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的背後,不僅僅是嶽飛收復失土的記錄,更是嶽飛的赤子之心

2020-12-25 DFBoy

說起宋朝的名將,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名將中就有嶽飛。

嶽飛在生前收復的領土,在他死後幾乎都被元朝吞併了,但是,嶽飛寫的詩,卻流傳至今,而且還不少。

就像這一首。

這首詩是在紹興四年(1134)寫的。

當時嶽飛向北出兵收復了襄陽六州駐節鄂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武昌。

從詩句中可以明顯看出嶽飛希望繼續北伐,恢復中原的氣勢與願望。

並且詩句中同樣吐露出這樣一種現狀——多年的徵戰使得百姓生靈塗炭,無數的士兵就此奔赴黃泉。

嶽飛寫這首詩時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呢?

這就要從紹興三年(1133)十月說起了。

這是嶽飛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前以及寫作這首詩前的故事。

在十月份,金朝傀儡,偽齊皇帝劉豫,率領軍隊攻佔了南宋的襄陽、唐、鄧、隨、郢諸州府和信陽軍,這幾塊地方有多重要呢?

從當時的環境來看,劉豫攻佔的這幾塊地方相當於把南宋疆域給生生地撕開了一道大口子,切斷了南宋朝廷通向川陝的交通要道,更是直接威脅到了朝廷對湖南、湖北的統治安全,說白了就是可以從這裡打四川,也可以從這裡打湖南湖北。

因此,嶽飛接連上書奏請收復襄陽六州。

好不容易,主戰派在朝廷的論戰中勝利了,於次年五月,也就是紹興四年五月, 朝廷正式任命嶽飛統軍出徵 。

前面說到嶽飛是一代名將,軍紀嚴明自不必說,在鼓舞士氣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在部署運籌得當之後。

嶽飛率領的軍隊收復了襄、鄧六州,有力地保衛了長江中遊的安全,打開了川陝與朝廷交通道路。

嶽家軍在三個月內,迅速收復了襄、鄧六州,有力地保衛了長江中遊的安全,打開了川陝與朝廷交通道路。

戰爭的勝利,讓嶽飛看到了收復中原的大好時機 ,可惜朝廷卻以「 三省、樞密院同奉聖旨」的名義要求嶽飛收復六州,然後班師回朝。

一心忠君愛國的嶽飛只能率部回到鄂州。

因為嶽飛的戰功,當時雖然只有三十二歲,但仍然被朝廷封為武昌郡開國侯 。

封侯之後,嶽飛更來勁了,不斷上奏,要求選派精兵直搗中原,收復失地,以免坐失良機。

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後面的許多事情了,嶽飛所希望的收復中原只能是一場夢,朝廷根本就不想收復中原。

但這不妨礙嶽飛繼續上奏,以及繼續籌劃收復中原。

就在鄂州,嶽飛到黃鶴樓登高,北望中原,寫下了這樣一首詩來抒情感懷。

可能有人說嶽飛不懂政治,也有人說嶽飛在做無用功,還有人說嶽飛傻,不懂得自立為王。

但是他們絕大多數人都忘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嶽飛所處的那個時代,忠於朝廷、忠於君王就是天道。

雖然這些理念不適合今天,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學習嶽飛的精神,始終保持著對祖國的赤子之心。

