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別人需要我幫忙,結果解釋半天變成我虧欠了別人!
「不」,就是完整的一句話。
「解釋」這個東西,讓我看起來像個罪人
文攝:羅西
20多年前,一位從電視臺辭職的朋友告訴我,電視臺請你做嘉賓什麼的,一定要先談好價錢,不要不好意思談,你不拿,他們也自己吞了。
後來,我還是有時談有時不敢談,不過,他們幾乎沒有剋扣我的勞務費(稿費),我這一張好說話的臉,他們也不忍心吧。
可是,前不久卻被一電臺給白嫖了,來回自己打車,節目做到半夜,居然沒給錢。
看來還是自己不夠「明確」,不敢「醜話說在前」,「規則」意識不強烈。
今天有個老闆微信語音我,說他要開闢新戰場,準備做養生產品,希望為他新公司起個名字,寫個文案……
這次,我很明確表達沒有興趣,老了,懶,抱歉。不接。
我特地強調「不接這樣的單子」,他是生意人,應該很清楚,我說的是什麼:我不想幫忙,我也要吃飯賺錢,我是要收費的。
同時教育了他幾句:這麼重要的事情,你居然是語音我,這太草率了,這本該有個成熟的團隊來操作,坐下來談,而且你與我語音一半,說有個電話進來,是我與我說明了情況,然後斷了與我的語音……
給新公司起名字、商標,這是企業開天闢地的事情,這也太隨便了,就想白佔便宜。
不過,我不是這麼說,我說得很客氣:「你隨便問,我就可能隨便答,所以,你還是請正經的團隊。」
因為之前與這位與我同齡的老闆接觸過幾次,真的不喜歡他,但還是每次都不敢說「不」,覺得人家也不壞,所以與他一直有聯繫,是他聯繫我——
最早是他「慕名」加我微信,一天,他一大早就語音我,說車開到我家樓下,一起去某個地方拍照……我還感動了一下。
第一次見面,路上,他一直說他一個老同學的壞話,起碼半個鐘頭,說借他10多萬元、現在不還了……
我忍不住說了一句:你是放高利貸給他,這風險你應該也必須承受的,不要老罵他。
第二次,是他的公司要在某營地開露天年會,邀請了幾個骨幹員工、還有一些客戶與老鄉,他也邀請我參加,我說:好的,我帶相機去也幫你拍一些照片。我總是善解人意哈。
因為客人還沒到齊,我就到門口拍梅花。
5分鐘後,我主動重回營地,聽見他大呼小叫的:「那個照相的去哪裡了?」
「那個照相的」?我聽了就不舒服,我是你僱傭的?
沒有一點尊重。都這麼老了這麼不懂事,他的錢都怎麼賺的?
第三次,他又主動開車接我去一個山頭玩,他說,交了一個準女友,希望我考察考察,也幫忙拍照。
其實我心裡已經很拒絕他了,但是,心一軟,又答應了。
中午,他執意要請我與那個女士吃飯。我各種推辭,他只好改口說:「那先送你回家。」
到我家附近,他直接就把車開到一家火鍋店門口:「你總要吃午飯,跟我們一起吃吧。」
盛意難卻,我像個傻瓜一樣又答應了。
吃完,結帳,送券,200元。
正常的禮貌應該是他直接把那贈券贈我,因為我家就在這裡。其實我根本不會要的,但是,他沒有客氣,就是小氣。我進一步小看了他哈。
後來,這位老闆還多次微信語音我(他怎麼那麼喜歡語音?),這很冒犯失禮,有約我出去拍照,也有問我認識不認識某某,也有叫我寫文案,也有「請教」我1000萬的項目有什麼推薦……
我都婉拒。
婉拒,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沒有態度。
所以他才會一直惦記我。
也許這是他做事風格,也許我誤解了他的「小氣」與「白嫖」,但是我自己必須很清楚,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願意就是不願意,應該負責任地明明白白大大方方誠誠懇懇地說「不」。
所以,今天,我明確地拒絕了他。
我覺得這才是真誠。
在拒絕這件事情上,越簡潔越有力。
常常明明是別人需要我幫忙,結果解釋半天變成我虧欠了別人!
幫得上,想幫就幫;不想做,就溫和但明確拒絕。
人際交往,簡單明了有時更恰當,懂得拒絕,才可以有正確的接受。
有人說,「不」,就是完整的一句話。
是的,它是一個字,更是一句話,表達得擲地有聲。
No(不)後面不需要加上用於自證的理由。
如果對方不懂,就平靜地看著ta,再說一次:不。
為什麼與周星馳合作過的一些人說他「性格不好」?
我覺得黃秋生說得有道理:
「你只見到這麼多人說他不好,卻有看到他出來說別人一句嗎?」
有時,連「不」都不要說,不解釋,它是說「不」的加強版。
「解釋」這個東西,常常讓努力解釋的人,看起來像個罪人。
有朋友出差深圳,特地去作家蔡瀾名下的館子吃飯,蔡瀾寫食評有兩個原則:一個是別人請客不寫,必須自己掏錢;二是去小店吃飯,若感覺不好不再來就是了,絕不寫差評,人家的生計飯碗,不要隨便打爛。
這位衝著蔡瀾而去的朋友,體驗之後,有人問她怎麼樣?
她笑著說,「以後不再去就是了」。哈哈。
說「不」是很痛快的,其實也很優雅,是表達,更是行動,比如不動聲色做一件事或者默默走開,反而會解釋很多事。
羅西簡介:
專欄作家,傳統媒體人。
在《新民晚報》等全國50多家報刊寫過專欄。
出版專著有《性感是另一種高貴》《你生命中的貴人往往是異性》等30多部。
微信:928588220
(點擊下面紅色框,即可打賞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