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白牆上信手塗鴉 千島湖邊76歲老人被贊為「山村畢卡索」

2020-12-23 浙江在線

2020-12-21 07:54 |錢江晚報

最近,有一位遊千島湖的畫家在朋友圈發了組照片,標題是「寫實?浪漫?還是畢卡索?」照片中是他在遊玩途中拍下的一些牆畫。

這些畫的風格很難界定,有些類似小人書,有些類似國畫;有些能看出毛筆的皴法,有些又像極了隨手從炭盆裡撿塊木炭的信手塗鴉。內容也五花八門,有山水、花鳥、人物……

或許根本就談不上風格,因為每一張畫都很不相同,畫風、內容和表現手法都很隨意,猶如畫者每一次作畫都是在微醺的酒後——還記得拿筆,但已經忘記了構圖,故而信手而去。

所以,如果一定要給這些畫一個綜合的判詞,那就是「原始自然」。

畫這些畫的人,叫姜華生,淳安浪川人,今年76歲,之前做了將近40年的獸醫;之後畫了18年的畫——他的畫都在其他人家的牆上,大的上百平方米,小的如農村的八仙桌。

牆壁上的信手塗鴉令人讚嘆

詹基訓(化名)的第一個身份是杭州一家文化公司的老總,另一個身份是畫家。12月12日,他和幾個筆友到千島湖遊玩,從芹川古村出來,到千汾線拐彎,路過新橋村。「和其他的牆畫完全不一樣,老遠就能看到,幾戶人家的外牆上,有大大小小的畫。畫者好像有功底,又好像是哪家的調皮小孩隨手亂畫。」

幾個人下車,有些好奇,一幅幅去看。

「確信作者不是『科班出身』,創作手法沒有規矩,缺少章法。但這些畫非常天真、樸素。」詹基訓最早看到的是一幅《雙童戲蟋蟀》,10平方尺大小。「畫在一戶人家的窗臺邊,砂漿牆面,畫面非常簡單:一棵老松樹、兩個孩童、兩個鬥笠、一個蛐蛐罐。」他說,畫家多用宣紙,即使畫牆也要先把牆面提前處理成光滑平整,像這樣直接在砂漿牆面作畫,很難。於是問了幾個村民,根據「牆畫師」的名字找上門,得知對方已經76歲,上山去了。

有一點點「尋隱者不遇」的失落,眼看天色暗下來,詹基訓只得去找其他的牆畫欣賞,又拍了些照片發在微信朋友圈。先前的標題是「遇見一個76歲的『同行』」,後改為「76歲老人的無師自通」,最後確定為「寫實?浪漫?還是畢卡索?」他真的不知道這些畫應當算什麼風格,只是覺得很原始自然,不帶一點功利——有點像豐子愷的浪漫天真,也有點像畢卡索的立體和自由。

「牆畫師」是遠近聞名的老獸醫

這個沒被找到的人叫姜華生,做過將近40年的獸醫。

姜華生只念過初中。畢業後他先跟著村裡的師傅學豬的接生和結紮。學了幾年後到當地養豬場工作了3年,直到28歲進了獸醫站。

靠著手頭上的功夫,姜華生受到了山民的歡迎,幾乎天天有人跑來請他。

獸醫,畫畫,這個跨界有點大。

2002年姜華生從獸醫站退休,時光漫散,於是想起了兒時曾見過的收藏,初中時學過的畫畫。

姜華生收藏過一個青花罐,罐上畫了一些山一些樹一些房子。於是他找來鉛筆勾一勾,畫一畫,竟然有幾分相似。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依樣畫葫蘆,每得到一件有圖形花紋的罐子,他都要照著畫下來。

五六年前,他突然覺得買畫紙是一件麻煩事——要到六七十公裡外的縣城去買,乾脆畫在牆上行不行?農村裡,有數不盡的白牆。

他想好要畫村對面的兩座山:公山和銀山。想到哪是哪,畫到哪算哪,整整弄了十來天,一幅20乘5米的景觀畫畫好了。

之後,姜華生沒有再停下來過。他陸續畫了《擺渡》《荷花》《五穀豐登》等上百幅畫,大小、內容不一,只有一點是相同的:畫的都是小時候的景,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事。

