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空間|嶽飛《滿江紅》朗誦:衛東

2021-02-07 內在語

朋友們,晚上好,我是衛東。四季輪轉,夏天的意味越來越濃。古詩詞特輯已經播出了二十多期,很多朋友說,希望讀一些慷慨激昂的作品。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首著名的詞,南宋名將嶽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嶽飛字鵬舉,是南宋最傑出的將領,即使在中國歷史長河的璀璨將星中,也是格外耀眼的那一顆。他因馳騁戰場的果勇,青直忠義的品行,以及悲劇色彩濃厚的結局名傳後世。


不同於人們印象中粗魯不文的武人形象,嶽飛擁有卓犖( luò )不群的詩詞造詣,他在詩詞的廣闊天地中偶露崢嶸,留下不多的作品,卻使得後世人了解到武人心中獨特的豪邁、悲壯、苦悶、寂寥。那是一種不同於文士鏤月裁雲般工巧的爽直,是「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孤獨。

 

嶽飛的人生僅走了39年就到了盡頭,從20歲投軍直到39歲死於陰謀,他的人生幾乎一半時光都在奔波戰鬥,對國家的憂懷與對山河破碎的痛惜成為他詩詞常見的主題。嶽飛流傳下來的作品只有二十篇左右,但質量都很高,《滿江紅·怒髮衝冠》就是這樣一首知名度極高的佳作。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三十功名塵與土」,這首作品很有可能是嶽飛30歲前後有感而發的創作。30歲的嶽飛正值軍旅生涯的巔峰,烽火四燃的國境,半壁淪落的江山,嚴酷的現實狀況使得朝廷上的君臣不得不時時仰賴這位百勝將軍。而嶽飛並沒有感受到臨安天子的迫不得已,他感到只是「責任重大,身被殊榮,感動深切」。於是他在置司地江州的連綿秋雨中怒發憑欄,仰天長嘯。

 

古人喜歡用泛泛的時間範圍表達光陰易逝,杜牧說「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王時敘說「廿年作伴是相知,每歲花開紅滿枝」;而嶽擁有的,則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時光之於人總有著奇妙的功效,放大、撫平、懷念、眷戀、一聲嘆息。


在這首慷慨激昂的《滿江紅·怒髮衝冠》中,我們看到,嶽飛的人生沒有揚州,沒有夢,也沒有相知相守和一樹繁花,他只有征戰南北的一身風塵和馬蹄錚錚踏響的故國之土。還有就是他「足逾八千裡」的軍旅生涯中,唯一時常陪伴在他身旁的日月星雲。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並不是嶽飛唯一一次表達少年與白髮的急切。他在一首《過張溪贈張完》中也寫到:


無心買酒謁青春,對鏡空嗟白髮新。花下少年應笑我,垂垂羸馬訪高人。


這位熱血英雄究竟沒能等到白頭,待到安穩,就離開了他為之奮鬥的世界,自然也沒有哪個少年能忍心對他的執著笑出聲來。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靖康之恥的殘酷現實讓人無法迴避,嶽飛的悲憤也早已被歷歷慘劇浸透,他以軍人的身份從河北抗爭到中原,再到重新北伐,眼見了破碎的山河被外族鐵蹄踐踏,原本在北宋的富饒下安居的百姓們瞬間淪為難民,就連徽宗欽宗兩位皇帝都被人擄走,淪為階下囚。


朝廷匆忙南遷,在杭州建立南宋,從此偏安一隅,「只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對外作戰的連續失敗一直為人們所詬病,認為那是這個朝代「積貧積弱」的表現。

 

實際上,從兩宋的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評估,絕對可以算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國家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卻因為政治上的私心不肯支持嶽飛的北伐。也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嶽飛才會無奈的說出那句「臣子恨,何時滅」。

 

賀蘭山在河套以西,而嶽飛所要面對的敵人金國人的大本營則在東北方向的黃龍府,胡虜和匈奴的代稱也顯得寬泛。慷慨激昂中虛實交織,是詩人常用的筆法。


下闕開頭四個短句,三字一頓,一錘一聲,崩山裂雲,緊接著踏破、飢餐、渴飲讓一往無前的勇猛氣概直衝雲霄,最後一句卻轉而平和,以一片赤誠感人肺腑。


曲折迴蕩的韻律美感讓詞有了金石之聲,而虛實交織表達,則讓理想與現實交融一體,讓人非常容易理解嶽飛的志向和決心。

 

