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水滸傳》,很多人會對孫二娘非常好奇,她和武松僅有一面之緣,為何她對武松那麼好,難不成她喜歡上了武松,她和武松到底是什麼關係?事實上,劇情並沒有那麼狗血,孫二娘是有夫之婦,說她喜歡武松,那可就是冤枉了,她之所以對武松那麼好,其實源於三個原因:欣賞、感激、愧疚!
欣賞
說孫二娘欣賞武松,那是比較好理解的!首先武松武藝高強,孫二娘本想在店裡麻暈武松,結果了武松的性命,但是武松警覺,不僅沒讓孫二娘得逞,還趁機拿下了孫二娘,就武松展示的這身本事,就足以讓孫二娘佩服了。之後孫二娘丈夫張青及時趕回來勸架,才化解了這份矛盾。而當聽說武松就是那景陽岡打虎英雄,兩夫妻當即和武松熟絡起來,武松感受到善意,也尊稱張青為大哥,孫二娘為大嫂了。
此時雙方互相吹捧一番,孫二娘和張青對武松的本領十分佩服,大家都是江湖中人,為人豪爽,所以此時的孫二娘對武松其實是欣賞之情,欣賞武松的本領,欣賞武松的為人,欣賞武松的豪爽!
感激
說孫二娘感激武松,這又是為何呢?原來這是因為一把雪花鑌鐵刀!此刀本是屬於一名頭陀,孫二娘殺了頭陀,做成了人肉包子,這刀便由她收起來了。不過這刀,不知是因為怨氣太重還是殺氣太重,一到晚上就叫個不停,惹得孫二娘和張青兩口子晚上都睡不好覺,十分苦惱。
在文中曾兩次說到這把雪花鑌鐵刀的嘯叫,讓孫二娘十分苦惱,不過他倆並沒有將這刀給扔掉,也不知為啥。最終,他們決定將這把刀送給了武松,說也奇怪,自從這把刀給了武松之後,再也沒有夜晚嘯叫過,可能這就是所謂的一物降一物吧,這一下孫二娘兩口子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也因此孫二娘感激武松,感謝武松幫她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愧疚
說起愧疚,很多人更不理解了,為啥孫二娘會對武松愧疚呢?其實孫二娘的愧疚,最開始是對於那個頭陀的,也就是雪花鑌鐵刀的前任主人!
張青曾說過,雖然他們幹這種有傷天理的買賣,但是他們卻有三種人是不殺的,分別是:雲遊僧道、江湖上行走之人、各處犯罪流配的人。不過先前孫二娘卻失手殺了一個行者,令兩口子十分後悔。
原文:張青道:「只可惜了一個頭陀,長七八尺,一條大漢,……小人只恨道不曾救得這個人,心裡常常懷念他。
從張青的描述來看,他們兩口子對於殺了這個頭陀還是過意不去的,一直都心懷愧疚。而他們留下了頭陀的衣物、度牒、戒刀,一直沒有扔掉,即便是戒刀半夜嘯叫,他們仍然不肯扔掉,可見他們對於頭陀是多麼的愧疚。
上面說到的是孫二娘對頭陀的愧疚,那麼為何孫二娘會對武松愧疚呢?這就得說到武松之後的行者打扮了。
武松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之後,已經是徹底的和朝廷決裂,準備流浪江湖了,而張青孫二娘兩人認為就武松的那種模樣出去,太有辨識度,很容易被捉,於是他們讓武松打扮成了行者身份。而武松所用的東西,便是之前那個頭陀的遺物。怪就怪在,武松打扮好之後,竟然和之前的頭陀十分相似,令孫二娘兩口子大為詫異!
原文:叔叔既要逃難,只除非把頭髮剪了,做個行者,須遮得額上金印,又且得這本度牒做護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等,卻不是前緣前世……張青、孫二娘看了,兩個喝採道:「卻不是前生註定!」
孫二娘兩口子,本就對頭陀心懷愧疚,此時見到武松的裝扮,無論從年紀還是相貌上來看,都和之前的頭陀一模一樣,心中大驚,這莫不是前緣前世,前生註定,武松莫不就是那個頭陀化身前來討債的?孫二娘一見到武松的打扮,就想起了那個頭陀,愧疚之情立馬泛起,所以說,孫二娘只能通過對武松的好來彌補對之前那個頭陀犯下的錯。
結語
孫二娘和武松關係不錯,但肯定不是那種男女之情,畢竟孫二娘是有丈夫的。孫二娘對於武松,是欣賞、感激、愧疚,欣賞武松的為人和武藝,感激武松拿走了雪花鑌鐵刀,為她解決了一大難題。而由於武松貌似之前那個頭陀,所以孫二娘對此也十分愧疚,只能通過對武松好一點來彌補之前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