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或步新黨、親民黨後塵,柯文哲的夢將是「南柯一夢」?

2021-01-18 臺海網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剛避過「滅黨」危機的民眾黨,在高雄市長補選中,再次暴露了其「短板」,對柯文哲的「二零二四大計」敲響了警鐘。  實際上,民眾黨向親民黨借將的吳益政,在高雄市長補選中,僅得票三萬八千九百六十張,得票率更是僅為百分之四點零六。不但是未能領取選舉補助金,而且連二百萬元的選舉保證金也被沒收,據說將會是由民眾黨和親民黨各負擔一半。民眾黨固然是應該「認賠」,但親民黨卻是「無端受累」,本來可以不趁熱鬧,但還是在明知將會選不上的情況下,甘願被民眾黨「拖下水」,繼今年一月「立委」選舉全軍覆沒之後,再次自暴其短。而且,親民黨已經沒有選舉補助金的收入來源,對這一百萬元的選舉保證金的「損失」如何衝帳?可能最終還是由吳益政本人摸摸鼻子認慫地自掏私人腰包。  但吳益政的參加高雄市長補選此舉,畢竟是民眾黨在「試水溫」,為該黨參加二零二二年縣市長和縣市議員選舉,以至二零二四年「大選」作準備。但是,儘管蔡壁如已經將其戶籍遷往高雄市,但民眾黨卻仍然無法在本黨內尋覓到理想的戰將參選,只好向已經在高雄市耕耘多年的親民黨借將。即使如此,還是輸得一塌塗地,而且還是「一黨輸選,兩黨承受」,此後不但是民眾黨在南臺灣難以立足,而且連親民黨也將在南臺灣難以為繼,這是典型的「累己害人」。  事實已經證明,民眾黨是柯文哲的「一人政黨」,而且他也未能將自己頭上的「光環」轉變為全黨的實力,更無法將其本人的「流量空軍」落地為「選票陸軍」。長遠來看,臺灣民眾黨未來的發展前景將更不容樂觀。因為臺灣地區的政治板塊一直是以國民黨與民進黨為主,基於臺灣地區的「立委」選舉制度是「單一選區兩票制」,「區域立委」是單一席次選制,有利於傳統藍綠兩大政黨。這就導致「第三勢力」一直有個宿命,就是到最後都會變成「一人政黨」,逐步衰落,最後歸於泡沫化。民眾黨也將逃不脫這個厄運。  實際上,新黨在一九九五年時還曾擁有二十一席「立委」,是名副其實的第三大黨,但如今新黨成了鬱慕明的新黨,沒有「立委」席次。親民黨曾在「立法院」擁有四十六席「立委」,簡直是氣勢如虹,但在二零二零年的「立委」選舉中卻是全線落敗,一席也得不到。「臺聯」也曾經擁有十三席「立委」,但隨著李登輝的影響力式微,「臺聯」在「立法院」也無席次。近來原本在「立法院」擁有五席「立委」的第三大黨「時代力量」也快速分崩離析,二零二零年「立委」選舉只得三席。

因此,二零二零年代表臺灣民眾党進入「立法院」的「立委」,日後在柯文哲光芒褪去時,也同樣會面臨藍綠選邊站的命運。這種缺乏核心理念只在藍綠間見縫插針,為了選舉而成立政黨的模式,恐怕最終也難逃淪為「一人政黨」的宿命,走向泡沫化。其實,即使是在現時,柯文哲頭上的「光環」就已經開始褪色。實際上,在高雄市長補選投開票當日,柯文哲缺席敗選記者會,就更折射了其個人胸懷的狹隘及風格的陋仄,加重了對民眾黨的傷害。這就引發民進黨「立委」賴品妤的批評,「刻薄寡恩莫甚於此。」  再過兩年零四個月,柯文哲就將卸下臺北市長職務,由於是他已經是第二任,不能再參選爭取連任,而且也來不及參加其他「直轄市長」的選舉,因而將會失去政治舞臺。只剩下一個民眾黨主席。雖然民眾黨在「立法院」中有五席「立委」,可以成立黨團,享有提案權及參與政黨協商等權利,還可發揮政黨制衡的作用,但由於柯文哲不是「立委」,只能是旁觀並在場外指導。幸而民眾黨的五席「立委」都是屬於「不分區立委」,必須絕對聽從黨指揮,不敢背叛忤逆,完全可以控制。否則,如果是「區域立委」,在眼看到民眾黨也將步新黨親民黨的後塵之下,紛紛「帶槍出走」,損害將會很嚴重。幸而,正因為民眾黨的「立委」是不分區立委」,因而民眾黨在第十屆「立法院」的四年屆期內,每年可以領取七千九百四十四萬餘元的選舉補助金,足以應對日常黨務運作經費。但在「區域立委」選舉方面,卻只獲得二十六萬四千四百七十八張選票,得票率僅為百分之一點九一,候選人全軍盡墨。這凸顯了臺灣民眾黨缺乏有知名度的「大咖」人物,對其未來發展存在很大的隱憂。實際上,這次高雄市長補選,民眾黨無法推出自己的戰將,只能向親民黨借將,就將民眾黨的「人才短板」暴露無遺。  民眾黨缺乏「大咖」人才,只是抱著一個「第三大黨」的虛名,又能如何?當年新黨、親民黨以至臺聯黨,都比現在的民眾黨要「風光」得多,最後還是泡沫化了。尤其是親民黨,與民眾黨的性質類似,都是「一人政黨」,但畢竟親民黨還是猛將如雲,除原臺灣省政府的整個官員編制之外,還有原來屬於國民黨和新黨的知名驍將,而且宋楚瑜本人也曾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或臺北市長的選舉,但都告飲恨。那麼,民眾黨沒有戰將,柯文哲本人的聲望也不如宋楚瑜,其前景也就可想而知。

