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車! 坐廣州公交 「時光機」帶你重回80年代
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代國輝 2018-12-02
■市民體驗上世紀90年代的「廣州牌巴士」。
■司機向乘客講述沿途建築變化。
作為城市出行的必備交通工具,公交車的演變訴說著一座城市的變遷。廣州的公交車前後歷經多次演變,每一輛公交的退役都宣告著一段和市民出行的時光塵封起來,也是服務的又一次升級。
這一次,已經退役多年的80年代的廣州牌通道公交車「時光穿梭」到現在,驚豔了眾多市民及巴士迷。兩扇矩形前窗、綠皮連排座椅、圓形連接盤……猶如時光穿梭一般。一輛14米長的白色兩廂通道公交車勾起了現場參與市民的回憶。
登場
一路四輛公交車 體驗公交演變帶來的出行福利
12月1日,廣州公交集團聯合新快報舉辦「友愛℃,時光穿梭」公交車體驗活動。活動中,四輛跨年代的公交車以黃沙公交總站為起點,龜崗公交總站為終到站,載著近50名市民一路「時光穿梭」,感受車廂內的時光變幻。
活動現場,一輛80年代的廣州牌通道公交車從黃沙公交總站拉開體驗序幕。14米長的通道車曾是八九十年代羊城人的出行必備交通工具,當車輛在站場內啟動的時候,引來眾多市民圍觀,也有參與者為之欣喜激動。一名攜一家4口參與的市民鄺女士感嘆:「太神了,沒想到現在通道車還能載著我啟動起來。」
接通道車之後的是福田電車。低地臺無障礙增程式無軌電車運行更加平穩,一路載著市民,途經恩寧路、龍津西路、中山七路,抵達陳家祠公交站。
緊接著,參與市民又乘坐上巨鷹客車,沿東風路到達東山公交總站。巨鷹客車是廣州公交集團二汽公司自主研發的公交客車,曾紅極一時遠銷海內外。
最後,參與市民乘坐當下最流行的西關花窗純電動巴士,沿著農林下路到達終點龜崗公交總站。
在路途中,參與市民通過傾聽講解、觀賞實物以及親身體驗,了解到廣州公交車40年來的發展變化歷程:從人手售票到羊城通刷卡再到手機掃碼支付;從汽油車到LPG再到純電動車;從車廂只有座椅到增加空調、醫藥箱再到車載視頻、USB接口一應俱全;從應急窗到安全錘再到搭載事故防禦系統、安全逃逸系統等等。
在這趟時光穿梭之旅中,四輛不同時期的公交車將乘客的不同體驗感受連接起來,既是時光的延續,更是廣州公交車軟硬體服務提升的傳承。
■售票員手持當時兩角和五角的車票。
再現
還原14米通道車
人工售票、口喊報站讓人感覺很親切
「請大家坐穩扶好,自覺買票了。」 穿著工裝的售票員一手拿著車票,一手拿著零錢,熟練地把2張面值「貳角」的車票遞到乘客手中,這就完成了「上車買票」這一重要環節。
為讓市民能夠最大程度感受80年代14米通道車原樣,主辦方廣州公交集團多方努力還原當時車廂場景。不僅車是當年的舊車,還安排了售票員按照當年的售票服務規定讓參與市民體驗了一把。同時,在黃沙公交總站的站牌也還原了當年的模樣。
現場,記者發現售票員手持貳角和伍角的車票,讓市民一睹當年的車票模樣。不少市民向售票員索要車票以作紀念。
對於年紀稍大的市民來講,車廂內的場景相當熟悉。兩節車廂中間圓形大轉盤,椅子西連排的綠色座椅,車頂多個天窗。車廂底部距離地面較高,1.7米的身高站立在車廂上,頭部就快要接觸到天窗。車輛啟動後,汽油味立刻就瀰漫開來。
車輛發動機安置在司機旁邊,為了散熱,前車窗可打開,車頂及駕駛座下均有通風口。這和目前早已普及的空調車迥然不同。
現場另一細節讓不少年輕市民直呼長知識。據介紹,由於通道車太長,司機通過後視鏡較難全面觀察車輛後方情況,這就需要售票員的協助。售票員透過窗觀察車後情況,然後把手伸出窗外,拍一拍車身,「轉、轉」,司機這才放心地轉動方向盤。
感慨
參與市民懷念當年時光 感嘆公共運輸發展迅速
今年38歲的鄺女士在新快報發出徵集公告次日就帶著一家5人報了名。活動現場,她和先生以及一名老人家、兩名小孩一同坐上了廣州牌通道車,感慨頗多。
小學5至6年級,鄺女士常來廣州探望親戚。彼時,外出遊玩,親戚就帶她坐通道公交車。而今重新坐上20多年前的通道車,她感慨記憶猶新,如在昨日,廣州公交的發展速度很快。
