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和《知否》,有什麼不同?展現的大宋為何令人神往?

2020-07-15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

欄目|古裝劇

《清平樂》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是侯鴻亮製片、張開宙執導,同是以宋代準確說是趙宋為背景,而且都是流量明星擔任主演,均在最火熱的衛視獨播。

不用說,這兩部劇定位是完全不同的。

《清平樂》和《知否》,有什麼不同?展現的大宋為何令人神往?

《知否》從庶女逆襲升格為皇家故事,由家而國,修身齊家之後進而治國平天下,宅鬥晉階宮鬥,這樣的變化讓該劇內涵加深,更為吸引觀眾,當然不免會引來質疑:熟悉的朝代,熟悉的演員,熟悉的淡雅色調,這一切都讓觀眾夢回《知否》。

與之相反,《清平樂》講的是皇家貴族的故事,視角確實平民化的,完全是從日常生活小事之中慢慢展開劇情。

《清平樂》和《知否》,有什麼不同?展現的大宋為何令人神往?

但是,各位觀眾和網友真的了解這兩部劇所揭示的大宋王朝盛景嗎?

如果細細品味這兩部劇,可以發現,古裝劇已經從文化角度深挖,展現古代文化魅力。

兩宋尤其是南宋,一直以來給人以軍事上虛弱的印象,但就經濟和社會角度來看,是古代商品經濟、文化教育與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特殊時期。很多專家認為,這是一個不該被低估的時代。

《清平樂》和《知否》,有什麼不同?展現的大宋為何令人神往?

隨著研究的視角慢慢打開,今天對宋代社會的認識也更加全面、準確、立體。

最為後世稱道的,當是趙宋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寬容生態。宋代被譽為真正的士大夫時代,他們的操守氣節受到推崇,這來自於太祖遺訓不殺士人的開明,以及後世子孫遵照古訓的執行力。

有朝廷的地方就有各種爭鬥,宋代當然也在此列,一樣有 皇權之間的爭鬥,也有官員之間的勾心鬥角,還有後宮的爭吵打鬥,太后垂簾也頻頻上演,昏庸之君不乏其人。

《清平樂》和《知否》,有什麼不同?展現的大宋為何令人神往?

朝堂之上,蔡京、秦檜、賈似道等等後人都知道的權臣奸佞;君臣同僚之間當然有相愛相殺,龍顏大怒時,士大夫們自然難逃罪責,但無非罷黜外放,主要針對的是對精神上的打擊,而不是從肉體上消滅。這在君權神授朕即天下的帝制時代,真的是不可多得的見解。

大宋時代,藩鎮割據地方以及大規模兵變民亂很少發生,雖然有兩次「亡國」,但並非內亂造成的,從這個角度講說,也是相對開明的時代。

為後世所讚許的,正是《清平樂》主角宋仁宗。

《清平樂》和《知否》,有什麼不同?展現的大宋為何令人神往?

他是宋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仁宗是他的廟號,凡涉及帝王的稱號,往往都是讚美之詞,然史家於此卻認為誠無愧焉。說起來,他在位的42年原非風調雨順,西夏與遼的戰事也讓朝廷頗感為難,不過,後人對此評價還是很高的——「我朝之治,莫盛於仁祖,而災異之多,惟仁皇之世為屢見」。

這也正是《清平樂》《知否》展現的大宋令今人神往的地方。

《清平樂》和《知否》,有什麼不同?展現的大宋為何令人神往?

這主要得益於宋仁宗的寬仁溫和,勤謹律己,知人善用,名臣一大堆,比如範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等等,就現在的話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團」組合。唐宋八大家中,趙宋佔據6家,都脫不開仁宗朝的培養;慶曆新政時間並不長,卻也與嘉祐並稱一個好的時代。對外的戰事雖然也有,但大多都是依靠金錢來應對,開支節省很多。

宋代贏得了半個世紀以上的緩和,這就締造後人評說的「本朝甚盛之時,遠過漢唐,幾有三代之風」的太平氣象。

《清平樂》和《知否》,有什麼不同?展現的大宋為何令人神往?

