子啊~也太懦弱了吧,哪有一點兒皇上的威嚴~自此,溥儀在我心裡的印象,就只能用一個慫字來代替,這個皇帝太慫~        指針撥到今天,我終於看完了溥儀自己寫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全本,這本書比1964年出版的要多了十幾萬字,應該是溥儀寫的二稿,裡面多加了很多溥儀的原稿,以及第一版本不曾出版的內容,
  • 賭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
    年輕時何鴻燊是標準的美男子,過著衣食無憂的闊少生活,就讀於香港最好的--的皇仁書院,心裡自然不在讀書這件事情上,成績很差。何鴻燊的爸爸在一夜之間破產,變得一貧如冼,家中的變故,何鴻燊嘗到了世態炎涼.沒落.才成就苦苦拼搏出來的澳門賭王。
  • 張瑪莉的傳奇人生,從小是流浪兒,如何一步步成為李小龍的嫂子?
    張瑪莉的傳奇人生,從小是流浪兒,如何一步步成為李小龍的嫂子?提到李小龍大家都不陌生,師承葉問,是MMA之父、截拳道的創始人,更是世界武道的變革先驅者。美國甚至將《死亡遊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隨後還發行過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
  • 溥儀帶夫人重遊故宮,迎面走來一老頭,溥儀見了臉色驟變
    也正是由於這次驅趕,溥儀開始了他顛沛流離的後半生,常年背井離鄉。從某種意思上來說,溥儀和鹿鍾麟應該算是仇人。 在中國有句古話,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兩位看似再也不可能相遇的人萬萬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相遇。而這次的相遇對他倆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
  • 溥儀退位後,他的7個仙女級別的妹妹都嫁給了誰?後來都怎樣了?
    中國最後的一位皇帝是溥儀,他在不懂事的年歲裡度過了真正的皇帝生活。1912年,清朝退位後,他亦生活在紫禁城內,而他的兄弟姐妹們則生活在家中。儘管往日繁華已不再,但政治聯姻依舊是他們的特色,那麼,溥儀退位後,他的妹妹們都嫁給了誰呢,後來怎樣了呢?
  • 溥儀再回故宮,有人提醒畫像掛錯,專家不屑一顧,溥儀:這是我爹
    人生坎坷的時候,總要歸結為命運的不公平,但有多少人的人生才能幸福、完美呢?唯有在坎坷的人生中尋找自己的價值,活出生命的意義,才是不向命運低頭的。誠然,有些人的生命早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不幸的種子,比如末代皇帝溥儀。在《卡耳米拿》一書中,賀拉斯說:「一切悲痛的命運中最大的不幸,是過去曾經的幸福,如今的不幸已經淪為了不幸。」對溥儀來說,這又有什麼不同呢?
  • 作家中最了解溥儀的人 賈英華新作披露溥儀偽滿秘事
    他打撈的史料真實而珍貴,揭示出末代皇帝溥儀令人罕知的一面。作家中「最了解溥儀的人」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近幾年,賈英華放在讀者面前的《末代皇族的新生》《末代皇帝的非常人生》《末代太監孫耀庭》《末代皇叔載濤》《末代皇弟溥傑傳》《末代皇妹韞龢》《末代國舅潤麒》《末代皇帝最後一次婚姻解密》等著述,本本受到讀者歡迎,而且受到國內外上百家權威媒體,諸如中國日報、紐約時報等大篇幅評介。他坦言,「這次是我撰著的第十二本有關溥儀的紀實作品」。
  • 溥儀的一生《末代皇帝》:浪漫的東方想像,失落的歷史人質
    而這部《末代皇帝》當屬這中間的頂峰之作,那富含著浪漫主義氣質而又不失哲理性批判的影像風格,帶我們走進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跨度近六十年的生命歷程。而又因溥儀本人傳奇的人生經歷幾乎裹挾了中國整個近代史,所以可以說這部《末代皇帝》是個人的傳記,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