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繆迅 上海老底子
老同志坐公交兜兜,不亦樂乎!
文/繆迅
傍晚時分,夜色朦朧。看了一下午電腦的我喝了一杯水,走出家門散散步。走了十幾分鐘,不覺來到小區附近的713路公交車終點站。一輛713路正準備開出,沒幾秒猶豫,也沒給自己為什麼要坐這趟713路找個啥理由,我給司機打了個暫停的手勢,立馬跳上車去。
上車後,選了車右側靠前的一個單人座,這裡視野蠻好。車開出後,沿著既定的路線、一站一站地駛向目的地。此時坐在車上的我,車窗外一晃而過的街景、來來往往的行人,在我眼裡,都是城市可圈可點的好風景。此刻的我,有點淡淡的愜意感,也有點坐車「巡視」或「巡遊」的良好感覺,心情也隨之而生出些小興奮。
一個小時不到,713路行駛至終點錦西路打虎山路站。下車後,回頭一看,蘇家屯路就在身後。於是,放棄去紫荊廣場兜一圈的打算,抬腿就朝那條蘇家屯路走去。
蘇家屯路曾是一條老式公房集聚、破破舊舊的小路,前些年,經過同濟大學城規學院的一批「城市規劃師」的精心設計和楊浦區控江路街道的合力打造,如今已成為周邊居民的健身打卡地和散步、休憩的好地方。走進這條蘇家屯路,只見路兩旁生長著高大而繁茂的懸鈴木,環境優美,優雅清淨。
這條三四百米的蘇家屯路上, 正在健身跑的居民或兩列縱隊、或一列縱隊,或三五成行或單人徒步,堪稱一道靚麗的「風景」。
我無意加入其中,走過蘇家屯路,往撫順路、鞍山路和阜新路一路走去。覓到一家上海老闆娘開的「特色麵館」,進去叫了一碗辣肉麵、一客小籠包子,味道確實不錯,算是有點特色的。一邊吃著,一邊旁聽老闆娘和她老公的閒聊,也算是一次對「社情民意」的微調查吧。
吃完這頓「街頭美食」,時間已是晚上八點半,該打道回府了。於是朝阜新路走去,步子稍微加快一些,轉到打虎山路,再轉到錦西路的713路終點站,迅速上了一輛返程的713路公交車。10點左右,「結束愉快的旅程,回到溫暖的家」(這是一些旅行社用來忽悠遊客的,此處借用)。
也說不準從啥時候開始,大概是從十幾年前開始吧,自己又開始重拾兒時愛坐公交車的喜好了。儘管那時候自己尚在職,在單位裡也算是個「忙人」,但再怎麼忙,也有閒下來略感無聊的時候吧。那時候,我住在營口路、安波路上的蘭花教師公寓,家門口公交線路甚多。起點站離家很近的就有726路、77路、934路、133路、147路等,還有139路、28路、大橋四線、五線、六線等等。暑假期間,呆在家裡看書看報或看電視久了,也就想出去活動活動,除了走走,就是隨意地跳上某一輛從起點站開出的公交車,找個座位坐下,來它一個往返。花去兩個多小時,好了,也算是完成了一次城市公交微旅遊。
10年前,我搬到了寶山淞南的新逸仙公寓,面積大了一倍多,且還是複式樓層,不過,這是以「地段換空間」換來的。原先住的好地段拜拜了,甭想「收復失地」了,除非買彩票中了個大獎。不過,住在寶山也有住在寶山的好處,那就是交通依然便利得很。從家裡走10分鐘,便到了輕軌3號線淞發路站,至於附近的公交線路,用十個手指來回數上兩遍還數不完。不說別的,就說起點站在家門口的公交車就有713、751、52路,在附近設站的那就更多了,其中有552、118、51、160、151、159、726、728等,還有寶山公交的好幾條線以及社區巴士等等。這一來,因為搬到「鄉下頭」而帶來的失落感少了很多。咱坐公交坐輕軌綠色出行照樣方便和快捷,不管是鬧猛的五角場、控江路、四川北路還是「市中心的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咱也是坐上輕軌或公交很快就到。「城鄉一體化」的美夢,或許靠便捷的城市交通就能實現了。
退休後的我,這幾年乘坐公交兜兜風的頻次更多了,坐公交讓我有了好多次「發現新大陸」,即發現了不少熱鬧的商業集聚區或安靜的郊野公園,值得自己去打幾次卡。
曾經有一個時期,上海實行了70歲及以上老年人坐公交免費,那些年,只要是非尖峰時段,公交車上的老年人是蠻多的。坐公交車,成了滬上不少老頭老太兜風解悶、結伴出遊的不二選擇。有的老年人百無聊賴之際,何以解悶,唯有公交,就剩下坐公交來它個往返了。曾有媒體報導,有個老太,幾乎每天都要在家門口坐上公交車往返,就這樣,消磨掉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一個下午就過去了。有的媒體用有點憐憫的語氣說:老人坐的不是公交,而是寂寞。或許是吧,如今的老人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怎麼愁住愁看病吃藥,或許最大的苦惱是那個「寂寞」吧。有關方面也注意到了,但一時也拿不出根治老人「寂寞」的高招。總不能招募到無數個志願者每天來陪老人聊天、解悶吧。
坐公交解悶消愁的老年人實在太多了,給城市公交的擁擠度做出的「貢獻」也太多了些。無奈之下,3年多前,有關方面出臺新政,不再實行70歲及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交的福利,改為發老人卡,按照老人65歲至100歲等不同的年齡段,每個月卡裡可有75元至600元的進帳。很好,這一來,65歲的「小弟小妹」們每個月也多了75元進帳。有事沒事都喜歡坐公交的老人只要拿出150元津貼換一張乘車卡,還是可以繼續免費坐公交的。作出這一選擇的老年人肯定是不多的。畢竟有錢進帳要比免費坐公交更划算,更何況,不是所有老人都那麼喜歡有事沒事地坐公交來來回回的。
沒想到,如今的我,也和那個愛坐公交解悶的老太幾乎是「九十步笑一百步」了,居然也常有事沒事地坐公交兜兜了。不過,捫心自問,我和那個老太還是有所不同的。作為一個愛寫寫什麼的老同志,我可是把每一次的坐公交出行都當成是一次小小的「社會觀察」。到了終點站後,我也不會立即返回,而是邁開腿,在附近走走,有時甚至還「深入」社區、街巷、公園綠地,用雙眼細細地觀察觀察,這於我而言,也真的算是一次自我安排的社情調研。
老年人有事沒事地經常坐公交車出去兜兜風、看看「車窗外的風景」,究竟是不是一個解悶消愁的好辦法?不同年齡層的人、看問題的站位或視角不一樣,對此的看法恐怕也不盡相同。在我看來,在非尖峰時段,腿腳還算靈便的老年人實在有點閒得無聊,那麼,坐公交兜上一個往返,或坐公交出去散散心,是一個不錯的選項。畢竟,消除夕陽歲月帶來的寂寞愁悶、減輕孤獨感,不靠天、不靠地,也不靠家人和朋友,主要還要靠老人自己。我以為,喜歡坐公交的老人,對生活是依然還有著新鮮感、探求心和好奇心的。這樣的老人,即使不算很可愛,至少也是可以的。
老同志坐公交兜兜,不亦樂乎!
配圖來源:「abella」美篇和網絡
鳴謝:繆迅先生賜稿分享!
繆迅先生熱文
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⒄⒅⒆⒇(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童年迷路記
(34) (35)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老同志坐公交兜兜,不亦樂乎!(作者:繆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