嶽飛是一名出色的將軍,擁有不屈的意志;他還是一位優秀的詞人,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唯獨不是一個鑽營的政客,不能在波詭雲譎的政治中翻雲覆雨,我們會為他壯志難酬便遭陷害離世感到遺憾,卻不會對他活著的方式感到遺憾,頂天立地的人不需要遺憾垂憐。

 

也許今天的分享會為我們的夏夜帶來一絲燥意,但想到那也許是熱血沸騰的感覺,也應該感到安慰,因為這是英雄豪氣的熱血沸騰,是嶽飛留給我們的,跨越千年的感動。

 

好,今天就到這兒,願大家也有嶽飛這樣深沉的愛,這樣純淨的心,晚安!


相關焦點

  • 『朗誦』嶽飛:滿江紅
    嶽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嶽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這首的上片,「怒髮衝冠,……空悲切」。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髮衝冠,在庭院的欄杆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切盼望實現自己的志願。
  • 詩意空間|劉翰《立秋》 朗誦:衛東
    朋友你好,我是衛東。暑氣似乎正盛,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意識到,明天竟是立秋了。鬱達夫在《故都的秋》中說「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不知道南方的朋友是否也會有同樣的感受?一年又一年,北京的秋就是這樣來得悄無聲息,來得毫無痕跡。你只能在些許物的意味中去捕捉它。例如,深夜歸來,或者清早起來,人行道上鋪得滿地的槐花,淡淡的,如此寂寥而又落寞。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知道的嶽飛,也記不清是誰告訴我關於嶽飛的故事,但是,一直以來嶽飛就以「民族英雄」的身份存在在我的腦海中,他精忠報國,捨生忘死,在中國的歷史冊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但是嶽飛的《滿江紅》卻被移出了教科書,取而替之的是秋瑾所寫的《滿江紅》,這其中的原因又是為何?
  • 宋詞經典之《嶽飛·滿江紅·寫懷》賞析
    紹興六年,嶽飛第二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嶽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嶽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今武昌)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滿江紅》創作的具體時間應該是在嶽飛入獄前不久。詞中有多處可以用來證明這一觀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李玟聽完《滿江紅》,激動問道:嶽飛是誰?能讓他給我寫歌嗎?
    在中國發展的這些年,李玟的娛樂圈生涯出現過不少小插曲,其中讓小編印象最深的就是《滿江紅》事件了:李玟剛入內地娛樂圈發展不久,一次在車上聽到一首《滿江紅》,率直的問索尼唱片主管何先生:「我很喜歡《滿江紅》的歌詞,是誰寫的?」
  • 羅家英在節目上用粵語朗誦《滿江紅》,這便是粵語的魅力
    有一次,羅家英和汪明荃兩夫妻參加撒貝寧主持的一檔節目,在撒貝寧的建議下,羅家英在現場用粵語朗誦了兩首詩詞,第一首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第二首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滿江紅》。特別當羅家英朗誦到《滿江紅》最後兩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時,那情調激昂、慷慨壯烈的聲音更是讓臺下觀眾熱情高漲,這便是粵語的魅力。包含九聲六調,較多保留古漢語的特徵,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的粵語確實很多時候背起古詩古文來往往都比只有四聲調、連入聲字都不存在的普通話更加動聽。
  • 十首滿江紅,嶽飛第一,誰第二?
    滿江紅·寫懷宋代: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嶽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
  • |手持竹杖訪黃龍|嶽飛《滿江紅》詞真偽略論
    1.湯陰廟碑鄧廣銘《再論嶽飛的<滿江紅>不是偽作》說,河南湯陰縣的嶽廟中,有塊石碑,署名是當地一個名叫王熙的秀才,寫於英宗天順二年(1458),碑上刻有《滿江紅》一詞,末句作「朝金闕」,其餘文字悉同。非但早於徐階,況且早於麥秀。(杭州嶽王廟石刻年代大約在1498、1499年。)(郭光在《嶽飛集輯注》中《嶽飛的<滿江紅>是贗品嗎?》
