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讓我們以不尋常的方式,置身拉斐爾作品展中

2020-12-23 華藝網

繼去年達·文西逝世500周年之際全球各地密集舉辦紀念特展之後。今年,與達·文西同為「文藝復興三傑」的拉斐爾成為了又一個博物館聚光燈下的主角。2020年恰逢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包括英國國家美術館、美國國家美術館、柏林國家博物館在內的多家博物館,都正在或即將舉辦相關特展以示對他的致敬。

1510至1520年間拉斐爾的自畫像,圖片來源:Wikipedia

1483年,拉斐爾誕生於義大利的烏爾比諾。其父喬萬尼·桑西是位默默無聞的畫家,在其唯一的兒子誕生後,給他起名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常稱為拉斐爾,並堅持由孩子的母親親自撫養。所以,童年時代的拉斐爾受父母家庭環境薰陶,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而沒受到貧民家庭那種相俗、野蠻方式的影響。父親喬萬尼還是一個藝術中心的負責人,平日裡自然也經常能接觸到很多名家名作,所以小拉斐爾也會經常和他爸出入總督府,研究各種畫作。

拉斐爾的父親喬瓦尼

拉斐爾長大後,喬萬尼發現他特別喜愛繪畫,並在這方面頗有天賦,便開始教他學畫。幾年後,年紀尚幼的拉斐爾便成為喬萬尼在烏爾比諾眾多創作中的得力助手。後來喬萬尼逐漸發現,自己已經無力傳授更多的東西給兒子時,便決定讓拉斐爾拜彼得羅·佩魯吉諾為師。佩魯吉諾在顏色、光影和人物的輪廓方面給了拉斐爾靈感,而拉斐爾學習佩魯吉諾的繪畫風格時,在每一細節的模仿上都異常逼真,以至他繪製的肖像與老師的手跡如出一轍,真假難辨。

佩魯吉諾

21歲時,拉斐爾離開佩魯吉諾的畫室,前往佛羅倫斯,成為了一名獨立的畫師。他的到來,打破了當時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近乎白熱化的對壘。不過最終成就拉斐爾的,還是羅馬——拉斐爾25歲直至去世幾乎都是在這裡度過的,他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也幾乎都是在這裡誕生的。

拉斐爾以表現肖像畫和聖母像中無人可及的優雅姿態而聞名。他所繪的聖母像既有宗教的虔誠,也體現母性的溫柔以及青春健美,彰顯人文主義的思想。他享有羅馬教皇梵蒂岡宮廷畫家的最大榮譽,與達·文西米開朗琪羅並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三傑。他把文藝復興時期新柏拉圖主義的藝術理想,好像輕而易舉地就予以形象化 。

拉斐爾繪畫中寧靜和諧的特質被認為是那個時代人文主義推動力的最高典範之一,它試圖通過強調至美的藝術作品來探索人在世界上的重要性。他不僅掌握了文藝復興時期高級藝術的標誌性技巧,如立體、透視、精確的解剖結構、真實的情感和表達,他還融入了一種獨特的風格,以其清晰、豐富的色彩、輕鬆的構圖和獨特的宏偉而著稱。

拉斐爾,《聖母子》,1505年,美國國家美術館藏

拉斐爾在美術史上對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貢獻之大,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史實。雖然,拉斐爾在藝術成就上論英智與創造,他不如達文西;論氣魄與造型,他不如米開朗琪羅;論色彩與官能,他也不如威尼斯畫派,可是他卻能充分發揮他綜合性的藝術天才,因而他能夠締造文藝復興時代最輝煌的藝術業績。拉斐爾很早就吸收了前代藝術大師畫風與技法的精髓,然後再把這些精髓統一在自己的實際創造裡,並且將重點放在人間理想美的表現上,具體刻畫了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調和精神,使他成為一位溫厚圓熟的人文主義藝術大師。這種理想化的美之調和,就是拉斐爾藝術的精神所在 。

拉斐爾,《阿爾巴聖母》,1510,美國國家美術館藏

拉斐爾懷抱著新柏拉圖主藝術理想,以其洗鍊的畫技,將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發揮到極致。雖然他留下的作品不多,其作品所展現的光華,影響後世甚遠。拉斐爾的藝術被後世稱為「古典主義」,不僅啟發了巴羅克風格,也對17世紀法國的古典學派產生深遠影響。就美術史的角度而言,拉斐爾不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更為後世開啟一扇創作黃範的新窗 。