她尤記得當時車上的售票員嗓門兒特別高,車廂裡擠滿了人都能聽見售票員售票和報站的聲音。她還回憶道,當時的公交車「很搶手」,車廂很多時候都很擠。而當時5毛錢坐一趟公交車,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坐得起的。「現在就不一樣啦,車廂沒有那麼擠了,大家都坐得起公交車。」
劉女士專門帶著孩子來參加時光穿梭之旅,為的就是讓小朋友體驗到當年的搭車環境:「對於小朋友來說,他會覺得非常新鮮,沒見過這種兩節車、不知道車上還有售票員。但是對我們來說就是懷舊,滿滿的都是回憶,我小時候就是坐這種車上學的,報站售票員要喊,一到夏天車裡面很悶熱」。
連續體驗四輛跨年代的公交車也讓市民感受到了目前純電動公交車的福利。
乘客李小姐說:「一路換乘過來,搭乘體驗越來越好。尤其現在都是純電動的新公交車,我們坐車既舒適又環保。」
在體驗之旅的終點站龜崗公交總站,一下車,乘客們就被總站一角的「巴士書店」吸引,在這間充滿文藝氣息的巴士書店裡,共有館藏圖書3000多冊,讀者在此借閱書籍十分方便。另外巴士書店還開放了戶外休息區,為公交司機提供了一個吃飯休息的場所。
「想不到現在公交車站也這麼時尚了,乘客既可以看書,又可以飲咖啡。司機也有這麼好的環境休息了。 」一位參與體驗的退休老公交司機不禁感嘆道。
14米通道車:國內唯一不會生鏽的巴士
四輛公交車有咩料?
14米通道車:國內唯一不會生鏽的巴士
此次參與活動的通道公交巴士是 1992 年出廠的廣州牌 GZK6142E 型通道車,屬於廣州巴士的 644 系列。這輛通道車由兩節車廂組成,發動機安置在司機旁邊,為了散熱,前車窗可打開,車頂及駕駛座下均有通風口。
據介紹,當時全國公交車都是用解放牌貨車的底盤和東風牌的發動機,只有車廂是地方客車廠發揮的空間。由於南方潮溼容易生鏽,廣州客車廠獨闢蹊徑地運用鋁皮生產車廂,廣州牌巴士便成為了當時國內唯一不會生鏽、品質最好的巴士。
不單廣州公共汽車要用它,深圳、珠海、汕頭的公交企業也用它,大慶油田當時也專門過來訂購該款客車。
福田電車:首創「乘客便捷服務系統」
福田電車:首創「乘客便捷服務系統」
新型低地臺無障礙增程式無軌電車(下文簡稱:新型電車)技術上採用交流變頻驅動系統,運行更加平穩、快捷、舒適,噪聲小、節能更加突出,增程式技術的應用使車輛能在無軌電車線網及純電動運行模式間切換,增程運行續駛裡程達50公裡,同時新型電車車輛採用低入口設計,並設置輪椅區、母嬰區和殘疾人輪椅踏板和輪椅固定設施,更彰顯服務的人性化。
除性能上的提升,此款電車還搭載行業內首創「乘客便捷服務系統」,實現精準引導、搭乘線路換乘、到站溫馨提醒、車長評價互動、公交·微課堂等多元化高效便民增值服務功能。
巨鷹客車:自主研發公交 已退役
巨鷹客車:自主研發公交 已退役
本次活動使用的巨鷹「都市先鋒」客車,由公交集團二汽公司自主研發、生產,帶有濃鬱的「本土」味道的一款公交車。
從2002年開始服役, 當年採用了先進的環保型「綠色發動機」,車廂內採用弧形曲線設計的黃色滾花扶手杆,體現了人文關懷。
隨著公交純電動化及市民對公交高品質服務需求的日益提高,二汽公司將巨鷹公交車逐步更換為大容量、零排放、高科技的純電動公交。今年1月,最後一臺巨鷹公交退出日常營運,僅保留部分作為工程用車。
純電動車:續航裡程超250公裡 舒適度高
純電動車:續航裡程超250公裡 舒適度高
廣汽比亞迪K8型10.5米純電動公交車作為目前廣州市推廣應用的純電動公交車型,採用了集成化、標準化、模板化設計,搭載了安全駕駛輔助系統等設備,增加了USB接口等人性化配置。
車輛配置電量為313.34度,營運續航裡程超過250公裡,採用的是輪邊驅動技術,較其它品牌車型取消了差速器等配置,直接由電機為車輪提供動力,車輛動力傳輸更加直接,驅動效率更高,乘客乘坐舒適度也更高。
■專題策劃:新快報記者 陳琦鈿 代國輝 通訊員 公交宣 ■專題採寫:新快報記者 代國輝 通訊員 公交宣 ■專題攝影: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
編輯:木東