大概統計了一下,從2002年至今,姜華生畫了約三四百幅畫。

只要山民喜歡,就好

偶爾會有人來請姜華生畫畫,他總要先物色好一面牆,然後再仔細了解這戶人家的情況:家裡幾個人,幹什麼的,身體好不好……然後再確定要畫的內容,到第二天就騎上電瓶車,帶著筆墨去給人定製牆畫。他不管專業的畫師怎麼看,只關心周邊的村民,「他們覺得高興、喜慶、吉祥就好。」

這家的小孩還沒有結婚的,這家牆上就會出現一幅「成雙成對」圖;那戶人家有老人,那家外牆上就會有一幅松柏、一座南山……

姜華生給人畫畫從不收錢,連「工本費」都不要。他的畫也只有山民最看得懂。

所以,其實不需要給姜華生的畫定義——只要山民喜歡,就是好的。

(原標題《農家白牆上信手塗鴉 他被贊為「山村畢卡索」》,記者 鮑亞飛 通訊員 葉曉玲 汪晨晨 章安東,編輯 李如)

1608508495000

相關焦點

  • 千島湖邊76歲老獸醫 18年畫了三四百幅牆畫
    還是畢卡索?」。照片中是他在遊玩途中拍下的一些牆畫。  很難界定這些畫的風格。有些類似小人書,有些類似國畫;有些能看出毛筆的皴法,有些又像極了隨手從炭盆裡撿塊木炭的信手塗鴉。內容也五花八門,有山水、花鳥、人物……  或許根本就談不上風格,因為每一張畫都很不相同,畫風、內容和表現手法都很隨意,猶如畫者每一次作畫都是在微醺的酒後——還記得拿筆,但已經忘記了構圖,故而信手而去。  所以,如果一定要給這些畫一個綜合的判詞,那就是「原始自然」。
  • 放任孩子在牆上塗鴉,多少父母還不知道孩子在牆上塗鴉的好處
    從此,孫儷就開始放任自己家這倆孩子在牆壁上任意塗鴉,他們家中也逐漸多了很多「限量款」的塗鴉家具。正是這種看似"放任"的塗鴉,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束縛和拘泥,讓孩子的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讓孩子在塗鴉中,靈感得到了自由的發揮,創作更有了動力。孫儷和鄧超的這種育兒方法其實是非常科學的,因為塗鴉的好處非常之多,很多父母還不知道孩子在牆上塗鴉的好處,只會對著被塗得亂七八糟的牆面和家具,衝著孩子大吼大叫.
  • 孩子總在牆上「塗鴉」?巧用「阿倫森效應」引導,理智應對塗鴉期
    一般自1歲起至2歲半左右,兒童在紙上自由地、不規則地畫斷斷續續的點,畫無方向和無秩序的雜亂線條。順著手臂運動的軌跡畫弧線、螺旋狀的漩渦線或糾纏成一團的線條,屬無意識的本能的運動,從中得到運動感覺的快樂。如果說孩子喜歡塗鴉父母可以理解,那麼為什麼孩子喜歡在牆壁上塗鴉呢?
  • 超現實主義領袖人物,與畢卡索、達利齊名,一生只像孩子那樣畫畫
    胡安·米羅出生於1893年的西班牙巴塞隆納,14歲進入巴塞隆納美術學校學習,因為內向寡言而被教員評價為「罕見的愚莽」。 米羅《荷蘭室內景一號》,1928年 17歲時米羅成為一名商業職員,因為終日被抑鬱和過勞折磨,不到一年時間,身體就垮了,父母只得將他送去農村療養
  • 孫儷兒女總在牆上塗鴉,鄧超教育獲贊,網友說:有錢豪橫
    鄧超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非常有想法的,放任孩子在牆上自由發揮,多和孩子談談畫的作品和主題  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塗鴉畫畫,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去記錄孩子說了什麼,並把孩子的塗鴉保存好。  讓孩子養成通過說來表達自己塗鴉的意義,孩子小時候的塗鴉是無意識的