冷絲也覺得,如今的電視劇展現的大宋,還很難有與《清平樂》和《知否》相媲美的,這也從一個角度說明,如今的觀眾確實文化素養提高了很多。

相關焦點

  • 《清平樂》清平樂 · 看盡大宋風華
    》清平樂 · 看盡大宋風華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到《清平樂》,滿屏大宋風華,周末即將到來,恰是重溫宋詞時。我估摸著宋仁宗大概是歷史上最溫和寬容的一位皇帝了,臣子們經常喋喋不休,餓的仁宗不行,面對不同的意見仁宗,在寬慰女兒徽柔時講述了自己內心的活動,可愛極了。而這些才華橫溢的大臣們也都對這位有著大智慧的皇帝充滿欽佩。於是盛世之下,文風昌盛。
  • 為何《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勝過《清平樂》
    》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已熱播完了,兩部戲無論是劇情還是歷史背景都很相似,貌似服化道製作也是一個組隊。如果這兩部作品要是同時開播,我認為前三集不分上下,三集以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收視率上會超過《清平樂》,十集以後兩者的距離還會拉大。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有以下兩個方面原因:一、導演和編劇對戲的定位。
  • 《清平樂》不是愛情劇,而是大宋眾生相
    去年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編就非常喜歡,整體節奏故事架構都很不錯,雖然語言有些地方未經推敲,引起眾人群嘲,但是不妨礙整體最終呈現是優秀的,古代的日常用細水長流的方式慢慢的講了出來。這種劇和以往呈現給公眾的劇最大的不同在於更加貼近歷史的真實,沒有以往的劇那麼強的戲劇張力。
  • 《清平樂》有《知否》內味了,朝堂拍成宅鬥,小演員演技堪憂
    ​在最近歷史題材電視劇都質量堪憂的情況下,張開宙終於帶著他的正午巨作《清平樂》閃亮登場。看到演員表中的王凱,江疏影,喻恩泰我心裡一喜,都是實力派啊,結果看完兩集後總覺得有點不對勁。畫面的確是很美,大宋特有的清淡雅致體現得淋漓盡致,從街道布景到宮廷陳設也都符合歷史設定,幾位娘娘的頭飾更是直接從古畫上複製粘貼下來,正午一直傳承的用燭燈打光的傳統也沒缺席。
  • 《清平樂》4月6日登陸湖南衛視,王凱江疏影展現大宋「仁宗盛治」
    頌仁心盛治,啟大宋風華,以仁宗盛治為主要時代背景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式定檔4月6日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該劇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北宋仁宗時代經濟繁榮、名士輩出的清明盛世;同時又以不同以往的視角展現了古代背景下,作為帝王的趙禎無法逃脫的常人喜樂與情感抉擇。
  • 《清平樂》VS《知否》,出自同一團隊的作品,前者輸在哪裡
    《清平樂》開播將近一個月,豆瓣評分由開始的8.2將至如今的7.2,網友紛紛棄劇,它到底做錯了什麼?由正午陽光影業出品,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大型古裝劇《清平樂》在官宣時,很是獲得一眾網友的期待。他執導的上一部戲《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因為劇中精緻的服化道和古樸雅致的畫面,呈現出高級的美感效果,在口碑和熱度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豆瓣23萬人評分,給出了7.7分,一個很不錯的成績。
  • 《清平樂》「宋風」再刷一波存在感 這些宋朝劇也值得一看
    此外稱呼也很不同,主君、主母、娘子等稱謂十分古趣。還有劇中展示的宋代和離的婚姻科舉制度,焚香、點茶、掛畫、插花等等「生活四藝」也再現了宋朝的美學感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說到宋風熱劇,知否一定要有姓名。這部劇有多好看不用小編多說了吧,不少小夥伴已經N刷了不少次了。
  • 同是正午出品,為何《清平樂》和《知否》《琅琊榜》沒有可比性?
    《清平樂》開播前,帶著很大的期待在幻想它的風格。我想,《清平樂》和《知否》會有什麼相似之處?萬萬沒想到,不是相似在人物背景上,而是相同的配樂引起了全民討論。聽到《清平樂》的配樂,很多觀眾還會以為和《知否》撞戲了。這段二胡配樂,名為《怡然自得》。
  • 清平樂:大宋遇難,丹姝張妼晗的舉動,是正妻和「小三」的區別!
    清平樂:大宋遇難,丹姝張妼晗的舉動,是正妻和「小三」的區別!由王凱、江疏影、楊玏、葉祖新、任敏、邊程等人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曹丹姝和張妼晗都做了什麼,為何說大宋遇難她們的舉動,是妻子和第三者的區別呢?《清平樂》最新劇情,趙元昊起了反逆之心無視趙禎,還另立新政稱帝,這嚴重觸犯了趙禎的底線。趙禎暴怒為了壯大宋士兵聲威,他決定御駕親徵,討伐逆賊趙元昊。
