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一生最感激的人是誰?若無此人,武松早被殺

2021-03-03 葉之秋讀書

  

  武松一生中屢經坎坷,許多次都行走在生死邊緣。

  武松能夠度過許多艱險,一直活到徵方臘結束,在六合寺八十多歲善終,曾得到過許多人的幫助。那麼,在武松一生中,他最感激的人是誰呢?

  細數那些幫過武松的人:

  有的是為利所趨。

  比如孟州的金眼彪施恩,他本是當地一個惡霸,平日裡也沒幹少壞事,只因遇上一個比他更惡的蔣門神奪了快活林,於是才央求到武松頭上,請武松幫他出頭,痛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

  有的是見風使舵。

  比如說何九叔、鄆哥,這些人之所以願意為武大郎被害作證,與其說是同情武大郎,不如說是畏懼武松鐵拳。武松本是縣裡的都頭,深得縣令信任,又曾在景陽岡上打死老虎,在縣裡除了縣太爺,就屬武松是個人物。相比之下,那開生藥鋪的西門慶雖然有幾個臭錢,但在何九、鄆哥等人心中,還是武松更可怕些。

  有的是被逼無奈。

  比如說十字坡上的孫二娘、張青。他們與武松本無交情,之所以會相識,全因為孫二娘謀害武松不成,反被武松擒獲,若非張青及時現身,主動認錯,武松一怒之下,恐怕已經把孫二娘弄死。

  後來,武松血濺鴛鴦樓,成了朝廷欽犯,孫二娘張青之所以會主動幫助武松,將無名頭陀的度牒衣衫贈送。一方面是感激武松當初不殺之恩,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武松不被朝廷抓捕。畢竟武松與孫二娘張青多有往來,知道十字坡的底細,若讓官府知道,他們之間有交往,必然也會對十字坡黑店進行徵剿。

  也正是在幫助過武松不久,孫二娘張青就跟隨上了二龍山,給魯智深、武松做了手下。

  在諸多幫過武松的人中,只有極少數人是完全不圖任何回報,純粹出於一腔公義,同情武松,欣賞武松。

  比如說東平府的知府陳文昭。武松對這位陳大人一生感激,念念不忘。

  孔家莊時,武松與宋江再次相逢,宋江問起武松過往經歷,武松曾道:

  ……後因嫂嫂不仁,與西門慶通姦,藥死了我先兄武大,被武松把兩個都殺了,自首告到本縣,轉申東平府。後得陳府尹一力救濟,斷配孟州……

  那時,武松先是醉打蔣門神,後是血濺鴛鴦樓,距離當初鬥殺西門慶,已經過去了許久。然而,在講起當初那段往事時,武松話語中依然對東平府尹陳文昭感激不已。

  那麼,陳文昭為武松做了什麼,他又為何要幫助武松呢?

  前文說過,武松在殺死潘金蓮,西門慶時,曾做過許多準備工作,然而他當街行兇,故意殺人,畢竟是事實,就算是有為兄復仇的這個旗號,也不能讓武松免死。

  關於故意殺人罪的懲處,宋明時期與如今並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最終,武松只是被判流放,這個處罰明顯很輕。武松會得到如此判決,除了東平府尹陳文昭外,陽穀縣知縣也出了不少力。

  當然這位陽穀知縣並非什麼好人,他平日裡收受了西門慶不少賄賂。武松初次告狀時,這縣令也予以推諉,再三阻撓,不過既然西門慶已死,陽穀縣令也就樂得與西門家撇清關係,加上武松又曾為他押送金銀,若是這縣令分毫不講情面,也會讓手下人寒了心。

  為此,在擬定判決書時,他刻意強調武松的無辜,說武松之所以殺死潘金蓮,乃是因為救護亡兄神主,與嫂鬥毆,之所以殺死西門慶,是因為西門慶前來強護,因而鬥毆,扭打格鬥以致身死……

  總之,在這位陽穀縣令筆下,武松並非故意殺死潘金蓮、西門慶,而是在鬥毆中失手致人死命。

  不過,作為大宋朝的基層官員,陽穀縣令只有初審權,真正決定武松是生是死的,還是上級東平府以及刑部衙門。

  武松被押到東平府後,陳文昭細細將案卷看過,又將人犯一一審問。然後陳文昭作出一個決定,將武松的重枷換了一面輕枷,王婆則換了一面重囚枷鎖,至於何九叔、鄆哥等人,則被放回縣裡,等候傳喚。

  陳文昭為何要改換武松與王婆的枷鎖呢?

