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網際網路的成熟,各種媒體形態儼然一片欣欣向榮,新媒體的崛起,自媒體人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然而很多傳統媒體確遇到囧境。在必須要轉型的過程中,找不準定位、摸不好方向,節目形式免不了被觀眾吐槽一番,連一向被看成領軍電視行業的龍頭衛視,也在紛繁複雜的各種節目之中遭遇收拾滑鐵盧。
電視行業開始接洽韓國成熟的綜藝節目,使得各種韓流綜藝頻繁引進,剪輯特效,高清畫質,無一不成為宣傳的亮點。雖然這種手段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否走的長遠,也是見仁見智了。
詩心不死 情懷依舊——從《中國詩詞大會》看優秀傳統文化復興
《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央電視臺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之後,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自主研發的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隨著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落幕,一場詩詞嘉年華暫告一段落。然而,由之引發的各種討論遠未結束。
作為一個綜藝節目,評分也有8.5,口碑算是不錯了。
節目其實很簡單,就是各種方式來比選手的古詩詞儲備量,把填空題選擇題和「飛花令」等等都搬到電視上來展現,再配上《百家講壇》幾位受歡迎老師的講解。
《詩詞大會》不可避免地有些央視風格主旋律雞湯和煽情,但確實展示出了古代詩歌之美和一種古典雅致的「清流」感。
先看舞美。
春節期間的節目,遍地都是大紅大紫的各臺春晚,主打熱鬧喜慶。
而《詩詞大會》的畫風就顯得很清新養眼。
舞臺滿滿中國風,這才是我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樣子
參賽選手都是古詩詞愛好者,衣著打扮的風格也都很不一樣。
你以為我大中華只有漢服嗎?
北大女博士陳更,穿的是民國女學生的藍黑襖裙。
少數民族的妹子很美
《中國詩詞大會》的背景音樂。
傳統文化的因子在這檔節目中「潤物細無聲」地感染著觀眾,《詩詞大會》節目用的古風背景音樂,都很雅致,有網友主動整理出了歌單,而且還不止一兩個網友在做,說明這個節目使用的背景音樂也是觸動一部分人審美感受的。
一顆顆火熱的「詩心」成就節目「火爆」
「這個節目火最深層次的原因,就是中國人仍有不死的『詩心』。」節目嘉賓、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說,詩歌是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最古老的方式,一部中國詩歌史既是中華文明在語言文字上的濃縮精華,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風貌的展示。
沒有酷炫的剪輯和誇張的文字、表情《詩詞大會》讓觀感簡潔舒適
主持人 董卿
董卿可以說是《中國詩詞大會》的調度員,她在整場的把控以及知識準備上,都讓觀眾眼前一亮。
這個主持了13年春晚的央視超級熟臉,從來沒有像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這麼可愛。這個節目完全發掘出了董卿最美的一面。
她背詩的反應很快,康震老師講評的時候信口說到薛寶釵的:「好風憑藉力」,董卿就接:「送我上青雲。」
即興用上海話來朗誦《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實力示範啥叫吳儂軟語,特別蘇!
董卿在《詩詞大會》上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網友評論也是紛紛點讚。
而且董卿的文化功底並不是局限於古詩詞,還有過各種旁徵博引↓
引用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話來稱讚一個在支援亞塞拜然設計鐵路的女工程師:「如果我的身軀能夠匍匐成華夏大地的一根鐵軌,那對於我坎坷的人生來說,也是莫大的幸事。」
有感而發想要送幾句詩給一位做父親參賽選手,張口就是葉賽寧的《我記得》:
「當時的我是何等的溫柔,
把花瓣撒落到你的發間。
當你離開,
我的心不會變涼,
想起你,
像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
還用雙目失明的博爾赫斯來鼓勵一位選手的盲人父親:「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雙眼,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模樣。」
董卿終於成長為我們最喜歡的女主持人的樣子
溫柔婉約
優秀傳統文化應該在當代社會更好地繼承發展
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純真質樸,到「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上下求索;從「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雄心壯志,到「心遠地自偏」的隱士風流;從「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盛唐氣象,到「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纏綿。千百年來,中國人就是從這些意味無窮的詩詞中得到滋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希望大眾能夠多看這樣精緻、豐富、有品位的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