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新春佳節,廣東人都愛買盆年桔擺在家中,寓意大吉大利,希望來年吉祥如意。
上漖村種植年桔的歷史由來已久,主要集中在中環路兩側。目前村內種植年桔500多畝,共有100多個種植戶,全村預計有50多萬棵年桔、30多萬棵年花。受疫情影響,年桔年花豐產不豐收,省外訂單寥寥無幾,多地花市紛紛取消,這讓桔農們虧本又傷心。
中午十二點,太陽高照,上漖村的中環路上少有車輛來往,盧錦明穿著雨鞋,掛著圍裙,拖著黑色的膠管在田裡澆水。新春將至,地裡一大片黃澄澄、金燦燦的年桔長勢喜人,各個都掛滿果實。盧錦明看著這些年桔,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盧錦明今年70歲,已經種了40多年的年桔,是上漖村裡最早一批的種植戶。由於年紀大體力吃不消,這兩年,盧錦明以每畝6000元的價格向村裡租了3畝地,種植年桔和以菊花為主的年花。按照往年的經驗,每到十月份左右,地裡的年桔就會被批發商訂走八九成。而今年受疫情防控影響,大部分批發商紛紛取消訂單,眼看著花費了一年心血種植的年桔只能繼續「待字閨中」。
「今年的批發商一個都沒來。以前不管是賺多賺少,至少賣出去了,今年還全都擺在地裡。」盧錦明說,種植一棵漂亮的年桔從嫁接到最終成型至少要花三年的時間,大棵的硃砂桔則要四到五年時間。這些年桔就像他的「心頭肉」,既要給予它們足夠「關心」,又要讓它們少受自然災害的威脅。「刮颱風的時候最擔心,要把所有的年桔都集中在一起,不然會被風吹得亂七八糟,整個晚上都要看住這些年桔。」除此之外,最近連續幾天的低溫天氣出現霜凍,盧錦明種植的菊花已經被凍死了一批。
據了解,往年此時,村裡路上都是來拉年桔的貨車,今年卻鮮有人來問津。記者在上漖村看到,整個上午,只有福伯的地頭上來了一輛小貨車。福伯說,這是以前江西的客戶來預訂的,今年自己種了5000棵,總共才賣了這100棵,而且是低價賤賣。「像這種一米多高的年桔,以前批發都要一百塊,幾百棵幾百棵的賣。今年行情太差了,四五十塊就賣了。」
外部訂單銳減,各地花市取消讓年桔銷售雪上加霜,桔農們的心情也隨著寒冷的前期跌到冰點。「今年是最慘最慘最慘的一年,不是一個慘字可以形容的。」阮伯術家裡從父輩一代就開始種年桔,今年是他種植年桔的十年裡遇到的最慘一年。
阮伯術告訴記者,除了一些批發商拿貨外,剩餘的年桔一般都會拉到城區一些街道組織的小型花市上去賣,比如曉港灣、紙廠路、泰沙路、楊箕、建設二馬路等地。這些地方通常都是公開投標,購買到攤位後有正規發票,桔農會聽從城管部門的安排,有序擺賣。今年,全省多地陸續取消花市,廣州部分區域情況還不明朗,但阮伯術已經詢問了往年擺攤的幾個地方,相關人員已明確回復他「今年不擺賣。」
阮伯術有兩個孩子,一個4歲一個5歲,全家就靠這7畝年桔為生,他現在就希望能有地方讓他賣年桔。「我們在地裡辛辛苦苦一整年,就靠年底賣桔子,孩子的學費都要從這裡面拿錢……」
上漖村分管農業工作的黨委委員、理事杜賽仁介紹,由於疫情影響,整個村的年桔都沒有銷路。「年桔長得漂亮,但銷售不漂亮,農民們都很著急。」 目前,村委也在幫桔農想辦法,接下來可能採取兩方面措施。 一是在中海藍灣、嶺南電商城、村口牌坊等周邊主要路口擺放宣傳牌,引導消費者進村購買;二是希望能和附近的市場、商城協調,在停車場兩邊開闢一部分區域給桔農擺賣。目前,上漖村已將村內情況報告給洛浦街農辦,希望由政府出面幫助桔農解決問題。
疫情期間,線上蔬菜、水果、日用品等產品的社區團購改變了居民們的生活。如果讓年桔通過社區團購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一方面既讓居民買到了實惠又靚麗的年桔,另一方面又幫助桔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滯銷問題,豈不一舉兩得?
隨後,記者分別調查了洛浦街轄區內廣州奧林匹克花園、廣州碧桂園、麗江花園等社區的意向。廣奧物業陳華兵表示,小區內共有居民2600戶,年前家家戶戶基本都會買年桔。只要年桔質量不出問題,願意配合在小區裡開展團購活動。廣碧物業鄧敏宜認為,廣碧業主在購買年桔年花方面可能消費力不高,但可以嘗試此種操作。麗江社區黨總支書記謝軍首先肯定了團購年桔的做法,他認為這是一件利民的好事,社區居委願意和物業公司盡全力配合開展助農活動。
各位有需求的桔農可以在文末留言,寫上您的聯繫方式和果園地址,我們將篩選公示,讓大家自主購買。如您需要購買年桔,也可以直接到上漖村中環路附近的果園進行挑選。
洛浦桔農及居民也可掃碼進群,本群只為方便買賣雙方溝通信息,不做任何交易使用。
[ 編輯: 【圖文記者 小石頭】【編輯 方米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