不僅僅是在詩句中,更是在行動中。

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宋詞經典之《嶽飛·滿江紅·寫懷》賞析
    上述考證表明,《滿江紅》的內容完全符合嶽飛入獄前的年齡、心情和處境。 嶽飛創作《滿江紅》的具體地點是在廬山東林寺,解讀的密碼,就隱藏在詞的字裡行間 東林寺建於東晉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廬山,北倚東林山,環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淨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嶽飛與廬山有不解之緣。紹興六年,嶽飛因母亡守喪,嶽母墳就在廬山。紹興七年,也因故回到廬山。
  • 『朗誦』嶽飛:滿江紅
    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怒髮衝冠:氣得頭髮豎起,以至於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髮豎起。瀟瀟:形容雨勢急驟。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八千裡路雲和月:形容南徵北戰、路途遙遠、披星戴月。等閒:輕易,隨便。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知道的嶽飛,也記不清是誰告訴我關於嶽飛的故事,但是,一直以來嶽飛就以「民族英雄」的身份存在在我的腦海中,他精忠報國,捨生忘死,在中國的歷史冊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但是嶽飛的《滿江紅》卻被移出了教科書,取而替之的是秋瑾所寫的《滿江紅》,這其中的原因又是為何?
  • 詩意空間|嶽飛《滿江紅》朗誦:衛東
    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首著名的詞,南宋名將嶽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十首滿江紅,嶽飛第一,誰第二?
    滿江紅·寫懷宋代: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嶽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
  • 品讀 | 嶽飛《滿江紅》
    名著名篇 | 音樂歌舞 | 影視戲劇 | 繪畫藝術《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般認為是宋代抗金將領嶽飛的詞作。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李玟聽完《滿江紅》,激動問道:嶽飛是誰?可以幫我寫歌嗎?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英雄人物,嶽飛是我國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在靖康之變後,嶽飛便立志要收復河山,迎回二聖,一雪前恥。詩詞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古今中外無數的名臣將相都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其中嶽飛的《滿江紅》就是入獄前創作,一首《滿江紅》也是表達出嶽飛空有一腔壯志,卻難以實現理想,是壯志未酬的無奈,「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更是說出了他的悲壯之心、這首詩和嶽飛的名字柳傳至今,但是前段時間就發生了「烏龍」事件。
  • |手持竹杖訪黃龍|嶽飛《滿江紅》詞真偽略論
    1.湯陰廟碑鄧廣銘《再論嶽飛的<滿江紅>不是偽作》說,河南湯陰縣的嶽廟中,有塊石碑,署名是當地一個名叫王熙的秀才,寫於英宗天順二年(1458),碑上刻有《滿江紅》一詞,末句作「朝金闕」,其餘文字悉同。非但早於徐階,況且早於麥秀。(杭州嶽王廟石刻年代大約在1498、1499年。)(郭光在《嶽飛集輯注》中《嶽飛的<滿江紅>是贗品嗎?》
  • 中學教材刪了嶽飛又刪《滿江紅》,嶽飛若地下有知,定要仰天長嘯
    繼嶽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被「請」出了中學歷史課本之後,嶽飛的名作《滿江紅》也被從課本中刪除。一些人幾乎是將嶽飛及其英雄事跡和民族大義從課本中連根拔起,理由也非常奇葩:嶽飛不是民族英雄、《滿江紅》是偽作且宣傳暴力。筆者不禁想問:你們到底要幹什麼?
  • 如果不是宋高宗秦檜阻撓,嶽飛真有收復失地、直搗黃龍的能力嗎?
    嶽飛曾寫過一首《滿江紅》,在這首詞中,他用「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樣的豪言壯語,抒發了誓要北伐中原、收復失地的決心。在此後朱仙鎮會戰、大破金兀朮時,嶽飛還曾對部下說,要「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誓要將北伐進行到底。按照他當年的戰略構想:從襄陽六郡出兵,由南向北,逐次推進,收復開封,然後渡河收復河北失地,最後便可直搗黃龍。
  • 【孝道】嶽飛精忠報國
