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2021-01-18 假如我是狐城

不知道什麼時候知道的嶽飛,也記不清是誰告訴我關於嶽飛的故事,但是,一直以來嶽飛就以「民族英雄」的身份存在在我的腦海中,他精忠報國,捨生忘死,在中國的歷史冊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但是嶽飛的《滿江紅》卻被移出了教科書,取而替之的是秋瑾所寫的《滿江紅》,這其中的原因又是為何?難道嶽飛民族英雄的稱號有所隱情?

嶽飛不管是在軍事方面還是文學方面都有極高的天賦。在戰爭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績,同時嶽飛也寫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其中《滿江紅》就是嶽飛寫的眾多詩詞中的一首。還記得那時讀到這首詩時被深深的愛國情感所震撼,現如今這首詩卻被代替,實在是令人不解。

許多學者認為《滿江紅》的作者存在爭議,在歷史記載中,並未有關於嶽飛這首《滿江紅》的記載,按理來說,這首詩滿滿的壯志豪情在當時應該是有所記載的,可是現如今卻找不到任何關於它的記錄,確實讓人匪夷所思。

有部分學者還認為《滿江紅》是明英宗以嶽飛的名義寫的,也就是說這首詩其實是明英宗寫的,但是他為了鞏固地位說是嶽飛寫的,不得不說,皇帝們為了鞏固地位真是什麼方法都有啊。但是這種說法只是猜測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證據。

拋開作者存在爭議的問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滿江紅》所描寫的畫面過於血腥,現在世界處於和平時代,和平是每個國家穩定發展的大前提,我國也一直都在呼籲和平,但是《滿江紅》裡有許多的血腥場面,這必然是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和平觀念,也不利於各民族團結的,雖然有許多人對這兩個原因表示不贊同,但是目前事實確實如此。

還有一個原因是說,民族英雄這個稱呼是在中國近代才出現的,在古代根本不存在,但我認為這個原因是不成立的,雖然民族影響這個概念是在中國近代存在的,但是民族英雄這個概念內涵卻一直都有,嶽飛民族英雄的稱呼可以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出現的一個結論,是歷史學對過去歷史分析的結果。

大概了解了嶽飛的《滿江紅》被移出教材的原因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秋瑾的《滿江紅》可以代替嶽飛的呢?她的《滿江紅》是有什麼過人之處嗎?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秋瑾這個人。秋瑾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女權主義,她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女權主義而鬥爭。在結婚後與丈夫來到了北京,當時的北京在思想方面比較先進,秋瑾在來到北京後接受了許許多多的新思想,這讓她對自己所處的生活狀況感到十分不滿足,又恰好趕上我國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我國面臨著被不斷侵略的危險。

這更讓秋瑾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救國心,於是秋瑾毅然決然加入了救國大業中,但是這卻遭到了丈夫的反對,秋瑾多次與丈夫溝通後無果,便斷絕了與丈夫家的關係,投身於救國大業,可以說是很有勇氣了。

