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邁入「萬元時代」 五趨勢或成樓市平穩發展動力

2020-12-27 內蒙古晨網

2020年,中國樓市超預期復甦。截至11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邁入「萬元時代」,商品房銷售面積也有望再創新高。2021年,中國經濟延續穩健復甦勢頭,業內專家認為,以下五大新趨勢或成為明年樓市平穩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

資料圖:航拍南京雨花臺區一處樓盤。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近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的重點任務包括: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會議提出,(明年將)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已經從「紙面」走向現實。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下半年,調控政策轉向,杭州、瀋陽、西安和寧波等19城相繼升級調控,重點涉及限購、限貸、限價、限售和增加房地產交易稅費5方面內容。

  未來這些調控工具仍將持續使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除此之外,未來有望形成四大價格監管體系,包括一二手房價格、租賃市場價格和地價監管體系。

  房地產業進入「穩槓桿」或「去槓桿」階段

  2020年,房地產金融風險受到高度重視,被稱為「三道紅線」的房企融資新規出臺。業內認為,這或標誌著房地產企業高槓桿擴張時代的終結。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認為,房地產融資政策趨向於收緊,其重點就是要控制房企有息負債的增速。目前,銀行借款、債券、非標等融資渠道均有所收窄,房企現金流將更多依賴銷售回款。

  除房地產開發端外,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居民部門仍需穩槓桿,確保居民槓桿率和負債率不再繼續上升。熱點城市不排除升級限貸的可能性,壓力城市或將適度放鬆限貸,但不會超出現有限貸政策框架範圍。

  與此同時,今年的一些重點監管方向仍將持續。如:強化購房資金監管,嚴禁首付貸、消費貸、經營貸等違規挪用於購房消費等。

  住房租賃規範發展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較大篇幅提及房地產相關領域,其中「主角」便是住房租賃。在高房價背景下,發展租賃住房成為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的有效思路。

  此後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也指出,2021年要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此外,會議還明確提出,在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未來住房租賃發展將在增加租賃房源供給,租賃權益的保障及擴大,規範及支持租賃企業的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屆時租金更平穩,租住真正成為一種長期居住選擇。

  「十四五」期間房地產稅或現實質性進展

  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撰文提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這篇文章主要涉及「十四五」期間財稅體制改革相關問題。

  業內認為,這意味著未來5年,房地產稅或現實質性進展。

  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也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

  四類機會區域

  「房住不炒」「降槓桿」是否意味著房地產業已失去發展機會?

  專家認為,並非如此,房地產仍有全新的發展機會。

  上述社科院報告認為,未來還有四類機會區域:一是人口集中流入的地區還存在住房短缺,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次中心、周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二是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二線城市及周邊區域城市;三是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快速和快速交通沿線的中西部三四線城市;四是擁有獨特的環境、文化、旅遊、休閒與養老資源的城市。

