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學的是誠,修的是德。我們學習,為的是提高自身的修養。《禮記·大學》中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而「誠意正心」則一直被我們所推崇。從古至今,有許多關於「誠意正心」的故事被人們熟知: 商鞅的城門立木、季布的一諾千金……
家齊, 國治,天下平的前提是修身,是正心。唯有心正,方可談治國、平天下。若是一個人的心不正,意不誠,會有人信任他嗎? 那麼又何談遠大的志向呢? 若此,這個社會將會多麼的灰暗!「誠意正心」方可修身,修心。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常說,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人的進步其實就是在一點一點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改正中積累出來的。而「日新其德」體現的則是一種自省的力量。自省的前提是要發現錯誤,所以一個人不能滿身銳氣,要不驕,不躁。要能靜的下心來,客觀而仔細地看待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並能理性的對待它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缺點,而我們在發現這些缺點後,要能夠儘快找到改正它們的方法。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一個人就是在不斷地反省和改正自己的過程中進步的。一天一天地改正自己的缺點,一點一點地進步,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
「日新其德」體現的是一種進取精神, 它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提升,思想上的革故鼎新。「誠意正心」與「日新其德」所表現的是對修養方面的要求,更是對我們青少年修養的要求!「誠意正心」是教我們要學會反省自已,學會在改錯中進步。我們更要學會理智地面對自己的缺點,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水滴可以穿石,跬步可以成千裡,一日復一日地持之以恆,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意誠,心正,方談修養。
申明: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原創不易,請尊重原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