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是大多數中國人熟悉的歷史知名人物,他的功績以及悲劇結局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議論的話題。
眾所周知的,嶽飛是抗金名將,他率領的嶽家軍在與金軍交戰中屢次獲勝,為新興的南宋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在南宋中興四將中名列首位;
眾所周知的,嶽飛的人生結局並不好,他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在大理寺獄中,一代英雄沒有死在戰場上,沒有死在與敵人爭鋒中,或是能夠安享晚年,而是被自己人暗算而死,死得實在是太冤枉了。
幸好地,南宋後面幾位皇帝還算懂事,為嶽飛平反的同時,還將他的地位屢屢提升。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趙昚上位,嶽飛被昭雪,同時他的子孫也得到了授封。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宋孝宗還為嶽飛建了廟,第二年,嶽飛廟被賜名為「忠烈」。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嶽飛有了諡號「武穆」,還是宋孝宗賜予的。
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宋寧宗在位時期,嶽飛被追封為了「鄂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宋理宗在位時期,嶽飛又被改諡為「忠武」,這已經是兩宋大臣的最高諡號,嶽飛就此在南宋的歷史定位成型。
嶽飛遇害時,他的家人們也是受到了牽連,為了避難,他們隱姓藏名,甚至不惜改姓,深居簡出在鄉間,直到嶽飛冤案昭雪以後,他們才得以正名,出來活動。隨著嶽飛在南宋封諡的升高,歷史地位逐漸提升,嶽飛的後人們也得以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嶽飛有兩位妻子,十六歲時娶進門的劉氏,兩人生有兩子,嶽雲、嶽雷。嶽飛出外從軍以後,劉氏曾兩次改嫁,嶽飛之後續娶了李娃,兩人生有三子,嶽霖、嶽震、嶽靄(霆)。
有關嶽雲,有一種說法,他是嶽飛的養子,從相關歷史記載來說,嶽雲應是嶽飛的親子,劉氏早年就和嶽飛分開,而且改嫁過兩次,嶽雲的身世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很多的誤解。
嶽雲(1119-1142),字應祥,號會卿,出生於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歲時就從軍,跟著嶽飛四處徵戰,屢立戰功,嶽飛被誣陷入獄,嶽雲也受到牽連,被秘密殺害,當時年僅二十三歲。後來被平反後,嶽雲被封為安遠軍承宣使。
嶽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嶽甫、嶽申,女兒嶽大娘。
嶽甫(1137—1204),字葆真、大用,號周伯,他在南宋時期很是有名,《全宋詞》現存有兩首詞。他因受到牽連曾一度被流放到嶺南,嶽飛冤案平反後,他被補承信郎,曾在地方上做官,後來被調入到朝廷中央,做官做到了吏部尚書。晚年時期嶽甫定居在杭州,他的子孫也從此在蘇杭地區居住下來,隨著開枝散葉,後代們開始分散居住在各地。
