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好玩嗎?
好玩呀!東西好吃還不貴,種類又豐富。風景區不壯麗但都乾淨又精緻,還帶著懷舊的氣質。人超級友善又熱心,而我剛開始面對這樣的熱情時還存有戒心,不明白他們為什麼對我們這麼好。
十五天的臺灣自由行就這樣結束了,是短還是長?想家的時候覺得這次的旅行有點長,但當我坐在家中回憶起這次旅行,真心覺得意猶未盡。於是,我逢人便說:「臺灣真好,以後若是時間允許每年我都要去一次。」
12年11月12日,北京晴,臺北陣雨
早上七點一刻我們在首都機場二號航站樓集合,辦理值機手續。趕上十八大安檢很嚴格,幸虧到得比較早。經過了三個多小時的飛行我們順利抵達臺北桃園機場。下飛機的時候機上廣播放著《外婆的澎湖灣》,聽得我們好愉悅啊!
下飛機先去買張可以上網的電話卡,我們要玩15天,買一張30天的月租卡,1145新臺幣。可以往臺灣和內地打電話,放到一個人的iPhone裡分享個人熱點,大家都可以用手機上網了。我們買的是臺灣大哥大電訊公司的手機卡,因為這個公司的名字聽著霸氣!不過經過十五天的體驗我們覺得臺灣大哥大也還成。
我們12號和13號在臺北住的酒店是凱統大飯店,位於捷運忠孝新生站。從機場坐長榮巴士可以到酒店。車價150元。凱統大飯店是源的同學通過旅行社訂的,每晚一個房間2300臺幣,房間很小很普通,就是位置好,坐捷運很方便,出門就是。溜達著就到世貿和西門町鬧市區了。
在臺北的這15天都是我管錢,大家每天交給我一些公款,然後我來買車票、付飯費什麼的。在臺灣,買瓶水要二三十,沒一會兒就花了一千多,我剛開始還真不是很適應呢,呵呵~人民幣兌新臺幣的匯率大概是1:4.6。
到了酒店,大家把行李放下就準備出去逛了。先去捷運站辦理一張「悠遊卡」。這卡就相當於北京的「一卡通」,可以坐捷運、公交,還能在7-11和一些便利店裡消費。押金是100元,用滿20次可以免手續費退還所有的押金。沒有用滿20次,扣除20元的手續費。離開臺北的時候可以到捷運站退卡,不退也行,終身有效,可以下次來的時候再用。最後我們離開的時候誰也沒去退,大家都覺得臺灣以後還會再來的。
剛到臺北,一點也不覺得陌生,反而感覺似曾相識。臺北的街道感覺都舊舊的,很懷舊,路上有很多帶著頭盔騎機車的人。
如果你要往大陸郵寄明信片要扔到紅色的桶裡面,郵資是6元新臺幣。
臺灣很多小小的細節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些暴露在外面的電箱上都畫著畫,而且這些畫在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會根據各地的風景而定。這樣比一個傻呆呆的大鐵箱子看著舒服多了。
臺北比我想像中的冷,還下雨。我的行李裡面都是很清涼的衣服,還有好幾條花裙子呢。我在微信上和阿呆說:臺北下雨了,有點冷。他給我回: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源約了個微博網友,一個北京女孩叫@NiKa愛喵咪,他的男朋友在臺北工作。她從微博上知道我們來臺北了很高興,我們約在忠孝復興站見面。我們從忠孝新生站走了一站地過來,一邊走一邊拍拍街景。
見到NiKa之後我們是這麼打招呼的:你好,我是東城的……我是海澱的……你好,我是豐臺的……我是朝陽的……我也是海澱,你好……
NiKa問我們想吃什麼,我想了想說:滷肉飯。她掏出手機查了一下,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家她覺得不錯的滷肉飯餐廳在我們住的忠孝新生附近,於是我們坐了一站地鐵又回去了。NiKa到臺灣旅行最好下個APP叫「愛評」,就相當於我們的「大眾點評」,可以查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在捷運站裡看到了《暮光之城-破曉》的海報,好像去看啊,最終也沒看成。
店址: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二段134巷12號1F
這三個眼鏡妹,從左到右分別是:潘潘貓、NiKa、路路
我們點的盤盤碗碗擺了一桌子,不過量都不大。我想待會兒還要去吃別的,所以給自己點了一碗小半份的滷肉飯,沒想到這麼小啊。這家的滷肉飯可以點一大份、一小份、小半份。我們還點了滷蛋、豬蹄、嫩豆腐、筍絲、炒芽菜、排骨苦瓜湯、綠豆薏米湯。都挺好吃的,最喜歡排骨苦瓜湯了。
吃了臺灣的滷肉飯我才知道以前我在錄製旅遊衛視《美味人生》中做的滷肉飯是多麼的不正宗。肉一定要切得小小的,還要放油蔥酥。
一家賣魚丸的攤位,有辣和不辣的兩種基礎味道,還可以加九種不同的調味料。看著攤位上電視裡循環播放的綜藝節目推薦。想起在家常看的《康熙來了》裡面經常介紹的臺灣小吃街上的各種美味小吃,越想越興奮,剛剛吃的滷肉飯好像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點了一串辣和不辣的,上面撒的調料是芥末和咖喱。這魚丸辣的是真辣,後勁還挺足。25一串
把奶酪裹在肉餡中間,外面沾滿麵包糠,下鍋炸熟,吃的時候裡面還拉絲呢~豬肉的45臺幣,還有牛肉的。
這家碳烤麻糬的攤位門前排了很多的人,一定很好吃才能這麼受歡迎的吧,那我們也必須得湊個熱鬧。
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不同的醬料,有甜味的,煉乳、起司、花生、巧克力、抹茶、黑芝麻、黑糖。還有鹹味的照燒、沙茶、泰式香辣、咖喱。這個每串都是25臺幣。烤得焦焦的年糕,熱乎乎的蘸著醬料還真挺好吃的。
在西門町的一條巷子裡見到一排餐廳都打著魷魚焿的招牌,想必這個小吃應該很有名吧,那必須得嘗嘗啊!
隨便走進一家很大眾的餐廳坐下來,剛才一直逛也不覺得累,有座位坐下來倒覺得很累呢
點了一碗魷魚焿,裡面有厚厚的魷魚片、蛋花、細細的粉、一點沙茶醬、還有超級提味的九層塔。臺灣人很喜歡吃九層塔呢,這樣的焿裡面放,鹽酥雞裡面也會放。
又點了碗花枝焿,花枝就是墨魚啊。這個裡面沒加粉,也很鮮。吃到這個環節的時候男孩子們已經投降了,他們拖著下巴磕看著我們吃,嘴裡還不住的叨叨著:你倆可真能吃啊!
逛完西門町,某人在便利店買了本封面很誘人的雜誌。雜誌是塑封的,只有付了錢才能打來。開封後翻了幾頁,某人說:他被封面給騙了。很憤怒~~
那一天,我們在忠孝中路上走了一遍,好累。源說:動力火車是怎麼走的九遍啊?這剛走了一遍腳就酸了。為了鼓勵自己我們拿著手機,用「唱吧」唱了一遍《忠孝東路走九遍。》
在路邊拍到的廣告牌子,雖然現在說有點早,但臺北真的意猶未盡。(感謝網友潘潘貓提供的圖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