而她的《滿江紅》就是秋瑾在看到國家有危難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時候所寫下的。詩中表達了秋瑾濃厚的愛國情感與對自己無法為國效力而感到不滿,正是因為秋瑾這首《滿江紅》與嶽飛的表達的情感相同,而秋瑾確實也是我國的愛國女英雄,所以才用了秋瑾的《滿江紅》代替了嶽飛的。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嶽飛的《滿江紅》更勝一籌,但是由於一些原因無從考證,再加上秋瑾愛國女英雄的身份是板上釘釘的事,所以也能理解其中的原因了。在我看來不管是誰的《滿江紅》,他們所傳達的都是愛國情感,而學習這兩首詩詞的原因就是讓我們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愛國,都應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十首滿江紅,嶽飛第一,誰第二?
    滿江紅·寫懷宋代: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嶽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
  • 宋詞丨精選6首滿江紅,每首都是千古佳作,最少也要背會其中一首
    文/詩詞歌賦匯滿江紅,詞牌格調沉鬱激昂,古時文人墨客多用以抒發愛國情懷,古代代表作有滿江紅 嶽飛,第一句「怒髮衝冠」,給人第一直覺非常的震撼人心,近代則有滿江紅秋瑾,詞中有雲「心卻比,男兒烈!」抒發了一種木蘭從軍誓死報國的情懷。今天筆者挑選出代表性的佳作,邀君共同欣賞!
  • 十首經典《滿江紅》,慷慨悲歌,柔情似水!
    滿江紅·怒髮衝冠宋代: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這首詞,代表了嶽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表現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侍從頭、收拾舊山河」。把收復山河的宏願,把艱苦的徵戰,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來,讀了這首詞,使人體會,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在嶽飛的這首詞中,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 宋詞經典之《嶽飛·滿江紅·寫懷》賞析
    李白寫詩是抒懷,嶽飛作詞也是抒懷,而且《滿江紅》正是步了《廬山東林寺夜懷》的韻,特別是「闕」、「月」和「歇」這三個押韻的字都是來自李白的詩。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滿江紅》中有「壯懷」與「壯志」。按理說,同一首詩詞中用兩個相同的字是犯忌的,因此比較少見。但李白的詩卻有「天香」與「天樂」。兩個「壯」對兩個「天」,顯然絕非巧合。而且,還能明顯看出《滿江紅》的「天闕」也應該是受到了李白兩個「天」的影響。
  • |手持竹杖訪黃龍|嶽飛《滿江紅》詞真偽略論
    嶽飛劇照對《滿江紅》一詞的懷疑,最早起於近人餘嘉錫,大意是說這首詞不見於嶽珂編著,不見於宋元人記載,到明朝中葉才忽然出現,事情可疑。後來又有人繼續跟進,從詞的本身尋找疑點。嶽飛這首詞並無創作時間地點的信息傳世,只能靠後人推測。若將之定為嶽飛在奉詔班師後所作,(靳極蒼在《唐宋詞百首詳解》中似乎持此觀點,但手頭無書,沒法查證)則三十功名,八千裡路兩句,可以解釋為過往功業,千裡徵戰,都化為烏有。(三十功名,化為塵土。八千江山,只剩雲月。)也就是「十年之力,廢於一旦」的意思。三十年虛指一段較長時間,在古詩中有例證,譬如陶淵明就有「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之句。
  • 巾幗情懷《滿江紅》
    說到詞牌《滿江紅》,不由自主地會想起嶽飛那首雄渾豪邁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 詩意空間|嶽飛《滿江紅》朗誦:衛東
    嶽飛的人生僅走了39年就到了盡頭,從20歲投軍直到39歲死於陰謀,他的人生幾乎一半時光都在奔波戰鬥,對國家的憂懷與對山河破碎的痛惜成為他詩詞常見的主題。嶽飛流傳下來的作品只有二十篇左右,但質量都很高,《滿江紅·怒髮衝冠》就是這樣一首知名度極高的佳作。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出師表》《滿江紅》《誰是最可愛的人》被教材刪除,原因是啥?
    很多人都在為中國未來的棟梁努力,他們編著著課本、習題、課外書,讓纖纖學子能夠好好讀書,但不知你們發現沒有,曾經編著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嶽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都消失在了課本和大家的視野中,嶽飛的代表作《滿江紅》也被從教科書之中刪除,徹底將嶽飛存在過的痕跡抹殺掉了,這到底是為什麼?
  • 劉卓依:用愛演繹《滿江紅·小住京華》
