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餐飲行業的復甦,城市的大街小巷熱鬧起來,久違的煙火氣也漸漸回歸。受疫情影響,人們對安全飲食的要求愈加強烈。如何吃得安全又健康成為時下熱門話題。
日前,長沙市文明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消費者委員會、市飲食安全協會聯合發出倡議,倡導市民無論是在公共用餐場所,還是家庭用餐時,均使用「公筷公勺」。飯店、賓館、家庭積極響應,「公筷公勺」正逐漸成為長沙人文明用餐的好習慣。
沸沸茗品店內,服務員提醒顧客使用公筷公勺。圖片來源:芙蓉北路街道鳳亭社區
「一席雙筷」成標配 「隔桌待客」成風尚
長沙,不僅僅是娛樂之都,還是一座美食之城,口味蝦、茶顏悅色等網紅美食早已勾起不少人肚子裡的「饞蟲」。如今,長沙大大小小商圈重現昔日的人氣和繁華,很多餐廳也陸續恢復堂食。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期,全市5000餘家餐飲單位紛紛響應「新文明餐桌」倡議,爭做文明用餐新風尚的引導者和推動者。
沸沸茗品店內「公筷公勺」主題標語。圖片來源:芙蓉北路街道鳳亭社區
公筷公勺。圖片來源:芙蓉北路街道鳳亭社區
「您好,這是這道菜的公筷公勺,請慢用。」在長沙市開福區芙蓉北路街道鳳亭社區沸沸茗品店內,餐廳工作人員正一邊上菜一邊提醒顧客使用公筷公勺。記者看到,餐廳的顯著位置被貼上「新文明餐桌」宣傳標語,並設置「使用公筷公勺」桌籤。店內要求每道菜旁都要放置專門的「公筷公勺」。
網紅湘菜店炊煙時代的工作人員給每桌擺上公筷。圖片來源;蓉園社區
餐桌舉止非小事, 一筷一勺見文明。圖片來源:黃土嶺社區 攝影:周瓊
像沸沸茗品這樣將「公筷公勺」設為標配的餐館還有很多,「一席雙筷」、「隔桌待客」逐漸成為「新食尚」。
蓉園社區轄區內餐飲門店積極行動,每張餐桌上必備「公筷公勺」,工作人員每日進行健康登記。不少社區居民也一直堅持「光碟行動」,以「光碟」「打包」「節儉」為榮。
梅溪湖街道六和溪街酒店加強食品安全衛生,各項硬體全面消毒,大力提倡「公筷公勺」讓大家放心用餐。
金桂社區金禾湘老飯鋪實施公筷公勺制度,對就餐人員測量體溫。
……
對餐飲企業來說,公筷公勺不僅僅是「服務升級」,更是一種「理念升級」,代表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導向。
據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沙將在目前大中型餐飲單位推廣「公筷公勺」的基礎上,逐步向中小型餐飲單位推廣。
日前,長沙市文明辦、星辰在線聯合發布「公筷公勺」主題公益廣告。圖片來源:長沙市文明辦
花式宣傳齊上陣 廣泛傳播「公筷公勺」新理念
一個紅袖章、一本登記本、一個大喇叭,不論是在抗疫阻擊戰還是「公筷公勺」推廣上,社區雷鋒志願者都是勇挑大梁的一群人。張貼海報、發放宣傳單、在線直播、上門宣傳,在志願者的齊心協力下,一場「公筷公勺」接力賽正拉開帷幕。
中國好人湯俊傑與天心區先鋒遠徵營志願者協會志願者為「公筷公勺行動」代言。視頻來源:天心區文明辦
中國好人湯俊傑與天心區先鋒遠徵營志願者協會志願者為「公筷公勺行動」代言,倡導市民群眾從我做起,主動踐行、積極宣傳,引領文明用餐新「食」尚。
金盆嶺街道獅子山社區線上線下並行,持續推進轄區「新文明餐桌」建設,線下向轄區餐飲門店、居民發放倡議書,社區「小喇叭」循環播放;線上開展「公筷公勺」網絡直播,宣傳廣泛、效果顯著。
韶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8名志願者組成了「筷」樂聯盟宣傳隊,穿呼籲居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倡導文明就餐。圖片來源:韶光社區
東方新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讓公筷勺成為新「食」尚」志願服務宣傳活動。圖片來源:長沙文明網 通訊員 王晶
長沙大街小巷刊登「公筷公勺」公益廣告。圖片來源:天心區文明辦
龍馬社區志願者組織居民群眾參與21天文明行為養成計劃,堅持「公筷公勺」文明打卡,同時龍馬社區為參與完成打卡計劃的居民,準備了一份「公筷公勺」文明小禮包,倡導居民健康生活,一起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洞井街道、新安社區、濱湖社區志願者自創「文明餐桌」公益廣告,宣傳節儉消費、文明用餐的理念,引導居民群眾做文明餐桌的踐行者。左家塘街道志願者在轄區微信群等開展「文明用餐 節儉惜福」主題宣傳,引導居民使用「公筷公勺」。
「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培育文明用餐好習慣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引發了人們對日常生活不良習慣的反思。推廣「公筷公勺」,每個公民都是受益者和踐行者。僅僅在飯店、餐廳、食堂等公共就餐場所推行遠遠不夠,要讓公筷公勺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家庭的標配。其中,榜樣示範引領、學校宣傳教育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家庭用餐配備不同顏色公筷,圖為家長教導孩子使用公筷。圖片來源:溪水灣社區
最近,「中國好人」袁亮坤的餐桌上與以往有所不同,餐桌上多擺了幾雙筷子作為公筷。袁亮坤跟家人解釋說:「我作為『中國好人』,要帶頭做好表率。使用公筷公勺既乾淨衛生,又防止疾病傳播。以後家裡吃飯我們都要這樣做。」在他的帶動下,家人對他的行為表示理解和支持。
無獨有偶,開福好人範理玲以身作則,帶領全家人從每日三餐做起,堅持「一菜一筷,一湯一勺」。為了更好地讓家人做到文明用餐,範理玲將手工製作文明用餐標語放在家裡的餐桌上、客廳裡、陽臺上,時刻提醒著家人要使用公筷公勺。
天心區先鋒街道殷先生家裡今年首次迎客聚餐,使用公筷公勺,客人都稱讚點讚。圖片來源:先鋒街道 攝影:張瓊
天心區仰天湖中建小學線上組織學生開展「文明餐桌 公筷公勺」主題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推動「新文明餐桌」行動在家庭落實。活動中,孩子們通過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手抄報,用五彩畫卷,用書法文字,把文明、健康的用餐理念傳遞給家長和親朋好友。家長們積極參與,督促孩子每日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養成文明好習慣。
天心區紅衛小學一4班曾梓軒《拒食野味》。圖片來源:天心區文明辦 仇玉瑜供圖
嶽麓區博才花溪小學日前開展「公筷公勺」主題教育活動,老師們給學生們布置一個特殊的作業:用餐時和家長一同使用公筷公勺。孩子們以短視頻、照片等形式參與其中,並製作出各類宣傳標語:夾菜用公筷,不吃口水菜;使用公筷,健康你我。
文明網說
「公筷公勺」絕不單單只是多了一雙筷子、一把勺,還多了一份平安、一份安心。現在是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同樣也是培養文明習慣的良好契機。讓我們共同攜手向舊習發出「挑戰書」,讓餐桌更健康、更文明。(長沙文明網 記者 龍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