  • 在川美聚眾為肖戰慶生,牆上塗鴉敗好感
    肖戰今天是29歲生日,很多粉絲自發為其慶生,不過粉絲選擇的地方是川美,多人聚眾,牆上被各種塗鴉,再度引發極度反感,看來肖戰粉絲們不惹出一點事來就不罷休。,不少代言品牌也紛紛為肖戰發生日祝福,還有很多娛樂圈明星為肖戰慶生,不過那些合作的主要演員並沒有發文為其慶生,特別去年零點後為肖戰慶生的王一博居然停更了,看來聚少離多,朋友也是會變淡的,估計大家都很忙,或許私底下慶生,這個是私事,大家也沒必要緊盯。
  • 孫儷任由娃在牆上塗鴉,並認為孩子有時候要「慣著」!對麼?
    特別喜歡畫畫,尤其喜歡在牆上畫,家裡的客廳、臥室陽臺能畫的牆都快被他畫遍了,也給他畫畫紙了,弄了黑板人家就是不用,就是到處亂花,屢教不改!熊孩子讓我非常頭疼」這位媽媽的,問題關鍵點是,塗鴉和牆上,明明喜歡畫畫。但是就是不在紙上畫,而是在牆上!這其實說明,孩子進入到了繪畫敏感期,每個孩子都會有繪畫敏感期尤其是2-5歲的孩子居多,進入繪畫敏感期的孩子喜歡到處塗鴉,尤其喜歡在牆上塗鴉!
  • 寫詩的畢卡索與繪畫的畢卡索
    by 京極夏彥寫詩的畢卡索與繪畫的畢卡索年過五旬的畢卡索,他的特別有格調的雄性荷爾蒙,並沒有因此頹廢減少,直至到了五十四歲這一年,他剛剛與妻子分手,而且他對所謂藝術的焦慮也暫時趨於平靜。他開始斷斷續續寫詩,後來我們看到的素描與文字搭配的詩與畫,並不是畢卡索故意為之,可能大多來源於書籍的編輯。
  • 7歲孩子畫畫感覺很亂怎麼辦?這位外國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兒童美術能力研究專家、著有《創造和心智的成長》一書的羅恩菲爾德曾描述繪畫發展的六個階段:1、塗鴉期:2-4歲。各種各樣的塗鴉包括無序亂塗、縱向畫線或者畫圈,在這個時期的後期,孩子可以為自己的塗鴉命名。2、前圖式期:4-7歲。
  • 孫儷曬兒女塗鴉獲49萬贊,鄧超:牆紙可以換,靈感抹殺了就沒了
    孫儷曾在網上發分享過一張等等小花在家裡牆上塗鴉的照片,孫儷配文說,她本來是想阻止等等和小花在牆上塗鴉的,但鄧超卻攔住了她,鄧超認為:家裡的牆紙隨時都可以換,但小孩子的靈感被抹殺了也就沒有了。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們在牆上亂抹一通。並不懂得什麼畫畫技巧和美感。殊不知,孩子們天生就對色彩是敏感的。就算沒有專門學習過繪畫,但是他們塗鴉的時候,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審美,人與人。並不是完全一樣的,說不定這些獨特的想法就會成為以後的潮流。
  • 給寶寶一面塗鴉牆,為TA放飛想像
    國內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開篇就提到塗鴉牆。孩子能用塗鴉更好地表達自己,調節自己的情緒,成為一個更有生活情趣的人。每個孩子都喜歡在牆面上塗鴉,但是清潔變成為媽媽們最頭疼的問題,於是,擦洗方便的塗鴉牆膜就誕生啦~~~
  • 廣安14名70歲以上老人報考駕照 年齡最大的76歲
    四川新聞網消息(田祖國  賀樊麗 攝影報導)1月15日上午9時,今年76歲的肖大平正在武勝晨風駕校學習科目二的考試內容。練習了3次順利倒車入庫後,他增強了通過科目二考試的信心。「不會開車對人生來說是一種遺憾,駕考新政策出臺後,給70歲老人學車創造了機會。」
  • 孫儷曬寶寶塗鴉照:孩子要好好管,但這事兒可以「慣著」