  陳文昭在將案卷呈報刑部時,寫了一封書信給與自己交好的刑部官員。正是依據這封書信,刑部最終做出了判決,判決書云:

  王婆生情造意,哄誘通姦,唆使本婦下藥毒死親夫;又令本婦趕逐武松不容祭祀親兄,以致殺死人命,唆令男女故失人倫,擬合凌遲處死。據武松雖系報兄之仇,鬥殺西門慶姦夫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杖四十,刺配二千裡外。姦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餘一干人犯釋放寧家。文書到日,即便施行。

  在刑部終審判決書中,整場兇殺案的罪魁禍首變成了王婆,是王婆誘騙潘金蓮與西門慶勾搭成奸,是王婆唆使潘金蓮毒死武大郎,還是王婆挑唆潘金蓮驅趕武松不準祭祀,最終引起武松殺死潘金蓮西門慶,至於武松,判決書中則強調他雖然殺人,卻能自首,因此僅僅是打四十杖,刺配二千裡。

  那麼,這位陳文昭要憑白幫助武松呢?

 

 原著中有這樣兩句話:

  其一,陳文尹是個聰察的官。陳文昭能明察秋毫,從審訊中了解到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

  其二,陳府尹哀憐武松是個仗義的烈漢。

  武松雖然行兇殺人,卻情有可原。潘金蓮、西門慶、王婆等人合謀殺死武大郎,本就犯下死罪,況且武松在鬥殺西門慶前,曾向官府告狀,是在求告無門之下,萬般無奈時,才選擇自行復仇。

  最主要的,是世態炎涼,人情淡薄。

  若只是尋常人,兄長被人謀害,而兇手是個有權有勢、黑白通吃的惡人,往往多會選擇忍氣吞聲,就算武松孔武有力,能空手搏虎,殺潘金蓮、西門慶也都是冒著必死的風險。正是武松能為常人不能為之事,陳文昭才會覺得武松是個「仗義的烈漢」。

  也就是說,陳文昭是一個難得的不忘良知、心懷公義的好官。

  仗義每多屠狗輩!販夫走卒尋常百姓,他們並無多少產業,也無多少羈絆,對人對事往往還能分辨是非,公平待之。像東平府中的節級牢子,都覺得武松是條漢子,不但不收武松一分錢,還倒貼酒食給武松。