嶽甫的長子嶽覲,做過江西新昌縣主簿。九世孫嶽峨、嶽眉因時局動蕩隱居到在安徽鳳陽府臨淮鄉間。十三世孫嶽顯遠因出任長沙指揮使,定居在了長沙。十七世孫嶽海又遷居到了湖南益陽泉交河童保村。十九世孫嶽時雲移居到益陽華林段,是益陽嶽氏家族的創始祖。
嶽甫的次子嶽覿,曾經做過湖州江陵安撫使,他的後代大多居住在杭州,到現在傳了三十多世。
嶽申的事跡較少,先是被流放,嶽飛昭雪後,被補為承信郎,後任職過保義郎。他常年居住在杭州,守護著嶽飛及嶽雲的墓園。晚年時期,嶽申定居在杭州,他的後代們也大多在杭州。
嶽雲的孫子中,知名的還有嶽峴,嶽規、嶽靚、嶽瓊、嶽觀,嶽飛的直系後裔,大多生活在杭州、安徽、湖南等地,發展人數眾多。
嶽雷(1126-1210),字發祥,號夏卿,又號聲甫,出生于靖康元年(1126年),嶽飛被捕入獄後,嶽雷被派往到獄中照顧嶽飛。等到嶽飛蒙冤去世後,嶽雷被流放到了嶺南地區,嶽飛平反後,嶽雷帶著全家返回,曾任忠訓郎、閻門祗侯,做官做到了翰林院大學士。晚年時期嶽雷定居在江蘇丹陽培棠。
嶽雷生有四個兒子嶽經、嶽緯、嶽綱、嶽紀,兩個女兒嶽二娘、嶽三娘,四個兒子都曾被封過官職,嶽紀還做過鎮江提典醫學。嶽雷的直系後裔達到定居在浙江、江蘇兩地。八世孫嶽輔這一支,遷居到了湖北荊州。十三世孫嶽俊青曾是朱元璋手下將領,任職過都司,後駐守在雲南鎮雄,他的子孫也就此定居在了鎮雄,傳到現在已經三十多世,逐漸分散居住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嶽霖(1130—1192),字及時,號商卿,受到嶽飛牽連被流放嶺南地區,嶽飛昭雪後,曾任職過朝請大夫、敷文閣侍制、兵部侍郎,他對於政治不太熱衷,沒當多久後,就去職回家,主要致力於搜尋嶽飛生平資料,編撰有關嶽飛事跡的書籍。
嶽霖生有三子一女,子嶽琮、嶽琛、嶽珂,女嶽瓔。三子中嶽琛、嶽珂最是知名,嶽琛曾被授承信郎,任職過海寧縣尉,嶽珂是南宋時期的知名文學家、史學家,也是嶽飛孫子中最為知名的一個,曾任職過嘉興府知府、朝請大夫、戶部侍郎,他所編撰的《鄂國金佗稡編》28卷、《續編》30卷,是研究嶽飛的重要歷史資料。
三子中嶽琮、嶽珂後人繁衍較廣,大多分布在江蘇、甘肅、山西、河南、山東、浙江等地。嶽琮的甘肅莊浪永泰後裔中,十九世孫嶽鎮邦曾做過康熙朝的左都督紹興總兵,嶽鎮邦的長子嶽升龍還是四川提督,次子嶽超龍曾是湖南提督,嶽升龍的兒子嶽鍾琪,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很是知名。
嶽震,字東卿,嶽飛死後,曾改姓為鄂,逃亡到黃梅,嶽飛昭雪後,曾任職過朝奉大夫,後又被加封為緝忠侯。他生有六子,嶽瓚、嶽琯、嶽玭、嶽琚、嶽躊、嶽璇,都曾在朝廷中任過職。其中嶽琚,開禧二年(1206年)在金軍進攻杭州時,力戰殉國。
嶽震後裔大多居住在杭州等地,九世孫嶽鉉曾任職江西吉安府教授,後定居在江西,十二世孫嶽洄春遷居到湖南衡山,十五世孫遷居到衡東,之後他的後裔們分散居住在湖南、雲南、湖北等地。
嶽霆,字應時,號君錫,初名宋孝宗改名為嶽靄,由嶽飛死後,與哥哥嶽震改姓為鄂,逃亡到黃梅,嶽飛平反後,曾任職過修武郎、閤門祗候、奉直大夫,後又加封為續忠侯。
嶽霆生有三子,嶽蹯、嶽與、嶽琨,都被南宋朝廷授予過官職。嶽蹯後裔大多居住在湖南邵陽、安徽阜陽一帶,嶽與後裔大多居住在山西洪洞、河南獲嘉等地,嶽琨後裔留居在黃梅,後散居在黃梅、廣濟兩縣。
嶽霆還有一個十四世孫嶽璽在明萬曆年間,曾被授職總兵,鎮守潁州。
另外,相傳嶽飛還有兩個女兒,長女嶽安娘,小女嶽銀瓶。
嶽安娘,具體事跡不詳,嶽銀瓶更多見於傳說筆記,史書上沒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