但和頗為長壽的兩位巨匠達文西和米開朗琪羅不同,拉斐爾於1520年4月6日在羅馬辭世時年僅37歲。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作家皮埃特羅·本博(Pietro Bembo)為他撰寫了墓志銘:「拉斐爾在此處安息,在他生前,大自然感到了敗北的恐懼;當他溘然長逝,大自然又唯恐自己也將死去」。

在今年遍布全球各地的拉斐爾相關展覽中,不少選取的角度別出心裁,不僅考察他著名的繪畫作品,並且考察他在應用藝術、建築、考古不同領域的創作活動。由此開啟的,是人們對於這位文藝復興大師的再度發現。

「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美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2月16日至6月14日

拉斐爾、馬坎通尼奧,《無辜者的大屠殺》,約1511年

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美國國家美術館營造了一個私密的展覽環境,呈現25幅版畫作品,以展現拉斐爾如何為後來的藝術家、鑑賞家和學者塑造卓越的審美標準的。展覽展出拉斐爾的4幅素描,包括《聖喬治與龍》(約1506年,國家美術館)、《花園中的聖母》(1507年或1508年,巴黎羅浮宮)畫稿。他最親密的合作者和追隨者Giulio Romano, Polidoro da Caravaggio和Perino del Vaga的9幅作品也在現場展出。

在展覽策展人喬納森·鮑伯看來,「拉斐爾比其他藝術家都更能確定何為『理想美』:何為好構圖和系統繪畫的標準。他的作品也奠定了藝術學院的基礎。雖然前衛藝術的興起使古典不再是藝術的唯一標準,但拉斐爾的作品在美學範疇上的認可依舊延續到今天。」展覽以「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命名,除了顯示拉斐爾的才華外,也希望突出拉斐爾風格對他的周圍藝術家和藝術環境的影響。

美國國家美術館館藏拉斐爾的5幅畫作是歐洲之外數量最多、最重要的一組拉斐爾收藏。5幅作品展現了拉斐爾創作的黃金10年,將在美術館西樓的主樓層展出,以補充這次展覽。

拉斐爾,《八使徒》,約1514年

拉斐爾,《先知何西亞和約拿》,約1510

拉斐爾以理性、系統的方式研究他人的藝術風格,也記錄下自己的風格演變。作為比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年輕一輩的畫家,他的作品融合了前兩者,以及他的老師佩魯吉諾,並影響了後來歐洲古典繪畫各個方面。

展覽中拉斐爾在1510年的作品《先知何西亞和約拿》展示了吸取他人技法的能力。這件展覽的重要作品,明顯帶有米開朗基羅的影子。雖然,對於拉斐爾是否借鑑米開朗基羅,兩人一直有爭執;作為競爭的同行,米開朗基羅也「讓拉斐爾不得不忍受他持續不斷的妒忌、蔑視和怒火。」但米開朗基羅富有遠見的繪畫風格對拉斐爾產生了重大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先知何西亞和約拿》就證明了這一點。

拉斐爾、馬坎通尼奧,《阿帕羅的阿波羅》,1515、1520

拉斐爾,《聖喬治和龍》,約1506年,美國國家美術館藏

「拉斐爾1483至1520」--羅馬奎裡納勒博物館

展期:3月5日至6月2日

這是羅馬舉辦有史以來最大的拉斐爾主題展覽,集結其數百件作品。展出包括素描、油畫和掛毯在內的120多件拉斐爾作品規模之大為世界之最。為防止失竊或遭到其他損壞,所有展品共投保40億歐元(約合308.5億元人民幣)。展出作品包括由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法國巴黎羅浮宮、英國國家美術館和美國國家藝術館等多家博物館出借的藏品。

「《雅典學院》畫稿修復展」--米蘭盎博羅削美術館

展期:3月27日起

《雅典學院》

自1610年起,拉斐爾的代表作《雅典學院》的大型畫稿一直存於盎博羅削美術館內。義大利的修復專家從2015年開始著手對該作品進行修復,如今修復完工後,這幅文藝復興時期尺寸最大的畫稿得以重新在盎博羅削美術館展出。