線索徵集:內蒙古晨報現面向社會各界朋友徵集新聞線索,熱烈歡迎大家撥打本報新聞熱線18047123456,分享您身邊的新聞。

相關焦點

  • 截至11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邁入「萬元時代」
    2020年,中國樓市超預期復甦。截至11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邁入「萬元時代」,商品房銷售面積也有望再創新高。2021年,中國經濟延續穩健復甦勢頭,業內專家認為,以下五大新趨勢或成為明年樓市平穩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
  • 與多次神預測的中科院一致,社科院再預測2020房價,樓市沒懸念?
    大體上,樓市鬆緊是根據城市樓市冷熱情況而定的。說明一個問題:由「全面調控」轉向了「一城一策」,證明我們的樓市調控手段越來越成熟。道理很簡單,由於每個城市樓市基礎不一,只有根據自身情況調節樓市,才能使樓市整體處於相對平穩狀態。
  • 光大宏觀:樓市邁入「異步時代」 來年「風水」到誰家?
    2015年前的「同步時代」成過往,「異步時代」持續,因調控從「一刀切」變為「一城一策」,2015年一線領漲,2016年二線領漲,2017-2018年三線領漲,2019年一線又率先回暖。同時,銷售已放緩40個月,歷史最長。政策篇:由松趨緊,分化加大。首季「小陽春」後,4月起調控收緊。
  • 社科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預計2021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環球網房產報導】 12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報告預測2021年中國樓市將繼續延續平穩恢復的態勢,預計2021年房地產租賃市場將有所改觀,保障性租賃市場的步伐也將會進一步加大。
  • 2012年海南樓市成交整體上揚 市場朝健康平穩發展過渡
    回顧這一年的海南樓市,似乎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在曲折中穩步前行」,儘管曾經歷過低谷,但海南的房地產市場正以增長的勢頭朝著更為健康的方面發展,未來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2012購買力釋放 海南樓市成交呈上揚趨勢
  • 「房價如蔥」逐漸開始應驗!馬雲新預言強勢來襲,樓市要變天了?
    文/ 小向隨著這些年房地產的發展趨勢,我們從最開始的買房只是為了能有自己的家,變成了如今的買房只是為了保值和創造更大的利益。由此可見房價的高漲帶來的問題有多嚴重。但是,這只是之前,現在房價已經趨於平穩,自從國家推出調改政策。樓市一出現任何的變動大家都會相當關注,並且會紛紛猜測,在之前,對於房地產發展趨勢,我們熟知的馬雲也曾發表過看法,他說:「未來房價如蔥」至今還很流行,不過在當時,這句話很多人並不相信,還有的嗤之以鼻,認為馬雲在說大話!
  • 多城市二手房價下跌,城市內部分化將成趨勢
    今年以來,樓市的總體格局相對平穩,至少從數據上是這樣的。 其原因就是樓市分化的走勢,讓漲跌互現的現象體現在數據上就是平均後的平穩。 如今房產投資呈現出一種南追漲北殺跌的態勢。
  • 馬雲「如蔥論」遭打臉,房價問題「老大難」,樓市變了
    馬雲「如蔥論」遭打臉,房價問題「老大難」,樓市變了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出現過無數的預測,眾多大佬都發表過自己的看法。有一位企業家,對於房價也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就是網際網路頭部企業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其實馬雲有過不少預測,基本上他的話都應驗了。唯獨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預測,可能是他最「打臉」的一次了。
  • 今年全球房價成「上漲」趨勢,原因驚人「一致」?那中國房價呢?
    不過雖然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受限,但是卻出現這樣的現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以去年第三季度為比較基準,全球實際房價指數為167,創下了2000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而且在被統計的63個國家和地區當中,其中有45個房價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 2021年樓市新走向 7大趨勢預判今年到底該不該買房?
    來源: 海南品房閣房價,永遠是樓市的熱門話題,總能牽動每一個人的心;處於年終歲首的交接點,作為與房價關係最為密切的群體,房價的漲與跌與我們有最為直接的關係。從數據上看,雖然受疫情影響,年初房地產市場一度被摁下暫停鍵,但樓市向上增長的趨勢並未改變;目前為止,全國房地產市場已完全走出疫情影響,進入正常運行模式。展望2021 房市仍會上漲!新年啟幕,2020已成為過去式,2021才是進行時;「什麼決定房價,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
  • 解讀:突發的「11·30」西安樓市新政,對市場和房價影響在哪?
    「11·30」西安樓市新政突然間發布,已過去一周多的時間,公積金使用細則已經公布,商貸使用細則尚未公布,各方都在焦急等待。等待之中,對於西安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房價走勢等,也是疑問叢生。那麼,本次新政對市場和房價都有哪些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呢?