    說到揚名盡孝,不得不提的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軍事家嶽飛,他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出生於河南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傳說嶽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hú),飛鳴室上,故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嶽飛出生後不久,黃河決口,滾滾河水洶湧而來,整個村莊都被河水衝毀了,嶽飛一家變得一貧如洗,生活十分艱難。
  • 嶽飛兩版《滿江紅》流傳千古,此人山寨其中一首,被稱最強模仿作
    但吳佩孚本人並沒有個人自立的政治野心,其平生視關羽、嶽飛為偶像,以忠義自許,追求「精忠報國」。有識之士曾這樣評價:「(吳佩孚)有兩點卻和其他的軍閥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國歷史上偉大的人物關、嶽,他在失敗時,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
  • 嶽飛帶領嶽家軍打敗金軍,趙構卻恨嶽飛
    嶽飛是南宋朝湯陰人,也就是河南安陽湯陰縣人。是南宋軍事家,漢族民族英雄。茫茫天地間晴空萬裡,彩虹划過。公元1142年,一代名將民族英雄嶽飛被加害致死,就如同彩虹,而瞬間消失。嶽飛青年時期,正是北宋末年,金國女真族對宋發動大規模戰爭。中原漢人百姓深收其害,處在戰亂的水深火熱之中。許多人英勇反抗金軍,嶽飛也組織了嶽家軍,與金軍作戰。由於嶽孤軍作戰勇敢,很快收復了許多失地。
  • 嶽飛這首《小重山》寫出了英雄的絕世孤獨
    嶽飛是抗金名將,是民族英雄,金軍中流傳著一句關於嶽飛的著名評語:「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文天祥曾說道:「嶽先生,我宋之呂尚也。建功樹績,載在史冊,千百世後,如見其生。至於筆法,若雲鶴遊天,群鴻戲海,尤足見幹城之選,而兼文學之長,當吾世誰能及之。」這首《小重山》作於南宋紹興七年,正當抗金前線捷報頻傳,凱歌高奏,士氣民心大振,收復中原失地勝利在望的時刻。
  • 精忠報國:帶你了解嶽飛的一生
    嶽飛是朝野公認的忠義之士、國家棟梁、連嶽飛的敵人都佩服的英雄!①嶽飛簡介嶽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 觀《精忠嶽飛》有感
    在氣憤難平中,我腦海中經常跳出那些英雄的影子,嶽飛、陸遊、辛棄疾、文天祥,他們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只手擎天,力挽狂瀾,猶如立在天地之間的盤古,希望儘自己終生之力開闢出屬於宋人的天地。 那首《滿江紅》又響在我的心頭耳畔: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嶽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賞析
    曾有一段時間,對古典詩詞的評論,有人以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分高下,於是認為,嶽飛這首《小重山》情調低沉,不如他的《滿江紅》創意高。其實,對事物的評論,應當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調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誤作為粗獷叫囂。情調低沉也並非消極。
  • 嶽飛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被敵軍叫做爺爺,把金兀朮打的哭天喊地
    -《滿江紅》《滿江紅》充分體現嶽飛內心的愛國之心。他久經沙場,打得金兵聞風喪膽,私下叫他「嶽爺爺」,金軍統帥更是因他更說出:「撼山易,憾嶽家軍難。」1134年,嶽飛第一次北伐,大敗偽齊李成,並將所佔的領土盡數奪回。1136年,嶽飛第二次北伐,攻城略地,乘勝追擊,收復了陝西一帶的商州全境和虢州部分地帶,俘虜大批士兵。
  • 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
    學有所成的嶽飛滿懷著愛國的熱忱,奔赴抗擊金軍的戰鬥前線。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擄走宋欽宗、宋徽宗父子,北宋滅亡,是為「靖康之恥」。同年,欽宗的弟弟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繼位,稱宋高宗,南宋建立。半壁河山淪落,千萬百姓流離,「還 我河山」成為當時最強烈的呼聲。嶽飛投軍後,先是投奔到宗澤的部下。因為他作戰有勇有謀,受到宗澤的重用。之後,嶽飛又屢建戰功,威風大振。
  • 李玟聽完《滿江紅》,激動問道:嶽飛是誰?能讓他給我寫歌嗎?
    在中國發展的這些年,李玟的娛樂圈生涯出現過不少小插曲,其中讓小編印象最深的就是《滿江紅》事件了:李玟剛入內地娛樂圈發展不久,一次在車上聽到一首《滿江紅》,率直的問索尼唱片主管何先生:「我很喜歡《滿江紅》的歌詞,是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