  • 中學教材刪了嶽飛又刪《滿江紅》,嶽飛若地下有知,定要仰天長嘯
    繼嶽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被「請」出了中學歷史課本之後,嶽飛的名作《滿江紅》也被從課本中刪除。一些人幾乎是將嶽飛及其英雄事跡和民族大義從課本中連根拔起,理由也非常奇葩:嶽飛不是民族英雄、《滿江紅》是偽作且宣傳暴力。筆者不禁想問:你們到底要幹什麼?
  • 滿江紅.怒髮衝冠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朗誦:李默然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
  • 品讀 | 嶽飛《滿江紅》
    名著名篇 | 音樂歌舞 | 影視戲劇 | 繪畫藝術《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般認為是宋代抗金將領嶽飛的詞作。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詩意空間|李白《月下獨酌》朗誦:衛東
    利用眼下僅有的一切去尋覓生命的詩意與滿足。 如同這首《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飛鳥會散盡,煙雲會離去,但青山卻一直都在。哪怕千金散盡,哪怕英雄末路,哪怕世間孤獨寂寞到只剩他一個人,李白也依然是李白,那個「仰天大笑出門去」的李白。
  • 見過如此演繹的《滿江紅》麼 「為你讀詩」國慶特別節目 · 第1184期
    朗誦家、表演藝術家胡樂民以澎湃的情感和極具感染力的肢體語言,現場演繹南宋著名愛國將領嶽飛的傳世名篇《滿江紅》。- 收聽 -(點擊視頻或音頻,即可欣賞)滿江紅作者:嶽飛[宋]表演嘉賓:胡樂民 | 朗誦家、表演藝術家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 李玟聽到《滿江紅》後問:嶽飛是誰?能找他幫我填詞嗎?讓人心寒
    #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 嶽飛《滿江紅》中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到底何意?不少人理解錯了
    顯然,嶽飛的《滿江紅》就是這樣的作品。雖然近幾年,有學者稱這詞可能不是嶽飛寫的,但他們給出的理由顯然無法說服所有人,所以目前多數學者還是認為是嶽飛所作無疑。這是一首通篇都是千古名句的作品,它的存在讓我們明白了宋詞也能寫得如此豪邁,它的存在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錚錚鐵骨。
  • 嶽飛兩版《滿江紅》流傳千古,此人山寨其中一首,被稱最強模仿作
    但吳佩孚本人並沒有個人自立的政治野心,其平生視關羽、嶽飛為偶像,以忠義自許,追求「精忠報國」。有識之士曾這樣評價:「(吳佩孚)有兩點卻和其他的軍閥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國歷史上偉大的人物關、嶽,他在失敗時,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
  • 李玟聽完《滿江紅》,激動問道:嶽飛是誰?可以幫我寫歌嗎?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英雄人物,嶽飛是我國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在靖康之變後,嶽飛便立志要收復河山,迎回二聖,一雪前恥。詩詞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古今中外無數的名臣將相都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其中嶽飛的《滿江紅》就是入獄前創作,一首《滿江紅》也是表達出嶽飛空有一腔壯志,卻難以實現理想,是壯志未酬的無奈,「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更是說出了他的悲壯之心、這首詩和嶽飛的名字柳傳至今,但是前段時間就發生了「烏龍」事件。
  • 《滿江紅•怒髮衝冠》作者考辯疑案
    詞學大家夏承燾先生更是撰文《嶽飛滿江紅詞考辨》,指出在元人雜劇《宋大將嶽飛精忠》,並未引用《滿江紅》詞,而是引用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說明在元代,這首《滿江紅》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曉。另外,嶽飛伐金是要直搗黃龍府,而黃龍府在今吉林境內。詞中「踏破賀蘭山闕」之賀蘭山,在今甘肅河套地區,當時屬西夏,而非金國地區。這樣,如果這首詞是嶽飛所作,就在地理上犯了方向性的錯誤。
  • 詩意空間|辛棄疾《青玉案》 朗誦:衛東
  • 詩意空間|李白《長幹行》 朗誦: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