在盎博羅削美術館的24個展廳內,還展示著包括達文西、提香、波提切利和簡·布魯格爾等的名作和手稿。

「拉斐爾的掛毯藝術:靈感與再現」--德勒斯登古代大師繪畫陳列館

展期:4月3日至7月19日

拉斐爾設計的掛毯

收藏著拉斐爾名作《西斯廷聖母》(Sistine Madonna)的德勒斯登古代大師繪畫陳列館將在2月28日重新向公眾開放。儘管展覽的具體信息尚未公布,但展覽將是德國拉斐爾紀念展中的重頭戲。

《西斯廷聖母》

「拉斐爾」--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10月3日至2021年1月3日

《亞歷山大人聖凱薩琳》

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拉斐爾紀念展將展出20幅來自法國羅浮宮(The Louvre)、梵蒂岡博物館(Vatican Museum)和烏菲茲美術館等國際重要博物館館藏的拉斐爾作品,加上原本館藏10幅拉斐爾繪畫,該展覽有望成為2020年規模最大的拉斐爾紀念展,它也將成為歷史上最重要的拉斐爾展覽之一。

展覽關注拉斐爾藝術生涯的方方面面,這意味著除了繪畫和製圖,還將包括拉斐爾參與的考古學、建築和詩歌,以及版畫、雕塑、掛毯和應用藝術等領域。

從2007年開始,在安德魯·W·梅隆基金會的支持下,倫敦國家美術館啟動了針對館藏10幅拉斐爾作品的「梅隆數字文獻項目」,收集和儲存拉斐爾作品的藝術史研究、技術和修覆信息,將過去近200年間存在於倫敦國家美術館各個部門和檔案中的資源數位化,供專家和公眾使用。

同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則將在翻新後的拉斐爾展廳(Raphael Court)中,展示他最重要的教皇委任作品——一系列大型的掛毯草圖。

「拉斐爾的線條」--聖彼得堡國家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展期:12月7日至2021年12月7日

《康涅斯塔比爾聖母》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家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的229展廳,因為兩件館藏拉斐爾繪畫,而被人們俗稱為「拉斐爾」展廳。其中《帶著一本書的聖母》(《康涅斯塔比爾聖母》)是義大利佩魯賈的康涅斯塔比爾家族在1871年送給俄國皇室的禮物。

該畫作是拉斐爾職業生涯之初創作的小幅圓形構圖作品,年輕、美麗的聖母抱著耶穌,手上拿著一本書在觀看。而背景是全景式的風景畫,山川是柔和的線條,有鏡子一樣的湖泊表面,纖細的樹枝上有春天的嫩葉。這樣一個和諧的風景畫讓人回想起烏爾比諾,拉斐爾的出生地。圓框為聖母的身形輪廓和山丘的輪廓線條設定了節奏,這正是2020年年底的展覽「拉斐爾的線條」關注的重點。

「拉斐爾《基督下葬》 複製品的命運」--翁布裡亞國家美術館

展期:10月至2021年1月

《基督下葬》

展覽將追溯與1608年從佩魯賈的 San Francesco al Prato 教堂失竊的拉斐爾名作《基督下葬》相關的一系列事件,《基督下葬》可謂拉斐爾早期畫作中的集大成者,明顯地仿效米開朗琪羅的雄強風格,著重壯實的人體表現,同時又預示著他羅馬時期的風格。同樣在佩魯賈,聖塞韋羅禮拜堂會展出經過修復的壁畫《聖三位一體與聖徒》。

《聖三位一體與聖徒》

除了眾多的聖母畫像外,拉斐爾還創作了許多大型壁畫,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梵蒂岡。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第一幅溼壁畫卻是 1505年,在佩魯賈的聖塞韋羅禮拜堂完成的。

《聖三位一體和聖徒》被保存在一個密閉狹小的空間裡,已經殘破駁落。上半部沿襲了拉斐爾典型的唯美浪漫風格,對人物和背景的關係處理日趨完美,恰到好處地利用了建築上部的半圓拱弧,使畫面與牆面順乎自然的舒適。象徵聖父、聖子、聖靈的三位一體形象,位於拱形畫面的最高處,左右以飛翔的天使烘託飄逸的氣氛;各路聖徒分坐兩側,拉斐爾運用卓絕的造型技巧布置了這些升入天堂的真實人物形象,使他們看上去有很強的節奏張力。