民眾黨逃不過泡沫化的下場,也可從其將政黨性質從柔性政黨改為剛性政黨中窺見,因為這與新黨、親民黨的規律一樣。實際上,新黨、親民黨開始也是柔性政黨,後來為實行嚴格的黨規管理,才改為剛性政黨,但卻仍然走向泡沫化。民眾黨的從柔性政黨轉變為剛性政黨,除了是如同新黨、親民黨的普遍性原因之外,更是受到剛頒布生效的「政黨法」的規限。民眾黨在去年八月創黨時,為了貪圖方便,決定採取柔性政黨的組織形態,對黨員資格的認定寬鬆處理,上網登記就能入黨且免繳黨費,而且承認雙重黨籍。但既然是柔性政黨,就沒有選舉黨員代表,因而在按照「政黨法」規定,八月二日召開的黨員大會,就必須以全體黨員為基礎計算,補選要有一半以上的黨員出席。若連續四年開不成黨員大會,將面臨政黨遭廢止備案的危機,降格為普通的人民團體,不能以其名義參加各類政治公職選舉。  民眾黨吸取教訓,在首屆黨員大會決定修改黨章,將其組織形態由柔性政黨轉為剛性政黨,今後按照「政黨法」規定定期舉行的黨員大會,是以選舉產生的黨員代表出席的黨員代表大會,這樣就較為容易適應全體黨代表二分之一出席的規定。這才逃過「滅黨」的危機。但卻仍然是缺乏人才,只是依賴柯文哲的個人「光環」存活。如果柯文哲本人有什麼「冬瓜豆腐」,這個黨也就「玩完」。  而且,柯文哲本人的弱點也已充分暴露了出來。本來,討厭國民黨或民進黨的老政客的迂腐作風的選民們,是被柯文哲「直話直說」的性格吸引。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選民們在新鮮感過後,出現「審美疲勞」,就開始討厭柯文哲「天橋的把戲--只說不練」的作風了。而且,當初柯文哲「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批「五大弊案」,包括大巨蛋,但最後還是要續建,等於是自我否定。這種浮躁作風,被新北市的侯友宜,桃園市的鄭文燦,腳踏實地地苦幹的精神比下去。選民們可能會聯想,如果由柯文哲當選並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只能是「空談誤島」。因此,從高雄市長補選,就可推算柯文哲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夢」,可能是「南柯一夢」。

相關焦點

  • 「臺灣民眾黨」拉雜成軍難避散架命運
    陳思宇說,本周將先公布第一波「區域立委」與「不分區立委」名單,而人才持續尋覓中,透過官網開放民眾申請入黨,接下來就是舉辦海選。  柯文哲此前曾經強調,他籌組臺灣民眾黨的目標就是進軍「立法院」,希望「不分區立委」要「提好提滿」,在「立法院」執行他的意志;「區域立委」則是以選上或讓他人落選為主。民眾黨「立委」以政治人物、專業文官、社運人士、企業代表、媒體等五個面向徵詢。
  • 臺灣民眾黨的聲量過於仰賴柯文哲一人,恐走上親民黨老路
    所以當柯文哲保持低調,少對外發言時,如2020選後般,卻又會造成民眾黨的媒體關注減少,被政黨機器運作完整的藍綠兩大黨擠壓。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陳冠安認為,臺北市長柯文哲創立的臺灣民眾黨雖然在2020大選獲得11%的不分區民代選票和5席民代,不過選後,由於民進黨空前壯大,不僅凝聚淺綠,對民眾黨的優勢族群也就是中間選民,也有一定吸引力,使得民眾黨在光譜被擠壓的情況下,只能不斷爭取游離的泛藍支持者。
  • 柯文哲民調暴跌,將卸任民眾黨主席?不是「一人政黨」或成真
