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
「你打球真像蔡徐坤。」「你怎麼可以說髒話?」這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裡最火的一個梗了。
2019年4月12日晚,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上海天尚律師事務所發布了一則律師告知函,內容為該事務所接受蔡徐坤委託,對網際網路站「嗶哩嗶哩彈幕網」關於發布嚴重侵犯委託人權利的相關內容進行通知。
隨後蔡徐坤工作室、蔡徐坤粉絲團官微都轉發了該律師函內容,稍晚之後,b站回應道「法律的問題交給專業人士處理,相信法律自有公斷。」並且附上了人民日報的一篇普法文章連結,內容是關於輿論監督對公眾人物的名譽權問題。
這一切還要從頭說起。
蔡徐坤的梗是怎麼出現的?
2012年,蔡徐坤參加了由搜狐視頻出品、湖南衛視聯盟互動,歐弟、高曉松、矢野浩二等人主持的綜藝節目《向上吧!少年》,這個號稱當年最貴網綜自製欄目成為蔡徐坤走進娛樂圈的第一個臺階。當年8月,蔡徐坤參演的偶像劇《童話二分之一》在湖南衛視首播;2014年,他又出現在了劉鎮偉執導的愛情懸疑喜劇電影《完美假妻168》中。
但真正讓蔡徐坤「走上人生巔峰」的,讓他徹底成為流量主力的則是去年愛奇藝出品的《偶像練習生》,在這個被稱之為中國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的節目中,蔡徐坤獲得了最高票數,隨後以NINE PERCENT九人男團C位出道並擔任隊長,並且在去年8月份發表了首張個人EP《1》。自此,作為歌手、演員、音樂製作人的蔡徐坤成為了當下娛樂圈流量偶像的第一梯隊。
1月底的時候,NBA官方發布了一則消息:蔡徐坤成為首位NBA新春賀歲形象大使,與3位NBA球員拍攝了三支賀歲宣傳片共慶中國春節。
而蔡徐坤的表演則讓NBA的籃球迷們大跌眼鏡。
△蔡徐坤成為首位NBA新春賀歲形象大使
這在諸如虎撲體育社區這類熱愛籃球和NBA,以「直男」為主的球迷眼裡,更像是一場滑稽劇。在很多人看來,流量小生蔡徐坤和對抗性強、充滿陽剛之氣的籃球運動與NBA的結合本身就很荒唐。
更重要的是,「沒有這個金剛鑽就不要攬這個瓷器活」,從蔡徐坤的運球表演上,球迷們不解為什麼國際籃球品牌會用這樣一個與品牌調性不契合的明星做代言;而流量明星背後的粉絲團,和被人詬病良久的「惡臭粉絲文化」則把這個不解迅速發酵成了憤怒。
從這兒開始,「你xx就像蔡徐坤」就變成了一句諷刺別人「菜」、水平不足的新梗,在最近3個月裡頻繁傳播。包括視頻後半部分的《只因你太美》的配樂,也被空耳解讀為「雞你太美」成為新的調侃。
3月初,一組微信「神翻譯」的截圖,在微博、知乎、豆瓣和虎撲等社交網絡上傳開。有人輸入諸如 you play basketball like caixukun 等句子,用微信自帶的翻譯功能,得到的卻是含義完全相反的譯文「你的籃球打的真好。」幾天後,微信團隊下架了部分翻譯功能,同時宣布道翻譯功能緊急修復中。
3月底,知名的高難度遊戲《只狼》發售,這款上手難度奇高的遊戲,在遊戲失敗、角色死亡時會在屏幕上出現大大的「死」字,玩家們戲謔的調侃道《只狼》教會了自己怎麼寫「死」字,更有玩家製作了補丁,將「死」字替代為「菜」來嘲諷自己的「手殘」,但後來,「蔡」字的補丁也應運而生——「你打只狼的樣子真像蔡徐坤。」
這種語義在豆瓣、貼吧、微博等社交網站頻繁出現,在直播和視頻彈幕中尤甚,當主播或者搞笑up主出現失誤的時候,網友們就會刷起「你的樣子真像蔡徐坤」。而B站作為彈幕文化和鬼畜文化的發祥地,這種調侃更是豐富。
不過和往常的惡搞和鬼畜不同的是,這次b站的一些作品可能涉嫌血腥暴力、惡意剪輯換頭、AI換臉等,這自然是給侵犯名譽權、肖像權落下了話柄。
圈層文化裡的「政治正確」
爭吵發展到現在,B站的擁躉和蔡徐坤的粉絲各執一詞。
B站的用戶們認為鬼畜、惡搞只是調侃,「惡搞無惡意」這本來就是惡搞文化和鬼畜文化的底層邏輯,B站上的惡搞和鬼畜也不僅僅限於蔡徐坤一人。在鬼畜盛行的這些年裡,唐國強的「諸葛村夫」和「王朗老賊」、雷軍的「are you ok」、早期的金坷垃、元首,乃至後來的「麵筋哥」「波瀾哥」、王境澤的「真香」、成龍的「Duang」都融入到了網際網路文化之中。而對於這些調侃,被「鬼畜」的各路人士反應大多也沒有那麼激烈,至少沒有「律師函警告。」