    來源:北國網 原標題:歌手劉卓依 用愛演繹《滿江紅·小住京華》經典重現日前,由浙江籍著名作曲家曉其親自譜曲,河南籍歌手劉卓依演唱的一首民族歌劇《滿江紅·小住京華》,通過音樂的藝術形式重現經典。秋瑾是近代婦女解放運動先驅,孫中山題詞江湖女俠,女中豪傑。《滿江紅·小住京華》是秋瑾創作的一首詩詞。
  • 中學教材刪了嶽飛又刪《滿江紅》,嶽飛若地下有知,定要仰天長嘯
    繼嶽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被「請」出了中學歷史課本之後,嶽飛的名作《滿江紅》也被從課本中刪除。一些人幾乎是將嶽飛及其英雄事跡和民族大義從課本中連根拔起,理由也非常奇葩:嶽飛不是民族英雄、《滿江紅》是偽作且宣傳暴力。筆者不禁想問:你們到底要幹什麼?
  • 《滿江紅•怒髮衝冠》作者考辯疑案
    這首不見於《金佗萃編》的《滿江紅·怒髮衝冠》,便是由徐階所增,第一次出現在嶽飛的文集中。之後李楨的刻本《嶽武穆集》中,有趙寬作《刻滿江紅詞碑記》一文,記錄弘治十五年(1502年)時浙江鎮守麥秀,重修嶽飛墳廟後記,刻《滿江紅》與西廡一事,是此詞第一次刻之於石。但趙寬與徐階一樣,「不言所據為何本,見之於何書,來歷不明,深為可疑。」這首「《滿江紅》詞,不題年月,亦不言作於何地。
  • 六首經典《滿江紅》你了解幾個
    其中詞牌名共有1667個,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最廣為熟知的詞牌名之一——《滿江紅》1、《滿江紅·怒髮衝冠》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歌手劉卓依 用愛演繹《滿江紅·小住京華》經典重現
    日前,由浙江籍著名作曲家曉其親自譜曲,河南籍歌手劉卓依演唱的一首民族歌劇《滿江紅·小住京華》,通過音樂的藝術形式重現經典。秋瑾是近代婦女解放運動先驅,《滿江紅·小住京華》是秋瑾創作的一首詩詞。此詞上闋描寫作者眼見祖國被列強欺凌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抒發作者為國報效的決心,真切感人。能在這首歌中被演繹出來,可見作曲的功力深厚,演唱的動人傳神。「我要用音樂給這個時代留下自己積極向上的印記!」劉卓依說。「秋瑾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剛烈的一名女性,孫中山題詞江湖女俠,女中豪傑,被劉卓依在這首歌中演繹出來了,真不簡單,非常有實力的青年女歌手!」曉其說。
  • 高考聲樂賞析——滿江紅
    《滿江紅》是我國南宋著名抗金英雄嶽飛寫的一首詞,後經現代著名音樂家楊蔭瀏編曲而成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宋代抗金名將。因堅持抗敵,不附和議,被權臣秦檜誣陷下獄而死,年僅39歲。
  • 2019.9.12 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注音版)
    滿江紅·小住京華清 秋瑾小xiǎo住zhù京jīnɡ華huá,早zǎo又yòu是shì中zhōnɡ秋qiū佳jiā節jié。為wèi籬lí下xià黃huánɡ花huā開kāi遍biàn,秋qiū容rónɡ如rú拭shì。
  • 『朗誦』嶽飛:滿江紅
    嶽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嶽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這首的上片,「怒髮衝冠,……空悲切」。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髮衝冠,在庭院的欄杆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切盼望實現自己的志願。
  • 李玟聽到《滿江紅》後問:嶽飛是誰?能找他幫我填詞嗎?讓人心寒
    #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 品讀 | 嶽飛《滿江紅》
    名著名篇 | 音樂歌舞 | 影視戲劇 | 繪畫藝術《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般認為是宋代抗金將領嶽飛的詞作。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滿江紅.怒髮衝冠
    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後更名《滿江紅》。宋以來始填此詞調。《欽定詞譜》以柳永「暮雨初收」詞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沉鬱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滿江紅·怒髮衝冠》: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明代弘治(1488—1505)年間,浙江鎮守太監麥秀命將《滿江紅·怒髮衝冠》刻於杭州嶽飛廟碑之上,並由趙寬書寫,顯然認為此詞系嶽飛所作。明人徐階(1503—1583)所編《嶽集》持相同觀點。此後數百年間,人們對此深信不疑。然而,至20世紀30年代起,先後有餘嘉錫、夏承燾、徐著新等學者提出對《滿江紅》為非嶽飛所作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