    第三大黨在新黨、親民黨、臺聯黨等之間輪換,但與前2大黨差距甚遠,無法染指臺灣地區最高職位,縣市選舉中也無法勝出,但這依然阻止不了一些政治人物企圖以第三勢力的名義開創新的政治格局。柯文哲自創民眾黨2019年8月6日,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在臺北舉行創黨成立大會,成立了民眾黨,允許雙重黨籍,沒有黨費,以「民意、專業、價值」「清廉、勤政、愛民」為民眾黨的主要宗旨和責任,柯文哲任首屆黨主席,並選出了「中常委」和「中評委」等職位。2020年臺立法機構民代選舉中,臺灣民眾黨獲得11%的政黨票,超越時代力量成為第三大黨,顯示出柯文哲的影響力。
  • 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民眾黨候選人均出身橘營,親民黨回應了
    高雄市長補選登記24日截止,民眾黨23日晚宣布徵召親民黨籍的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參選。面對吳益政要參選,親民黨24日做出3點回應,先是強調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有表達想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見面的意願,以及尊重吳益政和擔任親民黨「立委」特助的高雄市議員李眉蓁決定。
  • 柯文哲發行「柯P認同卡」或是組黨前奏
    周玉蔻分析說,如果2020年柯文哲要組黨,一定需要「不分區」民代,而現在「時力」與柯文哲的支持者高度重疊,覬覦的也就是「時代力量」的選民。其實,對於柯文哲是否會組黨,早就有政治人物進行預測,並判斷他為了在2020年「更上層樓」,必然會組黨。否則,沒有組黨作後盾,雖然仍可透過「婉君」(網軍)打宣傳戰,但卻將難以操作組織戰,而組織戰是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必不可少的。
  • 親民黨:無可奈何花落去
    從早期新黨,到隨後的親民黨、「臺聯黨」,到新近崛起的民眾黨,頗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接下來的五篇文章,星星將對「第三勢力」進行粗淺分析。敬請批評指正。本文參考資料:王鴻志《臺灣第三勢力發展步入新階段》,《臺灣周刊》2020年第11期;知乎@芭蕉小農《2020,親民黨會掛零嗎?》民眾黨:白色覺醒 or 白日夢?
  • 民眾黨成臺灣第三大黨,無奈民進黨立法機構過半,柯文哲難施手腳
    2020臺灣「大選」民進黨蔡英文以817萬票大勝,成立5個月的臺灣民眾黨也獲得不錯成果,政黨票獲得158.8萬票、得票率11.22%,成功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核心幕僚民眾黨發起人蔡壁如等5人送進臺立法機構,勢頭不錯。
  • 【吳陳舒】臺灣民眾黨的崛起、影響與走向
    臺灣島內第三勢力重新洗牌,臺灣民眾黨不分區民意代表選舉被提名人賴香伶、張其祿、高虹安、邱臣遠、蔡壁如進入臺灣地區立法機構,躍升為僅次於民進黨與國民黨的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第三大黨,將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掌握一定的話語權且獲得政黨選舉補助款。臺灣民眾黨將成立黨團,「總召」由賴香伶擔任,「副總召」為張其祿。「時代力量」淪為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第四大政黨。親民黨由於未突破政黨票門檻而走向泡沫化。
  • 親民黨「立委」與葉俊榮互嗆 親民黨也挺新黨
    親民黨「立委」陳怡潔今天上午在臺「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時,不滿臺當局「內政部長」葉俊榮對檢調搜索、偵訊新黨發言人王炳忠等情事有所推託,與葉俊榮發生爭執。陳怡潔要求葉要重視人民感受,葉反嗆「你不要跟我競爭,對人民的感受怎樣,其實我們都非常重視。」   王炳忠等新黨青年軍以證人身份19日遭檢調搜索、偵訊引發社會爭議,親民黨連日來都低調不回應。
  • 因為新黨,這個老牌「獨」黨要收攤?邱毅:連李登輝都怕新黨!