  但是像陳文昭這樣身處上位,每日都被無數金銀、無數阿諛奉承環繞,還能夠保有良善之心者,就十分罕見了。

相關焦點

  • 飛天蜈蚣王道人和武松無冤無仇,武松為何要殺他?
    金聖歎先生瞧不起水滸中很多人,但惟獨對武松的評價十分高,他說武松是天人。什麼是天人,也就是說武松零缺陷,做人做事周全完美。
  • 武松一生所犯兩大錯:錯放一個該殺之人,錯殺一個手無寸鐵的女人
    武松赤手空拳酒後打死一隻老虎,足以說明他是一個武力值相當高的人物,在所有水滸英雄裡,武松至少能排的上是頭三號的猛人。而他殺掉了害死他哥哥武大郎的西門慶與潘金蓮,這也讓人大快人心。其實,除了這兩件事,武松還有一件事比較出名,那就是"血濺鴛鴦樓",在這次事件中,武松遇到了兩個人,讓他犯下了兩打錯,一個是錯放一個該殺之人,一個是錯殺一個手無寸鐵的女人。
  • 《水滸傳》裡魯智深的最佳搭檔不是武松,而是此人
    魯智深武功蓋世,這點連天生神力的武松都服。武松在施恩面前舉過四五百斤的青石墩,也沒有拔樹牛。武松無法戰勝魯智深,這是武松甘於排在魯智深後面的第一個原因。魯智深的人品更是沒得說,天下人都知道他最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魯智深助人、容人,這是他一生最讓人敬重的地方。武松雖然沒有故意害過誰,但也絕沒有魯智深這種俠義心腸。武松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人。
  • 水滸傳中,武松對孫二娘做了這事,武松再難以被稱為好漢了
    水滸傳中,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武松是個很有本事的人,提起武松,很多人都說這是個好漢。
  • 武松的戒刀|陳學文
    這個頭陀又是什麼人?書中並無交待。從頭陀留下的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來看,此人也是個狠角色,起碼有一百零八人死於他的戒刀之下。 雖是僧人,卻無慈悲心腸,反而大殺四方,亡命江湖。想不到投宿十字坡酒店時,被蒙汗藥麻翻,栽在母夜叉孫二娘手裡。 水滸第三十一回,武松殺了張都監,成了被通緝的殺人犯。
  • 她和武松到底什麼關係?為何她對武松那麼好?
    看過《水滸傳》,很多人會對孫二娘非常好奇,她和武松僅有一面之緣,為何她對武松那麼好,難不成她喜歡上了武松,她和武松到底是什麼關係?事實上,劇情並沒有那麼狗血,孫二娘是有夫之婦,說她喜歡武松,那可就是冤枉了,她之所以對武松那麼好,其實源於三個原因:欣賞、感激、愧疚!
  • ​那麼多人打虎,為啥就武松紅了?
    從那以後,武松的人生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落草二龍山,直到梁山聚義,跟隨宋江四處徵戰,最後六和寺出家,封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武松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生,千百年來,他的事跡被人們廣為傳頌。
  • 哥哥被綠,武松為何沒有殺王婆?武松:我脾氣不好但我不傻
    在《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可謂人盡皆知,而替兄報仇,也是武松被逼上梁山的一個先決條件。武松的嫂子也就是潘金蓮被當地的富戶西門慶勾引,而後毒死了武大郎,武松為替哥哥報仇,先殺潘金蓮,後殺西門慶,這正是因為這兩條人命,他被流放孟州。又因為在孟州得到了施恩的照顧,所以為報恩,武松醉打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酒店。
  • 《水滸傳》中,武松為兄報仇殺嫂前,為何先扯開她的衣裳?
    每個人都想要在自己困難的時候能有人幫助自己,但是事實上有誰會這麼巧的出現呢。經常是沒有人的,我們經常是要自己幫助自己,自己走出困境,自己解決了問題,自己學會了一些道理,以後努力避免這樣的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看看歷史,我們會想著歷史上有沒有人遇到這樣的問題,至少,歷史上,應該會有人遇到和我們一樣的人生困境,古人都是怎麼做的,都是怎麼走出自己的人生困境的。
  • 如果石秀大戰斷臂的武松,多少回合能斬殺武松?
    石秀大戰斷臂武松多少回合能斬了武松說這話為時尚早,應該先問問石秀能不能有把握贏得了武松這才是關鍵。很多人認為武松被妖道包道乙飛劍斬去一臂已經成廢人了。這裡首先要糾正一下武松成為廢人的意思,這只是說他已經成為殘疾人了但不代表他就成廢物了,廢人和廢物是兩碼事,不可同日而語。
  • 張都監如真把玉蘭嫁給武松,讓武松打施恩,四證據表明武松會照辦
