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管是生老,還是病死,一直在不斷追求著長壽。
說到長壽,或許並不是每個人的願望,但是,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能夠健康地活著。
45歲以後,如果身體保養好,心態處理好,那麼你離長壽,便會越來越近!
45歲以後,這5個特徵,佔得越多,壽命越長!
1、面色紅潤
一個健康的人,人們大多會說他「氣色真好」。
而氣色好,正是面色紅潤,且有光澤的體現,說明這個人的氣血充足,身體健康。
而如果,一個人的面色蒼白,則是體質虛弱的一種表現。
2、睡眠質量好
俗話說,每天睡得好,八十不顯老。
研究證實,健康的睡眠,有助於提高人類機體的免疫能力,增強對抗疾病的能力。
睡覺時,不打鼾,入睡快,說明睡眠質量好。
如此,便能讓機體得到很好的休息,精力充沛地迎接每一天。
3、沒有「三高」症
眾所周知,三高,也就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三高症,是現今社會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患病人群越來越多,年齡層次也越來越廣。
三高雖不能一時致命,但是如果不控制,不重視,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威脅人們的健康。
所以說,如果45歲以後,沒有三高,那麼恭喜你,身體還算比較健康,是長壽的體質。
4、口味清淡
一位過百歲的老人,陳述自己的日常:一直保持口味清淡的習慣。
平時飯量不大,並且儘量少吃多餐,不剩飯菜。碰見肥肉,也很克制,只夾一兩片肥肉吃。
相關數據顯示,三高等90%的疾病,都是由於飲食引起的,所以,口味清淡很重要。
5、用腦較多
有關報導指出,受教育程度高、智商高的人,通常壽命較長。
而那些教育程度低的人,多數因為社會保障低,飲食質量差,很容易壽命短。
該項調查顯示,從事管理的工作者,其平均壽命最長,其次是技術人員,銷售人員,一般勞動人員,純體力人員,礦工。
45歲以後,想要健康更長壽,堅持「四個原則」!
1、久坐少一點
《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每天久坐3小時以上,可減少2年的預期壽命。
久坐極易引發頸椎病、胃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應該積極進行預防。
老年人雖然身體不好,也不要長期久坐不動,要儘量積極地參加戶外運動,哪怕只是散散步也對健康有益。
2、茶水喝一點
喝茶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養生的需求。
45歲以後,可以每天喝1-2杯茶葉水,既滿足味蕾的需求,也能起到養生的目的。
適合女人喝的茶:刺玫菊茶
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花,性溫,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調理血氣、促進血液輪迴,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作用,對緩和情緒有幫助。
適合男人喝的茶:奶汁草紅茶
奶汁草根,作用影響最大的就是保肝,清肝毒,預防肝損傷。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曾報導,用奶汁草根泡水喝,對於排肝毒,預防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需要注意的是,奶汁草性寒,可以將其進行發酵,製成奶汁草紅茶,日常飲用最佳。
3、運動多一點
45歲以後,年齡越大越應該多運動、多動腦,以防止老年痴呆。
老人運動選擇時間在上午9-11點運動、下午3-5點運動。1小時的鍛鍊,可以用15分鐘預熱、30分鐘運動,最後15分鐘伸展。
4、情緒好一點
世界上的千千萬萬人,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敏感,有的人樂觀,有的人悲觀。
但是研究表明,性格對於健康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
心態消極,情緒負能量的人很容易就會鑽牛角尖,容易不開心,長期不良情緒的累積,會影響我們身體的免疫力,引起疾病。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