    7日,島內政黨「臺聯黨」在綠媒《自由時報》花重金刊登半版廣告,呼籲選民政黨票不要投給新黨,否則「輸給新黨,臺聯收攤」。新黨和「臺聯黨」都屬於曾經輝煌過的小政黨。新黨是1993年由不滿李登輝黑金政治的國民黨少壯派組成。
  • 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024沒有意外的話會選
    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日透露,若身體夠好、沒意外的話,會參選2024。他也強調,臺北市長卸任後才能專心選,會朝著準備方向前進。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臺北市長柯文哲不愧是「話題王」,近日他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表態「2024沒有意外的話會選」。
  • 國臺辦:國民黨、新黨、親民黨等臺灣黨團將出席海峽論壇
    海外網9月8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8日表示,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將於9月19日開始在福建省舉辦。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王金平、秘書長李乾龍,以及新黨、親民黨等臺灣有關黨派團體及各界代表人士將來閩出席論壇活動。有記者問:請問第十二屆海峽論壇何時舉辦?請介紹目前的籌備情況。馬曉光表示,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將於9月19日開始在福建省舉辦。
  • 臺媒:柯文哲放生民眾黨的警訊
    來源:華夏經緯網據臺灣「愛傳媒」報導柯文哲會放生民眾黨嗎?這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焦點議題。去年柯文哲不否認想辭去黨主席;今年1月13日,民眾黨黨內改選僅僅兩天之後,柯文哲接受黃暐瀚廣播訪問時又表示:不希望他的副市長黃珊珊以民眾黨的黨籍參選臺北市長。
  • 柯文哲和他的民眾黨:初試啼聲告捷 再戰心雄志壯
    會上她表示,民眾黨將推動「一憲二法」,且黨章規定16歲即可入黨,未來要讓黨內年輕人接棒,招募更多年輕人加入。除蔡壁如外,其他出席人員包括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公關事務長吳怡萱、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民眾黨文宣創意部副主任蔡峻維、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辦公室公關主任王鬱文等。
  • 柯文哲:三黨不過半是臺灣歷史轉折關鍵
    針對郭臺銘說「兩大兩小黨是「立法院」最好的狀態」,柯文哲受訪時表示,以現在郭董的立場,有支持民眾黨,也有支持親民黨,和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也見面過,顯然對於一些藍營「立委」也會支持,郭當然是要發揮最大影響力。
  • 組織未強化 臺灣民眾黨有「滅黨」危機
    最重要的是,民眾黨缺乏政黨路線的闡述,僅憑柯文哲一人逐漸衰落的人氣,規劃不出鮮明的政策戰略藍圖,民眾黨面臨「滅黨危機」,而柯本人的政治路,恐怕在臺北市長任期結束後,也會宣告落幕。早有臺灣政界人士評論,民眾黨是柯文哲一個人的馬拉松。
  • 柯文哲帶領民眾黨反抗民進黨
    臺北不理「行政院」了蔡「政府」明年元旦開放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30月齡以上美牛,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19日在「行政院」院會建議「中央政府」應將未使用萊劑及未檢出的進口豬肉加標示清楚,因為美豬不等於都是萊豬。
  • 「臺灣民眾黨」舉行創黨大會!柯文哲任黨主席……
    臺北市長柯文哲1日宣布籌組政黨,6日中午12點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創黨大會。稍早前舉辦創黨大會的會前會,由黨員票選黨主席,其中柯文哲以63票確定擔任臺灣民眾黨首屆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8日成立政黨「臺灣民眾黨」,許多支持者到場登記加入政黨,表示支持會上宣布,臺灣民眾黨簡稱民眾黨,英文縮寫為「TPP」,事務所將設為在臺北市,年滿16歲的臺灣民眾都可以申請,允許雙重黨籍,不收黨費,黨主席確定由柯文哲擔任,創黨黨員幾乎是臺北市府團隊成員。柯文哲會上也發表講話。柯文哲說,臺灣現在政治陷入困局,缺少長遠施政規劃。
  • 「時代力量」結局可預知民眾黨未來
    因為路線不同,「時代力量」內部近來接連幾起自爆,大家或許好奇這個黨還有續集嗎?現在看來2020年恐怕就將全劇終了。「時代力量」這股新興的政治勢力快速殞落,恰巧發生在柯文哲成立臺灣民眾黨之後,但要說柯文哲與民眾黨是壓垮「時力」的最後一根稻草,恐怕也不盡然,「時力」缺乏核心理念與明確的政治路線,可能更是主因。
  • 臺灣民眾黨的生存密碼
    「空軍」起家的柯文哲創黨步步都藏著密碼,包括承襲蔣渭水所創的「臺灣民眾黨」之名,引起各界密集討論,他也藉此營造了社會、網絡聲量;網民一開始戲稱「臺民黨」與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名字諧音也有不少討論。民眾黨英文縮寫正式定案是TPP,與民進黨「DPP」只差一個字母,都一再引起討論,登上媒體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