  • 《清平樂》經歷換主角改劇名,你仍能看到美妙的大宋風貌
    二是前有《知否知否》講述宋朝風韻與故事的成功,使觀眾關注到這個以前不太被注意到的朝代,也是有很多看點的。三有王凱,江疏影,任敏,張天愛等明星的加入,使這部劇自身就攜帶流量與話題。王凱和江疏影,皇帝和皇后而我最先關注到這部劇,源於宋,源於我在千百年後的宋。
  • 正午陽光再攜手王凱,《清平樂》爆不爆?比對《知否》來知道
    例如官員朝堂上穿的官服顏色,和官員站位,也很有講究,符合當時北宋朝堂官員身份。故事格局更大,劇情更吸引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講述的故事,以「家」為主線,展開一個北宋時期下官宦女子如何翻盤成就自己,大量筆墨以家長裡短為主。
  • 清平樂全69集免費觀看 清平樂高清無刪減完整資源
    《清平樂》該劇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北宋仁宗時代經濟繁榮、名士輩出的盛世;同時又以不同以往的視角展現了古代背景下,作為帝王的趙禎無法逃脫的常人喜樂與情感抉擇。當趙禎選擇承受這份來自帝王身份的克制與權衡後,卻發現已無法再兌現自己曾對女兒許下的諾言——要讓她成為大宋最快樂的姑娘。
  • 藏在《清平樂》裡的大宋芳華
    藏在《清平樂》裡的大宋芳華 2020-06-21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曹丹姝和盛明蘭,都是才貌雙全的女子,為何婚後的境遇不同
    曹丹姝和盛明蘭,都是才貌雙全的女子,為何婚後的境遇不同。2020年熱劇不少,前有孫紅雷的《新世界》,後有靳東的《如果歲月可回頭》,雖都口碑不俗,熱度不減,但似乎都沒達到收視與口碑的雙贏,離小螢屏「爆款」還有一段距離。直到王凱、江疏影主演的《清平樂》上線,這部未播先火的正午陽光大戲終於開播了。
  • 同為正午陽光出品,《知否》好評如潮,而《清平樂》遭不斷吐槽
    繼2018年底趙麗穎、馮紹峰領銜主演的古裝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火之後,正午陽光又一次帶著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古裝大作《清平樂》強勢回歸。不過這次的《清平樂》受到了很多的爭議。剛剛放出花絮的時候,徽柔和懷吉的愛情備受關注,但是正片效果卻強差人意。評分從高走低,目前評分降到7.4分。
  • 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清平樂》則是從宋仁宗趙禎少年尋生母講起,撫平少年官家的憤懣不平就花了大把的時間。而《清平樂》的導演張開宙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拖沓在前,所以在《清平樂》介紹故事背景的前兩集就讓患上PTSD的觀眾就坐不住了,導演張開宙「人間褪黑素」的「美名」也由此而來。
  • 「看劇賞漢服」《清平樂》帶你夢回大宋
    「穿」在大宋要說《清平樂》對於同袍們最大的吸引點是什麼,一定是劇中對於大宋衣冠的還原劉娥作為大宋首位垂簾輔政的太后,禮官們為她從古代後服中特別恢復了一款「朱衣」,在「常程視事」和「朝謁聖容往還」時使用,基本樣式和大禮服類似,但顏色紋樣較簡,以「緋羅為之」,也包括了蔽膝、革帶大帶、佩綬等,頭戴禮冠(劉娥還特別加飾了龍)可以視為皇太后的一款「辦公服」,相對正式,又不似禮服那樣過於繁瑣,有時也允許去除佩綬、蔽膝、革帶,僅用大帶,方便平常處理政務。
  • 《清平樂》~~帶我們夢回大宋
    這部長長的、雋永而溫馨的電視劇展現了我們不那麼熟悉卻實則燦爛多彩的大宋歷史長卷。當時真是感慨萬千,有一種不吐不快之感。先說說宋仁宗和他的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範仲淹《嶽陽樓記》名留青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和為理想針砭時弊「三起三落「的經歷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文人的抱負和家國情懷。韓琦、富弼、蔡襄忠君愛國,才幹卓著;歐陽修、蘇軾、晏殊、司馬光不僅有政治抱負,更有文採飛逸,盡展「宋詞「之精粹、之婉約……
  • 《清平樂》低迷,國產古裝劇恐「慢節奏」久矣
    2017年的《海上牧雲記》,2018年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2019年的《九州縹緲錄》,以及2020年的《清平樂》均是如此。古裝劇為何熱衷「慢節奏」?相較日本精品「慢節奏」劇集,國產古裝劇少了什麼?古裝題材是時候應該放下「慢節奏」了。
  • 《清平樂》前傳篇,《大宋宮詞》將播,劉濤、周渝民領銜主演
    最近一兩年,關於大宋朝題材的電視劇非常多,從2018年熱播的《知否》,到今年4月份上映的《清平樂》,都是非常經典的古裝劇。對於「文宋」這個朝代,很多人都不喜歡,因為它沒有金戈鐵馬的歷史,一直在「和親、納貢」。然而,製片方卻別出心裁、另闢蹊徑,從不同角度去展現這個時代的文化,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