例如被調侃為「國家戰略忽悠局局座」的張召忠說道:「B站是孩子們的樂園,不管你是誰,進入這個圈子後就別再裝了,孩子們會跟你玩兒各種鬼畜和PS,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被調侃英語口音而被鬼畜為「are you ok」的雷軍與原視頻作者見面後,笑談道「謝謝你讓我一戰成名啊。」唐國強在鬼畜後,出席了B站的訪談,談道「演員還有什麼可介意的。」
對於B站裡的鬼畜文化用戶,乃至在網際網路裡出現更早的惡搞文化用戶當中,「惡搞無惡意,鬼畜不生氣」,就是一種政治正確,這種政治正確延伸下來的另一個態度則是,「我只是在調侃,因為這個調侃我們很開心。」而不能接受這些調侃和戲謔的人就有些「姿態太高」「不夠隨和」。
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大多數人的確只是在樂呵樂呵,他們承認唐國強的演技,但也在「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的屏幕前樂哉;他們承認雷軍的商業才能,但也會取笑他的英語口音;他們承認張召忠的愛國情懷和軍事專業能力,但也會拿著陳年的「霧霾防飛彈」喋喋不休。
△張召忠談鬼畜
但蔡徐坤的粉絲們不會這麼認為,他們的政治正確是保證蔡徐坤的完美人設不受傷害。圈外人的調侃、戲謔,為明星本身帶來的和人設不相符合的黑點都會引起「腦殘粉」的反感,甚至是激烈反應。這就很容易變成雙方衝突最難以調和的一點:
「我只是調侃,你認真你就輸了。」
「你這不是調侃,而是抹黑和傷害。」
這次蔡徐坤「律師函警告」B站的重點是,第一,用戶製作的一些視頻存在故意誹謗、濫用肖像、侮辱性詞彙和表演素材的惡意剪輯;第二,這些內容點擊量高,傳播範圍廣,影響惡劣;第三,這些內容侵犯了蔡徐坤的名譽權、肖像權、表演權等權利。
單單看律師函的內容,很難說那些故意誹謗、濫用肖像、侮辱性詞彙和惡意剪輯是指代了哪些視頻,如果單單是普通的鬼畜和「惡搞」,這無疑就違反了B站的「政治正確」。但如果是一些粉絲的舉證(如下圖),那麼B站的監管的確存在著一些疏漏。
從粉絲的角度上,和蔡徐坤出道的經歷來看,粉絲的這種情感並不難理解,像《偶像練習生》這樣粉絲陪伴明星一同成長,從一開始的選秀到最終的C位出道,養成和陪伴機制更加拉進了偶像和粉絲之間在心理距離上的聯繫,粉絲抱團則把這種聯繫無限放大。從個體到群體的演變,這不單單輿論力量的問題,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耦合與羈絆。
因此,這種粉絲文化的「政治正確」下,很多行為頗具攻擊性。這也不是蔡徐坤的粉絲第一次與外界發生衝突了。上一次還是一個月前,在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中,老牌笑星和著名藝術家潘長江在「看圖猜人」遊戲環節中沒有認出蔡徐坤,節目播出後微博被蔡徐坤粉絲攻擊,3月15日潘長江發布微博:「我悄悄的問一句,是不是因為我不認識蔡徐坤呀?可我說的是實話,我真的不認識,不能因為不認識就來黑我吧,我違法了嗎?」
結語
不管怎麼說,圈層文化的健康需要一定鼓勵和約束,無論是所謂的粉絲文化還是鬼畜文化,而B站作為平臺,在內容審核和監管的引導上,勢必責無旁貸,是否真的存在侵權與法律風險,還需要冷靜的等待後續調查。
換個角度來看,圈層與圈層之間的衝突和矛盾無非也是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而在紛亂的衝突和碰撞之間,有的人找到了突破圈層邊界,獲得更多人的肯定和喜愛;有的人劍走偏鋒,最終鎩羽而歸。圈層文化的維護更多靠的是不成文的道德準則,而這些準則的捍衛的最終歸結,是自律,而非限制。
Media Plus 主編:S姐
參考圖片來源:未標註來源的圖片均來自網絡
轉載請聯繫:whcy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