「拉斐爾 2020」--米蘭永久博物館

展期:2019年10月4日-2020年2月20日

這不僅僅是一個展覽,而且是由圖像、聲音、回憶和感官構成的真正的多媒體沉浸式路徑。這條路徑大約持續75分鐘,蜿蜒穿過五個不同的房間:從一個介紹區開始,那裡提供了藝術家生活的未曾講述的故事,直到體驗的核心:沉浸式區域,該區域從地板到天花板到大廳牆壁構成了360°的環繞。參觀者被帶到十六世紀,置身於拉斐爾的作品中,以完全不同尋常的方式重新體驗生活。

相關焦點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單純之美背後是被忽略的藝術智慧
    2020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大博物館原本都計劃了持續整年的各類特展。然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令一批展覽不得不「停擺」,尤其是在拉斐爾的故鄉義大利。我們期待著疫情早日結束,我們仍然有機會在各大博物館和拉斐爾的真跡面對面。
  • 疫情之下,再現500年前拉斐爾的藝術人生
    觀眾在皮耶羅作品《拉斐爾葬禮》前攝影:Fabio Frustaci2020年是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時間肯定了真正的藝術大師的價值,作為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早在2019年,拉斐爾的家鄉烏爾比諾(Urbino)就 以 馬 爾 凱 國 家 美 術 館(Galleria nazionale delle Marche)的展覽「拉斐爾與其烏爾比諾之友(Raphael and his Friends of  Urbino)」為起點,紀念這位才華橫溢的大師,同時也為即將到來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作鋪墊。
  • 致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大家好呀我是趣看博物館的研究員館小趣有一個好消息小趣忍不住分享給大家那就是2020年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Sanzio逝世500周年特展》展期:2020/6/02 - 2020/8/30地點:羅馬奎裡納勒博物館小趣說:展覽籌備了三年之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拉斐爾回顧展,也是整個藝術界在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十幅宏偉壁毯畫重返西斯廷教堂展出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活動近日在梵蒂岡展開。澎湃新聞獲悉,幾個世紀以來,拉斐爾(Raphael)為梵蒂岡西斯廷教堂設計的十幅宏偉的壁毯畫首次復位,共同懸掛於西斯廷教堂牆壁上展出,展期僅為一個星期,從2月17日持續至23日。拉斐爾壁毯畫重返西斯廷教堂。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36幅名作齊聚北京,帶你讀懂文藝復興最帥天才
    你好啊,我是朵朵~今年是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但好久沒有看過「文藝復興」相關的展覽了。不過最近中華世紀壇辦了拉斐爾的展!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2020.12.13 - 2021.2.21中華世紀壇40元展覽用數字和還原技術,向我們「還原」了拉斐爾分散在世界各地的36幅作品,雖然不是原作,但的確也是一場「不可能的相遇」。
  • 拉斐爾500周年丨年輕的拉斐爾何以躋身文藝復興三傑?
    2020年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或許你見過達文西筆下蒙娜麗莎的迷之微笑;也讚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所展現的人體力量之美;拉斐爾,卻以溫暖圓融、優雅寧靜、亦神亦人的聖母子形象和宗教畫作,集百家之長後來居上,踏上了「文藝復興三傑」的光輝頂點。
  •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在京開幕
    12月12日,「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在北京開幕。展覽在中華世紀壇二層世紀大廳向公眾開放,將展至2021年2月21日。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以國際領先的收藏級數字採集和製作還原技術,創新呈現了拉斐爾的36幅代表作品,其中每一幅都具有個案研究的價值。
  • 紀念拉斐爾逝世五百周年展覽導賞 Una passeggiata in mostra
    紀念拉斐爾逝世五百周年的特展位於義大利奎裡納萊宮博物館,規模宏大,精品薈萃,雖然暫時無法開放觀眾親臨現場,但相信以下精美的導覽視頻將給予我們一次特別的觀賞體驗。通過策展人們的解析,我們將有機會深入了解每件展品的歷史背景與藝術脈絡。
  •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在中華世紀壇開幕[組圖]
    開幕式上,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發表開幕致辭,他表示:「感謝所有這些在中國和義大利能夠幫助我們此次展覽落地的朋友們,就是因為你們,才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在這裡,在拉斐爾大師逝世500周年的這一特殊的年份,來進一步了解大師的天才之處。而且這也是見證了我們雙方之間的文化交流,人與人和兩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這些交流都是建立在我們之前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和合作的基礎上所奠定的。」