  • 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2020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2019年10月,房價平均為9174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8%,截至2020年11月,房價水平突破萬元大關,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住房銷量創新高,住房開發量增速有升有降。第二,寬鬆的宏觀政策以及監管漏洞對樓市產生了外溢效應。第三,基礎制度沒有徹底改變,「炒房」的動力仍在。第四,政策與對策博弈導致總體穩定,局部波動。一方面,中央始終堅持「房住不炒」調控總基調不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另一方面,執行力度在時空上存在差異。四是,住房用地供求變化和空間差異助推樓市收斂性恢復。
  • 新規下,房價或將迎來轉折點
    顯而易見,房價並沒有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出現「奇蹟」,而是穩穩地將房價固定在了「萬元大關」,而2020年也成為了房價突破萬元的第一年。但話又說回來了,12月的房價數據並不能夠說明未來房價會大漲,而是整體更加趨於「穩定」,房價趨於穩定是「房住不炒」的調控核心,說明房價整體正在按照規定的軌跡前進。很多人都希望未來房價大跌,房價下跌後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會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房子。
  • 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2020-2021):2020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2019年10月,房價平均為9174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8%,截至2020年11月,房價水平突破萬元大關,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 住房銷量創新高,住房開發量增速有升有降。展望: 樓市將延續平穩 結構性潛力仍在 展望未來,在沒有重大政策轉向和新的外部衝擊以及疫情顯著好轉的情況下,2021年中國樓市總體有望延續平穩,但其結構性潛力仍在。
  • 2020房價圖譜:「南熱北冷」成主旋律 一線城市重新領漲
    由於樓市調控政策出臺最早、力度最大,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線城市房價總體保持平穩,少有明顯起落。在官方的統計中,反而是二三線城市房價長期領跑。 對於一線城市的「反轉」,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表示,過去幾年來,三四線城市主要受益於棚改紅利,二線城市主要受益於人才新政,其房價得到明顯支撐。
  • 房價還沒調整,樓市卻迎來「3個好消息」,明年起,2類人或失眠
    最近一段時間,樓市總是充斥著「房價下跌」的風聲,很多人說,這是空穴來風,市場上的房價根本沒有下跌,周邊樓盤的房價蹭蹭往上漲。 難道房價下跌是假消息?咱們算一筆帳就知道了,如果你購買一套200萬元的房子,那麼2021年按照平均房價漲幅計算,只能升值10萬元,看似很高,但其實在虧本,因為資金佔用成本就高達8%以上,還要加上其他的房產稅費、中介費等,2021年這套200萬房子真實損失6萬元。 房價還沒調整,樓市卻迎來「3個好消息」。
  • 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 2020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2019年10月,房價平均為9174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8%,截至2020年11月,房價水平突破萬元大關,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  住房銷量創新高,住房開發量增速有升有降。第二,寬鬆的宏觀政策以及監管漏洞對樓市產生了外溢效應。第三,基礎制度沒有徹底改變,「炒房」的動力仍在。第四,政策與對策博弈導致總體穩定,局部波動。一方面,中央始終堅持「房住不炒」調控總基調不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另一方面,執行力度在時空上存在差異。  四是,住房用地供求變化和空間差異助推樓市收斂性恢復。
  • 各地樓市_新華房產_新華網
    多地"鬆綁"樓市政策 樓市去庫存須打持久戰要更多引入市場手段,激發房地產市場的內生動力,有效、有序地推進去庫存進程——  「去庫存」已成當前房地產市場熱詞。湖南長沙市城市房屋徵收和補償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符美田說,2006年以來,長沙市棚戶區徵遷住戶中選擇貨幣補償的佔總數的77.45%。
  • 樓市的冰與火之歌
    媒體曝出的鶴崗房價圖熄火?有媒體曝出一組房價圖,在鶴崗,一套53平方米的兩室一廳只賣2.9萬元(注意,是每套不是每平方米);某70平方米的房子標價1.9萬元;某建於2019年的新房,三室一廳180平方米,標價9萬元,計500元每平方米。多家房產交易平臺顯示,2019年1月到3月間,鶴崗房價幾乎「腰斬」。
  • 2020中國住房發展報告:房價水平「南高北低」,單價過2萬城市南方8...
    截至目前,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銷售面積紛紛由負轉正,象徵著樓市強勁的恢復能力。12月21日,《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發布。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住房市場經歷了先降後升的「V型」變化,在嚴重外部衝擊下實現快速恢復,樓市穩定對「六保六穩」發揮了關鍵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