    他為了升遷,不得不要給大官送禮,派武松去辦這件事。正是武松到京城「出差」的這段時間,大郎被毒死了。縣令給京城的大官送禮,這是行賄,武松知道這事的性質,但他還是樂此不疲地照辦,為什麼呢?因為武松感激縣令提拔他到都頭,此時不會考慮什麼行賄不行賄。
  • 武松功夫有多高?梁山中僅有4人能和他一較高下,他們分別是誰?
    由最開始的逼上梁山到後面的梁山發展,一直到最後接受朝廷招安的故事。 其中有名的人物有許多,就算你沒有看過也必定是聽過其中一些有名的事跡的。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大家耳熟能詳的武松其人。他是在《水滸傳》中出現的第二十七為好漢,自幼父母雙亡由諢名為「三寸丁枯樹皮」的哥哥武大郎養大。他的一生,就與「武」一字脫不了干係。 一武、武松打虎。
  • 武松分明是打虎英雄,為什麼叫個「行者武松」的平庸綽號?
    武松在柴進莊子裡住了一年多,原來被他打的人沒死,僥倖無事,也就打算回家尋他哥哥武大郎。武松一路走到陽穀縣,喝了十八碗「三碗不過岡」的好酒,醉醺醺地借了酒勁在景陽岡上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隻吊睛白額大虎,於是博得了一個「打虎武松」的名號,做了個名副其實的「打虎英雄」。因為打死了老虎,陽穀縣令封了武松一個都頭做,因此陽穀縣的人都叫他「武都頭」。
  • 水滸傳中武松遇到過幾個女人?哪個女人最喜歡他?為什麼一生未娶
    在陽穀縣的日子,應該是武松最開心舒暢的日子,「上官見愛,鄉裡聞名」。百姓們人人敬仰他,職場上也沒人敢招惹他。巧的是,武大郎也搬到陽穀縣來了。於是,武松就住進了武大郎的新家,遇到了潘金蓮。她的罪在於:1、害武鬆開了殺戒,導致武松的殺人魔性開始甦醒;2、讓武松失去了世上唯一的親人,從此孤家寡人,做事再無牽掛;3、無論潘金蓮多麼該殺,但手染至親的鮮血,把武松的道德底線和心理底線一下子降到最低,人命在武松的世界裡開始越來越不值得尊重。
  • 武松後人是誰?有什麼歷史依據?
    武松要殺潘金蓮時,潘金蓮淚流滿面,只求速死。潘金蓮與西門慶,武松醋意大發,他問金蓮,你如此希望一死了之,原因何在?潘金蓮無語凝噎,你是個靠不住的男人,不敢承擔,悔不當初,我們的孩子現在寄人籬下,我朝思暮想,既然痛苦地活在對你們父子的思念中,還不如死在你的手裡。
  • 揭秘水滸傳:武松血濺鴛鴦樓,為何還要寫上「殺人者武松是也」?
    故從此處看,武松身上的傲氣,英雄氣,無我之性格讓他在之後的鴛鴦樓大戰顯英雄,讓人們都認可他的英雄氣質,所以武松要寫上「殺人者,武松是也」的云云,來表現武松本人的英雄氣概舉世無雙,因為不怕官府來找我,要命一條也。
  • 網紅致敬武松毆打野豬,武松打虎「內味兒」學不來
    他的心理也平常,打死一條老虎以後,並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是惟恐再有虎,乘早我先溜;再見到老虎,心理上完全是悲觀絕望。這英雄的體力和勇氣是超人的,但他的心理活動過程完全是凡人的,跟你我這樣見了老虎就發抖的人差不多。因而,你又不能不同意金聖歎的回目總評,他是「神人」,在心理上卻是「近人」的,小小老百姓而已。
  • 武松不是英雄漢,誰贊成?誰反對!
    還是武松,在施恩答應他無三不過望的要求後,帶著他"專打天下不明道德的硬漢"的信條,打敗了蔣門神,替施恩奪回了快活林,武松可謂英雄!有人說,清河縣裡,武松的嫂子潘金蓮與大地主西門慶通姦,在事情敗露後,武大郎被二人合謀殺死。西門慶在當地極有勢力,黑白兩道通吃,武松拿著證據伸冤,也沒有人受理。
  • 武松和秦明戰誰能取勝
    《水滸傳》裡超一流和一流的武功高手比比皆是,他們每個人的功夫都是一片海,到底有多深,誰也說不好。阿里奇是遼國檀州密雲縣守將,遼國洞仙侍郎手下的四位猛將之一,《水滸傳》上說這四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武松沒有和梁山上的一流好漢交過手,卻有馬上林衝,馬下武松的說法。武松的功夫到底有多深,誰也說不清楚。一般來說,老虎平均重量在400斤左右,武松赤手空拳打老虎普遍被認為是超水平發揮。如果你這樣認為就大錯特錯了。
  • 真實的武松死得慘烈
    如《水滸傳》100回評道:自信一身能殺虎,浪言三碗不過崗。報兄誅嫂真奇特,贏得高名萬古香。揭開美化虛構後的小說情節,歷史洪流中武松真正的結局悽慘無比,令人無限唏噓。《水滸傳》的藍本雛形取自《大宋宣和遺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贊》兩冊古籍,書中記載武松:"汝優婆塞,五戎在身。酒色財氣,更要殺人。"輔以元末卞元亨打虎的事跡,武松的行者形象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