  • 數位化拉斐爾代表作在北京展出
    2020年是中國與義大利建交50周年,又逢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該展覽通過數字採集和製作還原技術,以數位化的方式創新呈現了「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的36幅代表作。12月15日,觀眾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參觀「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
  • 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回顧展在羅馬華麗登場
    這幅作品表現出了拉斐爾非凡的細節刻畫功底:椅背上的銅球裝飾對房間的反光;教皇白色長袍的壓紋暗花與色澤在光線與褶皺處的變化,紅色絲絨披肩的高級質感暗示著生活的奢華;教皇手拿放大鏡,手抄本聖經在約翰福音的第一頁上打開,代表著其作為藝術贊助人對藝術活動興趣和捍衛;紅色桌布上的銀鈴——教皇曾經用它來稱呼僕人和朝臣。這些細節無一不令人讚嘆。
  • 世紀壇展出拉斐爾代表作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又逢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作為官方紀念的文化活動之一,「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昨天在中華世紀壇開幕。「該展通過數位化創新呈現了拉斐爾大師的36幅代表作品,其中每一幅都具有個案研究的價值。
  • 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年,藝術界的鋼鐵俠!
    閱讀本文時,建議您點開音樂,邊聽邊看感受更佳謹以此文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年(1520-2020)
  • 拉斐爾500年——天使在人間的匆忙相遇
    2020年,正值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為了紀念與回顧這位大師藝術的一生,2020年3月5日- 2020年6月2日,奎迪納萊宮與烏菲茲美術館聯合策劃了「Raffaello 1520—1483」展覽。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聖母的溫柔永存(內附30+張聖母子畫作)
    撰文 | 馮詩文2020年4月6日,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當我們沿著時間線,再次欣賞他筆下那些詩意溫柔的聖母像,依舊感到震驚與感動。他筆下的聖母子、天使與愛人好像在2020年重新喚醒了文藝復興的優雅與偉大。
  • 「一生一次」的拉斐爾大展,終於重開並延期:6月2日-8月30日
    展覽海報,拉斐爾自畫像2020年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 與大師對話:36件拉斐爾館藏作品亮相重慶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重慶新聞10月30日電(王婷婷)「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29日在重慶來福士正式開展,《聖母的婚禮》、《聖母與聖子》、《神聖家庭與羊》等在內的36件藏於世界各大美術館的作品,悉數亮相。此次展覽作品是通過高清拍攝和仿真原大輸出技術進行高質量複製,高度還原畫質質感與色調色溫,集中重現拉斐爾最重要的藝術創作遺產,將為觀眾集中呈現拉斐爾的創作妙思。
  • 拉斐爾藝術展開幕 數位化呈現36幅代表作品
    :不可能的相遇」展覽12月12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陳杭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陳杭)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又適逢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作為官方紀念的文化藝術活動之一,於12月12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將持續至2021年2月21日。
  • 疫情中的命……仇英很苦,拉斐爾很慘
    從這一點看,同樣是「吳門四家」中的文徵明,似乎運氣一直比仇英要好,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特展有「文徵明誕辰550周年紀念:文徵明及其時代」(2020年1月2日—2020年3月1日),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東京國立博物館2月27日起宣布閉館時,「文徵明及其時代」特展也已接近尾聲了,這一點與文徵明得享高壽不無相似。
  • 一日一話 | 藝術之王拉斐爾
    藝術家是一群天賦奇才有著獨特思想、獨特性格、獨特能力的一群人,但我們可能無緣了解他們奇幻的一生,電影給了我們走進他們世界的機會,去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的愛情,了解他們的作品!當電影和藝術家相遇時,會產生怎樣絢爛的火花?那就跟著Touchbox一起,通過電影走進藝術家的世界吧 !八月份主題:31部電影帶你了解31位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