    塗鴉是寶寶表達自我的方式每個寶寶從1歲半左右開始,到3、4歲都會經歷一個塗鴉敏感期,信手「亂畫」是寶寶身心發展的需要。孩子拿起筆在牆上亂塗時,是了解手裡的工具和牆上標記之間聯繫的過程。牆面相對紙張更穩固,拿起筆就能輕鬆畫,具有隨意性,無論身高,什麼姿勢都行。
  • 8歲女孩蘿蔔地塗鴉作畫:不被約束的創作天賦,都是被縱容出來的
    近日,河南平頂山一位父親縱容八歲女兒在蘿蔔地裡塗鴉作畫的報導,讓很多家長大失所驚。據了解,孩子爸爸周末帶著八歲的女兒,去自己家的地裡拔蘿蔔,結果女兒卻在蘿蔔地裡畫起了各種好玩的卡通畫,並且每個蘿蔔上畫的都是不重複的限量款。爸爸說孩子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他不想去束縛孩子的天性。
  • 江蘇一76歲老人被兒子活活打死,場面慘烈,令人痛心!
    一名76歲老人,被兒子活活打死了。下面就來一起看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據了解,事情發生在江蘇南通海門港新區,12月20日那天,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人被自己的兒子活活打死了。為什麼會有如此狠心的孩子,會對自己的父親下此狠手呢?據了解,老人的兒子今年49歲,因為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所以經常動手打老人。
  • 76歲南陽老人「老淚縱橫,夜不能寐」:鄭州阿sir真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通訊員 文武一部手機,一面錦旗,把素不相識的鄭州特警隊員和遠在南陽方城的一位76歲老人聯繫在了一起。7月9日,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一大隊四中隊民警甄銀輝接到一位陌生老人電話,電話裡老人說明原由後執意要民警留下單位地址和聯繫電話,要把錦旗和感謝信寄到鄭州。原來事情是這樣的。7月5日,在鄭州高鐵站執勤的特警武裝巡民警在工作中撿到一部手機,值班民警等待一天後仍然沒有接到電話鈴響。
  • 76歲老漢攜老伴兒住在山巔,房屋距今200年,與世無爭似神仙
    就在這個山村的最高端,矗立著一棟磚紅色的石屋,顯得非常好看。由於該石屋處於山村最高端,這引起筆者好奇,到底什麼樣的人住在上面?我們決定走近這棟石屋一探究竟。沿著進村的山路一路攀登,我們來到這棟石屋跟前。石屋周圍,綠樹青山,山花爛漫。而且,這裡非常安靜,甚至安靜得沒有一點兒雜音,能聽到的只有山間的鳥鳴聲,猶如一個世外桃源。我們原本認為,這棟石屋跟山下一樣,已經沒有人居住。
  • 1歲半玩到9歲的牆膜,再也不怕娃在牆上亂畫了!
    愛塗鴉是娃的天性,特別是處於「塗鴉敏感期」的娃,他們最喜歡的便是拿著筆在手上、書上、牆上寫寫畫畫,別人眼裡的亂塗亂畫,其實都是孩子成長發育的表現,也是他們內心世界的表達。所以在國外,很多家長都早早的給寶貝們準備好了塗鴉牆:
  • 英國著名塗鴉藝術家發布新作,為黑人問題發聲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英國著名的塗鴉藝術家,班克西發布了新作,對於美國黑人問題發聲,在他的塗鴉作品中,一個沒有五官的黑人照片,旁邊的蠟燭,已經燒著了美國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